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课件.ppt
148页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5年年5月月张先宝张先宝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张先宝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无组织污染排放源指不经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源,无组织污染排放源指不经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源,如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煤堆、如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煤堆、建材场、垃圾场等),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物建材场、垃圾场等),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物(车间和工棚等);需要时,也可以将一些低矮的经(车间和工棚等);需要时,也可以将一些低矮的经排气筒排放的源当作无组织源处理确定污染源常用排气筒排放的源当作无组织源处理确定污染源常用于环境管理,对于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对新建企业于环境管理,对于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对新建企业的环境评价,对污染物的监测,规定原有企业的限期的环境评价,对污染物的监测,规定原有企业的限期治理和达标排放,主要控制其排放源能达标和对周边治理和达标排放,主要控制其排放源能达标和对周边敏感地区贡献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敏感地区贡献。
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动,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 第一章 概述n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是环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通过对无组织源所排管理的技术依据,通过对无组织源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监测,为大气质量评定、放的污染物的监测,为大气质量评定、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及仲裁监测提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及仲裁监测提供数据基础;也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技供数据基础;也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有术支持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有一定的规范和方法,它和污染源类型、一定的规范和方法,它和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性质、环境标准及地形与气象条污染物性质、环境标准及地形与气象条件相关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在现场取样、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在现场取样、分析过程仅仅是测试工作的一个中间环节,分析过程仅仅是测试工作的一个中间环节,全面的监测人员应掌握三个方面知识:全面的监测人员应掌握三个方面知识:(1)(1)了了解监测对象,熟习污染物性质及排放规律;解监测对象,熟习污染物性质及排放规律;(2)(2)熟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熟习相关的法律法规;(3)(3)掌握污染物采样掌握污染物采样布点、取样和分析方法,全面掌握监测分析布点、取样和分析方法,全面掌握监测分析作业指导书要求。
另外,作为一名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要求另外,作为一名现场监测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现场工作的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现场工作的质量比较难控制,需要每一位监测人员自觉地、量比较难控制,需要每一位监测人员自觉地、严格地按操作程序进行严格地按操作程序进行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在现场取样、分析过程仅仅是测试工第二章第二章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n从环境质量角度,大气污染物从化学性从环境质量角度,大气污染物从化学性质分还原型(煤烟型)、氧化型(石油质分还原型(煤烟型)、氧化型(石油型)和混合型;按物理性质分气态、蒸型)和混合型;按物理性质分气态、蒸气和气溶胶状;按其形成过程分一次污气和气溶胶状;按其形成过程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染物和二次污染物n 大气污染物可以按监测重要度分为五大气污染物可以按监测重要度分为五类第二章 大气污染物从环境质量角度,大气污染物从化学性质 第一类的大气污染物是指我国环境保第一类的大气污染物是指我国环境保护局已制定出环境标准的那些物质,是评护局已制定出环境标准的那些物质,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如可吸入悬价环境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
如可吸入悬浮微粒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尘、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等,对它们尘、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等,对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有严格的限制,参见《环在大气中的浓度有严格的限制,参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规定中的规定 第一类的大气污染物是指我国环境保护局已制定n第二类必须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是那第二类必须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是那些已知对人类健康特别有害,但目些已知对人类健康特别有害,但目前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尚未限制前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尚未限制的那些污染物,例如,石棉、汞等的那些污染物,例如,石棉、汞等属于此类,其他大气污染物凡经证属于此类,其他大气污染物凡经证实确会引起严重疾病并增加死亡率实确会引起严重疾病并增加死亡率的均属此列,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的均属此列,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第二类必须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是那些已知对人类健康特别有害,但目n第三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那些新建第三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那些新建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酸雾酸雾(H2S04)、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
为保证这类物质的等气态污染物为保证这类物质的排放量符合排放标准,必须经常监排放量符合排放标准,必须经常监测这类物质在烟道气中的浓度测这类物质在烟道气中的浓度第三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那些新建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n第四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来自移动污染第四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排放物如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源的排放物如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第四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排放物如汽车尾气中的 第五类污染物包括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第五类污染物包括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对它们的影响和控制正在进行很多研究,以对它们的影响和控制正在进行很多研究,以确定这些污染物应该控制的程度和最好的控确定这些污染物应该控制的程度和最好的控制方法这类物质包括砷、汞、镍、铬、钒、制方法这类物质包括砷、汞、镍、铬、钒、锰、铜、锌、钡和锡等金属以及氯、氯化氢、锰、铜、锌、钡和锡等金属以及氯、氯化氢、硫化氢、硒、硼、磷、多环芳香烃、多氯联硫化氢、硒、硼、磷、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有恶臭的化合物、细颗粒物质、农药、苯、有恶臭的化合物、细颗粒物质、农药、气源性致病原、活性有机化合物及放射性核气源性致病原、活性有机化合物及放射性核素等。
素等 第五类污染物包括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对它们的影响和控制 从从环环境境控控制制角角度度::大大气气污污染染物物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监监测测涉涉及及污污染染物物监监测测因因子子,,主主要要根根据据国国家家有有关关废废气气的的排排放放标标准准、、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环环评评”、、初初步步设设计计、、使使用用的的原原辅辅材材料料以以及及采采用用工工艺艺(即即行行业业特特征征)、、环环境境保保护护工工作作需需要要确定 从环境控制角度: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n表表1-1中例出各行业中都有一些常见中例出各行业中都有一些常见的特征因子,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的特征因子,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或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监测因子选择时,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监测因子选择时,不应只限于表不应只限于表1-1中所列因子,或表中所列因子,或表1-1所列所有项目中都进行监测,而所列所有项目中都进行监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1-1中例出各行业中都有一些常见的特征因子,但在建设项目竣 表表1-1不同行业排放的废气污染因子不同行业排放的废气污染因子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课件 n表表1-1中所例出的物质,特别是一些中所例出的物质,特别是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监测人员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监测人员需要掌握,或者能以较快的方法能需要掌握,或者能以较快的方法能够获取,特别是在环境污染事故应够获取,特别是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时,监测因子的快速有效识急监测时,监测因子的快速有效识别,对事故应急监测速度和环境管别,对事故应急监测速度和环境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理提供良好的基础表1-1中所例出的物质,特别是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监测 第三章第三章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测方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测方法 3.13.1、相关标准、相关标准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测标准,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相关法规及监测标准,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下:《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的法律法规如下:《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导则》(HJ/T55-200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书中收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书中结论也是监测时的参照要求;因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结论也是监测时的参照要求;因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中,““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验收制度是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验收监测时,验收实际上是环境保护影响评价的后续过程监测时,验收实际上是环境保护影响评价的后续过程,特别是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空气质量要求,在环,特别是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空气质量要求,在环评结论中都有体现。
评结论中都有体现 第三章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测方法n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我国现有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在我国现有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列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列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工业炉窑执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工业炉窑执行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我国现有国家大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执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执行行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执行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执行GB18481-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弃物焚烧执行制标准》;医疗废弃物焚烧执行GB/T18773-2002《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医疗废弃物焚烧环保卫生标准》,其余大气污染物均执保卫生标准》,其余大气污染物均执行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n相关的监测标准,相关的监测标准,GB6921—86《大气飘《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尘浓度测定方法》;GB//T15262--94《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3906—92《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 