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嘉祥县《2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工作报告.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bao****ty
  • 文档编号:116917080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嘉祥县《2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总体工作报告济宁市财政局、济宁市农业局以济农字[2000]37号文联合下达的嘉祥县《2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历时两年时间,在县农业局主持下,通过县、乡(镇)政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和试验示范开发乡镇、村的通力合作,依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引导、措施到位,全面完成了合同任务,实现了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总体目标及完成情况(一)总体目标任务1、技术指标:关键良繁栽培技术的推广度达到80%以上,注册嘉祥大豆良种商标,良种外销率达70%以上;种子公司与农民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种子繁育合同,合同执行率90%以上;每年引进性状一流的高产、优质、多抗良种3—5个2、先进技术推广面积,分年度计划进度和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技术推广面积20万亩,使嘉祥大豆良种远销苏鲁豫皖晋冀等省份,平均单产在前三年亩产130公斤的基础上,2001年达到140公斤/亩,增产7.7%,2002年单产达到150公斤/亩,增产15.4%,平均增产11.5%,两年增加总产600万公斤,只增产一项农民收入增加1680万元。

      大豆良种在二○○○年外销1000万公斤的基础上,2001年外销大豆良种2000万公斤,每公斤豆种比商品豆增收0.4元每年外销大豆良种增收400万元,两年总增经济效益2480万元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推广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坚持产、供、销一条龙的科学繁种规程,提高嘉祥大豆良种的知名度,使嘉祥大豆良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良种,促进供种大豆产区农民的增产增收,从而扩大大豆面积,符合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的产业政策,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二)项目实施的主要成绩1、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①经济效益产量:2001年20万亩大豆制种田平均单产188.5公斤/亩,总产3770万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单产增加58.5公斤,总产增加1170万公斤;2002年20万亩大豆制种田平均单产152.4公斤/亩,总产3048万公斤,比项目前三年单产增加22.4公斤,总产增加448万公斤两年共增产1618万公斤种子外销量:2001年外销2639万公斤,2002年外销量2225万公斤,两年总计外销4864万公斤,平均外销率71.3%技术指标:大豆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度达到90%,注册了“祥丰”、“嘉星”、“东丰”、“兴农”牌嘉祥大豆良种商标,种子经营单位与基地农户签订了种子繁育合同,合同执行率92%,两年共引进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8个,2001年引进了99-1、3138、中黄12、中黄13号,2002年引进了99-2、诱处4号、跃进12、中作3138。

      基地统一供种率达到90%,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按照中国农科院农经所1991年制定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计算,两年平均亩增效益106.32元,推广费用46万元,已推广期间分摊科研费用32.9万元,共获经济效益2898.06万元预计今后三年推广60万亩,还可产生经济效益3595万元年经济效益1298.21万元,科研投资平均纯收益率6.31②生态效益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对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加强生态控制,使用抗耐病虫良种;进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施稀土微肥和增产菌,加强了健身栽培;大豆与玉米间作套种不仅效益高,且蚜虫、病毒病等多种病虫发生轻,天敌明显增多因此生态效益十分明显③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嘉祥大豆良种作为带有嘉祥区域特征的地方品牌远销苏鲁豫皖晋冀等省份,建立了大豆良种生产、销售协会,完善了大豆良繁基地,建设了大豆科研、销售网络,带动了嘉祥县种子产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村的安定因素,社会效益也十分突出2、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两年来,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新打机井1058眼,修复旧井1794眼,新增灌溉面积5.29万亩。

      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户、联户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万张乡转变等靠要思想,确立多元投资的思路,乡拿出10万元作为机井建设专项资金,村集体每口井补助1000元,在原有600多眼机井的基础上,又增打机井156眼,走出了一条以井保丰的路子3、项目实施促进了农技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建设①技术推广体系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开展得有声有色项目区十乡镇中,乡级技术人员70名,万亩大豆繁育基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5名,开发区200个行政村4.2万户中有农民技术员500名,科技带头户1600户,村平均农民技术员3名,每26户一个科技带头户②种子体系项目区落实了大豆种子工程,建立三圃田2.2万亩,良种田17.8万亩,项目实施两年来,祥丰种子公司、乡镇农技站、种子站及民营科研机构都完善了仓储条件,增添了精选设备,改变了包装,使大豆良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基地群众通过培训,都具备了繁育大豆良种的成熟经验,严格按照去杂去劣、单打单储的技术规程操作,避免了种子混杂③植保体系乡镇固定技术干部为病虫测报员,选定300名农民技术员为兼职植保员,完善了三级病虫测报网络。

      ④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民职业学校和各种会议等现有资源条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了对基地农民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利用电台、电视台、宣传车、报告会、宣讲团等多种形式,普及良种繁育知识,组织制种经销大户在电视上介绍经验,现身说法通过实施省级“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使项目农户全面掌握了大豆良繁技术4、组装配套了高产技术措施大豆良种高产要有综合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我们实施的重点措施是:①选地选择肥沃灌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地块②整地与施肥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亩施土杂肥2吨以上,再耕翻,及时耙平,土壤水分达不到土壤含水量18%时,造墒润地6月10日前播完,播深3厘米左右为宜,亩保苗1—1.3万株,分枝少的品种1.5—1.8万株④田间管理苗出齐后立即定苗,然后及时中耕锄草,以后每间隔7—10天中耕一次,封垄前中耕要培土防倒伏,又便于灌排水天旱无雨时,7—10天浇一次水分枝期叶片淡绿时亩追二氨或尿素7.5公斤,拉荚至鼓粒期追施尿素7.5公斤,以防早衰,增加粒重为防倒伏,在花期喷施30—40ppm多效唑及时防治害虫:出苗后,发现地老虎危害,立即用1500倍敌杀死喷施幼苗附近,结荚期要特别注意豆荚螟、食心虫的危害,发现后用敌杀死1500倍喷施防治。

