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汇编.docx
8页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1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 我们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四周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闻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龙池泉、白龙湾等,构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我们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高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凹凸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蜂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吵发生斗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
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不过,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称“趵突腾空“云雾润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到了严冬早晨,水面上水气袅袅上升,象一层薄烟,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这一切与淡淡的薄雾,构成一幅奇异的人间仙境.奇妙景观为济南八景之一,历代闻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多有赞美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府、张养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当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赞颂的美文 趵突泉东西之间的这座南北向的小桥,名曰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代万历初所建,天启末年重修,济南解放后扩建公园时将其改建为石桥桥南首的彩绘木牌坊是原来的样子,牌坊匾额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旧迹”,“蓬山”指传闻中东海神山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不过传闻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行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
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观澜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亭西墙壁上嵌刻的两块石碑,一块“观澜”两个大字,取自>“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的墨迹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王钟霖的手笔亭东泉池中这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细心的.游客有的可能会发觉突变成了“突”,缺了两点,传闻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泉池南岸透窗临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来成了“闲时墨客会名优”京剧名流演出的舞台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出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注视,欣赏领会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会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泺源堂”,紧挨泺源堂的两座大殿,统称吕祖庙,也叫“吕仙祠”、“吕公祠”、“吕祖阁” 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轴线上,自成院落,是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称“吕祖阁”,其次大殿祀吕洞宾的老师钟离权,称“钟离宫”,上层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赵孟府的泳泉句,由当代闻名书法家金荣先生书写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南殿临泺水的源头,故称“泺源堂”,北殿面对历山故称“历山堂”,解放后复原为“泺源堂”游客们看到中间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纪念大舜的两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据>记载:“泺水谷谓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证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现在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这尊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也是探讨泉水文脉不行多得的史料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2各位挚友,大家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其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并为你们供应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们在济南玩得快乐,过得开心。
今日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约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高雅而著称 现在我们看到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迭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石后的溪流构成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它景物相分别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顶和入口处采纳了大块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悬挂的逼真壮丽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的通畅此乃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极高的赞誉。
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看到这块石姿美丽,纹理自然,高四米,重八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闻名的散曲家张养浩所保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皱、瘦、透、秀”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取长寿延年的祥瑞之意好,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合影留念) 请大家伴同我一起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北宁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得此名相传,关胜是梁山的农夫起义将领,是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人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力抗金一次激战中,败走麦城,口渴无水,非常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装扮梳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化来的,说哗哗的泉水刷玉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赞扬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
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闻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壮元的孙女,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熏陶、启发和诱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杰出的文学家李清照18岁时,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相互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探讨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灭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途中,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始终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渡过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描绘的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思念的词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梦令》);“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