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心电图与心搏过程的描记.pdf
3页实验四 蛙心电图与心搏过程的描记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心脏在体暴露方法2.同步记录蛙心搏过程(心脏收缩)曲线和心电图曲线3.了解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的时相关系二实验原理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 与心脏兴奋的产生、 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可以通过心搏曲线记录下来, 而心脏的生物电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 同时记录心脏的机械活动和电变化,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蛙2 实验器材: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传感器,刺激电极,引导电极,蛙心夹, 支架, 常用手术器械, 蛙板, 玻璃板, 废物缸, 培养皿, 滴管, 滑轮, 棉花,线,任氏液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蛙,双毁髓,腹部朝上固定于蛙板上2. 暴露心脏:用镊子提起剑突处皮肤,用粗剪刀剪一小口,由切口处向上呈 “ V”形剪开胸骨表面皮肤, 提起剑突, 将粗剪刀伸入胸腔内,紧贴胸壁 (避免损伤心脏和血管) 沿中线剪开胸骨, 打开胸腔 用镊子提起心包膜, 并用眼科剪刀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3 用蛙心夹夹住心尖部,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连接 1通道。
调节滑轮位置,使心脏不离开体腔且能记录心搏曲线4 将引导电极夹,分别夹住刺入上下肢皮下的针形电极导联线连接模拟心电图标准Ⅱ导联,红色导联线接右前肢,绿色导联线接左后肢,黑色导联线(接地)接右后肢连接 2 通道,观察心电信号4. 连接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5.开启仪器及计算机,打开实验软件,选择进入实验项目,开始示波、记录6.观察项目( 1)同步记录心脏的收缩曲线和心电图( 2)分析心率( 3)分析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心电图的 P 波与心房收缩波、 QRS 波群与心室收缩波在时相上的相关性)五实验结果1 蛙类心脏收缩曲线观察图 1 心脏收缩曲线如图 1 所示, 本实验所用蛙心每收缩一次形成的波形含有两个波峰, 一个较矮的峰上部钝圆, 另一个峰较高上部略尖 则可推知在本实验中所记录的第一个较低的波峰由心房收缩形成,第二个较高的波峰为心室收缩产生2 蛙类的心电图图 2 蛙类的心电图心率是 指心脏每分钟 跳动的次数 ,以 第一声音为准 心动周期的持 续时间与心率有关 实验中测的蛙的心率 时 360 次 /分 ,即每个心动周期持 续 0.17s 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 由起搏点、 心房、 心室相继兴奋, 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 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中的 P 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图 2 中 P 波波形小而圆钝,历时 0.11s,波幅不超过 0.25mv,虽然窦房结的去极化发生在心房之前,但是由于窦房结很小,兴奋时产生的综合电位小,在体表心电图上不能记录到QRS 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去极化过程如图 2 中的 QRS 波群中,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电位波动,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 Q 波,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 R 波,紧接 R 波之后的向下的波称为 S 波图中可知,该 QRS 波群历时约 0.10s ,这也是 兴奋在心室肌扩布所需的时间六分析与讨论1 在实验条件与实验材料良好的条件下,蛙心搏动时应呈现出下图所示图形:图 3 蛙正常心搏曲线(参考)实验中因为绳子牵拉的紧张度与心肌活力等因素影响本次实验中没有记录到窦房结收缩而产生的较低的波峰 观察实验所记录的图形还可发现, 心室收缩所产生的波形幅度较大 分析知心室有具射血功能, 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因而收缩力较强,收缩时所形成的波形幅度也较大2 如图 2 中分析可知,当心 房收缩时,心室处于舒张期,心 房进入舒张期后不 久,心 室开始 收缩, 随后进入 舒张期 。
在一 个心动 周期中 ,心房 和心室的 活动依 一定的 次序和 时程先后 进行, 左右两 个心房 和左右 两个心 室的活动 都是同 步进行 的,心 房和心室 的收缩 期都短 于舒张 期心 率加快 时,心动 周期缩 短,收 缩期和 舒张期都 相应缩 短,而 舒张期 缩短的 程度更 大可见 ,在心 率较快 时,心 肌收缩的 时间相 对延长 ,而舒 张的时 间相对 缩短,这对新章的持 久活动时不利的七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得出蛙的心脏的收缩曲线和心电图,并且测得蛙的心率为 360次 /分,心动周期 0.17s,通过图形可知, P 波波形小而圆钝,历时 0.11s,波幅不超过 0.25mv , QRS 波群历时约 0.10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