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氮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830119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氮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氮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目的::是建立氮测定操作规程2.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附录3. 范围:范围:适用于含氮有机物中氮含量的测定4. 职责:职责:QC 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5. 程序:程序:5.1. 定义:5.1.1. 本法系将供试品在硫酸及催化剂作用下,经强热分解使有机氮转化为硫酸铵,再经强碱碱化使氨馏出并吸收于硼酸液,最后用硫酸滴定液滴定,求出氮含量简述为消化、蒸馏及滴定三步5.1.2. 氮测定法分第一法与第二法,应按中国药典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5.2. 仪器与试药;5.2.1. 仪器:5.2.1.1.常量定氮仪由 500ml 凯氏烧瓶、氮气球和冷凝管组成5.2.1.2.半微量定氮仪由 1000ml 圆底烧瓶、连有氮气球的蒸馏器和直形冷凝管等组成5.2.1.3.天平 万分之一天平,适用于精密称取 0.1mg 以上者;十万分之一天平, 适用于精密称量 0.1mg 以下者5.2.1.4.消化与蒸馏可用电炉加热5.2.1.5.蒸馏连接用的乳胶管或橡胶管,应用氢氧化钠试液煮 20 分钟,洗去碱液后用水煮沸,洗净,晾干。

      5.2.2. 试药:5.2.2.1.试剂均为化学纯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5.2.2.2.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应符合中国药典附录规定硫酸液(0.005mol/L)用硫酸液(0.05mol/L)定量稀释制成,或直接标定5.2.2.3.试液、指示液的配制均应符合中国药典附录规定5.2.2.4.硫酸铜用作消化催化剂,硫酸钾用以提高硫酸的沸点,也可将硫酸钾与硫酸铜按 10:1 比例混合研匀使用5.3. 操作方法:5.3.1. 常量法(第一法):5.3.1.1.称样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 25—30mg) ,精密称定,置干燥的500ml 凯氏烧瓶中供试品如为固体或半固体,可用定量滤纸包裹加入,也可直接称入5.3.1.2.消化 在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钾 10g 和硫酸铜 0.5g,沿瓶壁缓缓加入硫酸 20ml;若瓶颈上有少量供试品粘附,可用硫酸冲下加 2—3 粒玻璃珠或沸石,在瓶口置一小漏斗,并使烧瓶成 45℃斜置,用直火(加热部位保持在液面之下)缓缓加热,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等泡沸停止,消化液黑色渐变棕色时,强热至沸,俟溶液成澄清的绿色时,继续加热 30 分钟,放冷,沿瓶壁缓缓加水 250ml,摇匀,放冷。

      5.3.1.3. 蒸馏 沿瓶壁加 40%氢氧化钠溶液 75ml,使流至瓶底自成一液层,加锌粒数粒,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氮气球可防止碱液溅入硼酸吸收液) 另取 2%硼酸溶液 50ml,置 500ml 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液 10 滴,将冷凝管尖端浸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轻轻摇动凯氏烧瓶,摇匀(防止温度骤然变化引起硼酸接受液倒吸) ,加热蒸馏,蒸至接受液的总体积约为 250ml 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汽冲洗约 1 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停止蒸馏5.3.1.4. 滴定 馏出液用硫酸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 1ml 的硫酸液(0.05mol/L)相当于 1.401mg 的 N5.3.2. 半微量法(第二法):5.3.2.1.称样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 1.0—2.0mg) ,精密称定,置干燥的 30—50ml 凯氏烧瓶中5.3.2.2.消化 在烧瓶中加硫酸钾 0.3g 与 30% 硫酸铜溶液 5 滴,再沿瓶壁用吸管滴加硫酸 2.0ml,在凯氏烧瓶口放一小漏斗,并使烧瓶成 45°斜置,用小火缓缓加热使溶液保持在沸点以下,等泡沸停止,溶液由黑色变为棕黄色时,强热至沸,俟溶液成澄明绿色后,除另有规定外,继续加热 10 分钟,放冷,加水 2ml。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5.3.2.3.蒸馏 按药典附图连接蒸馏装置,A 瓶中加水适量与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加玻璃珠或沸石数粒,将连有氮气球的蒸馏器和直形冷凝管用水加热用蒸气淋洗,并使水自冷凝管尖端反复冲洗 2-3 次,从加样品口淋洗 1 次,洗涤液排出蒸馏管取 2%硼酸溶液 10ml,置 100ml 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5 滴,将冷凝管尖端浸入液面下,将凯氏烧瓶中已消化的内容物经漏斗移入连有氮气球的蒸馏器中,用水少量淋洗漏斗数次,再加入 40%氢氧化钠溶液 10ml,用少量水再洗漏斗数次,关闭漏斗(加少量水封闭出口) ,进行蒸馏(蒸馏时不宜泡沸过高,以免溅至氮气球) ,至硼酸液由酒红色变为蓝绿色起,继续蒸馏约 10 分钟,将 100ml 锥形瓶下移至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继续冲洗约 1 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5.3.2.4. 滴定 馏出液用硫酸液(0.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空白馏出液的容积应与供试品所得馏出液的容积基本相等)校正每 1ml 的硫酸液(0.005mol/L)相当于 0.1401mg 的 N。

      5.4. 注意事项:5.4.1.蒸馏装置连接后应严密5.4.2.消化时,若发现瓶壁上有黑点,可适当转动烧瓶,使硫酸回流时将黑点洗下,以保证消化完全5.4.3.消化液应放冷后,再沿瓶壁缓缓加水,防止供试液局部过热爆沸冲出瓶外5.4.4.蒸馏过程中若无黑色 CuO 析出,说明加入碱量不足,应补足碱量或重新实验5.4.5.配制 40%氢氧化钠溶液时,宜边加边振摇,避免未溶解部分沉积于容器底部而难于溶解5.4.6.约 80%以上的氨在最初 1—2 分钟内蒸出,所以初蒸速度不宜太快,以免氨蒸出后未能及时被吸收而逸失5.4.7.锥形瓶加入硼酸溶液和指示剂后应显酒红色,如显绿色,说明锥形瓶有碱性物质污染蒸馏出的氨接受液应尽快滴定,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影响测定结果5.5. 记录与计算:5.5.1.记录 应记录天平型号及室温和相对湿度,供试品与试药的名称、规格及取用量,滴定液的名称(也可用盐酸液) 、F 值及消耗量(ml) 5.5.2. 计算: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T·F(VS—VO)含氮量 X%=W×100%式中: T 为滴定度(mg/ml) ;VS与 VO分别为供试品与空白滴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 ;F 为滴定液浓度的校正因子;W 为供试品的重量(mg) 。

      供试品测定 2 份,相对偏差不得过 0.5%,空白 2 份,极差不得大于 0.05ml5.6. 附注:5.6.1. 酰胺碱性水解法不属于本测定法范围5.6.2. 空白值常为 0.02—0.3ml,空白值为 0ml 亦属正常5.6.3. 操作环境应避免氨的干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