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师大心理学考试答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845856
  • 上传时间:2017-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复习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的要点1.研究遗忘原因的理论主要有哪些1.消退理论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据认为,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渐退理论”,即认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又开始重新评价消退理论,认为对遗忘的讨论,最终仍须回到消退理论或渐退理论上来,因为遗忘干扰理论或其他遗忘理论,都没有解决因时间推移而产生遗忘的问题例如,实验结果表明,即便在没有前摄干扰或倒摄干扰的情况下,遗忘也还是在发生的 2.干扰理论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 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电击病人大脑的各个不同的部位,使得病人回想起自己认为已经完全遗忘了的事情。

      所以,在有些心理学家看来,我们所失去的,是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通道,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后来学习的内容在起干扰作用干扰主要有两类:倒摄干扰与前摄干扰倒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受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前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前后学习的内容越相似,干扰的程度就越大3.动机遗忘理论动机遗忘理论与前两种遗忘理论相比,在解释遗忘的原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消退遗忘理论认为,信息的遗忘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模糊;干扰遗忘理论则强调新、旧信息都有可能干扰我们回忆某些内容这样的事实但是,这两种遗忘理论都没有涉及个体的需要、要求、希望等动机因素换句话说,它们都没有考虑到人们记忆某种信息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动机驱使的,那些会引起消极情绪的信息很可能被遗忘 这种理论认为,有些信息可能对我们自己很重要,所以被记住了;而有些信息可能会引起我们的痛苦或不快,因而不大可能被记住例如,有人对持截然相反观点的两组学生在辩论时的论点作了记录,事后测验这两组学生结果发现,每一组学生记住的赞同自己意见的论点,远比反对自己意见的论点要多得多日常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或态度,会影响是否记住他人的讲话内容。

      例如,我们对一些可信度不高的人的讲话内容很容易遗忘尽管人们意识到,动机因素在决定人们将记住些什么、遗忘些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但对这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需要有更充分的实验证据动机遗忘所依据的,是弗洛伊德的学说 2弗洛伊德提出的动机遗忘理论,主要是根据他对精神病人的观察结果得出的,他称之为压抑理论这种理论目前在临床心理学方面仍在广泛使用 4.线索依存遗忘理论 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认为,应根据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换句话说,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发现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图尔文认为,记忆是来自两方面的信息的产物:第一,作为对某一事件的初步知觉的结果,在个体记忆贮存中留下的记忆痕迹;第二,个体在回忆时认知环境中出现的提取信息的线索因此,该信息可能是在记忆贮存中,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线索的信息而提取不到人们通常把它看做是遗忘了 可见,提取线索在回忆中所起的作用,犹如阅读书籍时的灯光照明所起的作用一样当灯关掉时,阅读就不可能进行同样,当缺少适当的提取线索时,回忆某信息也就不可能了有些心理学家对图尔文的阐述作了进一步补充,他们认为,不能提取信息,也可能是由于提取线索过多的缘故。

      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面临太多的刺激时,反而感到束手无策,因而无法有效地提取信息2.问题解决的策略可分为哪几类3.绘出“差异心理研究范围三维图”4.绘出“智力常态分布曲线”5.绘出“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图”6.简要概括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学习的不同流派,主要有四种取向:•学习是刺激¡ª 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学习是自我的变化(人本主义)•学习是主体对客体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一、行为派的学习观•(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二)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学习• 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三)操作条件反射中的学习3•(四)学习的四要素•(五)行为派学习理论的发展• 1、不随意反映的随意控制• 2、行为矫正• 3、个别化教学体系二、认知派的学习观(一)早期的认知学习观(二)现代认知学习观(三)认知教学观与教学实践(一)早期的认知学习观•1、格式塔的学习观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所以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称¡°顿悟说¡±。

