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加与减(一)《捉迷藏》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x
4页捉迷藏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既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又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课前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2、课件出示4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3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现在草地上有8个小朋友,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二、想一想,列算式1、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2、列出算式,13—8 三、讨论13—8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2)、13分成10和3, 10-8=2 2+3=5 (3)、把8分成5和3, 13-3=10 10-5=5 (4)、8+5=13 13-8=5 ……(5)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4、看一看、说一说(书4页)(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四、巩固练习(5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运算的道理2、画一画,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3、看图列算式(1)看图说明图的意思,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3)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认真观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1)看图说图意(2)独立计算得数(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怎样连线的。
五、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图片)(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归纳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式六、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捉迷藏(1)13-8=5 (2)13-8=5 10-8=2 13-3=10 2+3=5 10-5=5 ……(3)13-8=5 因为8+5=13所以13-8=5教学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才会活跃、有效、成功课上完后感触颇多 1、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捉迷藏,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了十几减9的经验来计算“13-8”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一个一个的减算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算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法想加法算出结果的,还有用平十法算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这样让学生亲历了新知的形成过程2、讨论交流、优化算法在探索算法这个环节教学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还比较模糊。
课上完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和适当的练习3、利用媒体理解算理,突破难点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就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但有些方面还没有处理好,比如:一味的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对其中两种方法的强化,导致了个别孩子连一种方法都说不清楚在计算时到底用什么方法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还有个困惑的地方,就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到底要不要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呢?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必要的4、在组织教学方面还需要加强如学生的听课习惯还没有养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把学具当玩具玩应该努力的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投入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比较苍白,应该不断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