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酶和维生素.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1236182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6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章第三章 酶和维生素酶和维生素 第三章酶和维生素酶和维生素第一节第一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酶的分类、命名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酶的分类、命名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节第三节维生素维生素第四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五节酶的概述酶的概述 学习目标1.1.掌握酶的概念、酶的必需基团及活性中心的概掌握酶的概念、酶的必需基团及活性中心的概念2.2.熟悉同功酶的概念及临床应用、酶的化学组成、熟悉同功酶的概念及临床应用、酶的化学组成、酶原及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及酶原激活的概念3. 3. 掌握掌握B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4.4.了解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了解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一节 酶的概述v酶的概念:酶的概念:v酶(酶(E E)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一、酶的分子组成一、酶的分子组成v酶可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两类:酶可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两类: 酶酶单纯酶单纯酶结合酶(全酶结合酶(全酶)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金属离子 辅助因子辅助因子酶蛋白酶蛋白 一、酶的分子组成v由由酶蛋白酶蛋白与与辅助因子辅助因子组成的酶称为组成的酶称为全酶全酶。

      v酶蛋白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决定反应的特异性v辅助因子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Ø金属酶金属酶Ø金属离子与酶结合紧密,提取过程中不易丢失金属离子与酶结合紧密,提取过程中不易丢失 Ø金属激活酶金属激活酶Ø金属离子为酶的活性所必需,但与酶的结合不甚紧密金属离子为酶的活性所必需,但与酶的结合不甚紧密 n金属离子是最多见的辅助因子金属离子是最多见的辅助因子 一、酶的分子组成一、酶的分子组成Ø金属离子的作用:金属离子的作用: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在酶与底物间起桥梁作用;在酶与底物间起桥梁作用;稳定酶的构象;稳定酶的构象;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等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等 一、酶的分子组成一、酶的分子组成v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一些化学稳定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一些化学稳定的小分子物质,称为辅酶Ø其主要作用是参与酶的催化过程,在反应中传递电子、质子或一些基其主要作用是参与酶的催化过程,在反应中传递电子、质子或一些基团Ø辅酶的种类不多,且分子结构中常含有维生素或维生素类物质辅酶的种类不多,且分子结构中常含有维生素或维生素类物质。

      一、酶的分子组成v与酶蛋白与酶蛋白疏松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为辅酶辅酶v与酶蛋白与酶蛋白牢固牢固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为辅基辅基 二、酶的分子结构v(( 一)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一)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必需基团必需基团 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学基团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 指指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Ø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结合基团结合基团与底物相结合与底物相结合与底物相结合与底物相结合催化基团催化基团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 位于活性中心以外,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位于活性中心以外,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的空间构象和(或)作为调节剂的结合部位所的空间构象和(或)作为调节剂的结合部位所必需。

      必需Ø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 底 物 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 活性中心 二、酶的分子结构v(二)酶原与酶原的激活(二)酶原与酶原的激活v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无催化活性,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无催化活性,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酶原酶原转变成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酶原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实质就是酶的活性中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实质就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甘异赖缬天天天天缬组丝S SS SS SS S464618183 3甘异缬组丝S SS SS SS S活性中心活性中心肠激酶/胰蛋白酶 二、酶的分子结构v酶原的激活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酶原的激活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v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自身进行消化,使酶在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自身进行消化,使酶在特定部位和环境中发挥催化作用如消化腺的蛋特定部位和环境中发挥催化作用如消化腺的蛋白水解酶以酶原的形式分泌。

      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白水解酶以酶原的形式分泌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就是因为某些原因引起胰蛋白酶原等在胰腺组织就是因为某些原因引起胰蛋白酶原等在胰腺组织被激活所致此外,酶原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被激活所致此外,酶原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如参与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酶类以酶原形式存如参与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酶类以酶原形式存在血液中,从而保证血流畅通一旦需要便迅速在血液中,从而保证血流畅通一旦需要便迅速转化为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转化为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二、酶的分子结构v(三)同工酶三)同工酶v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甚至存在于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在代谢调节中起组织中,甚至存在于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在代谢调节中起重要作用重要作用v乳酸脱氢酶有骨骼肌型乳酸脱氢酶有骨骼肌型(M(M型型) )和心肌型和心肌型(H(H型型) )两型亚基,由两种亚基以两型亚基,由两种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的四聚体,存在五种不同比例组成的四聚体,存在五种LDHLDH形式形式::即即H H4 4((LDHLDHl l)、)、 H H3 3M M1 1((LDHLDH2 2)、)、H H2 2M M2 2 (LDH (LDH3 3) )、、H H1 1M M3 3(LDH(LDH4 4) )和和M M4 4 (LDH (LDH5 5) ) 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二、酶的分子结构 二、酶的分子结构v同工酶的测定已应用于临床诊断。