GB/9801-1998《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等;以上是一些与监定非分散红外法》等;以上是一些与监测相关的部分标准,实际监测时,应该测相关的部分标准,实际监测时,应该按实验室认可原则,所有的监测方法与按实验室认可原则,所有的监测方法与技术严格按本单位的技术严格按本单位的“样品的采集和分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作业指导书析作业指导书”进行相关的监测标准,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3.2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n采集大气(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采集大气(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3.2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采集大气(空气)样品的方3.2.13.2.1直接采直接采样法法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从大气中直接采集少量气方法灵敏度高时,从大气中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例如,用非色散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例如,用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用紫外红外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用紫外荧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都用直接采荧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都用直接采样法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样法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测知结果常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测知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真空瓶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真空瓶(管)等 3.2.1直接采样法n(一)注射器采样(一)注射器采样n常用常用1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气样品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气样品(非甲烷非甲烷总烃总烃)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次,然后抽取然后抽取100m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应当天分析完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应当天分析完n(二)塑料袋采样(二)塑料袋采样n应选择与样气中污染组分既不发生化学反应,应选择与样气中污染组分既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吸附、不渗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也不吸附、不渗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及聚酯袋等为减小对被测乙烯袋、聚乙烯袋及聚酯袋等为减小对被测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一)注射器采样(三)采气管采样(三)采气管采样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器,其容积为100—500mL100—500mL采样时,打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6—10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即为采气管的容积三)采气管采样n(四)真空瓶采样(四)真空瓶采样n 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器(苏码罐苏码罐),容积为,容积为500—1000mL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将采气瓶(瓶外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将采气瓶(瓶外套有安全保护套)内抽至剩余压力达套有安全保护套)内抽至剩余压力达1.33k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入吸水液,左右;如瓶内预先装入吸水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采样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充入瓶内,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充入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气瓶的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气瓶的容积如果采气瓶内真空度达不到容积如果采气瓶内真空度达不到1.33kPa,实际采样体积应根据剩余压力,实际采样体积应根据剩余压力进行计算进行计算四)真空瓶采样当用当用闭口口压力力计测量剩余量剩余压力力时,,现场状状态下的采下的采样体体积按下式按下式计算:算:式中:式中:V——V——现场状状态下的采下的采样体体积((L L);); V V0 0————真空采气瓶容真空采气瓶容积((L L);); P—— P——大气大气压力(力(kPakPa);); P PB B————闭管压力计读数(闭管压力计读数(kPakPa)。
当用开管当用开管压力力计测量采气瓶内的剩余量采气瓶内的剩余压力力时,,现场状状态下的采下的采样体体积按下式按下式计算:算:式中:式中:PK——PK——开管压力计读数开管压力计读数(kPa(kPa););其余符号意义和单位同前式其余符号意义和单位同前式当用闭口压力计测量剩余压力时,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按下式计算3.2.23.2.2、富集(浓缩)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大大气气中中的的污污染染物物质质浓浓度度一一般般都都比比较较低低((ppm—ppbppm—ppb数数量量级级)),,直直接接采采样样法法往往往往不不能能满满足足分分析析方方法法检检测测限限的的要要求求,,故故需需要要用用富富集集采采样样法法对对大大气气中中的的污污染染物物进进行行浓浓缩缩富富集集采采样样时时间间一一般般比比较较长长,,测测得得结结果果代代表表采采样样时时段段的的平平均均浓浓度度,,更更能能反反映映大大气气污污染染的的真真实实情情况况这这种种采采样样方方法法有有溶溶液液吸吸收收法法、、固固体体阻阻留留法法、、低温冷凝法及自然沉降法等低温冷凝法及自然沉降法等3.2.2、富集(浓缩)采样法n(一)溶液吸收法(一)溶液吸收法n该方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该方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采样时,用抽气装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收管(瓶)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定,根据测得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物的浓度n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n 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一)溶液吸收法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如用是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如用水吸收大气中的氯化氢、甲醛;用水吸收大气中的氯化氢、甲醛;用5%的甲醇%的甲醇吸收有机农药;用吸收有机农药;用10%乙醇吸收硝基苯等%乙醇吸收硝基苯等另一种吸收原理是基于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另一种吸收原理是基于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大气中的硫化氢基于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大气中的硫化氢基于中和反应;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和反应;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基于络合反基于络合反应等理论和实践证明,伴有化学反应的吸应等理论和实践证明,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溶液的吸收速度比单靠溶解作用的吸收液收溶液的吸收速度比单靠溶解作用的吸收液吸收速度快的多因此,除采集溶解度非常吸收速度快的多因此,除采集溶解度非常大的气态物质外,一般都选用伴有化学反应大的气态物质外,一般都选用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液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的吸收液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n((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溶解度大n((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n((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n((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
尽可能回收利用n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下面介绍几种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吸收管常用吸收管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2.冲击式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 这种吸收管有小型(装这种吸收管有小型(装5—10mL5—10mL吸收液,采吸收液,采样流量为样流量为3.0L/min3.0L/min)和大型(装)和大型(装50—100mL50—100mL吸吸收液,采样流量为收液,采样流量为30L/min30L/min)两种规格,适宜)两种规格,适宜采集气溶胶态物质因为该吸收管的进气管喷采集气溶胶态物质因为该吸收管的进气管喷嘴孔径小,距瓶底又很近,当被采气样快速从嘴孔径小,距瓶底又很近,当被采气样快速从喷嘴喷出冲向管底时,则气溶胶颗粒因惯性作喷嘴喷出冲向管底时,则气溶胶颗粒因惯性作用冲击到管底被分散,从而易被吸收液吸收用冲击到管底被分散,从而易被吸收液吸收注意进气管喷嘴距瓶底不能靠太近,这样易都注意进气管喷嘴距瓶底不能靠太近,这样易都塞,或者导致不密封,另外冲击式吸收管不适塞,或者导致不密封,另外冲击式吸收管不适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因为气体分子的惯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因为气体分子的惯性小,在快速抽气情况下,容易随空气一起跑性小,在快速抽气情况下,容易随空气一起跑掉。
掉2.冲击式吸收管n3.多孔筛板吸收管(瓶)多孔筛板吸收管(瓶)n 该吸收管可装该吸收管可装5—10mL吸收液,采样流量为吸收液,采样流量为0.1—1.0L/min吸收瓶有小型(装吸收瓶有小型(装10—30mL吸收液,采样流量为吸收液,采样流量为0.5—2.0L/min)和大型)和大型(装(装50—100mL吸收液,采样流量吸收液,采样流量30L/min))两种,流量视情况而定,如氮氧化物采样时流两种,流量视情况而定,如氮氧化物采样时流量不能太大量不能太大(0.3 L/min),太大时吸收液会被,太大时吸收液会被吸入采气泵,气样通过吸收管(瓶)的筛板吸入采气泵,气样通过吸收管(瓶)的筛板后,被分散成很小的气泡,且阻留时间长,大后,被分散成很小的气泡,且阻留时间长,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大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它们除适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外,也能采它们除适合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外,也能采集气溶胶态物质集气溶胶态物质3.多孔筛板吸收管(瓶)(二)填充柱阻留法(二)填充柱阻留法 填充柱是用一根长填充柱是用一根长6—10cm6—10cm、内径、内径3 3--5mm5mm的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
采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进行测定根据填充剂阻留填充剂上释放出来进行测定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二)填充柱阻留法n1.吸附型填充柱吸附型填充柱n 这种柱的填充剂是颗粒状固体吸附剂,如活这种柱的填充剂是颗粒状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它性炭、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它们都是多孔性物质,比表面积大,对气体和蒸们都是多孔性物质,比表面积大,对气体和蒸气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两种表面吸附作用,气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两种表面吸附作用,一种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引起的物理吸附,吸附一种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引起的物理吸附,吸附力较弱;另一种是由于剩余价键力引起的化学力较弱;另一种是由于剩余价键力引起的化学吸附,吸附力较强。
极性吸附剂如硅胶等,对吸附,吸附力较强极性吸附剂如硅胶等,对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非极性吸附剂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等,对非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如活性炭等,对非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一般说来,吸附能力越强,采样效率越高,力一般说来,吸附能力越强,采样效率越高,但这往往会给解吸带来困难因此,在选择吸但这往往会给解吸带来困难因此,在选择吸附剂时,既要考虑吸附效率,又要考虑易于解附剂时,既要考虑吸附效率,又要考虑易于解吸1.吸附型填充柱2.2.分配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 这种填充柱的填充剂是表面涂高沸点有机溶这种填充柱的填充剂是表面涂高沸点有机溶剂(如异十三烷)的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硅藻土)剂(如异十三烷)的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硅藻土),类似于气液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只是有机溶剂,类似于气液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只是有机溶剂的用量比色谱固定相大当被采集气样通过填充的用量比色谱固定相大当被采集气样通过填充柱时,在有机溶剂(固定液)中分配系数大的组柱时,在有机溶剂(固定液)中分配系数大的组分保留在填充剂上而被富集例如,大气中的有分保留在填充剂上而被富集例如,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机氯农药(六六六、DDTDDT等)和多氯联苯(等)和多氯联苯(PCBPCB))多以蒸气或气溶胶态存在,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效多以蒸气或气溶胶态存在,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效率低,但用涂渍率低,但用涂渍5 5%甘油的硅酸铝载体填充剂采%甘油的硅酸铝载体填充剂采样,采集效率可达样,采集效率可达90—10090—100%。
%2.分配型填充柱n3.反应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n 这种柱的填充剂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这种柱的填充剂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石英砂、玻璃微球等)或纤维状物(如石英砂、玻璃微球等)或纤维状物(如滤纸、玻璃棉等)表面涂渍能与被(如滤纸、玻璃棉等)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也可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也可以用能和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纯金以用能和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纯金属(如属(如Au、、Ag、、Cu等)丝毛或细粒作等)丝毛或细粒作填充剂气样通过填充柱时,被测组分填充剂气样通过填充柱时,被测组分在填充剂表面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阻留在填充剂表面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阻留采样后,将反应产物用适宜溶剂洗脱或采样后,将反应产物用适宜溶剂洗脱或加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加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3.反应型填充柱例如,空气中的微量氨可用装有涂渍硫酸例如,空气中的微量氨可用装有涂渍硫酸的石英砂填充柱富集采样后,用水洗脱的石英砂填充柱富集采样后,用水洗脱下来测定之反应型填充柱采样量和采样下来测定之反应型填充柱采样量和采样速度都比较大,富集物稳定,对气态、蒸速度都比较大,富集物稳定,对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物质都有较高的富集效率,气态和气溶胶态物质都有较高的富集效率,是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富是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富集方法。