      托尔曼的迷宫(二)现代认知学习观•1、布鲁纳和奥苏伯尔认为学习中存在一个认知过程•(1)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这就是学习变化的实质2、对于如何获得新的意义的过程,布鲁纳和奥苏伯尔强调的重点不同,布鲁纳强调发现,奥苏伯尔强调接受三)认知教学观与教学实践•格莱瑟认为,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让学生能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精心的设计师,使学习者善于学习,促进其学习和认知活动4•能力的培养主要不是通过教学去促进认知活动学习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三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认为,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 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 ±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四大要素•2、个人建构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指个人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只是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个体的、适应性的•3、激进建构主义,其基本观点是人的知识是个人认知建构或发明的 过程,个体进行建构,不管不出于什么目的,都是要设法理解社会或自然环境•4、社会建构主义•总之,建构主义强调:•(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2)学习的建构过程包括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和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3)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7.信息加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分类8.“归因理论”述要5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伯 纳 德 ·韦 纳 (B.Weiner,1974)认 为 , 人 们 对 行 为 成 败 原 因 的分 析 可 归 纳 为 以 下 六 个 原 因 : 能 力 , 根 据 自 己 评 估 个 人 对 该 项 工 作 是 否 胜 任 ; 努 力 , 个 人 反 省 检 讨 在 工 作 过 程 中 曾 否 尽 力 而 为 ; 任 务 难 度 , 凭 个 人 经 验 判 定 该 项 任 务 的 困 难 程 度 ; 运 气 , 个 人 自 认 为 此 次 各 种 成 败 是 否 与 运 气 有 关 ; 身 心 状 态 , 工 作 过 程 中 个 人 当 时 身 体 及 心 情 状 况 是 否 影 响 工 作 成 效 ; 其 他 因 素 , 个 人 自 觉 此 次 成 败 因 素 中 , 除 上 述 五 项 外 , 尚 有 何 其 他 事 关人 与 事 的 影 响 因 素 (如 别 人 帮 助 或 评 分 不 公 等 ) 以 上 六 项 因 素 作 为 一 般 人 对 成 败 归 因 的 解 释 或 类 别 , 韦 纳 按 各 因 素 的 性质 , 分 别 纳 入 以 下 三 个 向 度 之 内 : 1、 控 制 点 ( 因 素 源 ) : 指 当 事 人 自 认 影 响 其 成 败 因 素 的 来 源 , 是 以 个人 条 件 (内 控 ), 抑 或 来 自 外 在 环 境 (外 控 )。

      在 此 一 向 度 上 , 能 力 、 努 力 及身 心 状 况 三 项 属 于 内 控 , 其 他 各 项 则 属 于 外 控 2、 稳 定 性 : 指 当 事 人 自 认 影 响 其 成 败 的 因 素 , 在 性 质 上 是 否 稳 定 , 是否 在 类 似 情 境 下 具 有 一 致 性 在 此 一 向 度 上 , 六 因 素 中 能 力 与 工 作 难 度 两 项是 不 致 随 情 境 改 变 的 是 比 较 稳 定 的 其 他 各 项 则 均 为 不 稳 定 者 3、 可 控 性 : 指 当 事 人 自 认 影 响 其 成 败 的 因 素 , 在 性 质 上 是 否 能 否 由 个人 意 愿 所 决 定 在 此 一 向 度 上 , 六 因 素 中 只 有 努 力 一 项 是 可 以 凭 个 人 意 愿 控制 的 , 其 他 各 项 均 非 个 人 所 能 为 力 韦 纳 等 人 认 为 , 我 们 对 成 功 和 失 败 的 解 释 会 对 以 后 的 行 为 产 生 重 大 的 影响 如 果 把 考 试 失 败 归 因 为 缺 乏 能 力 , 那 么 以 后 的 考 试 还 会 期 望 失 败 ; 如 果把 考 试 失 败 归 因 为 运 气 不 佳 , 那 么 以 后 的 考 试 就 不 大 可 能 期 望 失 败 。

      这 两 种不 同 的 归 因 会 对 生 活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韦 纳 的 归 因 理 论 的 主 要 论 点 : 1、 人 的 个 性 差 异 和 成 败 经 验 等 影 响 着 他 的 归 因 2、 人 对 前 次 成 就 的 归 因 将 会 影 响 到 他 对 下 一 次 成 就 行 为 的 期 望 、 情 绪和 努 力 程 度 等 3、 个 人 的 期 望 、 情 绪 和 努 力 程 度 对 成 就 行 为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9. 认知策略与智慧策略的区别与联系辨别 辨别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智慧技能,是识别不同的物体,或识别不同的感觉的性能具体概念 辨别与具体概念之间的差异:辨别是“对差异做出反应”,具体概念是通过命名来识别或分类事物识别出具体概念的能力是较复杂的学习的基础如:圆形、三角形、香、辣、前面、后面、上面等6定义性概念 定义性概念是对非直观的事物言语描述,如爱、嫉妒、保守、民主、公民、外国人等有些定义性概念具有与之对应的具体概念,如三角形的定义为:由三条线组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规则或原理 规则是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