      当某组织病变同工酶的测定已应用于临床诊断当某组织病变时,存在这些组织中的某种特殊的同工酶就会释时,存在这些组织中的某种特殊的同工酶就会释放出来,使同工酶谱发生改变,测定血清中相应放出来,使同工酶谱发生改变,测定血清中相应同工酶谱能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的部位和损伤程度,同工酶谱能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的部位和损伤程度,有助于疾病诊断如正常血清有助于疾病诊断如正常血清LDHLDH2 2活性高于活性高于LDHLDH1 1,,心肌梗死时细胞内心肌梗死时细胞内LDHLDH1 1大量释放到血液,使血清大量释放到血液,使血清中中LDHLDH1 1活性高于活性高于LDHLDH2 2,而肝病时,而肝病时LDHLDH5 5活性升高活性升高 三、酶促反应的机制v(一)酶(一)酶- -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v E E ++ S S →→ ES ES →→ E E ++ P Pv 酶酶 底物底物 酶底复合物酶底复合物 酶酶 产物产物v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

      这一过程称为酶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 -底物结合的底物结合的诱导诱导契合契合 酶的诱导契合动画酶的诱导契合动画 四、酶促反应的特点v(一)高度的催化效率(一)高度的催化效率v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催化反应高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催化反应高10108 8~~10102020倍,比一般催化剂高倍,比一般催化剂高10107 7~~10101313倍v(二)高度的特异性(二)高度的特异性v酶对其作用底物的选择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酶的酶对其作用底物的选择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酶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的产物定的产物 四、酶促反应的特点v(三)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和可调节性(三)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和可调节性v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能使酶蛋白变性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能使酶蛋白变性失活因此酶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温失活因此酶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温度、度、pHpH和抑制剂等,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

      酶和抑制剂等,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酶活力是受调节控制的,它的调节方式很多,包括活力是受调节控制的,它的调节方式很多,包括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反馈调节、酶原激活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反馈调节、酶原激活及激素的调节控制等及激素的调节控制等 第二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v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底物浓度、酶浓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底物浓度、酶浓度、度、pHpH、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等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v当酶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当酶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 二、酶浓度的影响v在一定温度和在一定温度和pHpH的条件下,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的条件下,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时,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关系酶的浓度时,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关系 三、温度的影响v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具有双重影响升高温度一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具有双重影响升高温度一方面使酶促反应速度加快;同时也使酶蛋白变性方面使酶促反应速度加快;同时也使酶蛋白变性加速,反应速度则因酶蛋白变性而减慢使酶促加速,反应速度则因酶蛋白变性而减慢。

      使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四、pH的影响v酶促反应速度受环境酶促反应速度受环境pHpH的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最的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大时的pHpH称为酶的最适称为酶的最适pH pH 五、激活剂的影响v使酶从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使酶从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酶的激活剂称酶的激活剂v 金属离子(金属离子(MgMg2+2+、、K K+ +等)等)v激活剂激活剂 小分子有机物(胆汁酸盐等)小分子有机物(胆汁酸盐等) 六、抑制剂的影响v凡能使酶活性降低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凡能使酶活性降低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抑制剂(I)(I)其抑制作用可分为不可逆性抑制与可逆性抑其抑制作用可分为不可逆性抑制与可逆性抑制两类v(一)不可逆性抑制(一)不可逆性抑制v此类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使此类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使酶失去活性,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不能将其去除,酶活性酶失去活性,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不能将其去除,酶活性难以恢复。

      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例如农药难以恢复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例如农药10591059、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化合物等,等,低浓度的重金属离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子HgHg2 2++、、AgAg++等及等及AsAs3 3++能与酶分子的巯基共价结合,使酶能与酶分子的巯基共价结合,使酶失活 六、抑制剂的影响v(二)可逆性抑制(二)可逆性抑制v此类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或酶此类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或酶- -底物结合可逆性底物结合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用透析或超滤等方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能去除以直接,使酶恢复活性可逆性抑制可法能去除以直接,使酶恢复活性可逆性抑制可分为分为2 2类 v1.1.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和底物的结构相似,可与抑制剂和底物的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底物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酶促反应速度减慢,这种抑结合形成中间产物,酶促反应速度减慢,这种抑制作用称竞争性抑制其反应过程如下:制作用称竞争性抑制其反应过程如下:+I IE EI IE + SE + SE + PE + PESESI IS S v 2. 2. 非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不相似,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不相似,不影响酶与底物结合,而是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不影响酶与底物结合,而是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

