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排螺旋CT在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docx
5页64排螺旋CT在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李成明,赵静,郭恒强,祝青松解放军第285医院放射科河北邯郸056001[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踝关节外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 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踝关节外伤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后回顾分析,采集 容积数据进行轴位、冠状位及斜矢状位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I1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等软件进行后处理,调节不同 的窗口技术显示图象结果64排螺旋CT可清晰地显示踝关节各种类型的骨 折和软组织及部分韧带损伤情况,显示关节腔内积血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 检查踝关节外伤,使用多种软件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骨折征 象,同时能显示关节腔和部分韧带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指导临 床选择治疗方法[关键词]64排螺旋CT;踝关节外伤;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间64排螺旋CT检查 的156 例踝关节外伤的患者,其中男性口4例,女性42例,年龄2〜83岁,X线平片正侧 位诊断骨折101例,其余55例X线为阴性。
1. 2检查方法釆用phlips Brilliane64排螺旋CT机,仰卧位,足先进淀位像采用 踝关 节正位,扫描范围以踝关节为中心,包括胫腓骨下段和足部,长度200mmo扫 描参数:120 kV, 300mAs,螺旋准直 64 mm×0.625mm,层 厚0.67 mm〜1mm, 软组织窗选用窗宽250〜400HU,窗位50〜60Hu,骨窗选用窗宽1500〜2000HU, 窗位350〜600HUo对扫描后的数据进行图像的多平面重组(MPR),包括矢状位、冠状位、 斜位等,通过不同方位观看踝关节的结构形态,可以很好的显示在横断位上难 以发现水平走行的骨折线或者与扫描方向平行的骨折线观看微细骨折线、韧 带及周围软组织结构改变(图1、2)o容积再现(VR)图像,三维立体显示踝 关节的形态结构,直观 显示骨折线的走形,用切割、旋转等方法,直接暴露隐 藏和重叠部位骨折情况,使骨折显示出最佳观看的效果,可清晰整体观看骨折 线的走向、骨折角度、骨折移位情况,调节图像的不同窗宽、窗位,能显示不 同层次组织结构,可以更好的观察骨折、韧带损伤和软组织肿胀 等(图3、4、 5)2结果在101例X线正侧位平片明显骨折的患者中,36例外踝骨折,35例内 踝骨折,30例有不同程度二踝、三踝骨折和距骨骨折,39例关节腔内积液积血。
在55例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中,64排螺旋CT检查为假阴性,其中40例后踝骨 折,3例距骨骨折,2例骨飾骨折,10例有 韧带和肌腱撕裂损伤3讨论关节创伤包括关节脱位、稳定性关节的韧带与肌腱损伤和波及关节面 内骨折踝关节是人体承重关节,活动度大,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关节,外伤的 机会也较大,容易造成骨折和软组织损伤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关节内骨折也称关节囊内骨折,波及关节面和关节软骨,常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等后遗症,外科治疗上要求尽可能解剖复位踝 关节内骨折可累及一踝、二踝(即胫、腓骨下端的外踝和内踝)、三 踝(即外踝、内踝和胫骨下端后缘的后踝) 和距骨骨折,踝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l]o踝部骨折线分横行、斜行、螺旋形按骨折发生的方式分四种:(1)、 外旋骨折:胫骨远端的骨折线为斜行或螺旋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在前后 位片上有时不易发现,内踝骨折线发生在内踝基底部或内踝尖端的撕脱骨折, 可合并胫骨后缘骨折和距骨脱位2)、外展骨 折:内踝骨折线位于基底部的,多 为横行骨折线外踝骨折多为斜行,位于内踝骨折线的同一水平,或位于腓骨 尖端上方数厘米处3)、内收骨折:内踝骨折线多为垂直或斜行,外踝骨折线 位为位于距小腿关节(踝关节)水平的横行骨折线,或为外踝尖端的撕脱骨折。