集方法例如,空气中的微量氨可用装有涂渍硫酸的石英砂填充柱富集采样n(三)滤料阻留法(三)滤料阻留法n该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该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滤料采集空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滤料采集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物基于直接阻截、惯性碰撞、扩散沉气中气溶胶颗粒物基于直接阻截、惯性碰撞、扩散沉降、静电引力和重力沉降等作用有的滤料以阻截作降、静电引力和重力沉降等作用有的滤料以阻截作用为主,有的滤料以静电引力作用为主,还有的几种用为主,有的滤料以静电引力作用为主,还有的几种作用同时发生滤料的采集效率除与自身性质有关外,作用同时发生滤料的采集效率除与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采样速度、颗粒物的大小等因素有关低速采样,还与采样速度、颗粒物的大小等因素有关低速采样,以扩散沉降为主,对细小颗粒物的采集效率高;高速以扩散沉降为主,对细小颗粒物的采集效率高;高速采样,以惯性碰撞作用为主,对较大颗粒物的采集效采样,以惯性碰撞作用为主,对较大颗粒物的采集效率高。
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是同时并存的,当采样速率高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是同时并存的,当采样速度一定时,就可能使一部分粒径小的颗粒物采集效率度一定时,就可能使一部分粒径小的颗粒物采集效率偏低三)滤料阻留法此外,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此外,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料上弹回或吹走现象,特别是采样速度大的情料上弹回或吹走现象,特别是采样速度大的情况下,颗粒大、质量重的粒子易发生弹回现象;况下,颗粒大、质量重的粒子易发生弹回现象;颗粒小的粒子易穿过滤料被吹走,这些情况都颗粒小的粒子易穿过滤料被吹走,这些情况都是造成采集效率偏低的原因常用的滤料有纤是造成采集效率偏低的原因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如滤纸、玻璃纤维滤膜、过氯乙烯维状滤料,如滤纸、玻璃纤维滤膜、过氯乙烯滤膜等;筛孔状滤料,如微孔滤膜、核孔滤膜、滤膜等;筛孔状滤料,如微孔滤膜、核孔滤膜、银薄膜等银薄膜等 此外,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料上弹回或吹走现象,n滤纸由纯净的植物纤维素浆制成,因有许多粗细不等滤纸由纯净的植物纤维素浆制成,因有许多粗细不等的天然纤维素相重叠在一起,形成大小和形状都不规的天然纤维素相重叠在一起,形成大小和形状都不规则的孔隙,但孔隙较少,通气阻力大,适用于金属尘则的孔隙,但孔隙较少,通气阻力大,适用于金属尘粒的采集。
因滤纸的吸水性较强,不利于用重量法测粒的采集因滤纸的吸水性较强,不利于用重量法测定颗粒性物质玻璃纤维滤膜由超细玻璃纤维制成,定颗粒性物质玻璃纤维滤膜由超细玻璃纤维制成,具有较小的不规则孔隙,其优点是耐高温、耐腐蚀、具有较小的不规则孔隙,其优点是耐高温、耐腐蚀、吸湿性小、通气阻力小,采集效率高,常用于采集大吸湿性小、通气阻力小,采集效率高,常用于采集大气中的飘尘,并可用溶剂提取采集在它上面的有害组气中的飘尘,并可用溶剂提取采集在它上面的有害组分进行分析过氯乙烯滤膜、聚苯乙烯滤膜由合成纤分进行分析过氯乙烯滤膜、聚苯乙烯滤膜由合成纤维制成,通气阻力是目前滤膜中最小的,并可用有机维制成,通气阻力是目前滤膜中最小的,并可用有机溶剂溶成透明溶液,进行颗粒物分散度及颗粒物中化溶剂溶成透明溶液,进行颗粒物分散度及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分析微孔滤膜是硝酸(或醋酸)纤维素等学组分的分析微孔滤膜是硝酸(或醋酸)纤维素等基质交联成的筛孔状膜,孔径细小、均匀,根据需要基质交联成的筛孔状膜,孔径细小、均匀,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孔径膜,如采集气溶胶常用孔径可选择不同孔径膜,如采集气溶胶常用孔径0.8μm的的膜滤纸由纯净的植物纤维素浆制成,因有许多粗细不等的天然纤维素相这种膜重量轻,金属杂质含量极微,溶于多种有机这种膜重量轻,金属杂质含量极微,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尤其适用于采集分析金属的气溶胶。
核孔滤溶剂,尤其适用于采集分析金属的气溶胶核孔滤膜是将聚碳酸酯薄膜覆盖在铀箔上,用中子流轰击,膜是将聚碳酸酯薄膜覆盖在铀箔上,用中子流轰击,使铀核分裂产生的碎片穿过薄膜形成微孔,再经化使铀核分裂产生的碎片穿过薄膜形成微孔,再经化学腐蚀处理制成这种膜薄而光滑,机械强度好,学腐蚀处理制成这种膜薄而光滑,机械强度好,孔径均匀,不亲水,适用于精密的重量分析,但因孔径均匀,不亲水,适用于精密的重量分析,但因微孔呈圆柱状,采样效率较微孔滤膜低银薄膜由微孔呈圆柱状,采样效率较微孔滤膜低银薄膜由微细的银粒烧结制成,具有与微孔滤膜相似的结构微细的银粒烧结制成,具有与微孔滤膜相似的结构它能耐它能耐400℃400℃高温,抗化学腐蚀性强,适用于采集酸、高温,抗化学腐蚀性强,适用于采集酸、碱气溶胶及含煤焦油、沥青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气样碱气溶胶及含煤焦油、沥青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气样 这种膜重量轻,金属杂质含量极微,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尤其适用于n选择滤膜时,应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选择滤膜时,应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效率高、性能稳定、空白值低、易于样效率高、性能稳定、空白值低、易于处理和利于采样后分析测定的滤膜处理和利于采样后分析测定的滤膜。
n(四)低温冷凝法(四)低温冷凝法n 大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污染物质,大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污染物质,如烯烃类、醛类等,在常温下用固体填如烯烃类、醛类等,在常温下用固体填充剂等方法富集效果不好,而低温冷凝充剂等方法富集效果不好,而低温冷凝法可提高采集效率法可提高采集效率选择滤膜时,应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效率高、性能稳定、空白值致冷方法有致冷剂法和半导体致冷器致冷方法有致冷剂法和半导体致冷器法表3 3--9 9列举出常用致冷剂为此,列举出常用致冷剂为此,应在采样管的进气端装置选择性过滤器应在采样管的进气端装置选择性过滤器(内装过氯酸镁、碱石棉、氯化钙等),(内装过氯酸镁、碱石棉、氯化钙等),以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以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但所用干燥剂和净化剂不能与被测组分但所用干燥剂和净化剂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作用,以免引起被测组分损失发生作用,以免引起被测组分损失致冷方法有致冷剂法和半导体致冷器法表3-9列举出常用致冷剂n(五)自然积集法(五)自然积集法n 这种方法是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这种方法是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动力和浓差扩散作用采集大气中的被测动力和浓差扩散作用采集大气中的被测物质,如自然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物质,如自然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氟化物等大气样品的采集。
这种采样方氟化物等大气样品的采集这种采样方法不需要动力设备,简单易行,且采样法不需要动力设备,简单易行,且采样时间长,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大气污时间长,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大气污染情况n1.降尘试样采集降尘试样采集n 采集大气中降尘的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采集大气中降尘的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其中,湿法应用更为普遍两种,其中,湿法应用更为普遍五)自然积集法湿法采样是在一定大小的圆筒形玻璃(或塑湿法采样是在一定大小的圆筒形玻璃(或塑料、瓷、不锈钢)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放料、瓷、不锈钢)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放置在距地面置在距地面5—15m5—15m高,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及高,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及局部污染源的地方(如空旷的屋顶上),采局部污染源的地方(如空旷的屋顶上),采样口距基础面样口距基础面1.5m1.5m以上,以避免顶面扬尘的以上,以避免顶面扬尘的影响我国集尘缸的尺寸为内径影响我国集尘缸的尺寸为内径15cm15cm、高、高30cm30cm,一般加水,一般加水1500—3000mL1500—3000mL(视蒸发量和(视蒸发量和降雨量而定),夏季需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降雨量而定),夏季需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以抑制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冰冻季节需加以抑制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冰冻季节需加入适量乙醇或乙二醇,以免结冰。
采样时间入适量乙醇或乙二醇,以免结冰采样时间为为30±230±2天,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更换集尘缸,天,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更换集尘缸,防止水满溢出防止水满溢出湿法采样是在一定大小的圆筒形玻璃(或塑料、瓷、不锈钢)缸中加n干法采样一般使用标准集尘器夏季也需干法采样一般使用标准集尘器夏季也需加除藻剂我国干法采样用的集尘缸,在加除藻剂我国干法采样用的集尘缸,在缸底放入塑料圆环,圆环上再放置塑料筛缸底放入塑料圆环,圆环上再放置塑料筛板n2.硫酸盐化速率试样的采集硫酸盐化速率试样的采集n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常用的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常用的采样方法有二氧化铅法和碱片法采样方法有二氧化铅法和碱片法干法采样一般使用标准集尘器夏季也需加除藻剂我国干法采样用二氧化二氧化铅采采样法是将涂有二氧化法是将涂有二氧化铅糊状糊状物的物的纱布布绕贴在素瓷管上,制成二氧化在素瓷管上,制成二氧化铅采采样管,将其放置在采管,将其放置在采样点上,点上,则大气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等与二氧化等与二氧化铅反反应生生成硫酸成硫酸铅。
碱片法是将用碳酸碱片法是将用碳酸钾溶液浸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的玻璃纤维滤膜置于采膜置于采样点上,点上,则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等与碳酸等与碳酸盐反反应生生成硫酸成硫酸盐而被采集而被采集二氧化铅采样法是将涂有二氧化铅糊状物的纱布绕贴在素瓷管上,制n3.2.3、采样仪器、采样仪器n(一)组成部分(一)组成部分n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采样仪器主要由收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采样仪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n1.收集器收集器n收集器是捕集大气中欲测物质的装置收集器是捕集大气中欲测物质的装置前面介绍的气体吸收管(瓶)、填充柱、前面介绍的气体吸收管(瓶)、填充柱、滤料采样夹、低温冷凝采样管等都是收滤料采样夹、低温冷凝采样管等都是收集器要根据被捕集物质的存在状态、集器要根据被捕集物质的存在状态、理化性质等选用适宜的收集器理化性质等选用适宜的收集器3.2.3、采样仪器n2.流量计流量计n流量计是测量气体流量的仪器,而流量流量计是测量气体流量的仪器,而流量是计算采集气样体积必知的参数常用是计算采集气样体积必知的参数常用的流量计有孔口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和的流量计有孔口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和限流孔等。
孔口流量计有隔板式和毛细限流孔等孔口流量计有隔板式和毛细管式两种当气体通过隔板或毛细管小管式两种当气体通过隔板或毛细管小孔时,因阻力而产生压力差;气体流量孔时,因阻力而产生压力差;气体流量越大,阻力越大,产生的压力差也越大,越大,阻力越大,产生的压力差也越大,由下部的由下部的U形管两侧的液柱差,可直接形管两侧的液柱差,可直接读出气体的流量读出气体的流量2.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由一个上粗下细的锥形玻璃管和转子流量计由一个上粗下细的锥形玻璃管和一个金属制转子组成当气体由玻璃管下端一个金属制转子组成当气体由玻璃管下端进入时,由于转子下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大进入时,由于转子下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大于转子上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所以转子下于转子上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所以转子下端气体的流速小于上端的流速,下端的压力端气体的流速小于上端的流速,下端的压力大于上端的压力,使转子上升,直到上、下大于上端的压力,使转子上升,直到上、下两端压力差与转子的重量相等时,转子停止两端压力差与转子的重量相等时,转子停止不动气体流量越大,转子升得越高,可直不动气体流量越大,转子升得越高,可直接从转子上沿位置读出流量当空气湿度大接从转子上沿位置读出流量。
当空气湿度大时,需在进气口前连接一个干燥管,否则,时,需在进气口前连接一个干燥管,否则,转子吸附水分后重量增加,影响测量结果转子吸附水分后重量增加,影响测量结果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课件 限流孔实际上是一根长度一定的毛细管,限流孔实际上是一根长度一定的毛细管,如果两端维持足够的压力差,则通过限如果两端维持足够的压力差,则通过限流孔的气流就能保持恒定,此时的流量流孔的气流就能保持恒定,此时的流量称临界状态下的流量,其大小取决于毛称临界状态下的流量,其大小取决于毛细管孔径的大小使用不同孔径的毛细细管孔径的大小使用不同孔径的毛细管,可获得不同的流量这种流量计使管,可获得不同的流量这种流量计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被广泛用于大气采用方便,价格便宜,被广泛用于大气采样器和自动监测仪器上控制流量限流样器和自动监测仪器上控制流量限流孔可以用注射器针头代替使用中要防孔可以用注射器针头代替使用中要防止限流孔被堵塞止限流孔被堵塞 限流孔实际上是一根长度一定的毛细管,如果两端维持足够 流量计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以保证流量计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以保证刻度值的准确性校正方法是将皂膜流刻度值的准确性。
校正方法是将皂膜流量计或标准流量计串接在采样系统中,量计或标准流量计串接在采样系统中,以皂膜流量计或标准流量计的读数标定以皂膜流量计或标准流量计的读数标定被校流量计被校流量计 流量计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以保证刻度值的准确性校正方法n3.采样动力采样动力n 采样动力应根据所需采样流量、采样体积、采样动力应根据所需采样流量、采样体积、所用收集器及采样点的条件进行选择一般应所用收集器及采样点的条件进行选择一般应选择重量轻、体积小、抽气动力大、流量稳定、选择重量轻、体积小、抽气动力大、流量稳定、连续运行能力强及噪声小的采样动力连续运行能力强及噪声小的采样动力n 注射器、连续抽气筒、双连球等手动采样动注射器、连续抽气筒、双连球等手动采样动力适用于采气量小、无市电供给的情况对于力适用于采气量小、无市电供给的情况对于采样时间较长和采样速度要求较大的场合,需采样时间较长和采样速度要求较大的场合,需要使用电动抽气泵常用的有真空泵、刮板泵、要使用电动抽气泵常用的有真空泵、刮板泵、薄膜泵及电磁泵等薄膜泵及电磁泵等 3.采样动力n真空泵和刮板泵抽气速度较大,可作为真空泵和刮板泵抽气速度较大,可作为采集大气中颗粒物的动力。
采集大气中颗粒物的动力n 薄膜泵是一种轻便的抽气泵,用微电机薄膜泵是一种轻便的抽气泵,用微电机通过偏心轮带动夹持在泵体上的橡皮膜通过偏心轮带动夹持在泵体上的橡皮膜进行抽气当电机转动时,橡皮膜就不进行抽气当电机转动时,橡皮膜就不断地上下移动橡皮膜上移时,空气经断地上下移动橡皮膜上移时,空气经进气活门吸入,出气活门关闭;橡皮膜进气活门吸入,出气活门关闭;橡皮膜下移时,进气活门关闭,空气由出气活下移时,进气活门关闭,空气由出气活门排出,其采气流量为门排出,其采气流量为0.5—3.0L/min,,适用于阻力不大的收集器(如吸收管)适用于阻力不大的收集器(如吸收管)采气真空泵和刮板泵抽气速度较大,可作为采集大气中颗粒物的动力电磁磁泵是一种将是一种将电磁能量直接磁能量直接转换成被成被输送送流体能量的小型抽气流体能量的小型抽气泵由于电磁力的作用,磁力的作用,振振动杆杆带动橡皮橡皮泵室作往复振室作往复振动,不断地开,不断地开启和关启和关闭泵室内的膜瓣,使室内的膜瓣,使泵室内造成一定室内造成一定的真空或的真空或压力,从而达到抽吸和力,从而达到抽吸和压送气体的送气体的作用电磁磁泵的工作的工作动力不用力不用电机,克服了机,克服了电机机电刷易磨刷易磨损、、发热等缺点,可等缺点,可长时间运运转,其采气流量,其采气流量为0.5—1.0L/min0.5—1.0L/min,可装配在,可装配在抽气阻力不大的采抽气阻力不大的采样器和某些自器和某些自动监测仪器器上。
