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质监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探讨(通用.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64378574
  • 上传时间:2021-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质监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探讨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难以适应质量行政执法 政策一旦确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以及很强的技术性,因此作为一名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干部就必须一专多能,即要熟知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又要熟悉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刑法等综合性法律知识,既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要掌握新形势、新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办公设备,监管新的领域,但目前我们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干部素质离上述要求尚有差距 1、基层干部学习条件差现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虽已确定为省以下垂直管理,但工作思路仍没从块块管理的年代跳出来,尤其是经费体制仍是靠本单位、每个质监干部的收费罚没收入来支撑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事业,因此收费工作重于一切基层质监局工作人员的精力主要放在收费和罚没上,对法律、法规、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交通、通讯、计算机等硬件配置又差,造成基层质监人员没时间也没心思加强学习 2、基层局培训条件差由于经费紧张,基层局主抓的工作也是收费、罚没,有利又好操作的就积极去抓,没利又不好操作的就少抓或不抓,收入抓得硬,培训抓得软。

      基层局学习气氛差组织开展培训对基层局而言是一件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事,因而积极性不高即使组织了培训也往往因为师资经费等原因,培训方法简单,内容单调,重形式,轻效果,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太理想 3、知识的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行政管理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三个阶段,成熟的行政管理工作重在事前的预防监管我国加入WTO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队伍迫切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掌握网络经济规律等新时代产物,以期有超前的管理水平但因这些东西与基层局目前的中心工作--收费有一定距离而迟迟未被基层执法人员学习和认知时至今日,许多县级局中尚有大量未接触过计算机等新兴网络知识的执法人员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生事物的来势是无法以常规思路对待的,没有充分准备,新事物一旦来临就会使我们措手不及,造成监管滞后、秩序混乱,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苏丹红”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4、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因为学习不够,各种法律、法规掌握不够,遇有复杂的案件往往不能胜任,大量精力放在易操作、标的额大的案件上,《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体现权威的大法的执行效果不佳,执法难以形成震慑力。

      (二)超脱性无法实现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职能要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具有很强的超脱性才能保证严肃、公正执法,但现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和执法手段却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难以超脱起来 首先无法超脱地方政府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把好厂门,在此前提下要兼顾地方政府的意愿,地方政府对法制性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习惯于行政命令,为搞好形象工程来提高自己的政绩,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而实施“安静日”,给行政执法设立“篱笆墙” 其次是执法时无法超脱一些司法部门司法是行政的后盾,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由于执法手段所限,需要一些司法部门配合进行办案,这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协调司法部门,也不敢轻易得罪为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规分子讲情的司法部门的人员,这样就保证不了违法案件的查处执法工作难以到位,影响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法规的有效执行,难以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当 法是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代表国家履行职能的机关,本身体现的是国家权威,但具体工作要通过国家赋予我们一定的执法手段、强制措施等国家强制力来实现。

      我国近几年的立法工作比较侧重于对当事人保护,这是大势所趋,是民主化进程加快的表现但有当事人要么不学法,要么只学权利,不学义务,法律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你只要不触及我的利益就得,否则就不行而在正常的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又不能采取得当的行政强制措施,使行政执法难以到位这种情况导致许多由质量技术监督执行的法律法规都因执法手段所限而无法到位,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执法过程中,调查取证是第一难,当事人拒绝接受调查,甚至不签字,是因为质监没有传唤(对人)权,对其没有约束力取证定案后,处理决定的执行是第二难,因为质监部门要听从地方政府、司法部门中有些人的人情所以有时为了取得罚没收入而将假劣商品退还当事人,为了使行政处罚决定得到顺利执行,不得不与当事人讨价还价行使查封、扣押权在愚昧的法盲、半法盲面前往往也显得苍白无力,当事人煽动一些与其有利益关系的人或不明真相的人,围攻、殴打执法人员,抢夺违法物资,暴力抗拒执法,而质监部门又没有拘留权事后,他们的抗法行为也往往因种种原因难以依法处置到位 (四)权力制衡机制尚不完善 违法生产行为的发生多种多样,质监行政执法点多面广,查处违法工作是家常便饭。

