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模拟试卷.doc
11页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模拟试卷一、阅读与赏析 (一) 、阅读舒婷的《双桅船》 ,答问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找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 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又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 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是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 的船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1.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仔细体会下列意象的象征意义. (1)岸: (2)风: (3)风暴: (4)灯: 2.诗题:”双桅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阅读这首诗,说一说题目”双桅船”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诗的最后四句被人们当作警句广为传诵.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你的理解(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5分)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4、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5、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三)比较阅读【甲】 【 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9 一13 题 (17 分)【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 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 庄于· 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4)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 庄子· 徐无鬼》【注释】 (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 (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 (4) 辞:谢绝 (5)奚:何,什么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秋水时至 (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4)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7.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1)河伯始旋其面目 (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B、 (1)望洋向若而叹曰 (2)若知具茨之山乎C、 (1)河伯欣然自喜 (2)曰:“然。
”D、 (1)于是焉 (2)是进亦忧,退亦忧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9、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1 0、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词语权变之妙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在具体运用中,若注意灵活变通,如调整语序、更换词语 、增添词语、巧用标点等手法,往往可以妙趣横生,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试举数例,略谈 其妙 一、调整语序于右任先生工于书法,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题写为了防滥,亦出于谦虚 ,他不愿随便满足别人的要求有一次,一位来客求墨心切,苦苦恳求于老甚感为难,便 草就一帧条幅:“不要随处小便 ”于老心想,写的这些,人家把它挂出去则不适合了岂料 ,来客取到条幅满怀喜悦,心生一计,把条幅上的字逐个剪开,再调整词语顺序,裱成新的 条幅,成了“小处不要随便”的箴言真是 二、更换词语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这样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中情调显得 低沉、消极、无奈,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朱自清先生把它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 近黄昏”经他妙笔一改,真是笔下生辉,情调高昂,心境显得特别开朗,化消极为积极 叶剑英元帅《八十书怀》中更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名句,显得更为美妙 ,深为广大人民所敬仰 三、尾添“字眼” “字眼”是一句中的关键词,有了它,整句传神从前,有个秀才在自家大 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上联“身无分文”,下联“家徒四壁”,横批“自得其乐”对联贴出后,惹 得旁人嘲笑,说是这个秀才穷到如此地步,还能“自得其乐”吗?岂料,这位秀才走出门来, 在上下联之下各补上一个字,对联成为“身无分文债,家徒四壁书”,转贫为富了旁观者个 个惊叹这位秀才很有点能耐,怪不得可以“自得其乐”了看来,根据上下文意,衔接上恰当 的词语,即一句中的“字眼”,也不失为妙法 四、巧拆成语就是用表达语气的标点巧妙地点断原有的成语国共合作和谈时,有一次, 国民党的代表和中共代表周恩来在谈判时,国民党代表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均遭到周恩来的 严词驳斥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拍案且蛮横地说:“跟你周恩来谈判是对牛弹 琴 ”周恩来机智地接过其话锋,从容不迫地说:“对!牛弹琴 ”将对方诬蔑的成语“对牛弹琴 ”,用表语气的感叹号巧妙点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得对方自知理亏,哑口无言。
五、妙断语句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是书面语言的五官语句中恰当增添标点,把整句分开 ,可以使语句中的意思正好相反据称,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农村的墙壁上被汉奸刷上一 条这样的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老百姓看了很气愤出于义愤,老百姓中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标语上巧妙地增加了一个逗号,变成“粮食不卖,给八路军”,与原标语的意思正 相反一个小小的标点的增添,把句子分拆,充分体现了当时敌占区人民爱憎分明的大仁大 义…… (作者:马挺生)11. 根据文意,解释标题中“权变”一词的意思12. 文章主要使用了 、 两种说明方法,文章说明了 事理13. 文中“调整语序”部分的最后一句:“真是 ”下面选项中,填入该句空格的最佳一项是: ( )A. 化俗为雅,点石成金! B. 别出心裁,字字珠玑! C. 工夫不负有心人! D. 得来全不费功夫!14.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改李商隐诗,已属妙笔,而叶帅《八十书怀》中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更胜一筹。
叶帅诗句比朱自清诗句好在 哪里?请作简要分析(说出一点即可) 我的分析: 15. 明代的徐文长,人称“滑稽才子”,因遇梅雨季节久住朋友家一日,朋友留下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没有标点;其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文长看 后,故意错误断句来曲解其意,仍是久住不走请你先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抄 在答题卡上,然后运用标点断句,显示出徐文长的曲解之意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 一18 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为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小到个人 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 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 鲁迅 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当初他曾经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 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 殊死斗争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 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
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 ;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舍不得家庭的 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经为之付出过艰辛俗话说“聚沙成塔”, “滴水成冰”,都含有“积少成多”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辩证法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可贵 的 然而,人生路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这个放弃不是通常说的去掉,他的 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为对 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俗语“山 外有山,楼外有楼”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不要停止继续进取的步伐 泰戈尔在《 飞鸟集》 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 ,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了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 ,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沙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沙锅也掉 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去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沙锅碎了 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 益?”说罢继续赶路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沙 锅已经碎了,回头看了又看有什么用呢? 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病苦中挣 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 少年一样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才会发现那才是 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学会钦弃 (选自《 杂文月刊》 )16、阅读全文,请你为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17、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18.请结合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劳动, , 。
19、根据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名言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名言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孟子》20、生活中你肯定有过“放弃”之举,请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 ——25题木棉花开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 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 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 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 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 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 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