上电磁泵是一种将电磁能量直接转换成被输送流体能量的小型抽气泵n(二)专用采样装置(二)专用采样装置n 将收集器、流量计、抽气泵及气样将收集器、流量计、抽气泵及气样预处理、流量调节、自动定时控制预处理、流量调节、自动定时控制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就构成专用采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就构成专用采样装置有多种型号的商品大气采样装置有多种型号的商品大气采样器出售,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采样器出售,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和个体采样器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和个体采样器二)专用采样装置1.1.大气采样器大气采样器用于采集大气中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用于采集大气中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样流量为样流量为0.5—2.0L/min0.5—2.0L/min商品仪器如商品仪器如GSGS--3 3型、型、QGQG--B B型、型、DKDK--2A2A型、型、DQDQ--3B3B型等型等大气采样器它们都是便携式的,一般可大气采样器它们都是便携式的,一般可用交、直流两种电源用交、直流两种电源颗粒物采样器有总悬浮颗粒物(颗粒物采样器有总悬浮颗粒物(TSPTSP))采样器和飘尘采样器采样器和飘尘采样器1.大气采样器n((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这种采样器按其)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这种采样器按其采气流量大小分为大流量(采气流量大小分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和中流量(50—150L/min)两种类型。
两种类型n大流量采样器由滤料采样夹、抽气风机、流量大流量采样器由滤料采样夹、抽气风机、流量记录仪、计时器及控制系统、壳体等组成滤记录仪、计时器及控制系统、壳体等组成滤料夹可安装料夹可安装20×25cm2的玻璃纤维滤膜,以的玻璃纤维滤膜,以1.1—1.7m3/min流量采样流量采样8—24小时当采气小时当采气量达量达1500—2000m3时,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时,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商品仪器有商品仪器有ZC--1000G型、型、DCQ-1型、型、SH-1型等大流量型等大流量TSP采样器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这种采样器按其采气流量大小分为大流 中流量采样器由采样夹、流量计、采样管及中流量采样器由采样夹、流量计、采样管及采样泵等组成这种采样器的工作原理与大流采样泵等组成这种采样器的工作原理与大流量采样器相似,只是采样夹面积和采样流量比量采样器相似,只是采样夹面积和采样流量比大流量采样器小我国规定采样夹有效直径为大流量采样器小我国规定采样夹有效直径为80mm80mm或或100mm100mm当用有效直径当用有效直径80mm80mm滤膜采样时,滤膜采样时,采气流量控制在采气流量控制在7.2—9.6m7.2—9.6m3 3/h/h;用;用100mm100mm滤膜滤膜采样时,流量控制在采样时,流量控制在11.3—15m11.3—15m3 3/h/h。
商品仪器商品仪器有有KBKB--120E120E型、型、ZCZC--150150型、型、TSPMTSPM--1 1型、型、NANA--1 1型等 中流量采样器由采样夹、流量计、采样管及采样泵等组成这种n((2)飘尘采样器:采集飘尘(可吸入尘))飘尘采样器:采集飘尘(可吸入尘)广泛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连续自动监广泛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中,可采用静电捕集法、测仪器中,可采用静电捕集法、β射线法射线法或光散射法直接测定飘尘浓度但不论或光散射法直接测定飘尘浓度但不论哪种采样器都装有分离大于哪种采样器都装有分离大于10μm颗粒物颗粒物的装置(称为分尘器或切割器)分尘的装置(称为分尘器或切割器)分尘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等多种它们又分为二级式和多级击式等多种它们又分为二级式和多级式前者用于采集式前者用于采集10μm以下的颗粒物,以下的颗粒物,后者可分级采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用后者可分级采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用于测定颗粒物的粒度分布于测定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2)飘尘采样器:采集飘尘(可吸入尘)广泛使用大流量采样器n二级旋风分尘器是空气以高速度沿二级旋风分尘器是空气以高速度沿180°渐开线进入分尘器的圆筒内,形成旋转渐开线进入分尘器的圆筒内,形成旋转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颗粒物甩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颗粒物甩到筒壁上并继续向下运动,粗颗粒在不到筒壁上并继续向下运动,粗颗粒在不断与筒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而落入断与筒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而落入大颗粒物收集器内,细颗粒随气流沿气大颗粒物收集器内,细颗粒随气流沿气体排出管上升,被过滤器的滤膜捕集,体排出管上升,被过滤器的滤膜捕集,从而将粗、细颗粒物分开。
分尘器必须从而将粗、细颗粒物分开分尘器必须用标准粒子发生器制备的标准粒子进行用标准粒子发生器制备的标准粒子进行校准后方可使用校准后方可使用二级旋风分尘器是空气以高速度沿180°渐开线进入分尘器的圆筒向心式分向心式分尘器工作器工作时,当气流从小孔高速,当气流从小孔高速喷出出时,因所,因所携携带的的颗粒物大小不同,粒物大小不同,惯性也不同,性也不同,颗粒粒质量越大,量越大,惯性越大不同粒径的性越大不同粒径的颗粒各有一定的运粒各有一定的运动轨线,其中,,其中,质量量较大的大的颗粒运粒运动轨线接近中心接近中心轴线,最后,最后进入入锥形形收集器被底部的收集器被底部的滤膜收集;小膜收集;小颗粒物粒物惯性小,离中心性小,离中心轴线较远,偏离,偏离锥形收集器入口,随气流形收集器入口,随气流进入下一入下一级第二二级的的喷嘴直径和嘴直径和锥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变小,二者之小,二者之间距离距离缩短,使小一些的短,使小一些的颗粒物被收集第三粒物被收集第三级的的喷嘴嘴直径和直径和锥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又比第二形收集器的入口孔径又比第二级小,其小,其间距离距离更短,所收集的更短,所收集的颗粒更粒更细。
如此如此经过多多级分离,剩下的分离,剩下的极极细颗粒到达最底部,被粒到达最底部,被夹持的持的滤膜收集另膜收集另还有三有三级向心式分向心式分尘器 向心式分尘器工作时,当气流从小孔高速喷出时,因所携带的颗粒物撞击式采样器:当含颗粒物气体以一定速度由喷撞击式采样器:当含颗粒物气体以一定速度由喷嘴喷出后,颗粒获得一定的动能并且有一定的嘴喷出后,颗粒获得一定的动能并且有一定的惯惯性在同一喷射速度下,粒径越大,惯性越大,性在同一喷射速度下,粒径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气流从第一级喷嘴喷出后,惯性大的大颗因此,气流从第一级喷嘴喷出后,惯性大的大颗粒难于改变运动方向,与第一块捕集板碰撞被沉粒难于改变运动方向,与第一块捕集板碰撞被沉积下来,而惯性较小的颗粒则随气流绕过第一块积下来,而惯性较小的颗粒则随气流绕过第一块捕集板进入第二级喷嘴因第二级喷嘴较第一级捕集板进入第二级喷嘴因第二级喷嘴较第一级小,故喷出颗粒动能增加,速度增大,其中惯性小,故喷出颗粒动能增加,速度增大,其中惯性较大的颗粒与第二块捕集板碰撞而被沉积,而惯较大的颗粒与第二块捕集板碰撞而被沉积,而惯性较小的颗粒继续向下级运动性较小的颗粒继续向下级运动。
撞击式采样器:当含颗粒物气体以一定速度由喷嘴喷出后,颗粒获得n如此一级一级地进行下去,则气流中的颗粒由如此一级一级地进行下去,则气流中的颗粒由大到小地被分开,沉积在不同的捕集板上最大到小地被分开,沉积在不同的捕集板上最末级捕集板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捕集更小的末级捕集板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捕集更小的颗粒这种采样器可以设计为颗粒这种采样器可以设计为3—6级,也有级,也有8级的,称为多级撞击式采样器单喷嘴多级撞级的,称为多级撞击式采样器单喷嘴多级撞击式采样器采样面积有限,不宜长时间连续采击式采样器采样面积有限,不宜长时间连续采样,否则会因捕集板上堆积颗粒过多而造成损样,否则会因捕集板上堆积颗粒过多而造成损失多级多喷嘴撞击式采样器捕集面积大,应失多级多喷嘴撞击式采样器捕集面积大,应用较普遍的一种称为安德森采样器,由八级组用较普遍的一种称为安德森采样器,由八级组成,每级成,每级200—400个喷嘴,最后一级也是用纤个喷嘴,最后一级也是用纤维滤膜代替捕集板捕集小颗粒物安德森采样维滤膜代替捕集板捕集小颗粒物安德森采样器捕集颗粒物粒径范围为器捕集颗粒物粒径范围为0.34—11μm如此一级一级地进行下去,则气流中的颗粒由大到小地被分开,沉积((3 3)个体)个体剂量器:近年来,量器:近年来,为研究大气研究大气污染物染物对人体健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研制出多种个体康的危害,已研制出多种个体剂量器,其特点是体量器,其特点是体积小、小、重量重量轻,便于携,便于携带在人体上,可以随人的活在人体上,可以随人的活动连续地采地采样,,经分析分析测定得出定得出污染物的染物的时间加加权平均平均浓度,以反度,以反映人体映人体实际吸入的吸入的污染物量。
染物量这种种剂量器有量器有扩散式、渗散式、渗透式等,但都只能采集透式等,但都只能采集挥发性性较大的气大的气态和蒸气和蒸气态物物质扩散式散式剂量器由外壳、量器由外壳、扩散散层和收集和收集剂三部分三部分组成,其成,其工作原理是空气通工作原理是空气通过剂量器外壳通气孔量器外壳通气孔进入入扩散散层,,则被收集被收集组分分子也随之通分分子也随之通过扩散散层到达收集到达收集剂表面被吸表面被吸附或吸收收集附或吸收收集剂为吸附吸附剂、化学、化学试剂浸浸渍的惰性的惰性颗粒粒物物质或或滤膜等如用膜等如用吗啡啉浸啡啉浸渍的的滤膜可采集大气中的膜可采集大气中的SOSO2 2等3)个体剂量器:近年来,为研究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n渗透式剂量器由外壳、渗透膜和收渗透式剂量器由外壳、渗透膜和收集剂组成渗透膜为有机合成薄膜,集剂组成渗透膜为有机合成薄膜,如硅酮膜等收集剂一般用吸收液如硅酮膜等收集剂一般用吸收液或固体吸附剂,装在具有渗透膜的或固体吸附剂,装在具有渗透膜的盒内,气体分子通过渗透膜到达收盒内,气体分子通过渗透膜到达收集剂被收集如大气中的集剂被收集如大气中的H2S通过通过二甲基硅酮膜渗透到含有乙二胺四二甲基硅酮膜渗透到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乙酸二钠的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而被吸收。
而被吸收渗透式剂量器由外壳、渗透膜和收集剂组成渗透膜为有机合成薄膜3.2.43.2.4、采样效率、采样效率一个采样方法或一种采样器的采样效率是指一个采样方法或一种采样器的采样效率是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由于污染物的存在状态不同,其总量的百分数由于污染物的存在状态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一)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效率的评(一)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价方法1.1.绝对比较法绝对比较法精确配制一个已知浓度为精确配制一个已知浓度为c c0 0的标准气体,用所的标准气体,用所选用的采样方法采集,测定被采集的污染物浓选用的采样方法采集,测定被采集的污染物浓度(度(c c1 1),其采样效率(),其采样效率(K K)为:)为:3.2.4、采样效率n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虽然比较理想,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虽然比较理想,但因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气有一定困难,但因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气有一定困难,往往在实际应用时受到限制往往在实际应用时受到限制。
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虽然比较理想,但因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气2.相对比较法相对比较法配制一个恒定的但不要求知道待测污染物配制一个恒定的但不要求知道待测污染物准确浓度的气体样品,用准确浓度的气体样品,用2—3个采样管串联个采样管串联起来采集所配制的样品采样结束后,分别起来采集所配制的样品采样结束后,分别测定各采样管中污染物的浓度,其采样效率测定各采样管中污染物的浓度,其采样效率((K)为:)为:2.相对比较法n式中:式中:c1、、c2、、c3——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采样管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三个采样管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n第二、第三管的污染物浓度所占比例越小,采第二、第三管的污染物浓度所占比例越小,采样效率越高一般要求样效率越高一般要求K值在值在90%以上采样%以上采样效率过低时,应更换采样管、吸收剂或降低抽效率过低时,应更换采样管、吸收剂或降低抽气速度n(二)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二)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n 对颗粒物的采集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对颗粒物的采集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采集颗粒数效率表示,即所采集到的颗粒是用采集颗粒数效率表示,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
物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式中:c1、c2、c3——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采样管中污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占颗粒物总质量的百分数只颗粒物质量占颗粒物总质量的百分数只有全部颗粒物的大小相同时,这两种采样有全部颗粒物的大小相同时,这两种采样效率在数值上才相等但是,实际上这种效率在数值上才相等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而粒径几微米以下的小情况是不存在的,而粒径几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的颗粒数总是占大部分,而按质量颗粒物的颗粒数总是占大部分,而按质量计算却只占很小部分,故质量采样效率总计算却只占很小部分,故质量采样效率总是大于颗粒采样效率在大气监测评价中,是大于颗粒采样效率在大气监测评价中,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采样效率多用质量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采样效率多用质量采样效率表示采样效率表示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占颗粒物总质量的n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效率与评价采集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效率与评价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样效率的方法有很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样效率的方法有很大不同一则配制已知颗粒物浓度的气大不同一则配制已知颗粒物浓度的气体在技术上比配制气态和蒸气态物质标体在技术上比配制气态和蒸气态物质标准气体要复杂的多,而且颗粒物粒度范准气体要复杂的多,而且颗粒物粒度范围很大,很难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存在的围很大,很难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存在的气溶胶各种状态。
二则滤料采样就像滤气溶胶各种状态二则滤料采样就像滤筛一样,能漏过第一张滤料的细小颗粒筛一样,能漏过第一张滤料的细小颗粒物,也有可能会漏过第二张或第三张滤物,也有可能会漏过第二张或第三张滤料,因此用相对比较法评价颗粒物的采料,因此用相对比较法评价颗粒物的采样效率就有困难样效率就有困难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效率与评价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采样效率的n鉴于以上情况,评价滤料采样法效鉴于以上情况,评价滤料采样法效率一般用另一个已知采样效率高的率一般用另一个已知采样效率高的方法同时采样,或串联在它的后面方法同时采样,或串联在它的后面进行比较得出对颗粒采样效率的进行比较得出对颗粒采样效率的测定,常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颗粒测定,常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颗粒计数器测量进入滤料前后的空气中计数器测量进入滤料前后的空气中的颗粒数来计算的颗粒数来计算鉴于以上情况,评价滤料采样法效率一般用另一个已知采样效率高的3.2.53.2.5、采样记录、采样记录采样记录与实验室分析测定记录同等重要采样记录与实验室分析测定记录同等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采样记录,往往会导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采样记录,往往会导致由于采样记录不完整而使一大批监测数据致由于采样记录不完整而使一大批监测数据无法统计而报废。
