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生命化教学的些许感受.doc
3页对于生命化教学的些许感受 个人身上来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在我看来,生命化教育首先关注的重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命化教学就是要培养人对生命的珍爱感,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着,哪怕有时候很屈辱、很难过、很无望,但是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活着本身就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可能性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青少年自杀,自残的新闻,对于那些选择自杀自残的青少年和儿童而言,或许他们觉得他们活的很艰辛,他们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生命的存在也并没有那么伟大,他们轻易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世界没有一点眷念对教育而言,当我们所教育的学生那么轻易的就结束了自己生命的时候,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教育,是不是很失败,是不是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连基本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一点都没有学会,考再高的分又有何用?所以生命化教学首先就是要进行生命教育,我们课堂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就是要把这么一种顽强的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种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所以在我看来,教育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这样我们仔细去体会,会发现每一个个体都是神奇的,每一个个体都带着它的秘密、它的可能性来到这个世界。
所以我想,生命化教育第一要义就是要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其次,生命化教育是顺应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孩子是一样的,即使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并不一样,我始终记得当初我们老师给我们放过的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长长的大门牙,大大的眼睛,脸上是一副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表情,令人从心底升腾出怜惜的感觉他就是《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桑这是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孩子以前,他还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他总是调皮捣蛋的,成绩也不太好,这令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每每有机会就嘲笑他,甚至父母也对他灰心丧气无奈之下,父母将他送到了外地的寄宿学校,可是伊桑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老师们老是罚他站、跪,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他努力封闭自己,每天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总是低着头默默站着、坐着、走着,与世隔绝直到,新老师的到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新的美术老师以一个小丑的形象与大家见面,给予了大家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人,他有一颗永远不会变老的心,他是真正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他发现了伊桑有阅读障碍,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责骂他,而是帮助他,从另一个方面开发他的潜能,将伊桑从失意的泥坑中拉了出来,成绩直线上升,还在全校的美术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令全校师生对他刮目相看。
在这部电影中,我尤其敬佩那个新美术老师,他不把孩子们用成绩来区分,他不因为伊桑是个差生,而对他另眼相看,他有一颗充满了爱的心,有一个爱的灵魂,他用他饱满的爱,去弥补伊桑残缺的心灵,他用一个老师的责任,去修补伊桑的自信心,他认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学习拔尖,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方法在社会上存活下来,即使他们的某些地方是残缺的,他做到了一名家长、父亲应该做的,他可以说是伊桑的再生父母,他真的很伟大,他拯救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要珍视每个生命中潜在的可能性,发掘人独特的禀赋,去培植它、成全它但其实人的很多天赋都是被他人所发现的,你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也许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让每个孩子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独特所在,并帮助其发展他的独特性,让他顺应他的本能和天性,成为他内心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再次,生命化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 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个性化,无视人的个性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模式下无论是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或课程、教育装备和教学管理等都是标准化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制约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把人都教育成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谓的个性化,它首先强调的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可替代的,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生命化教育强调个体,强调每一个学生,强调过程,而不是形式比如说一个校长告诉大家,他听了生命化教育有一个感觉:就是他虽然不能给老师加工资、加福利,但是每天带着微笑进学校,微笑的面对每一个老师是能做得到的 什么才是“好课”的标准我想,所谓的“好课”,是不是教案写的好?教学过程实施的很严谨?我想,如何判断一堂好课,可以从学生的身体感受来谈身体的感受不会欺骗我们,学生每天在课堂里,这种身体的感受性很重要我们课堂可能很多东西都规划好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都规划好了,但却容易忘记了两个字——幸福,幸福总是跟身体的感受关联在一起的,好的课堂有勃勃的生命力,课堂中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智慧的挑战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学生竖着耳朵听,然后做着满满的笔记,好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坐的住,听得下去愿意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创造..... 当然,当前的生命化教学的实施可能大部分都停留在形式上,但至少大家开始有这个意识了,任何一个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相信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愿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了,总有一天,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课堂,终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