      发现豆虫立即捕捉5、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为了达到项目计划指标,使大豆繁种基地能够健康发展,我们进行了大量专题试验和示范,主要有:大豆品种对比试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调查,病虫草害防治试验,大豆配方施肥试验等其中4篇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或论文集上发表,这些试验示范和调查,为制定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推广作用二、项目的主要工作措施1、领导到位,组织落实建立项目领导和技术小组《2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在嘉祥县实施,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里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牵头,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项目的具体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管理、检查和指导工作技术小组由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洪国任组长,科教站、农技站、种子站、农技110热线、祥丰种子公司、植保站、土肥站各业务站长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总体技术工作建立大豆良种生产、销售协会在农业局的主持下,成立25人的大豆良种生产、销售协会(见《嘉祥县大豆繁育、销售协会成员表》),成员由大豆生产、加工、销售、组织管理、科研单位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大豆良繁区建设;大豆品种的布局;大豆良种的提纯复壮;销售价格的指导;外地市场的开发;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

      协会成立两年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嘉祥大豆良种作为带有嘉祥特色的地方名牌,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辟了许多新市场同时,建立了大豆良种销售中心,具体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接待购种客户,提供供需信息,指导供种价格,提高嘉祥大豆良种的知名度,使嘉祥大豆成为在全省、全国叫得响、过得硬、打得开的名牌产品2、措施到位,任务落实为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县、乡、村层层签订了计划任务书,制订了实施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繁育任务(见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责任表)项目区选择领导重视,工作基础好,科技意识强的村、企业和户签订了试验示范责任书,把试验任务和示范面积、指标等技术指标落到实处一方面进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使品种不断更新,品质更加优良,抗逆性更加提高;另一方面,做好常规品种的提纯复壮,抓好了三圃田建设,并按照制种规程,每村队种植一个品种,一个乡镇种3—5个品种,公路沿线安排高产示范方、高产攻关田,便于参观、交流与管理3、服务到位,技术落实科研、销售服务重点是建立科研、销售网络,项目课题组把嘉祥大豆良种生产技术、品种特性、栽培措施、包装销售、质量监督等通过各种媒体传送给使用者,使嘉祥大豆良种的生产销售形成网络。

      打破了旧的体制束缚,眼光放在开拓全国大豆良种市场的大目标上,以股份、个人多渠道生产经营的形式,产、供、销一条龙的科学管理,加上严格的检验手段作保障,共同服务于大豆良种繁育与经销技术措施服务,重点把好大豆良繁的五大关口①原种关按原种管理规定,从国家指定的生产繁育单位或科研单位调入,杜绝使用来路不明的原种调入的原种还要进行室内复检,达到原种标准方可使用②间苗关大豆种子田间苗很重要,依据植株外部形态、叶形及花色,将异株、伪侏、劣株全部拔除,避免后期拔除造成的缺苗断垄,影响产量③花色关这是大豆繁种保纯的关键一关由于大豆花期长,通过花色去杂很容易,同时将杂草和不同叶形的杂株进一步拔除,做到去杂彻底,以达种子规定指标④收获关成熟期是识别杂株最后的重要关口,在大豆落叶后,收获前,根据株高、株形、成熟期、结荚习性、荚色、茸毛等性状,进行一次最后去杂去劣,并将拔除植株移出田外,以免混杂⑤脱粒入库关收获后及时凉晒,单放,单脱粒、单选、单保管,防止人为和机械混杂,经检查员检测水分、净度、发芽率,凭检验单安全入库4、密切配合,管理落实①种子基地的管理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严格标准,选定种子专业村,定期培训,并保持相对稳定。

      ②种子经营单位管理以祥丰种业和嘉星农科为龙头,实行许可证制度,严格审查场地、设备、技术资格,规范良种生产经营渠道③加强品种管理对繁育品种进行严格规范,禁止基地生产未经审定或认定的品种④加大田间质量管理,建立生产档案基地按照操作规程、种子检验、检疫规程进行生产制种具体到户、落实到人,挂牌生产,标明品种、生产负责人姓名、面积,明确具有相应专业种子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进行田间跟踪管理,严格去杂去劣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前茬作物、种子来源、技术负责人、田检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⑤严格种子检验更新监测检验仪器设备,提高种子检验员的技术水平,准确真实地反映种子质量,确保推向市场的种子质量合格⑥加强包装管理,树立品牌形象严格按照种子质量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进行加工包装,包装袋应注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植物检疫证明编号、水分、芽率、净度、生产单位及号码销售的种子应当有标签,并注明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等事项,标签内容应与种子相符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种子要坚决转商处理对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