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无法统计而报废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样记录的内容有:控制编号,所采集样品采样记录的内容有:控制编号,所采集样品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及采样时的温度时间;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及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采样仪器、吸收液及采样时天和大气压力;采样仪器、吸收液及采样时天气状况及周围情况;采样者、审核者姓名,气状况及周围情况;采样者、审核者姓名,样品上标识具有唯一性样品上标识具有唯一性3.2.5、采样记录n3.2.6、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气、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气体体积换算体体积换算n(一)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一)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n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种是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另一种是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另一种是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选择使用值,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选择使用3.2.6、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气体体积换算n1.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n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质量的单位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质量的单位常用常用mg/m3或或μg/m3。
这种表示方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我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我国大气质量标准中日平均、时平均国大气质量标准中日平均、时平均及任何一次污染物浓度所用单位为及任何一次污染物浓度所用单位为mg/m3(标),系指标准状态下单(标),系指标准状态下单位空气体积中污染物的质量位空气体积中污染物的质量1.单位体积内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2.2.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比值的单位为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比值的单位为ppmppm、或、或ppbppbppmppm系指在系指在100100万体积空气中万体积空气中含有害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含有害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ppbppb是是ppmppm的的1/10001/1000显然,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显然,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态或蒸气态物质两种单位可以相互换算,其换算式如下:两种单位可以相互换算,其换算式如下: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课件n式中:式中:cp——以以ppm表示的气体浓度;表示的气体浓度;nc——以以mg/m3表示的气体浓度;表示的气体浓度;nM——污染物质的分子量;(污染物质的分子量;(g)) n22.4——标准状态下(标准状态下(0℃,,101.325kPa)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L)。
式中:cp——以ppm表示的气体浓度; 对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组分,可用对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组分,可用单位质量悬浮颗粒物中所含某组分的质单位质量悬浮颗粒物中所含某组分的质量数表示,即量数表示,即μg/gμg/g或或ng/gng/g(相当于(相当于ppmppm和和 ppb ppb)二)气体体积换算(二)气体体积换算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影响,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影响,为使计算出的浓度具有可比性,需要将为使计算出的浓度具有可比性,需要将现场状态下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现场状态下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换算式如下:体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换算式如下: 对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组分,可用单位质量悬浮颗粒物中所含n式中: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或m3););nVt——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现场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或m3););nt——采样时的温度(采样时的温度(℃))n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或m3); 美国、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环境美国、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参比状态(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参比状态(25℃25℃,,101.325kPa101.325kPa);此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此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4.524.5,进行数据比较时应注意。
进行数据比较时应注意[ [例例] ]测定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测定某采样点大气中的NONOx x时,用装有时,用装有5mL5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L/min0.30L/min,采样时间为,采样时间为1h1h,采样后用分光光度,采样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NO2.0μgNOx x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5℃,大气压力为,大气压力为100kPa100kPa,,求气样中求气样中NONOx x的含量 美国、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参n((2)求)求NOx的含量(以的含量(以NO2计)计)n用用mg/m3表示时:表示时:n解:(解:(1)求采样体积)求采样体积Vt和和V0nVt=0.30×60=18((L))(2)求NOx的含量(以NO2计)解:(1)求采样体积Vt和用用ppmppm表示时:表示时:式中:式中:46——NO2物的摩尔质量(物的摩尔质量(g) 用ppm表示时: 第四章第四章 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n人员的分工遵循人员的分工遵循1人为现场负责人,人为现场负责人,1人负责现人负责现场气象条件的简易测定和判定,对照点和每个场气象条件的简易测定和判定,对照点和每个监控点至少有监控点至少有1人的原则。
总之要根据测试的人的原则总之要根据测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为了保证测试质量合理地确目的、内容和方法为了保证测试质量合理地确定人员的组成和分工采样前要进行认真仔细定人员的组成和分工采样前要进行认真仔细地准备工作,将所需的仪器设备、样品和储样地准备工作,将所需的仪器设备、样品和储样装置备好,对仪器进行检查,必要时对仪器流装置备好,对仪器进行检查,必要时对仪器流量计进行自校,采样前必需进行气密性检查量计进行自校,采样前必需进行气密性检查第四章 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人员的分工遵循1人为现场负责人,14.14.1、监测时间和频次、监测时间和频次在在环环境境控控制制要要求求中中,,根根据据GB16297-GB16297-19961996《《大大气气污污染染物物综综合合排排放放标标准准》》第第8 8条条的的要要求求,,采采样样时时间间和和频频次次内内所所测测试试的的结结果果应应能能代代表表lhlh平平均均值值,,以以便便判判定定lhlh内内排排放放污污染染物物的的平平均均值值是是否否超超过过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4.1、监测时间和频次n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测的有关规定,“对有明显生产周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个周期,每个周期周期,每个周期3~5次次(不应小于执不应小于执行标准中的次数行标准中的次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要求进行。
纲要求进行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对有明显生产周n①①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样,一般采用连续lh采样计平均值采样计平均值n②②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n③③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在在lh内采集四个样品计平均值内采集四个样品计平均值n④④无组织排放参照点的采样应同监控点无组织排放参照点的采样应同监控点的采样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的采样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均应相同均应相同①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lh采样计⑤⑤为为了了捕捕捉捉监监控控点点浓浓度度最最高高的的时时间间分分布布,,每每次次监监测测安安排排的的采采样样时时间间可可多多于于1 1小小时时( (人人为为捕捕捉到最高浓度值为止捉到最高浓度值为止)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监测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监测时间和频率的确定,主要考虑当地的气象条件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主要考虑当地的气象条件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规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作规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冬、夏季风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冬季扩散条件差,大气污染比较严重而在夏冬季扩散条件差,大气污染比较严重而在夏季,气象条件对扩散条件有利,又是植物主季,气象条件对扩散条件有利,又是植物主要生长季节要生长季节⑤为了捕捉监控点浓度最高的时间分布,每次监测安排的采样时间可n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规定: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规定: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夏季、冬季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也应作一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也应作一期由于气候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每个小周期由于气候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每个小周期平均为期平均为7天左右在一天之中,风向、风速、天左右在一天之中,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都存在日变化,同时人们的生产和大气稳定度都存在日变化,同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使监测数据具生活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代表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大气环境》规定: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环境》规定: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性的少应取得有季节性的7天有效数据。
对二、三天有效数据对二、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一级评价项4.24.2、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4.2.14.2.1常规监测布点常规监测布点①①要要依依照照法法定定文文件件确确定定的的边边界界确确定定厂厂界界,,若若无无法法定定手手续续则则按按目目前前的的实实际际边边界界确确定定( (即即所所谓谓红红线线、、规规划划局局定定) )对对厂厂界界存存在在争争议议的的应应按按项项目目环环境境保保护护行行政政主主管管部部门门和和地地方方环环境境保保护护行行政政主主管部门的决定确定管部门的决定确定4.2、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n②②采样时要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采样时要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点和监控点(根据标准要求定参照点根据标准要求定参照点)n③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向2~50m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周界10m范围内的最高浓度点。
范围内的最高浓度点n④④监控点最多可设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个,参照点只设1个n⑤⑤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②采样时要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根据标准4.2.24.2.2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布点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布点 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指水泥厂厂区内物料堆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指水泥厂厂区内物料堆放扬尘、物料输送和窑磨机等设备的粉尘泄漏等放扬尘、物料输送和窑磨机等设备的粉尘泄漏等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在厂界外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在厂界外2020米处米处( (无明显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厂界,以车间外2020米外米外) )上风向与下风向同时布点上风向与下风向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向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值无组织排采样,将上风向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值无组织排放粉尘测试时,不需用百叶箱或用没有罩头的采样放粉尘测试时,不需用百叶箱或用没有罩头的采样头,采样滤膜直接接触空气评价时,应将最高值头,采样滤膜直接接触空气评价时,应将最高值扣除参考值后参与评价每个监控点连续采集时间扣除参考值后参与评价。
