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docx
7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第一课时 梳理课文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 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板书:庐山的云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第一节: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二节:绒帽(rong)缠绕(chan rao)系 ji 系鞋带xi 关系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弥漫:(雾气)布满、充满缠绕:环绕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第三小节: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小节: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1、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四、作业:1、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理解,并尝试运用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赏析课文一, 导入:出示:云遮雾罩的庐山啊,真令人流连忘返释: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留恋,忘记了回去)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让忘记了回去呢?(庐山)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庐山都有什么景色?最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最喜欢的是云雾,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 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景庐山的云雾有两大特点?你最喜欢她的什么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请大家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朗读先后教学课文的2、3自然段)三、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3,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2,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3,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你能不能仿照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或者让学生画出心中的庐山的美景)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出来的?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告诉大家吗?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看到云的想象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五、知识拓展出示关于庐山的相关图片出示古诗: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 苏轼 《题西林壁》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想说什么?第三课时 拓展练笔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通过一些图片领略了庐山的美丽景色总结文章的写法请大家在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时采用的什么结构顺序来写的每一小节又是采用的什么结构顺序写的?你读了这篇课文,感到庐山怎么样?为什么能感受到庐山的美呢?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呢?(认真的观察 丰富的联想)这节课,我们也来尝试着写一写庐山,你可以继续写云雾的一些姿态、变化,也可以写庐山的其他的景色,如瀑布、奇峰、怪石,或者抓住某一处的景点做一些具体的介绍。
首先请大家想好,你打算写庐山的什么,然后寻找你自己需要的材料下面,我们继续来深入地了解一下庐山上网,查询资料10~15分钟)习作练笔有顺序、有重点、有条理,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板书设计: 山头 绒帽千态姿态 半山 象玉带庐山的云雾 山谷 大海(奇丽) 眼前刚刚瞬息万变 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北倚长江,东临鄱阳湖,风姿卓绝,优雅明秀,是举世知名的避暑胜地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为舍,隐居于此,因而得名, 又称匡山,匡庐山庐山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植被极为丰茂,远望苍翠满目,云涌雾生,自古即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山上牯岭镇又有"云中山城的美 誉全山景观分瀑布、山石、植物、地质、建筑等类,许多人文遗址都是国共两党政治活动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重要景点有:仙人洞、含鄱口、白鹿 洞、花径、龙首崖、三叠泉等处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