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附答案(共7页).docx
7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附答案 政治常识题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考知识点,考生一定要勤加练习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一) “>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 某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级多次给钱给物,但面貌总是变化不大后来,在上级的帮助下,该村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和群众连续苦干几年,村子面貌大变村民们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党支部这一事实说明( ) A.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中心任务 B.组织建设搞好了,党的建设也就搞好了 C.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D.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3.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于感觉的反映特征?( ) A.葵花向阳 B.饥餐渴饮 C.雄鸡报晓 D.蚂蚁搬家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人们必须增强( )。
A.个人意识、协作意识、效率意识、物质利益观念、改革开放意识 B.个人意识、竞争意识、公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意识 C.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D.自立意识、协作意识、公开意识、物质利益观念、开拓创新精神 5.上个世纪,我国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当前,我国的“新四化”是指( ) A.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B.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 C.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农业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已经回答的问题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2.答案: CD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在贫困农村地区建设一个好党支部的重要性,说到了贫困地区党的领导的选项都应入选。
这个村子之前并没有强有力的党支部,虽然上级多次给钱给物但并未使该村搞好经济,而现在由于有了强有力的党支部的领导,才使该村的经济得到发展,故C正确贫困地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致富的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D A项说法错误,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应是经济建设B说法错误,组织建设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非常重要,但二者不存在“充分条件”的关系 3.答案: A 解析: 从物体的机械运动,到低等原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再到高等动物的思维活动,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不过是反应的形式不一样,即使是与人类相差很大的石头,你踢它一下,它也会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这虽然跟人类对外界做出的反应有很大差别,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这属于唯物主义本题BCD都是现象描述,没有“感觉的反映特征”这个过程,本题应当选A 4.答案: C 解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故正确答案为 C 5.答案: A 解析: 新四化在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二) 1.>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中,针对每一次重大事变或重要方针路线曾提出过许多动员口号,下列动员口号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才强国 ②尊重人才 ③四有新人 ④以人为本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2.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 B.科技进步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 C.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 D.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公平 3.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 ) A.文化创新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C.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先进的世界观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其基本体制架构是( )。
A.政府是主导 B.企业为主体 C.市场为导向 D.产学研相结合 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 )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加强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①项“人才强国”,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制定下发了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②项“尊重人才”,出自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谈话;③项“四有新人”,是由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员》杂志的题词中演变而来,1983年1月,总政治部又根据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提法,将“四有”的内容调整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④项“以人为本”,是在2003年10月中共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③①④,因此,本题答案选B选项 2.答案: ABC 解析: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故正确答案为A、B、C 3.答案: D 解析: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要是处于先进文化核心地位的先进世界观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ABCD 解析: 胡锦涛于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胡锦涛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然这种技术创新体系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所以基本体制架构可归纳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故正确答案为A、B、C、D 5.答案: A 解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本题选A 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