每个监控点连续采集时间为为1~4h1~4h次,总采样时间为次,总采样时间为4h4h;参考点和监控点同步;参考点和监控点同步采样,选取监控点采样,选取监控点1h1h均值的最高浓度值均值的最高浓度值( (扣除上风扣除上风向的监测值向的监测值) )4.2.2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布点n4.2.3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布点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布点n 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指烟尘、生产性粉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指烟尘、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污染物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尘和有害污染物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的泄漏等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的泄漏等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若尘监测点设置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或有顶无围墙),监,监测点应选在距烟测点应选在距烟(粉粉)尘排放源尘排放源5m,最低,最低高度高度1.5m处任意点每个监控点连续采处任意点每个监控点连续采集时间为集时间为1~4h/次,总采样时间为次,总采样时间为4h;选;选取监控点取监控点1h均值的最大浓度值均值的最大浓度值4.2.3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布点4.2.44.2.4炼焦炉无组织排放布点炼焦炉无组织排放布点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位于焦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位于焦炉炉顶煤塔侧第炉炉顶煤塔侧第1 1至至4 4孔炭化室上升管旁。
在孔炭化室上升管旁在炉顶的连续采样时间为炉顶的连续采样时间为4h/4h/次取1h1h均值4.2.54.2.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故仅可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进行原则故仅可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进行原则性指导,实际监测时应根据情况因地制宜设性指导,实际监测时应根据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监控点置监控点4.2.4炼焦炉无组织排放布点na、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n标准中规定控制点设于单位周界时,监控点按标准中规定控制点设于单位周界时,监控点按下述原则和方法设置:下述原则和方法设置:n下列各点必须遵循的原则下列各点必须遵循的原则n 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米范围内,但若米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n 监控点应设于周围界浓度最高点监控点应设于周围界浓度最高点n 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区域超出10米范围之外,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米范围之外,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域之内设置。
域之内设置a、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可设置4 4个设点高度范围为设点高度范围为1.51.5米至米至1515米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在无组织排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1010米范围内布设米范围内布设4 4个个监控点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于可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4 4个点由最多由最多4 4个监控点分别测得的结果,以其个监控点分别测得的结果,以其的浓度最高点计值的浓度最高点计值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nb、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和监控点的方法n下列各点必须遵循的原则:下列各点必须遵循的原则:n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风向设监控点n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n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个b、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了了1个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于2米当具有明显风速时,可在上风向布一个参照当具有明显风速时,可在上风向布一个参照点,下风向布点,下风向布4 4个点以4 4个监控点中的浓度最个监控点中的浓度最高点测值与参照点浓度之差计值高点测值与参照点浓度之差计值c c、至于哪些污染物在厂界外测试或排放源上、、至于哪些污染物在厂界外测试或排放源上、下风向测试,参照排放标准中现有下风向测试,参照排放标准中现有( (新新) )污染源大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 1、表、表2 2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n4.2.6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布点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布点n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布设在工厂厂界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布设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n连续排放源相隔连续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最大测定值n间隔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间隔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不少于采集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次,取其最大测定值n4.2.7水域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渠)的监测布点的监测布点n水域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的的监测,应以岸边为厂界边界线,其采样点设置、监测,应以岸边为厂界边界线,其采样点设置、采样频率与无组织排放源监测相同采样频率与无组织排放源监测相同n(生活垃圾焚烧无组织排放监测同上生活垃圾焚烧无组织排放监测同上)4.2.6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布点4.2.8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无组织排放布点无组织排放布点 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无组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一般在码头抓斗落漏织排放监测,一般在码头抓斗落漏料斗处设一个监测点,在上风向设料斗处设一个监测点,在上风向设一个对照点,执行一个对照点,执行JT2006-84《港《港口装卸作业煤粉尘浓度控制标准》口装卸作业煤粉尘浓度控制标准》(标准值为标准值为100mg/m3)。
4.2.8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无组织排放布点4.2.94.2.9气象条件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监测的影响气象条件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监测的影响 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点的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点的布设在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对布设在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或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开展监测监测结果的影响,或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开展监测4.3固定点源固定点源对环境影响境影响监测的布点法的布点法 固固定定点点源源排排出出的的气气态或或气气溶溶胶胶污染染物物对周周边环境境空空气气的的污染染,,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与与烟烟羽羽平平行行的的下下风方方位位污染染物物最最大大落落地地浓度度同同污染染源源的的距距离离与与源源强强、、源源高高(有有效效高高度度)、、排排出出口口的的直直径径和和温温度度以以及及当当时当当地地的的气气象象条条件件有有密密切切关关系系这类监测通通常常用用同同心心圆轴线法或扇形法法或扇形法进行布点4.2.9气象条件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监测的影响这种种布布点点方方法法适适用用于于监测重重大大孤孤立立源源排排出出物物造造成成的的地地面面对敏敏感感受受体体产生生影影响响的的程程度度和和范范围。
可可以以将将监测数数据据用用于于污染染源源改改造造(或或治治理理)效果的效果的评价和孤立源价和孤立源扩散模式的散模式的验证4.3.1同心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多方位布点法此法用于孤立源所在地此法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向多向多变的情况I确定放射确定放射线按按气气象象学学风向向划划分分方方法法,,以以排排放放源源为圆心心作作出出16个方位或个方位或8个方位的放射个方位的放射线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监测重大孤立源排出物造成的地面对敏感受体产nII确定同心圆半径确定同心圆半径n以排放源为圆心取若干个同心圆距圆心最近以排放源为圆心取若干个同心圆距圆心最近点和最远点的圆周半径应根据排放源的性质与点和最远点的圆周半径应根据排放源的性质与排放源有关的物理参数和当地的气象参数,用排放源有关的物理参数和当地的气象参数,用高斯正态烟云模式计算予以确定高斯正态烟云模式计算予以确定(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高浓度出现的地点在距源下风方位相当于排放高浓度出现的地点在距源下风方位相当于排放源有效高度的源有效高度的10-20倍处倍处)同心圆的数目不少同心圆的数目不少于于5-7个同心圆的布置原则为:在预计的高个同心圆的布置原则为:在预计的高浓度区及高浓度与低浓度交界区应较密,其它浓度区及高浓度与低浓度交界区应较密,其它区可较疏。
为了计算方便,同心圆的间距最好区可较疏为了计算方便,同心圆的间距最好取距圆心取距圆心100m为单位为单位(若源高较低,也可以取若源高较低,也可以取其它长度其它长度)III确定监测点确定监测点 II确定同心圆半径 同同心心圆圆周周与与放放射射线的的交交点点处廊廊为监测点点,,当当现场风向向波波动相相对稳定定时,,下下风方方点点布布点点宜宜密密,,其其它它方方位位宜宜疏疏,,或或者者视风向向波波动临时变更更监测点点的的位位置置和数目4.3.2扇形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当当污染染源源所所在在地地风向向变化化不不大大时,,先先确确定定主主导风向向,,主主导风向向轴线,,从从污染染排排放放源源向向两两侧分分别扩出出3022.5或或更更小小的的夹角角(视风向向脉脉动情情况况而而定定)的的射射线,,在在两两射射线构构成成的的扇扇形形区区域域进行行布布点点在在扇扇形形区区域域内内作作出出不不少少于于3-5条条放放射射线在在扇扇形形区区域域内内作作出出不不少少于于5-7个个同同心心圆弧弧,,圆弧弧与与射射线的的交交点点即即为监测点点同同时在在污染染排排放放源源的的上上风方方位位设置置1-2个个对照照监测点。
点 同心圆圆周与放射线的交点处廊为监测点,当现场风向波动相对稳n4.4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的监控点设置的监控点设置n4.4.1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n所谓所谓“一般情况一般情况”是指无组织排放源同是指无组织排放源同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距离,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距离,以至可以不必考虑排放源的高度、大小以至可以不必考虑排放源的高度、大小和形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源应和形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源应可看作为一点源,此时监控点可看作为一点源,此时监控点(最多可最多可4.4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设设置置4 4个个) )应应设设置置于于平平均均风风向向轴轴线线的的两两侧侧,,监监控控点点与与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所所形形成成的的夹夹角角不不超超出出风风向向变变化化的的±±s(s(十十个个风风向向读读数数的的标标准准偏偏差差) )范范围围之之内内如图如图1 1所示:所示:图图1 1一般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示意图一般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示意图 设置4个)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n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到围墙的通透性(即围墙的通还要考虑到围墙的通透性(即围墙的通风透气性质),按下面几种方法设置监风透气性质),按下面几种方法设置监控点。
控点n――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墙外侧设监控点;n――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围墙20-30cm如图如图2中中A点处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到围墙的通透性(即图图2 2不透风围墙外设监控点的参考方法不透风围墙外设监控点的参考方法――――围围墙墙的的通通透透性性不不好好,,又又不不便便于于把把采采气气口口抬抬高高,,此此时时,,为为避避开开围围墙墙造造成成的的涡涡流流区区,,宜宜将将监监控控点点设设于于距距围围墙墙1.5-2.0h(h1.5-2.0h(h为为围围墙墙高高度度m)m),,距地面距地面1.51.5米处如图米处如图2 2中中B B点所示图2不透风围墙外设监控点的参考方法n4.4.2存在局地流场变化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方存在局地流场变化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方法法n 当无组织排放源与其下风向的围墙当无组织排放源与其下风向的围墙(周界周界)之间,之间,存在有若干阻挡气流运动的物体时,由于局地存在有若干阻挡气流运动的物体时,由于局地流场的变化,将使污染物的迁移运动变为复杂流场的变化,将使污染物的迁移运动变为复杂化。
此时需要进行局地流场简易测试,并依据化此时需要进行局地流场简易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绘制局地流场平面图,监测人员需要测试结果绘制局地流场平面图,监测人员需要对局地流场平面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需要对局地流场平面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需要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运动路线中的某些不确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运动路线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后,决定设置监控点的位定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后,决定设置监控点的位置4.4.2存在局地流场变化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方法例如:由图例如:由图3所示所示,,无组织排放源位于车间无组织排放源位于车间B的的P点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随局地流场运动的路线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随局地流场运动的路线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1)建筑物建筑物C较高时较高时,,污染污染物随局地流场运动至周界物随局地流场运动至周界E处处,,监控点应设置于监控点应设置于E处附近处附近;;(2)当建筑物当建筑物C十分低矮时十分低矮时,,污染物越过污染物越过建筑物建筑物C,,落到周界落到周界D点点;;(3)当建筑物当建筑物C处于一处于一定高度时定高度时,,可能有部分污染物运动落到可能有部分污染物运动落到E处处,,另另一部分落到一部分落到D处处,,此时可将四个监控点分别设于此时可将四个监控点分别设于D和和D处处,,依据采样分析结果依据采样分析结果,,确定其中的浓度最确定其中的浓度最高点高点。
