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大纲.doc
8页《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执笔者:符广全 修订日期:2006年3月一、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 引 论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对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作概括性描述, 要求在了解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基础上,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特点、组成、分类和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重点内容]:网络的定义、组成、分类2.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考试知识点(1)网络的定义(2)网络的物理组成(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考试要求识记: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领会: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概念、网络模型应用:能把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能识别现实中的一些网络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首先学习掌握数据通信的一些基础知识, 包括基本通信理论, 数据通信术语与主要指标, 频分、时分、波分多路复用以及码分多址, 模拟数据、数字数据的传输、编码与调制技术, 点-点通信的三种方式,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技术与其他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掌握物理层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传输介质以及拓扑结构 [重点内容]:同步、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数据交换技术2.课程内容(1) 数据通信概念(2) 数据通信基础理论(3) 数据通信方式(4) 数据编码(5) 多路复用(6) 数据交换技术(7) 物理传输媒体(8) 终端设备(9) 差错检测与校正3.考试知识点(1) 数据通信同步方式(2) 数据编码 (3) 多路复用(4) 数据交换技术(5) 物理传输媒体(6) 差错检测与校正4.考试要求识记同步方式、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数据交换技术等原理和概念领会多路复用、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编码等技术的原理与实现应用用数字数据编码、PCM编码、CRC校验技术解决问题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学习目的与要求初步掌握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基本弄清各层的功能及通信模式[重点内容]: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数据链路层、OSI网络层、OSI传输层、TCP/IP网络体系结构 2.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3) OSI各层概述(4) TCP/IP网络体系结构3.考试知识点(1) 网络体系结构(2) OSI网络模型中各层的理解。
3) 协议、服务、访问点ASP、各类协议数据单元的关系(4) 数据链路协议、数据报与虚电路(5) IP协议及工作原理、TCP、UDP协议及特点4.考试要求识记协议、服务、访问点ASP、各类协议数据单元等概念领会数据链路协议、数据报与虚电路、IP协议及工作原理、TCP、UDP协议的原理,深入理解和体会网络体系分层结构,理解各层的功能作用应用IP协议、TCP、UDP协议解决实际网络应用的问题第四章 计算机局域网 (8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各种信道分配策略, 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IEEE802参考模型, LLC子层与MAC子层掌握IEEE802.3标准与总线局域网, 学习IEEE802.5标准与令牌环网, IEEE802.4标准与令牌总线网, IEEE802.2与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重点内容]: IEEE802.3标准与总线局域网, IEEE802.5标准与令牌环网, IEEE802.4标准与令牌总线网2.课程内容(1) 计算机局域网概述(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3) CSMA/CD和IEEE802.3标准(4) 令牌环访问控制和IEEE802.5标准(5)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IEEE802.4标准.(6) 无线局域网和IEEE802.11标准3.考试知识点(1) 局域网的特点与体系结构(2) CSMA/CD和局域网实例(3) 令牌环访问控制和IEEE802.5标准(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IEEE802.4标准.4.考试要求识记:理解和体会局域网的技术原理。
重点是对各种媒体控制技术的理解领会:CSMA/CD 媒体控制策略的思想及令牌环访问控制、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应用:能够应用CSMA/CD 媒体控制策略、令牌环访问控制、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来解决网络应用的有关问题,能够完成以太网的组网与基本配置第五章 网络互联 (4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几种常见公共传输系统的功能、特征和网络特性重点学习掌握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路由器与路由原理及拥塞控制原理和策略 [重点内容]:路由器与路由原理、配置,拥塞的概念、原因及拥塞控制策略2.课程内容(1) 网络互联(2) 网络互联的形式(3) 公共传输系统(4) 路由选择3.考试知识点(1) 公共传输系统的特点、用途(2) 网络互联的概念及技术 (3) 路由算法、路由配置(4) 拥塞、拥塞原因及拥塞控制策略4.考试要求识记:公共传输系统的特点、网络互联的概念及类型领会: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算法的思想理解拥塞、拥塞原因应用:能把网络原理与应用联系起来,能了解常用的公共传输系统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生活所见及以往经验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种公共传输系统的技术原理第六章 网络设备 (4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网卡的功能作用,掌握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工作原理及在网络协议栈中的层次。
[重点内容]: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工作原理及所处的层次2.课程内容(1) 网络接口卡(2) 集线器(3) 交换机(4) 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3.考试知识点(1) 了解网络接口卡(2) 中继器、集线器(3) 网桥、交换机(4) 路由器、网关等网络互联设备4.考试要求识记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在网络互联上的作用与不同领会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工作过程与原理 应用: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性能与规格,理解其在网络通讯在起的作用,能够应用以上产品进行网络规划设计与组网,进行网络互联第七章 快速网络技术 (4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交换式局域网与以太网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常用快速网络技术了解高速宽带网络技术, 掌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ATM的基本概念和协议和参考模型,了解数字用户线的宽带方案xDSL, [重点内容]:交换式局域网及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2.课程内容(1) 交换式局域网(2)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3) 光纤分布式接口FDDI.(4) 帧中继(5) 异步传输模式ATM(6) 数字用户DSL线技术3.考试知识点(1) 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 (3) 光纤分布式接口FDDI.(4) 帧中继 (5) 异步传输模式ATM 4.考试要求识记: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领会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的工作原理,掌握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的特点。
应用:能了解光纤分布式接口FDDI、光纤通道、帧中继、异步传给模式ATM等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八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4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掌握数据加密模型,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掌握用户认证, 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技术,理解 防火墙及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 掌握实现Internet安全的常用方法. [重点内容]:网络安全技术: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 用户认证,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防火墙及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课程内容(1) 网络管理基础(2) 网络安全3.考试知识点(1) 网络管理的功能、协议、模型(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3) 认证, 数字签名(4) 防火墙 4.考试要求识记:牢记网络管理的概念、协议和网络安全原理及防火墙等概念领会: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 用户认证,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应用:能应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 用户认证,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的安全配置 第九章 Internet应用与技术原理 (2学时)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Internet历史和当前的现状,了解Internet主要功能、Internet接入技术、WWW技术。
[重点内容]: Internet接入技术2.课程内容(1) Internet概述(2) Internet主要功能 (3) Internet接入技术 3.考试知识点(1) Internet主要功能(2) Internet接入技术4.考试要求识记: Internet服务中的有关概念和主要功能领会:理解领会Internet的接入技术原理应用:结合生活所见及以往经验深入理解和体会Internet网络技术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二、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试实施要求1.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本大纲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程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进行指导和规定,本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学生自学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考试命题的依据本课程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主流技术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及网络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应加强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同时结合网络应用的实际多动手多实践,学以致用,同时加深原理的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是对理论学习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根据技术的性质、任务、要求适当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实验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培养能力学生除了掌握好理论知识外,也要高度重视操作与实践应用2.对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使学生能够明确考试内容提要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试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考试中作为考试知识点因此,课程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试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试要求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识记:要求学生能够对大纲中的知识点,如……等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