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99164570
  • 上传时间:2022-05-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后感 暑假期间拜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初读的时候,甚至以为这是一本宣传圣经的书籍,可能和的个人信仰有关吧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捷克出名教导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导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采纳中等教导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学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导进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出名教导家的教导革新看法,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导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同年,30年战役爆发,捷克完全流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头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1627年,随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承担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导学巨著《大教学论》 (1632年)、学前教导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头探讨“泛智论”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辅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1648年,30年战役终止,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1650年,采纳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承担常年教导参谋,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在此期间,他主要撰写了《泛智学校》(1650年)、《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年)、《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那么》(1652年)、《青年行为守那么》等教导著作和论文还编写了出名的儿童初级读物《世界图解》(1654年)这是一本简化的语言入门,为年龄太小、不能学语言入门的孩子所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附有插图的对儿童举行启蒙教导的小百科全书,被译成了多种文字,流行了近200年。

      16 54年,他再次回到黎撒,持续研究“泛智论”1656年,黎撒城毁于波兰与瑞典的战役,夸美纽斯应邀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和定居从1657年起,他将他的教导专著、论文和教科书汇编成《救育论著全集》(四卷)不断出版,留给了人类一份贵重的教导历史遗产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导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导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导理论与教导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导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导理论的根基 《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1635—1638年间,他听从友人的警告,把它译成了拉丁文,同时作了修改和补充1657年,他将该书列为《教导论著全集》的首卷首篇公开发表此书很晚才传到中国,20世纪初,我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曾作过简要介绍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任敢的中文译本《大教授学》,后又改译为《大教学论》1957年由人民教导出版社出了新l版,译者去世之前,又将译文作了较大修改《大教学论》除前言《致意读者》等片面外,共计33章前言片面号召社会各阶层要重视教导事业该书并不限于教学问题的研讨,它论述了教导理论的各个方面。

      例如,人的本性和价值、教导的性质和作用、教导的目的和任务、旧学校的改造、建立新学校的根本原那么、学校系统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及教学理论问题等《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是热切期望全体的人都能受到完善的教导,使之得到多方面的进展,成为和谐进展的人该书强调,人的本身无非是一种和谐而已,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进展的因素“种(子”),教导就是要使这种因素真正得以进展教导的目的,就是要从学识、道德(包括虔 信)、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进展人正由于这种进展是多方面的、和谐的,所以《大教学论》又称这种教导为“周全的教导”书中要求通过教导给“一切人”以“一切事物”的学识,使其“知道自己并知万物”;要求借助于教导使人的“心理变典雅”,从而能够“管束万物和自己”;要求借助于教导使人“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并能很好安置工作和休息,保持健康精壮,从而延长生命,求取更多学识;要求通过艺术教导,进展人的表现的首创精神,培养艺术才能;并要求通过教导加深对上帝的虔信《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根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高兴”、“教得彻底”的艺术。

      书中明确提出并细致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那么和教学规矩,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那么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概括的规定《大教学论》还论述了道德教导、宗教教导,艺术教导和体育等《大教学论》虽然具有不成制止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教导工作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导教学阅历,提出了大量名贵的见解,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导学著作,它为近代教导学的建立打下了根基20世纪初,中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曾作过简要介绍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任敢的中文译本《大教授学》,后又改译为《大教学论》,由人民教导出版社于1957、1979年先后两次出版,全书共760页,20余万字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根基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导论著正如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表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写作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喜悦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裁减黑暗、烦扰、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恬静。