例如:由图3所示,无组织排放源位于车间B的P点,无组织排放的图图3 局地流场分析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局地流场分析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图3 局地流场分析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4.4.34.4.3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紧紧靠靠围围墙墙时时的的监监控控点点设设置方法置方法 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紧紧靠靠围围墙墙( (单单位位周周界界) )时时,,即即对对监监测测带带来来有有利利的的一一面面,,同同时时也也有有其其特特殊殊的的复复杂杂性性,,此此时时,,监监控控点点应应分分别别如如下下几几种种情情况况进行设置进行设置――――排排放放源源紧紧靠靠某某一一侧侧围围墙墙,,风风向向朝朝向向与与其其相相邻邻或或相相对对之之围围墙墙时时,,如如该该排排污污单单位位的的范范围围不不大大,,排排放放源源距距与与之之相相对对或或相相邻邻的的围围墙墙( (单单位边界位边界) )不远,仍可按前面的叙述设置监控点不远,仍可按前面的叙述设置监控点4.4.3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时的监控点设置方法n――如果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如果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且排污单位的范围很大,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且排污单位的范围很大,此时,在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已失去意义,此时,在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已失去意义,主要的问题是考察无组织排放对其相近的围墙主要的问题是考察无组织排放对其相近的围墙外是否造成污染和超过标准限值,所以,在这外是否造成污染和超过标准限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风向朝向排放源相近一侧围墙种情况下应选择风向朝向排放源相近一侧围墙时,在近处围墙外设监控点,或于静风及准静时,在近处围墙外设监控点,或于静风及准静风风(风速小于风速小于1米米/秒秒)状态下,依靠无组织排放状态下,依靠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自然扩散,在近处围墙污染物的自然扩散,在近处围墙(单位周界单位周界)外外设置监控点,有关的问题在下面叙述。
设置监控点,有关的问题在下面叙述n――无组织排放源靠近围墙无组织排放源靠近围墙(单位周界单位周界),风向,风向朝向排放源近处围墙朝向排放源近处围墙"且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且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应分别下列情况设置监控点应分别下列情况设置监控点――如果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如如图图4 4所所示示,,监监测测人人员员应应首首先先估估算算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污污染染物物的的最最大大落落地地浓浓度度区区域域,,并并将将监监控控点点设设置置于于最最大大落落地地浓浓度度区区域域范范围围之之内内( (图图中中A A点点) ),,按按照照GB16297-1996GB16297-1996中中的的有有关关规规定定,,按按此此原原则则设设置置的的监监控控点点位位置置,,可可以以越越出出围围墙墙外外1010米米范范围围,,按按下下式式估估算算最最大大落落地地浓浓度度区区的的位位置置和和距距离如图4所示,监测人员应首先估算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n式中式中H为排放源有效高度,对于无组织排放,为排放源有效高度,对于无组织排放,通常可以不考虑其热力和动力抬升,所以可用通常可以不考虑其热力和动力抬升,所以可用排放源的几何高度代替有效高度,米;排放源的几何高度代替有效高度,米;nb、、q为垂直扩散参数为垂直扩散参数σz幂函数表达式的系数,幂函数表达式的系数,即即σz=bxq其具体数值见附录其具体数值见附录A;;(HJ/T55-2000)n图图5中的中的A点虽然是最大落地浓度,但无组织点虽然是最大落地浓度,但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已由排放的污染物已由P点迁移至点迁移至A点,已经过一点,已经过一段距离的稀释扩散,浓度终究已大大降低,所段距离的稀释扩散,浓度终究已大大降低,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仍然将监控点设置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仍然将监控点设置于周界围墙边,但将采样进气口提高到图于周界围墙边,但将采样进气口提高到图5中中B点处,点处,B点的高度按下式计算:点的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H为排放源有效高度,对于无组织排放,通常可以不考虑其热力式中式中X-----BX-----B点的高度点的高度( (米米) ),,a a排放源至排放源至B B点的水平距离点的水平距离( (米米) )其他同上式其他同上式还应注意还应注意,,按照按照GB16297-1996中的有关规中的有关规定定,,监控点设置的高度范围为监控点设置的高度范围为1.5-15米,米,故若故若计算得到的计算得到的B点高度超过点高度超过15米,米,则应将则应将B点位点位置作水平移动置作水平移动,,直至其计算高度落到直至其计算高度落到小于小于15米米以下的范围以下的范围。
式中X-----B点的高度(米),n图图5 最大落地浓度区域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最大落地浓度区域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图5 最大落地浓度区域和监控点设置示意图在在排排放放源源上上、、下下风风向向分分别别设设置置参参照照点点和和监监控控点点的的方法方法4.4.44.4.4参照点的设置方法参照点的设置方法A A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环环境境中中的的某某些些污污染染物物((在在GB16297-1996GB16297-1996中中规规定定二二氧氧化化硫硫、、氮氮氧氧化化物物、、颗颗粒粒物物和和氟氟化化物物为为该该类类物物质质))具具有有显显著著的的本本底底( (或或称称背背景景) )值值,,因因此此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下下风风向向监监控控点点的的污污染染物物浓浓度度,,其其中中一一部部分分由由本本底底或或( (或或背背景景) )值值作作出出贡贡献献,,另另一一部部分分由由被被测测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作作出出贡贡献献,,设设置置参参照照点点的的目目的的是是为为了了了了解解本本底底值值的大小,的大小,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n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B参照点的设置范围参照点的设置范围按按照照GB16297-1996GB16297-1996的的有有关关规规定定和和上上节节的的原原则则,,参参照照点点最最好好设设置置在在被被测测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的的上上风风向向,,以以排排放放源源为为圆圆心心,,以以距距排排放放源源2 2米米和和5050米米为为圆圆弧弧,,与与排排放放源源成成120120夹夹角角所所形形成成的的扇扇形形范范围围内内设设置置,,如如图图6 6所所示示,,由由CDEFCDEF围围成成的的扇扇形形,,即即是是设设置置参参照照点点的的适适宜宜范范围围,,这这样样的的安安排排既既符符合合GB16297-1996GB16297-1996的的有有关关规规定定,,又又具具有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余地有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余地B参照点的设置范围n图图6参照点的设置范围参照点的设置范围图6参照点的设置范围 C C平平均均风风速速等等于于和和大大于于1 1米米/ /秒秒时时的的参参照照点设置点设置 平平均均风风速速等等于于或或大大于于1 1米米/ /秒秒时时,,由由被被测测排排放放源源排排出出的的污污染染物物一一般般只只能能影影响响其其下下风风向向,,故故参参照照点点可可在在避避开开近近处处污污染染源源影影响响的的前前提提下下,,尽尽可可能能靠靠近近被被测测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设设置置,,以以使使参参照照点点可可以以较较好好的的代代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C平均风速等于和大于1米/秒时的参照点设置nD平均风速小于平均风速小于1米米/秒秒(包括静风包括静风)时参时参照点设置照点设置n 当平均风速小于当平均风速小于1米米/秒时,被测无组织秒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相对增强,此时污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相对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D平均风速小于1米/秒(包括静风)时参照点设置nE存在局地环流情况下的参照点设存在局地环流情况下的参照点设置置n 当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周围存在较多当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周围存在较多建筑物和其他物体时,应警惕可能建筑物和其他物体时,应警惕可能存在局地环流,它有可能使排出的存在局地环流,它有可能使排出的污染物出现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污染物出现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此时应对局地流场进行测定和向,此时应对局地流场进行测定和仔细分析后,按照前面所说的原则仔细分析后,按照前面所说的原则决定参照点的设置位置。
决定参照点的设置位置E存在局地环流情况下的参照点设置4.4.54.4.5监控点的设置方法监控点的设置方法A A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设设 置置 监监 控控 点点 的的 原原 则则 要要 求求 是是 由由 GB16297-GB16297-19961996《《大大气气污污染染物物综综合合排排放放标标准准》》中中的的附附录录C C和和其其他他有有关关部部分分提提出出的的,,即即要要求求设设置置监监控控点点于于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下下风风向向,,距距排排放放源源2-502-50米米范范围围内内的的浓浓度度最最高高点点设设置置监监控控点点时时不不需需要要回回避其他源的影响避其他源的影响4.4.5监控点的设置方法nB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n如图如图7所示,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所示,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可能靠近排放源处(距排放源最近不得小于距排放源最近不得小于2米米),,4个监控点要设置在平均风向轴线两侧,与个监控点要设置在平均风向轴线两侧,与被测源形成的夹角不越出风向变化的标准差被测源形成的夹角不越出风向变化的标准差(±S。
)的范围图图7 7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B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图7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C C处于涡流区内的监控点设置处于涡流区内的监控点设置如如果果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处处于于建建筑筑物物的的正正背背风风面面( (如如图图8 8所所示示) ),,其其下下风风向向将将不不可可避避免免处处于于涡涡流流区区内内,,从从理理论论上上判判断断,,由由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的的污污染染物物在在涡涡流流中中将将受受到到搅搅拌拌混混合合,,此此时时监监控控点点的的设设置置将将不不受受上上述述中中的的夹夹角角限制,应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监控点限制,应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监控点实实际际上上::建建筑筑物物背背风风面面的的涡涡流流激激烈烈程程度度既既同同风风速速有有关关,,也也同同建建筑筑物物的的大大小小、、形形状状等等因因素素有有关关,,所所以以监监测测人人员员最最好好在在现现场场用用轻轻便便风风向向风风速速表表或或人人造造烟烟源源按按““目目测测法法””进进行行简简易易测测定定,,并并按按测测定定结结果果判判断断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的的污污染染物物受受到到搅搅拌拌混混合合的的激激烈烈程程度度和和分分布布情况,决定监控点的布设方法。
情况,决定监控点的布设方法C处于涡流区内的监控点设置图图8 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处于涡流区内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处于涡流区内图8 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处于涡流区内 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处处于于建建筑筑物物的的侧侧背背风风区区( (如如图图9 9所所示示) ),,则则排排放放的的污污染染物物可可能能部部分分处处于于涡涡流流区区,,部部分分未未处处于于涡涡流流区区,,此此时时应应尽尽可可能能避避开开涡涡流流区区,,于于非非涡涡流流区区内内设设置置监监控控点 在在这这样样的的情情况况下下设设置置监监控控点点,,仍仍然然必必须须用用轻轻便便式式风风向向风风速速表表或或人人造造烟烟源源对对排排放放源源附附近近的的流流场场作作些些简简易易的的测测定定和和分分析析,,依依据流场的具体情况设定监控点的位置据流场的具体情况设定监控点的位置 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侧背风区(如图9所示),则排放的n图图9排放源处于侧背风区监控点设置示意图排放源处于侧背风区监控点设置示意图图9排放源处于侧背风区监控点设置示意图D D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 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处处于于建建筑筑物物的的正正迎迎风风面面时时,,如如图图1010所所示示,,排排放放的的污污染染物物向向源源的的两两侧侧运运动动,,此此时时应应将将监监控控点点设设置置排排放放源源两两侧侧,,较较靠靠近近排排放放源源,,并并尽尽可可能能避避开开两两侧侧小涡旋的位置。
小涡旋的位置图图10 10 排放源处于排放源处于 图图1111排放源处于建筑物排放源处于建筑物正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正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 侧迎风面时的监控点设置侧迎风面时的监控点设置 D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图10 排放源处于 监监测测现现场场排排放放源源近近旁旁的的气气流流状状况况仍仍应应预预先先作作简简易易调调查查,,然然后后才才确确定定监监控控点点的的具具体体位位置置,,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源源处处于于建建筑筑物物的的侧侧迎迎风风面面时时,,污污染染物物将将向向其其下下风风向向紧紧贴贴墙墙面面运运动动,,此此时时应应在在排排放放源源下下风风向向靠靠墙墙( (图图11A11A点点) )设设置置监监控控点点,,亦亦可同时在下风向墙尽头处可同时在下风向墙尽头处( (图图11B11B点点) )设监控点设监控点 监测现场排放源近旁的气流状况仍应预先作简易调查,然后才确n4.4.6同一个无组织排放源,存在两个以上排同一个无组织排放源,存在两个以上排放点的监控点设置放点的监控点设置n 如果在监测以前可以确认,多个排放点中某如果在监测以前可以确认,多个排放点中某一点的排放速率一点的排放速率(指单位时间的污染物排放量指单位时间的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大于另外的排放点,则监控点应针对其明显大于另外的排放点,则监控点应针对其中排放速率最大者设置,另外的排放点可不中排放速率最大者设置,另外的排放点可不予考虑。
予考虑n 如果在监测前可以确认,其中两个排放点的如果在监测前可以确认,其中两个排放点的排放速率较接近,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正常排放速率较接近,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正常(指无涡流和局地环流等情况指无涡流和局地环流等情况),应通过查表,应通过查表(见见HJ/T55-2000附录附录B;;2Y数值表数值表)作出估计,作出估计,当两个排放点间的距离小于表中当两个排放点间的距离小于表中2Y时,时,4.4.6同一个无组织排放源,存在两个以上排放点的监控点设置n两排放点下风向的浓度叠加区中的浓度将超过其两排放点下风向的浓度叠加区中的浓度将超过其中任一排放点单独形成的扩散区浓度,此时可将中任一排放点单独形成的扩散区浓度,此时可将4个监控点中的个监控点中的2个设于浓度叠加区,另个设于浓度叠加区,另2个针对两个针对两单独的排放点设置单独的排放点设置,最终取其中实测浓度最高者计最终取其中实测浓度最高者计值;值;n若两排放点间的距离大于若两排放点间的距离大于2Y2Y,应分别针对两个排,应分别针对两个排放点设置监控点,最终取测值最高者计值,不考虑放点设置监控点,最终取测值最高者计值,不考虑在浓度叠加区设监控点在浓度叠加区设监控点。