      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这种抑制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作用的强这种抑制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作用的强弱仅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弱仅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 第三节 酶的分类、命名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v一、酶的分类与命名一、酶的分类与命名v(一)酶的分类(一)酶的分类v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IECIEC)的规定,按照酶促反)的规定,按照酶促反应性质酶可分为应性质酶可分为6 6大类:大类:v1 1.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2 2.转移酶类.转移酶类3 3.水解酶类.水解酶类4 4.裂.裂解酶类解酶类5 5.异构酶类.异构酶类6 6.合成酶类(或连接酶类).合成酶类(或连接酶类)v(二)酶的命名(二)酶的命名v1.1.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v2. 2.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二、酶在医学上的应用v(一)酶与疾病的发生(一)酶与疾病的发生v1.1.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至今已发现数千种先天性代谢病至今已发现数千种先天性代谢病是由于遗传性酶缺陷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会是由于遗传性酶缺陷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会引起白化病。

      引起白化病v2.2.中毒性疾病中毒性疾病 酶活性受抑制也将引起疾病如酶活性受抑制也将引起疾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致;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致;氰化物中毒是由于细胞色素氧化酶受抑制所致氰化物中毒是由于细胞色素氧化酶受抑制所致 v(二)酶与疾病的诊断(二)酶与疾病的诊断v许多组织器官的病变能引起血液等体液中酶活性许多组织器官的病变能引起血液等体液中酶活性的改变,临床上常通过测定血中某些酶的活性来的改变,临床上常通过测定血中某些酶的活性来协助对疾病的诊断引起血中酶活性改变的常见协助对疾病的诊断引起血中酶活性改变的常见原因有:原因有:v1 1.某些组织器官受损造成细胞破坏或细胞膜通透.某些组织器官受损造成细胞破坏或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使细胞内某些酶大量释放入血如急性性增高,使细胞内某些酶大量释放入血如急性肝炎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急性肝炎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活性升高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活性升高 v2 2.细胞的转换率或细胞的增殖增快使其特异的标.细胞的转换率或细胞的增殖增快使其特异的标志性酶释放入血。

      如前列腺癌患者血中酸性磷酸志性酶释放入血如前列腺癌患者血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酶活性增加v3.3.酶的合成增加或清除受阻如佝偻病患者,成酶的合成增加或清除受阻如佝偻病患者,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合成碱性磷酸酶增加;肝硬化骨细胞活性增强,合成碱性磷酸酶增加;肝硬化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不能及时清除,胆管阻塞时该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不能及时清除,胆管阻塞时该酶不能及时排泄,均引起血清中该酶活性增高酶不能及时排泄,均引起血清中该酶活性增高v4 4.酶的合成障碍或活性受抑制如肝功能严重受.酶的合成障碍或活性受抑制如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凝血酶原、损时,凝血酶原、ⅦⅦ、、ⅨⅨ、、ⅩⅩ等凝血因子合成减等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中的含量降低;有机磷酸农药中毒时,红少,血中的含量降低;有机磷酸农药中毒时,红细胞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细胞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第四节第四节 维生素维生素v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体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v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v维生素维生素v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一、脂溶性维生素v1 1.维生素.维生素A A 又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

      维生素 又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维生素A A的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构成视网膜的感光物质、维持上生理作用主要是构成视网膜的感光物质、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促进生长和发育等维生素皮细胞的完整、促进生长和发育等维生素A A缺乏缺乏可致夜盲症、干眼病,儿童可出现生长停顿、骨可致夜盲症、干眼病,儿童可出现生长停顿、骨骼成长不良和发育受阻骼成长不良和发育受阻v2 2.维生素.维生素D D 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 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 D主要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钙、生理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有利于新骨的生成和钙化维生素血磷的浓度,有利于新骨的生成和钙化维生素D D3 3缺乏时,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特别是孕妇、乳缺乏时,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特别是孕妇、乳母易发生骨软化症母易发生骨软化症 一、脂溶性维生素一、脂溶性维生素v3 3.维生素.维生素E E 又称为生育酚主要的生理作用具 又称为生育酚主要的生理作用具有抗氧化、动物生殖及血红素合成有关临床上有抗氧化、动物生殖及血红素合成有关临床上常用维生素常用维生素E E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流产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流产。

