
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ppt
98页开场白:开场白:人们习惯于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潜在的人们习惯于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潜在的 东西往往掉以轻心,等到东窗事发,才顿然醒悟,但后东西往往掉以轻心,等到东窗事发,才顿然醒悟,但后 悔晚矣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就是如此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就是如此聚水成河吸烟与肺癌,缺乏锻炼与心脏病,嗜酒聚水成河吸烟与肺癌,缺乏锻炼与心脏病,嗜酒 与肝硬化,环境污染与与肝硬化,环境污染与COPDCOPD等,无一不体现出这种积累等,无一不体现出这种积累 效应,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潜在危害,成千上万的效应,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潜在危害,成千上万的 公共卫生医师在为预防慢性非传染病疾病进行着卓有成公共卫生医师在为预防慢性非传染病疾病进行着卓有成 效的工作效的工作 (一)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 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第一节 概 述(二)研究范围与任务 我国目前NCD 主要研究领域1.肿瘤流行病学 指恶性肿瘤,主要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等虽然在我国死因谱中,肿瘤在第三位,但由于肿瘤构成的复杂性及研究的艰巨性,都应把它放在领先位置。
第一节 概 述2.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无论城市与农村,均列全死因首位第一节 概 述3.慢性肺疾患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4.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等5.糖尿病流行病学 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6.其他 如职业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等第一节 概 述◆研究这类疾病的分布及其变化◆揭示危险因素及其引起疾病发生的机制◆提出并评价预防策略和三级预防措施NCD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 概 述● ● 2.5 万对新人结婚● 5.2 万婴儿出生, 每30秒1个出生缺陷儿● 2.2万死亡,1.3万死于非传染病● 增加3,000个糖尿病● 2,000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2人死于煤矿爆炸,6人死于火灾,数百人死于交通事故● 一亿人流动● 荒漠化每天损失1.5亿中中 国国 人人 的的 每每 一一 天天第一节 概 述(一)全球概况NCD在世界上的分布流行模式:▲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主要区别二 国内外流行概况第一节 概 述疾病疾病 谱谱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主要区别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主要和吸烟、高脂饮食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有关发展中国家:胃癌、肝癌、子宫颈癌、食管癌常见NCD除这些因素外,还和营养不良、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第一节 概 述在NCD的发病与流行方面3个特点1.NCD在总死亡中占绝大部分2001年 北京等36个城市 前10位死因除第5 位的损伤和中毒外,其它9类疾病均为NCD,占 全死因的86.13%(二)我国概况第一节 概 述2.发病人数多,发病增长速度较快 ★高血压现患人数达1亿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2 000万★糖尿病患者4 000万★每年新发病例:肿瘤160万,脑卒中150万,冠心病75万第一节 概 述3.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⑴吸烟率升高、吸烟状况堪忧 ⑵食物结构改变 ⑶体力活动减少⑷肥胖⑸城市化趋向⑹老龄化第一节 概 述老年人口比例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① 分布 ② 病因③ 预防策略和措施④ 防制效果的评价 病因研究是NCD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一)主要的危险因素●最主要的为不合理膳食、吸烟和体力活动不足●其次是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一 病因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Ø 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 咽喉肿癌、胰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甚至 新生儿低体重等Ø 2000年 全世界吸烟引起约490万人死亡, 占总死亡的8.8% 1.吸烟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Ø 剂量反应关系Ø 交互作用,而且往往呈协同作用,如与饮酒、 家属史、病毒感染、p53基因等Ø 戒烟与发病呈负相关,戒烟可使吸烟有关的疾 病发病率、死亡率下降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2.饮酒 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3.膳食因素和肥胖 主要有脂类、维生素与纤维素 4.缺少体力活动 5.病原体感染 如病毒感染与肿瘤6.遗传与基因因素 几乎所有NCD的发病均有遗 传因素的参与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多个因素的作用,常常不是各个单个因素作用 的简单相加♠ 研究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同作用与方式十分重要 (二)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二 预防策略与措施研究 预防策略①全人群②高危人群预防措施①公共卫生措施②临床措施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一)全人群策略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属于一级预防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础,长时间内以创建环境、促进健康、减少疾病为目标,由政府 提供政策与经济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的活动。