若若存存在在涡涡流流或或局局地地环环流流时时,,两两个个点点排排放放的的污污染染物物混混合合作作用用加加剧剧,,情情况况更更为为复复杂杂,,此此时时要要因因地地制制宜宜,,根根据据现现场场具具体体情情况况设设监监控控点点,,并并更更多多的的考考虑虑在在混混合合区设监控点区设监控点两排放点下风向的浓度叠加区中的浓度将超过其中任一排放点单独形n4.4.7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时的监控点设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时的监控点设置置n 如果条件许可,以提高采气口位置来抵如果条件许可,以提高采气口位置来抵消排放源的高度,这样设点最为有利,消排放源的高度,这样设点最为有利,如果条件不许可提高采气口位置,则需如果条件不许可提高采气口位置,则需对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进行对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进行估算后设置监控点估算后设置监控点n 估算的方法参照前面最大落地距离公式估算的方法参照前面最大落地距离公式计算4.4.7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时的监控点设置n4.4.8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n 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独运用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独运用上述各点的内容来设置监控点上述各点的内容来设置监控点!需对情况需对情况作仔细分析,综合运用有关条款设置监作仔细分析,综合运用有关条款设置监控点。
控点n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污染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污染物的运动和分布作确切的描绘和得出确物的运动和分布作确切的描绘和得出确切的结论,此时监测人员应尽可能利用切的结论,此时监测人员应尽可能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无组织排放现场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嗅味、烟雾分布、地形特废气的颜色、嗅味、烟雾分布、地形特点点4.4.8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 甚甚之之采采用用人人造造烟烟源源或或其其他他手手段段,,籍籍以以分分析析污污染染物物的的运运动动和和可可能能的的浓浓度度最最高高点点,,并并据据此此设置监控点设置监控点 由由于于无无组组织织排排放放的的具具体体情情况况! !气气象象条条件件和和地地形形变变化化都都是是多多种种多多样样的的,,监监测测人人员员很很可可能能遇遇到到HJ/T55-2000HJ/T55-2000中中叙叙述述之之外外的的具具体体情情况况,,此此时时应应发发挥挥创创造造性性,,在在符符合合《《GB16297-1996GB16297-1996大大气气污污染染物物综综合合排排放放标标准准》》附附录录5 5和和其其他他有有关关原原则则规规定定的的前前提提下下,,科科学学合合理理地地解解决决监监控控点设置方法点设置方法。
甚之采用人造烟源或其他手段,籍以分析污染物的运动和可能的n4.5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及采样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及采样n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对环境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对环境影响的检测,主要针对影响的检测,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中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要及其批复中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要求周围居民对企业反映强烈时,也需求周围居民对企业反映强烈时,也需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n4.5.1敏感点环境大气监测点布点敏感点环境大气监测点布点n(1)采样点应尽量设在企业的下风向侧,采样点应尽量设在企业的下风向侧,并且有敏感点集中的区域并且有敏感点集中的区域n(2)采样点附近不应有局地污染源,采样采样点附近不应有局地污染源,采样装置距公路边至少装置距公路边至少20米4.5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及采样(3)(3)采采样样点点周周围围应应开开阔阔,,采采样样点点与与建建筑筑物物的的距距离离至至少少是是建建筑筑物物高高度度的的2 2倍倍以以上上,,采采样样口口周周围围( (水水平平面面) )应应有有270270度度以以上上的自由空间的自由空间。
4)(4)采采样样装装置置距距地地面面3~153~15米米用用两两台台或或两两台台以以上上采采样样器器采采样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相互干扰样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相互干扰5)(5)采采样样装装置置距距绿绿色色乔乔木木或或灌灌木木绿绿化化带带的的距距离离应应大大于于15~2015~20米4.5.24.5.2敏感点环境大气采样敏感点环境大气采样(1)(1)监监测测的的频频次次和和时时间间一一般般按按GB3095-1996GB3095-1996《《环环境境空空气气质质量量标标准准》》进进行行,,特特殊殊情情况况需需特特殊殊处处理理如如污污染染纠纠纷纷监监测测、、应应捕抓最大污染时段捕抓最大污染时段3)采样点周围应开阔,采样点与建筑物的距离至少是建筑物高度n(2)各采样点应同步进行采样各采样点应同步进行采样n(3)尽量在敏感点处于下风向时监测尽量在敏感点处于下风向时监测n(4)监测同时,应测定气象参数采样人员应监测同时,应测定气象参数采样人员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气象等情况,并做记录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气象等情况,并做记录n(5)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关仪器,如停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关仪器,如停电等特殊原因,不得不改变采样起止时间时,电等特殊原因,不得不改变采样起止时间时,应在采样单上注明。
应在采样单上注明n(6)详细记录采样单,采样人必须在采样单上详细记录采样单,采样人必须在采样单上签名 n(7)采完样后,样品按质控要求进行输送、保采完样后,样品按质控要求进行输送、保存、分析存、分析n(8)环境大气的测试有效时间一般不少于环境大气的测试有效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2)各采样点应同步进行采样4.64.6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4.6.14.6.1采样方法采样方法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是通过对其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而予以监控制是通过对其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而予以监督的,所以,无组织排放的督的,所以,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监控点””设置于环境设置于环境空气中我国已经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空气中我国已经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配套的标准分析方法,其中有关的采样部分已分别配套的标准分析方法,其中有关的采样部分已分别按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作出规定,因此,无组按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作出规定,因此,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应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应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个别缺少配套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个别缺少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项目,应按照适用于环境空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项目,应按照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方法中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
实际工作时按气监测方法中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实际工作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指导书进行 4.6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n4.6.2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n 采样前做好仪器流量计校准工作,进行气密性采样前做好仪器流量计校准工作,进行气密性检查,装吸收管时注意方向,防止装反造成到检查,装吸收管时注意方向,防止装反造成到吸到现场应带好备用设备,样品带足吸到现场应带好备用设备,样品带足(空白、空白、平行及备用样平行及备用样),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关仪器n采样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不准吸烟、采样期间采样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不准吸烟、采样期间不准打牌不准打牌(特别时测特别时测SO2、、NOX等项目等项目),采样,采样时应避开外界干扰保证采样流量的稳定和采时应避开外界干扰保证采样流量的稳定和采样时间的准确性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人样时间的准确性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人必须在采样单上签名采完样后,样品按质控必须在采样单上签名采完样后,样品按质控要求进行输送、保存、分析要求进行输送、保存、分析4.6.2采样注意事项 开开仪仪器器时时流流量量应应调调到到最最小小,,然然后后从从小小到到大大开开启,防止流量过大使吸收液抽进泵内。
启,防止流量过大使吸收液抽进泵内 二氧化硫采样注意吸收液温度在二氧化硫采样注意吸收液温度在23-2923-29度为适度为适宜,对于长时间采样注意对采样管加温宜,对于长时间采样注意对采样管加温 二氧化氮吸收液注意避光,采样时发现吸收液二氧化氮吸收液注意避光,采样时发现吸收液呈棕黄色时则吸液失效,用棕色采样管并加布罩,呈棕黄色时则吸液失效,用棕色采样管并加布罩,注意流量,二氧化氮吸收液很容易吸入抽气泵注意流量,二氧化氮吸收液很容易吸入抽气泵 氯化氢采样时加滤膜,长时间采样,吸收液水氯化氢采样时加滤膜,长时间采样,吸收液水份蒸发,需加水补充至原体积份蒸发,需加水补充至原体积 硫化氢采样用大型气泡吸收管,注意管嘴与底硫化氢采样用大型气泡吸收管,注意管嘴与底部距离,太近会抽不动或漏气,避光采样,现场加部距离,太近会抽不动或漏气,避光采样,现场加显色剂 开仪器时流量应调到最小,然后从小到大开启,防止流量过 4.7“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的计值方法所谓计值方法是确定某污染源的所谓计值方法是确定某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监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控浓度值””的方法,它用以同排放标准中的的方法,它用以同排放标准中的““无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该污染源进行比较,以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达到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达到( (或超过或超过) )标准值。
按照标准值按照GB16297-1996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分别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计算的计值方法分别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① ①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围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围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值作为测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注意:浓度,注意:浓度最高点的测值应是最高点的测值应是lhlh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采样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采样的四个样品所得的的四个样品所得的lhlh平均值 4.7“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n按规定分别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按规定分别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浓度最高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中浓度最高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作为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注意:监控注意:监控点和参照点测值是指点和参照点测值是指lh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所得四个样品的隔所得四个样品的lh平均值。
平均值n 例:为对某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例:为对某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监督控制,按规定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进行监督控制,按规定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于排放源下风向的适当位置设四个设参照点,于排放源下风向的适当位置设四个监控点,如何依据测定结果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监控点,如何依据测定结果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组织排放是否超标? 按规定分别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设:参照点设:参照点M M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品,测值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品,测值分别为分别为m m1 1、、m m 2 2、、m m3 3、、m m4 4监控点监控点A A、、B B、、C C、、D D均分别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均分别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测值分别是样,测值分别是a a1 1、、a a2 2、、a a3 3、、a a4 4;;b b1 1、、b b 2 2、、b b 3 3、、b b 4 4;;c c1 1、、c c 2 2、、c c 3 3、、c c 4 4;;d d1 1、、d d 2 2、、d d 3 3、、d d 4 4计算:计算:参照点的参照点的lhlh平均值平均值设:参照点M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品,测值分别为m1、m 2n四个监控点的四个监控点的lh平均值分别为:平均值分别为:四个监控点的lh平均值分别为:比较四个监控点监测大小比较四个监控点监测大小( (均指均指1 1小时平均值小时平均值) )后,得到后,得到b b<<a a<<c c<<d d。
计算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计算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监控浓度值监控浓度值”” 判断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判断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 (设该污设该污染物的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为y)y)结论:因为结论:因为x x>>y y,所以该源的无组织排放,所以该源的无组织排放超标比较四个监控点监测大小(均指1小时平均值)后,得到b<a<c。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