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例:市场资源配置教学设计二江苏.doc
4页《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江苏省徐州市一中 刘宁一、教学设计理念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答案随着人类的进步,新的假设将不断产生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学习主体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这样,教学就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活动,而是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和再加工转换2.发现学习的理念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就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真理性知识并不是一个寄存于某处等待学生去“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学生亲自参与的“创造”的结果学生的求知过程是富于热情的“主动探究和独创性”过程,是“亲历”知识并各获得对知识的个人化理解和坚定信念的过程3.“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原则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参与学也参与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展示其求知欲、表现欲与创造欲;教师只作画龙点睛般的启发、引导、讲解、延拓,师生双方都从共同营造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自信、智慧、发展与欢乐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研究目的] 探索“情境问题”互动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探讨交流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生成结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认识把握事物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①市场怎样配置资源;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③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④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教学主要环节]导入:浏览情景材料《电荒、煤荒、油荒、水荒》设问:图片反映了什么矛盾?(提示:资源短缺)学生活动:简单讨论之后回答(资源有效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教师点拨: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
过渡设问: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资源?正文:(一)市场调节资源学生活动:简单交流回答(计划和市场)学生活动:回答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是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教师引导:市场怎样配置资源呢?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商品生产者?你最关注市场上什么的变化?为什么?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可提示:行情、价格等)教师归纳:市场调节三大手段(价格、供求、竞争)教师引导:及时、准确、灵活的供求价格信息有利于调节人财物在市场上的配置;激烈充分的竞争有利于刺激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是市场调节的优点教师点拨:根本是价值规律调节作用的结果过渡: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经济发展更快!但是在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吗?学生活动:小调查:喜欢枪的的同学举手创设情境:一只俄制AK47摆在你面前,标价1000元?是否会买?学生活动:交流回答还有哪些不能由市场调节?学生发言:例如:毒品、黄色书籍等教师引导:可见,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二)市场调节局限性创设情境: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与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市场调节的弊端突出强调自发性)创设情境:奶制品行业现状。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教师引导:从三鹿奶粉事件看看这种市场自发调节带来了那些后果?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侵犯消费者权益、造成资源浪费、扰乱了市场秩序)教师引导:造成如此多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规范市场秩序)(三)市场秩序学生活动:讨论生活中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学生回答: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等)教师引导: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创设情境: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谈一谈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教师点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很大,各方反应问题奶粉下架、取消免检制度、提高检验标准、修改食品安全法等)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市场规则、诚实守信学生回答:市场规则的重要性学生回答: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内容、措施全课总结归纳:中心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知识脉络:参照结构型板书梳理课后探究:假如你是奶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要从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