(4)、压 缩骨折:严重的由上向下的重力可导致踝部压缩骨折,包括距骨前方 半 脱位、胫骨前缘纵行骨折,其至双踝骨折⑵距骨骨折多为高处跌落所致,常见距骨后突、距骨颈和距骨体骨折 后两型常累及关节面,可影响距骨营养血管,易引起较严重的关节损伤或骨缺 血坏死距骨后突骨折需与先天性距骨后三角骨相鉴别,后者边缘光滑而锐利, 多数呈对称分布[2]距骨的脱位多为外伤时足的跖屈位强力内翻所致,可以起内外踝骨折 及胫距关节脱位韧带损伤多见于内侧韧带的胫跟部和外侧韧带的跟腓韧带,CT表现为 韧带增厚肿胀,韧带断裂和附着点撕脱骨折等踝关节周围重叠组织结构少,踝关节在X线正侧位平片显示较 好,多 数骨折诊断不困难,但在细微的后踝骨折或隐匿性骨折容易重叠掩盖发生漏诊 和误诊韧带损伤不能显示64排螺旋CT扫描为容积数据,扫描无间隔,多 种图像后处理功能显示图像,并II密度和空间分辨率高,弥补了传统X线的不 足多平面重组(MPR)是利用计算机将各个不同层面的像素重新排列的技 术,与图像重建不同,重建只是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显示数据矩 阵,而重组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重新组合成新的层面, 包括矢状位、冠状位、斜面和任意曲面的图像。
可以细微观察骨折走向、关节 面受累情况、韧带损伤和周围软组 织肿胀等(图1、2)o容积再现(VR)是将所有的容积数据加以利用,可以调整三维影像中插 入的体素数量、明量度和灰阶度容积再现成像通过对不同组织 设置不同透明 度,可以实现对骨骼、韧带等组织不同结构层次的显示,用旋转、切割等方法, 更好的立体无重叠暴露病变观察区域(图3、4、5)它能使骨科医生观看骨折 的三维情况,明确有无骨折,明确骨折累及关节面情况,观看粉碎骨折移位情 况和塌陷、嵌插程度,观 看韧带损伤、软组织肿胀情况等,可以对骨折正确分 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作用[3]本组讨论156例踝关节创伤的患者中,101例骨折经过多平面重 组 (MPR)和容枳再现(VR)图像显示,能清楚的显示骨折的分型,为外科下一步制定治 疗方案和预后提供指导55例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中,64排螺旋容积CT扫描 后通过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显示图像,发现了 45例踝关节细微隐 匿骨折线,假阴性率占30% (45/146)o本组10病例发现关节腔积血、积液和韧 带损伤、软组织肿胀进几年,64排螺旋CT随着在各地医院装机量的增多,64排螺旋CT扫 描后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也得到了 肯定。
通过对图像的“软观察”,既是在工作站上任意调节扫描层厚、任意调节 角度、任意调节不同的窗宽和窗位显示正 常解剖和病变,进行二维重组及三维 立体再现,并任意显示不同层次组织结构,相对应图像的“硬观察”更能很好 的显示病变、发现病变所谓便观察既是对照在胶片上的图像观察,它固定了 层厚、角度、窗宽和窗位等,对照在胶片上图像以外情况不能显示观看,容易 遗漏病变64排螺旋CT扫描对踝关节损伤诊断从单纯的横断位图像到冠状面、 矢状面、斜面等多平面显示和任意多视角的立体三维观察,能直观精确地显示 病变的立体形态,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 [4]能发现X线平片和普通CT 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征象,对于结构复杂利有骨性重叠部位的骨折,CT比平 片更能精确显示骨折移位情况,能帮助外科医生进行准确的骨折分型,观看骨 折累及关节面的情况,以及关节腔内积血积液、韧带损伤、软组织肿胀情况, 观察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块的来源定位、移位的程度、旋转方向,为外科医生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决定手术路径、固定方式和预后评价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 依据[5],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踝关节损伤的漏诊或误诊64排螺旋CT扫描在 踝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72傅长根,陈佩荣,张雪斌.X线读片指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9-403 丁建林,易旦冰,陈晓亮,等・64层螺旋CT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在诊 断隐 匿性骨折中的价值卩]・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 25(2) :239-241.4胡小新,陈时洪•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 36⑻:86-88.5李成明,赵忠曲张水城,等・64排螺旋CT扫描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14):114-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