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1942900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统计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提升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求;延续护理;应用;效果重型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由于此病病程较长,出院后较多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需要接受长期的连续性治疗与护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分析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

      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者;②患者及其家属家属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②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8.21±6.0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7.99±5.91)岁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为:发放健康手册,给予患者常规的院后指导、康复训练干预等观察组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成立延续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计划,通过群、、上门访视、门诊复查进行随访干预,具体为:①出院后1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病情观察、生活护理,讲解并发症预防及应对措施,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并督促患者主动执行随访时间为20min;②出院后2周,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指导其改良家庭安全设施和配套辅助设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检查康复训练执行进度,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随访时间为20min;③出院后1个月,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患者的需求与问题,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干预,随访时间为20min;④出院后1个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并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巩固,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提高其康复效能;⑤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其继续训练。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统计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评分标准[1]: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价,其中0~45分严重功能障碍;46~70分:中度功能障碍;75~95分:轻度功能障碍;②运动功能:用Fugl- Meyer运动量表评价,其中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以[n/%]描述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用c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并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比较: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比较( ±s,分)组别例数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观察组4088.48±4.2255.70±3.6427.61±1.10对照组4079.26±4.8151.24±3.3623.05±1.25t值9.1135.69417.320P值0.0000.0000.0002.2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全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知晓率(%)观察组40345197.5对照组40229977.5χ2值7.314P值0.0073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即使出院后患者仍处于康复阶段,但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意外事件的正确认知,而简单的常规延续性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致使护理效果不佳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见,倾听患者的真实诉求,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提升其生存质量雷可殷[2]等报道指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显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P<0.05),这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提示此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分析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时间长,患者及家属缺乏疾病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致使院后生活质量差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中,重视对患者院后的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护理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干预,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行为的改变,进而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定期进行巩固,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有利于提高其康复效能[3]。

      综上所述,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提升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黄敏珍,王红娟,李玉珠.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出院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8):202-203.2. 雷可殷,王秀.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219-219.3. 戴国栋,汪娟,李文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44(1):146-14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