      v4 4.维生素.维生素K K 又称凝血维生素维生素 又称凝血维生素维生素K K的主要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因而理作用是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因而促进血液凝固,缺乏维生素促进血液凝固,缺乏维生素K K时,凝血时间延长,时,凝血时间延长,严重时发生皮下、肌肉和胃肠道出血严重时发生皮下、肌肉和胃肠道出血 二、水溶性维生素二、水溶性维生素vB B族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多在自然界中共存,酵母族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多在自然界中共存,酵母和肝脏较多;作为酶的辅基而发挥其调节物质代和肝脏较多;作为酶的辅基而发挥其调节物质代谢作用;谢作用;v主要有:主要有:硫胺素、硫辛酸、生物素硫胺素、硫辛酸、生物素、、泛酸泛酸、、维生维生素素B B2 2、维生素、维生素PPPP、、维生素维生素B B6 6 、、叶酸和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 B1212 辅酶或辅基所含维生素主要功能结合酶举例焦磷酸硫胺素(TPP)维生素B1脱羧α-酮酸氧化脱氢酶系黄素单核苷酸(FMN) 维生素B2递氢黄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维生素B2递氢琥珀酸脱氢酶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维生素PP递氢乳酸脱氢酶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维生素PP递氢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多胺维生素B6转移氨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辅酶A (HS-CoA)泛酸转移酰基酰基转移酶四氢叶酸(FH4)叶酸转移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转移酶甲基钴胺素维生素B12转移甲基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酶表表3 3--1 1 含 含B B族维生素的辅酶或辅基在酶催化中的作用族维生素的辅酶或辅基在酶催化中的作用 v4 4.维素素.维素素C Cv又名抗坏血酸,植物组织中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又名抗坏血酸,植物组织中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能将维生素能将维生素C C氧化而失活。

      故食物贮存过久,维生氧化而失活故食物贮存过久,维生素素C C会大量破坏维生素会大量破坏维生素C C能可逆地脱氢和加氢,能可逆地脱氢和加氢,在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生在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生理作用:理作用:①①参与羟化反应;参与羟化反应;②②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与药物、毒物、激素等转化有关;与药物、毒物、激素等转化有关;③③参与氧化还参与氧化还原反应v   练练 习习 题题 v选择题选择题v1.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 ))vA.A.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vB.B.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为产物的部位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为产物的部位vC.C.结合别构剂并调节酶活性的部位结合别构剂并调节酶活性的部位vD.D.结合激动剂使酶活性增高的部位结合激动剂使酶活性增高的部位v2.2.酶的辅酶是酶的辅酶是(( ))vA.A.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vB.B.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vC.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vD.D.在反应中作为底物传递质子在反应中作为底物传递质子, ,电子或其它基团电子或其它基团 v3.3.关于同工酶关于同工酶()()vA.A.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vB.B.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vC.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vD.D.它们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它们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v4.4.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 ,错误的叙述是错误的叙述是 ()()vA.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vB.B.酶是蛋白质酶是蛋白质, ,即使反应的时间很短也不能提高反应温度即使反应的时间很短也不能提高反应温度vC.C.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 vD.D.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 v5.5.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 ()()vA.A.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B. B.二氢叶酸二氢叶酸vC.C.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 D. D.叶酸叶酸v6.6.哺乳动物有几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哺乳动物有几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vA.2A.2种种 B.3 B.3种种 C.4 C.4种种 D.5 D.5种种 v7.7.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起作用的是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起作用的是()()vA.A.作为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参与催化反应作为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参与催化反应vB.B.作为抑制剂,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作为抑制剂,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vC.C.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发挥作用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发挥作用vD.D.稳定酶的空间结构所必需稳定酶的空间结构所必需v8.8.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vA.A.底物浓度底物浓度 B. B.酶的浓度酶的浓度 vC.C.产物浓度产物浓度 D. D.温度和温度和PHPH值值 v9.9.酶分子中能使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基团是酶分子中能使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基团是()()vA.A.调节基团调节基团 B. B.结合基团结合基团 vC.C.催化基团催化基团 D. D.亲水基团亲水基团 v1010.含.含B 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v A 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 B 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稳定酶蛋白的构象v C 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提高酶的催化性质 D D、决定酶的专一性、决定酶的专一性v11.11.酶原激活的实质是酶原激活的实质是()()vA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 B、酶蛋白的别构效应、酶蛋白的别构效应vC C、酶原分子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酶原分子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vD D、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 v12.12.维生维生素素B B1212缺乏时引起缺乏时引起()()A A 唇裂唇裂    B B 脚气病脚气病    C C恶性贫血恶性贫血              D D坏血病坏血病  v13.13.成人缺乏维生素成人缺乏维生素D D时引起时引起()()A A 夜盲症夜盲症     B B 软骨病软骨病      C C 佝偻病佝偻病          D D 皮肤癌皮肤癌v14.14.典型的坏血病是由于以下哪一种物质缺乏所引起典型的坏血病是由于以下哪一种物质缺乏所引起()()A A 硫胺素硫胺素   B B 核黄素核黄素    C C 泛酸泛酸            D D 抗坏血酸抗坏血酸    v15.15.服用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以解除脚气病服用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以解除脚气病()()A A 维生维生素素C C      B B 维生素维生素A A       C C 硫胺素硫胺素B B1 1     D D 维生素维生素B B6 6  v答案:答案:1.B 2.D 3.A 4.D 5.C 6.D 7.A 8.C 9.C 10.A 11.D1.B 2.D 3.A 4.D 5.C 6.D 7.A 8.C 9.C 10.A 11.Dv12.C 13.B 14.D 15.C12.C 13.B 14.D 15.C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