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
1页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考试目标:考试目标:、系统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分期、线索,各个时期的论域及思想特点深入理解中国哲学史上重要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和思想理论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先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中国原初文明时代的宗教、政治、道德以及阴阳五行等观念产生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孔子的仁学思想、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思想;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道德哲学;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论;荀子的性恶论、礼法论、自然观与认识论,及其对先秦诸子学的批判 易传的宇宙论、生命哲学、变易思想、人性论与修养论先秦道家哲学思想:老子的“道德”思想、宇宙论、辩证法以及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庄子的道论、逍遥游与齐物论思想先秦墨家哲学思想:墨子的十大主张及其意义,墨子的认知理论,后期墨家的逻辑学体系以及墨学的历史地位 先秦其他诸家的哲学思想: 名家惠施的十大命题, 公孙龙的白马论、 坚白论、指物论、名实论;兵家的哲学思想;法家韩非子思想的来源、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人性论与历史观汉唐哲学:()汉初的黄老思想、 淮南子的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人性论与伦理学说。
东汉王充的哲学思想与评价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王弼、嵇康、郭象等的哲学思想隋唐经学哲学思想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儒家哲学思想中国佛教禅宗的哲学思想,道教“重玄学”思想宋元明清哲学:()宋明新儒学的主要论域,各学派之间的论争气学代表人物张载的气本论思想、人性论、工夫论程朱理学二程的性理观、仁论以及修养工夫论朱熹的理气论、心性论、居敬穷理论以及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 陆王心学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本论, 修养工夫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致良知思想陈亮、叶适的事功哲学陈亮与朱熹的“王霸” “义利”之辩黄宗羲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王夫之的宇宙观、知行观、动静观、矛盾观、人性论等颜元重“习行”的实学思想,戴震重“血气心知” 、察“理”明“道”的思想等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冯达文、郭齐勇主编: 新编中国哲学史 (上下册) ,人民出版社年郭齐勇编著: 中国哲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