      该书除前言《致意读者》等片面外,共计33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议论了人生的目的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认为人不仅要熟悉自己,而且还要熟悉上帝,由于上帝是永生、聪慧和幸福的根源,人是上帝的造物、爱物和形象上帝赋予了人生存,活力,感觉与理性,为人筹划了天与地,筹划了世间的一切,亲身与人相接,让人成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而能做到这一切的,是教导,教导人的人要使受教导的人去会意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让他们完备呈现自己的“神性”其次章中说到,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是死后、来生,与上帝相结合人类做为最接近上帝的生物,较其他生物而言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即与上帝相结合,与上帝共享最高的荣誉和幸福我们的本性也表示今生对于我们是不够的,由于在今生中,我们的生活有三个方面及植物的,动物的和智性或精神的,而第三种那么能单独存在,就是天使的例子,我们结果一阶段的生活,鲜明收了前两种生活的遮盖和阻碍,所以后来自然需要有一个让精神变完善的时候,就是人们所谓的天堂在这个世界上面,我们达不到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的一切所成,所做,所思,所说,所谋,所获,全体全都包含一个等级的原那么,我们永远都在往上爬,爬到较高的一个等级,但是我们依旧往前进,十足没有达成最高的一级,所以认为人的生活和居处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其次重,人体验的是诞生;从其次重到第三重,人体验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就永不再动、歇在那里。

      最初的时候,一个人什么都不是,他没有在永恒中存在过在第一重,生命是简朴的动作与感觉都是刚开头,在其次层,我们有生活,有动作,有感觉,有智性的因素,在第三重我们察觉一切都已登峰造极第一重生活将胚胎变成灵魂的适合居处和工具,是其次重的预备,而其次重是第三重的预备,第三重那么为自己而存在,此外别无目的 在书中提说,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只是一条道路,一种进程,一扇门和一种期望,而我们只是旅行者,新来者,旅居者和另外的永存状态的期望者今生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人也无需畏惧死亡,由于我们命定要奔赴永生,生下来来在世上活过的人没有一个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所以我们在在此是一种过渡,死亡即离别,去另一个世界,以到达人的终极目标,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要时刻保持灵魂的纯净清白,人要预备永生,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由此可见,人要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谙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

      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根基,是我们生活的要点正如诗人未纽喜阿所说的,“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细心地倾听指导和学识” 前五章中浓郁的宗教信仰其实都是为了点出教导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在第六章至第九章中,议论了教导的目的和教导、学校在人的进展中的作用认为,学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学识,德行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我们理应从祈祷、教导、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导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就好比石头做房屋,塔宇,墙壁和栋梁等材料用的需要先被打凿好,被人当做饰品的珍宝和宝石务必加以精打细磨教导的目的,就是要从学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进展人,打造人,使人从璞物趋向完备只要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导的必要,人在身体生成是要劳动的,但是我们知道,人生来只有学习劳动的能量,他要受到指导,才会做,才会站,才会走,才会用他的手一个人愈是多受指导,他便愈能按照切实的比例好过别人利用夏娃与蛇的谈话报告人类,虽然说人在被造出了之后,不缺乏直立行走的才能,不缺乏语言,不缺乏理性,但是人从阅历中得来的关于事物的学识却是完全缺乏的,假设夏娃阅历多一点,她就会知道蛇是不能说话的,便会从中知道蛇的狡计,我们需要更多地从阅历中去学习,由于我们的悟性只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宛如一张白纸一样,并且我们也不擅长做事说话,或者去知道任何事物,由于这种种才能都潜伏地存在,需要加以进展。

      柏拉图曾说过,“人若受过真正的教导,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如他没有受过教导,或者受了错误的教导,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教导确乎人人都需要,愚蠢的人需要受指导,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聪明的人更需要受教导,由于假设不去在他们心中播撒下聪慧与德行的种子,他便会去从事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导致自己被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从而毁掉自己第七章中谈到,人最轻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适合塑造人、教导人,应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头,由于这时候欲望正在沸腾,思想很迅捷,记忆很坚韧,“孩子们可以急速地收容无穷的事物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人形成到符合聪慧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 假设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孩子的幸福放在心头,假使民事方面和宗教方面的人事养护者珍视人类的幸福,他们便理应赶快对于上天的植物实时加以培育,修剪和浇灌,把他们精心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学校为少年儿童供给了特意学习的场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