      但案情发现多集中在一线执法人员手中,瞒案不报、私下处理、敲诈勒索现象也夹杂其中,数量虽少,影响却大虽然目前我们的办案工作采用了调查、案件审理、审批三权分离的方式,但仍有部分案件都在第一关(发案阶段)就已结束,后边的监督机制只能是形同虚设;定案时,办案人员与当事人及家属频繁接触也容易对执法公正产生影响这里的根本问题就是权力缺乏监督,纪检监察机构对办案过程的监督缺乏具体规定缺乏监督的权力容易膨胀,但监督太过则会导致萎缩—国家的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实施,市场经济秩序不能正常良性运行,质监部门失职渎职,致使职能弱化,建立有权威的行政执法机构成为空谈 (五)职能交叉不利于执法 按现行体制,对生产领域的监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全面负责,但工商行政管理可以管理营业执照、卫生防疫部门可以管理卫生许可证、环境保护部门可以管理其环境污染这些部门都可以依据正常的理由对企业进行查处,执法手段都能超越其职责范围,势必导致企业无所适从、负担沉重,规范生产经济秩序的规范本身就不规范,很难使生产企业走向规范,很难准备充分地把企业做大做强 (六)腐败,为行政执法设立障碍,削弱了行政执法力量 少数党政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甚至从事违法活动,阻碍行政执法,削弱行政执法力量表现为: 1、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从事违法活动,阻碍行政执法为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直接或间接指使亲属从事或参与违法生产行为,强买强卖,横行乡里,独霸一方如在整顿和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中,少数公务人员直接从事或指使亲属扰乱生产经营秩序活动,为扰乱生产经营秩序者隐瞒违法行为,为扰乱生产经营秩序者通风报信,让其逃避检查,为其开脱罪责,甚至指使为扰乱生产经营秩序者暴力抵抗行政执法,导致一些地方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现象不能有效遏制 2、用人腐败,相对削弱了行政执法力量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有些人用不正当手段进入行政执法部门,这些人没有革命的事业心、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把执法岗位当成了“黄金屋”,沉醉在了灯红酒绿之中,这些人为“权”办案,为“钱”办案,执法粗暴,以言代法,以罚代刑,不懂什么是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导致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些人在行政执法岗位的存在,相对削弱行政执法力量,严重损害了国家行政执法的形象 (七)整体行政执法队伍不能适应当前行政执法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交通工具的普遍等,社会的各方面都增加了科技含量,不法分子更加狡诈,在造假方面也更加隐秘,造出的产品也更加不容易鉴别,对行政执法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行政执法中很多干部的知识结构、相应素质都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适用法律、运用法律水平低,打击违法力度不够。

      再加上我们对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展览教育、培训等活动跟不上、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尚未有效提高、守法经营意识不够,自我管理能力差我们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不能充分树立权威,没有威慑力,通过日常业务来监督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发现并控制危害扩大的事中监督及事前防范监督都难以奏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和不同行业的专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都与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相配套,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重要实现形式,换句话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所以我认为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应该熟悉法律、法规,提高整体执法人员队伍素质,“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也就是说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唯一保证!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学习,提高全员素质,保证执法质量 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制度办事,要建立健全的岗位培训责任制度,对每一个岗位需要的技术水平及义务熟练度有较严格的明确和规定,从而督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自我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要求,质量监督事业要发展,人才建设是关键,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单位也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形式用于培养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另外针对基层局办公条件差,相应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我认为应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配备电脑及相关设备,开展计算机培训扫盲班,无论老少都要求计算机水平掌握到一定程度,能操作最基本的应用程序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统一,才能保证行动步调一致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工作首先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重大意义,一定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变成我们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识,不断增强我们做好党风廉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这项工作突出出来,切实把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关系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各级要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基本思路的同时,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力求做到“四有”:一是总体规划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要明确质量技术监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开展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文化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抓好质量技术监督文化的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使各级认识更统一,思路更清晰,落实更有责二是有形式载体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能有舞台在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建设中施展潜能,丰富知识,锻炼作风,增长才干三是有物质保障各级要在有限的财力内,拿出一定有专项经费用于质监文化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各级文化活动中心、荣誉室、图书室等场馆设施,并做好维护,科学使用好四是有交流促进各级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对本系统文化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做法经验,利用召开专题研讨会、现场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努力形成抓质监文化就是抓团队凝聚力的导向,力争将质监队伍的文化建设做的更好 (三)行政执法管理要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