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__正交设计方法及试验结果的统计.doc
3页1[实验项目]实验九 正交设计方法及试验结果的统计[教学时数]2 课时[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使用 DPS 进行正交设计及试验结果的统计方法.[实验材料与设备]计算机;有关数据资料[实验内容]1、正交设计方法2、正交设计的统计方法[实验方法]1、正交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考核指标第二步.挑因素,选水平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正交表.第四步,进行表头设计第五步,确定试验方案2、使用 DPS 软件进行正交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打开 DPS→菜单栏→试验设计→正交设计→在对话框中选择相应得因素水平数和试验次数→OK→即可自动显示设计结果3、正交设计的统计方法1)单独观测值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打开 DPS→输入数据并选定为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输入试验因子数与空闲因子的总数(一般为默认值)→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OK→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确定2)有重复观测值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打开 DPS→输入数据并选定为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输入试验因子数与空闲因子的总数(一般为默认值)→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OK→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确定。
3)因素间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分析打开 DPS→输入数据并选定为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试验方差2分析→输入试验因子数与空闲因子的总数(一般为默认值)→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各列号用空格隔开→OK→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确定[指导与训练方案]1、将本次实验内容整理成实验报告2、练习:1、试验结果列于表 12-26试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在进行矿物质元素对架子猪补饲试验中,考察补饲配方、用量、食盐 3 个因素,每个因素都有 3 个水平试安排一个正交试验方案A B c 空列 单位组 11 1 1 1 63.41 2 2 2 68.91 3 3 3 64.92 1 2 3 64.32 2 3 1 70.22 3 1 2 65.83 1 3 2 71.43 2 1 3 69.53 3 2 1 73.7统计方法:将上表格输入 DPS 的单元格,设成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设计→输入处理椅子和空闲因子总数,点击: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OK→选择多重比较方法→点确定,即可得统计结果2、试验重复了两次,且重复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试验结果列于表 12-26试对其进行方差分析A B c 空列 单位组 1 单位组 21 1 1 1 63.4 67.41 2 2 2 68.9 87.21 3 3 3 64.9 66.32 1 2 3 64.3 86.32 2 3 1 70.2 88.52 3 1 2 65.8 66.63 1 3 2 71.4 893 2 1 3 69.5 91.23 3 2 1 73.7 92.8统计方法:将上表格输入 DPS 的单元格,设成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设计→输入处理因子和空闲因子总数,点击: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OK→选择多重比较方法→点确定,即可得统计结果。
3、某一种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由 A、B、C 3 种成分组成,各有两个水平,除考察 A、B、C三个因素的主效外,还考察 A 与 B、B 与 C 的交互作用试安排一个正交试验方案并进行结3果分析a b axb c 空 bxc 空 Y11 1 1 1 1 1 1 551 1 1 2 2 2 2 381 2 2 1 1 2 2 971 2 2 2 2 1 1 892 1 2 1 2 1 2 1222 1 2 2 1 2 1 1242 2 1 1 2 2 1 792 2 1 2 1 1 2 61a b axb c 空 bxc 空 Y1 Y21 1 1 1 1 1 1 55 561 1 1 2 2 2 2 38 361 2 2 1 1 2 2 97 901 2 2 2 2 1 1 89 882 1 2 1 2 1 2 122 1232 1 2 2 1 2 1 124 1262 2 1 1 2 2 1 79 822 2 1 2 1 1 2 61 71统计方法:将上表格分别输入 DPS 的单元格,设成数据块→菜单栏→试验统计→正交设计→输入处理因子和空闲因子总数,点击:OK→输入空闲因子所在的列号,OK→选择多重比较方法→点确定,即可得统计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