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1349482
  • 上传时间:2022-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该同学实际加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A.一定小于5mL B.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C.一定等于5mL D.一定等于5mL2.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3.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与甲气体相比,乙气体更容易溶于水C.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4.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图中最合理的是A. B.C. D.5.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和氧的质量比为7: 16, 则该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2 C.+4 D.+6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 MgO B.氢氧化铜 Cu(OH)2C.碳酸钠 NaCO3 D.硫酸镁 MgSO4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盼是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HClH2SO4 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HCl C NaCl溶液Na2CO3 适量Ca(NO3)2溶液、过滤 DCO2 CO 点燃A.A B.B C.C D.D8.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上升B.长颈漏斗內液面上升C.注射器内有液体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0.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气体 B.可以燃烧 C.沸点为-42.1℃,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a高于b,该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A.氯化钠、铁B.空气、水C.医用酒精、氢气D.冰水混合物、液氧1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碱式碳酸铜 B.稀有气体 稀盐酸C.氮气 冰水混合物 D.金刚石 清洁的空气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木炭粉(铁粉)用磁铁吸引B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加热C氧气(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后干燥D氯化钾(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反应A.A B.B C.C D.D15.关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的粒子都是原子C.④的粒子符号为O2+ D.①③④都是相对稳定结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_____,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用该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________(填标号)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_____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选择B,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端进气(填“b”或“c”)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_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把4 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氧气的质量(g)346SO2的质量(g)6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18.(8分)某同学加热33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至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时得到23.4g固体。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3)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4)若用F装置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5)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①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在使用量筒时不要仰视读数,也不要俯视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因为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10mL,实际大于10mL,可假设为11mL;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即实际体积为15mL,所以加入液体体积为:15mL-11mL=4mL,所以小于5mL。

      故答案为:A2、C【解析】试题分析: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元素考点:元素3、D【解析】A、丙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错误;B、应是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而不是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故B错误;C、甲气体易溶于水,我们只能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甲气体,而无法判断可否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故C错误;D、丙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4、C【解析】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则氧分子与氮分子的个数比约为1:4,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氮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故选C5、C【解析】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C点睛】由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可以确定其化合物的化学式,进而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6、C【解析】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MgO,故A正确;B、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u(OH)2,故B正确;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D、硫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MgSO4,故D正确。

      故选C点睛】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A【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化学方法除杂质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除去稀HCl中的H2S04杂质,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再过滤,即可得稀HCl,正确,B、除去KOH溶液中的KCl杂质,加入稀HCl,它只与KOH溶液反应,错误,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03,加入适量Ca(N03)2溶液,发生反应:Ca(N03)2+Na2CO3==CaCO3↓+2Na N03,引入了新的杂质Na N03,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C02溶液中的CO,错误,故选A考点:物质的除杂8、A【解析】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选A9、D【解析】当缓慢拉动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故选D。

      10、B【解析】A、丙烷是无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丙烷可以燃烧,说明丙烷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丙烷沸点为-42.1℃,易液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丙烷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点睛】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11、C【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b高于a,故A 错误;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而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b高于a,故B错误;C、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气体体积变小,使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a高于b,故C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时,没有明显吸热、放热现象,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D错误12、C【解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