如控烟的健康促进• 社区参与社区NCD的防治,指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技术手段和工作内容,以提高防治效果和 成本效益为目标的慢病的防治二)高危人群策略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及有关疾病特点v 实施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监测,进行人群筛检,早期发现病人v 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提高痊愈率,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p 初级预防疾病尚未发生时,进行健康方式等的健康促进 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防病于未然p 二级预防三早预防,通过普查、筛查或健康体检实现, 其核心是早期诊断p 三级预防对慢性病人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防止并发 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三)主要措施• 控制吸烟营造控烟的支持性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烟草的危害提高个人戒烟技能2. 限制饮酒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社会环境干预临床干预3.预防肥胖普遍性干预:定期检测人群的体重变化,了 解变化趋势;有肥胖倾向的个体,定期检查与肥 胖有关的疾病针对性干预:对有肥胖危险因素的群体,鼓励其改变饮食,加强体力活动;对于肥胖者,要 制定减轻体重目标具体干预措施:低能量、低脂肪饮食,进行 有氧运动,增加体力活动,防止体重增长。
4. 适量运动形式和内容:如步行、自行车、游泳等强度:目标心率作为强度的监测目标,为最大心率的60-85%(最大心率为220-年龄)时间和频度:每次至少十分钟,一天累计达30分钟以上5. 平衡饮食NCD预防和控制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价,尤其是卫生经济学的评价,以了解实施的 策略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可行,是否 有效益三 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1)成本(cost)耗费公共和私人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成本和效果的术语(2)效果(effectiveness)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包括可以用各种指标表示的结果◆保护率,抗体阳转率◆干预研究中降低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危险因素暴 露率,提高的知晓率◆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或体征消失 率,降低的致残率、不良反应率(3)效益(benefit)用货币表示的卫生服务产出的有用结果(4)效用(utility)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可以用生命或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来表示,如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2.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主要方法应用健康水平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规划或措施(项目)的成本和效果。
健康水平指标 ,常用的有: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成本效用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由于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而增加的QALY计算简表序 号内 容脑卒中 冠心病合计男女 男女 ①市区居民调整的期望寿命12.3512.93 12.7012.29-②患者调整的期望寿命4.835.63 6.288.42-③QALY效用值0.710.68 0.770.66-④患者的QALYa3.433.83 4.845.44-⑤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 QALYb8.929.1 7.866.85-⑥避免的发病例数248128 4221439⑦由于避免发病增加的 QALY的总数c2 2121 165 3301443 851⑧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的贴 现生命年d7.527.3 6.424.05-⑨增加的贴现生命年e1 865934 270853 154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成本-效用分析内容 经费(元)项目粗成本3 798 524项目额外支出2 743 980项目总的资金收益4 213 356项目净成本2 329 148增加的QALY3 851成本(元)/QALY605(田惠光,2000) NCD研究中常用效益成本比率(benefit-cost ratio)法即卫生服务效益现值总额(B)与成本现 值总额(C)之比(B/C) 成本效益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一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个案调查、爆发与流行的调查,现况研究■疾病筛检■疾病监测如疾病登记、疾病统计分析与报告等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二)分析性研究为最常用的方法,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分组不吸烟人数( %)吸烟人数计男 肺癌病人2(0.3)647649△非癌症病人27(4.2)622649△女 肺癌病人19(31.7)4160※非癌症病人32(53.3)2860※肺癌与非癌症病人中吸烟比例及OR值△:OR=14.0, P140/90mmHg)l 血脂异常(HDL-C≤0.9mmol/L和/或 TG≥2.82mmol/L)• 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1)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 体检、单位集中体检2)利用其他个别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 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3)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4)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使之能 尽早发现糖尿病• 筛查的方法可采用空腹血糖(FPG)或口服 75g 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2hPG) •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了解患者有无糖 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 乱,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全面达到 治疗的目标 (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1)眼:视力、扩瞳查眼底(2)心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3)肾脏:尿常规、镜检、24 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4)神经系统: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 或尼龙丝触觉。
5)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 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等6)血液生化检查: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LDL-C 、HDL-C)、尿酸、电解质 三、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DCCT 试验和 UKPDS 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残废 率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