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_1702028731.doc
12页2009年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 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 用计算器.3.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4.本试卷中常数g取lO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 1.0×103千克/米3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拍摄下 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 (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 (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2. 如图所示,弹性小球撞击地面前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撞击后离 开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地面光滑与否,总有β=α(B)无论地面光滑与否,总有β<α(C)地面的粗糙程度越大,β越小(D)地面的粗糙程度越大,β越大3. 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落地时向前翻车的危险,则落地时应采 取的措施是:( ) (A)仅前轮制动 (B)仅后轮制动 (C)前、后两轮均制动 (D)前、后轮均不制动4.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 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
已知:“神舟”七号飞 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 半径6.37×103千米则在“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A) 15 (B) 30 (C) 45 (D) 605.现有一扇形的均质金属物体,该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图所示室温状态下AB、CD边所成的圆心角为α若使物体温度均匀升高,则α角的变化情况是:(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 上面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 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 块的下面,术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 b);将细绳剪断后(图c),则木块浮出 水面的高度h3为:( )(A) h1 +ρ铁(h2- h1)/ρ水 (B) h2 +ρ铁(h2- h1)/ρ水(c) h1 +ρ木(h2- h1)/ρ水 (D) h2 +ρ铁(h2- h1)/ρ木7.右图是水平公路上从车后看到的一辆行驶着的汽车的右后轮,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知:( )(A)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B)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C)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D)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8.氧化锡的电导(电阻的倒数)随周围环境中的CO(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 化,甲图中的直线反映了它的电导与CO浓度的关系。
用氧化锡制成传感器, 将它组成乙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示数即可反映传感器周围环境中的 CO浓度则在下列表示CO浓度与电压表示数Uo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 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的N极和磁铁B 的S极如甲图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 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____(选填“增加”、“不变” 或“减少”);如乙图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 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_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IO.如图是一种给农作物灌溉的“滴灌” 装置,图中的p为进水总阔,q为 一种特制的滴水头,该滴水头每分 钟滴水的数目相同,每滴水的体积 也相同在横截面积相同的一根直管上共装有100个滴水头第36个滴水头 与第37个滴水头间水管中的水流速度为v1.,第64个滴水头至第65个滴水头 间水管中的水流速度为v2,则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1____v2(选填:“>”、“<” 或“=”),且vl:v2=_______。
11.在一个底面积为200厘米2、高度为20厘米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右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F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0~6厘米)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_千克/米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为l2厘米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F大小为________牛12.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直路旁有一块草地,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所代表距离为 6米小张同学沿草地边缘直路运动的最大速度是6米/秒,在草地上运动的最 大速度为3米/秒请在下图中标出小张同学从草地边缘A处出发,在6秒时 间内所能到达草地的范围;他从A处出发,选择恰当的路径,到达P点的最短 时间为____秒(精确到0.1秒)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变阻器 R和R',使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达到规 定的值I1和I2,并由电流表指示出其电流值 正确操作的步骤是: ①电路接通前,变阻器R的滑片应放在 (选填:“A”或“B”)端,变阻器R' 的滑片应放在_____(选填:“a”或“b”)端; ②电路接通后,先调节电阻_______(选填: “R”或“R'”),使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比值为I1/I2,再调节_________(选填:“R”或“R'”),使电流表_______(选填:“Al”或“A2”)的示数达到____ (选填:“I1”或“I2”)。
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14.(8分)在一搅拌机的容器内装 有质量m为0.5千克的水,把水 加热到70℃后让其在室温下自 动冷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如图所示现开动电动搅拌机 对该冷却的水不停地搅拌,电动 机的功率尸为900瓦,其做的功 有80%转化为水的内能若不考 虑容器的内能变化,水最终的温 度是多少℃?15.(9分)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 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曲轴与飞轮相连,飞轮每转动半周,有一个 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现有一台四缸发动 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 工作容积等于活塞的面积与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的乘积,转速表示 每分钟飞轮所转的周数求: (1)飞轮每转动半周,发动机做功多少? (2)若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压强可以看作恒压,则压强多大?16(10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每千克I00 ℃的水,在大气压下汽化成100 ℃ 的水蒸气所需吸收的热量Q。
该装置的测量原理是:用加热器使水沸腾,汽化的 水蒸气通过凝聚器液化后被收集在量杯中;测量加热器的发热功率及一段时间内 在量杯中收集到的水的质量,根据能量守恒关系即可求出Q的值这个汽化装置 工作时的散热功率恒定不变,但散热功率的值未知测得加热器的功率为285.0 瓦时,在300秒时间内被冷凝和收集的液体质量为28.0克;加热器的功率为100.0 瓦时,在300秒时间内被冷凝和收集的液体质量为4.0克根据以上数据,求每千 克100℃的水在大气压下汽化成100 ℃的水蒸气所需吸收的热量Q四、实验题(本题共14分)17、小王同学需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但身边只有下列器材 (A)一个电压大小不变、数值未知电源; (B)一个总刻度为30格,量程没有标定的电流表; (C)一个电阻箱R0(0—9999欧); (D)一个电键及足够的导线1)(4分)小王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电路,测得未知电阻的阻值请写出计算关系式(需标明关系式中各个量表示的含义)2)(4分)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进行多 次测量第一次闭合电键测量时,电阻箱的取值是__________(选填:“最大 值9999欧”、“最小值0”或“任意值”)。
测得第一次电流表偏转1格,请你通过计算,分析第二次测量时电阻箱可取的范围3)(6分)考虑到实验中可能产生读数的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利用图 像发现这类错误,剔除这些数据下面是小王测量得到的6组数据,其中有 一组读数错误,请你通过作圈回答,读数错误的是序号为第____组,未 知电阻的阻值为____欧姆 序号 l 2 3 4 5 6 电阻箱读数/欧姆 230 130 105 80 55 40 电流表读数/(格) 6.0 9.0 12.0 15.0 20.0 25.0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7分) 18.(15分)(1) 在古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通过观察,已经猜想地球是球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也可以表明地球是球形试举一例说明2) 人们观察地球以外的物体,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 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_________ (选填:“将提前”、“将延后”或“不变”)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们在地球上观察月亮,发现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始终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 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 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 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啥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 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