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刺史参考答案:A2.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A.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参考答案:C3. 某校学生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该报告最有可能涉及的是A.青瓷 B.唐三彩 C.粉彩瓷器 D.釉下彩绘参考答案:C古代的瓷器从材料时间来看,是雍正帝时期,明清朝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因此报告可能是涉及到的粉彩瓷器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弹一星”是典例两弹一星”不包括A、氢弹 B、原子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参考答案:A5. 右图为油画《拿破仑加冕》,它描绘了拿破仑不是等待教皇为他戴上皇冠,而是从教皇手中接过皇冠自己戴上的场景。
这一细节反映了拿破仑认为A.教权完全凌驾于皇权之上 B.皇权完全凌驾于教权之上C.皇权需要教权但不臣服于教权 D.皇权和教权完全平等参考答案:C6. 宋代是文化昌盛的时代,路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且不设立长官,转运使是连接地方与中央财政的纽带,军阀割据失去经济基础通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开明时代特务政治的体现,这反映了A.文化昌盛与政治开明没有直接联系 B.宋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了有效的管理C.特务政治是宋代地方政治显著特征 D.宋代地方权力结构有利于防御外敌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未提及文化昌盛时代与开明政治之间存在联系,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路、转运使、通判的设置,保障了宋代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可见此时中央严格控制着地方,B项正确特务政治只是宋代政治中的一部分,不是其显著特征,C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7.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C.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D.不再坚持 “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8.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这种现象(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有利于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C.客观上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D.是政府抑制兼并的结果参考答案: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本题需要学生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在调动已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解答:A经济重心南移在宋代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B题干无从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故B项错误;C材料中江南市镇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客观上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故C项正确;D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抑制兼并措施,故D项错误.故选C9.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 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0. 观察下图中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中各类经济成分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B.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C.加人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D.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参考答案:D【详解】工业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工业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并存增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故答案选D迅速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根据图表中的时间可知此时计划经济已经开始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B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排除C项11.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A.开禁政策促进海上贸易发展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知,由于福建巡抚奏请,朝廷准许“贩东西二洋”,导致从事商业的人增多,海上贸易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因福建巡抚奏请,朝廷才准许,言外之意,此时尚未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到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发达,没有说到其已成为福建经济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显示明朝有海外移民,但是不是明朝开始有,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12.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德国议会下院由民选产生D.盂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参考答案:C13. 唐朝的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特点是( )A.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布麻 B.计钱而输绫绢C.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D.量地计丁,赋税征银参考答案:C14. 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辨证”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对王夫之的评价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15.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挑战教会的权威,A、B两项错误,C项太绝对,因此选D项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意义16. 从左图到右图,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参考答案:C【详解】图一反映的是宋朝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图二,排除;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是在唐宋时期,不符合图二,故B项排除;两幅图都是儒学的发展,都没有体现出近代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17.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中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参考答案:C18. 对于大部分艺术品而言,其传播过程都需要借助复制来实现比如音乐、舞蹈、戏剧等时间艺术或时空艺术,由于它们的呈现过程都有时间的流动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次初始表演完成后,这件艺术品就不复存在。
以后的历次表演,其实都是对这件艺术品的复制(或再创作)而能够“再现”艺术品,最能促进艺术大众化的是A广播 B电影 C电视 D报纸参考答案:C19. 参考答案:B20. 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A.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参考答案:C“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没有关于外交机构的内容,故A、B、D项错误;《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事务,故C项正确21. 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A.中朝决断国事B.外朝负责执行C.君主集权加强D.宰相能力平庸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朝制度,故A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宰相能力平庸,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的史实,学生应该结合材料信息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2. 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参考答案:A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内容 23.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参考答案:24.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可知“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也就是说立法权决定着行政权能否发挥效能,而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