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艺术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运用.docx
7页现代艺术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运用 摘要:现代艺术是指20世纪初进展而来的现代美术流派如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是这些艺术流派的总称本文从现代艺术的三个代表流派的主要艺术家毕加索、马蒂斯、达利入手,从他们的艺术创作理念中汲取对儿童绘画表现的新认知,以此来论述现代艺术中的画面构成形式对儿童绘画教学实践运用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艺术;构成形式;儿童绘画;教学实践 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教化功能,但是依旧有着其局限性在2022年11月2日举行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上,卡维奇提出:“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要推动艺术融入社会以及社会平等〞当下艺术职能的转变,艺术教育的普及,对儿童绘画教育的进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儿童绘画教育不再仅仅依靠于校内的小环境,而是包括校外的家庭、社会、文化、自然的大环境的总和 一、现代艺术的画面构成形式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立体派与学前儿童绘画教育 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是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期毕加索的绘画还是以写实为主,他曾经说过:“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随后他经受了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的探究,开始转入立体主义时期他的立体主义风格探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受到了塞尚和勃拉克的绘画思想的影响塞尚抢先提出用柱形、球形、锥形等几何图形去将物体的样子进行概括,强调画面的结构感,抛开精确透视法,呈现多个角度的透视进行统一构图这一理念的提出,对现代艺术流派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加索受其启发,摒弃传统透视关系,让物体的形脱离了写实的成分,注重画面的总体设计,使得画面变得更加具有表现意味我在儿童绘画教学实践中发觉,儿童尤其是幼儿对于绘画的启蒙都是从简洁的几何图形开始的,他们区分观看对象基本不留意详情,而是从大的体积出发,把物体的形概括化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小伴侣们用圆形来概括人物的头,用长方形和椭圆形来描绘人物的身体和腿,以及画面中人物的双重透视关系,这些都与毕加索的画面构成表现类似在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开始用多面的抽象的样子和空间去表现事物,将三维空间的事物假想成四维空间,比方侧面像能看到整张脸的五官,如他的代表作《哭泣的女人》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表达方式,这跟儿童的观看方式有关,在他们的认知里,人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他们对事物的写实表现,完全再现了他们所了解到的客观事物的一般性特征,是知觉形式的再现。
〔二〕野兽派与学前儿童绘画教育 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是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大胆多变,具有剧烈的装饰性意味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线条还是色彩的表现都独具趣味性他在《画家笔记》里提到应当用儿童的眼睛观看世界1941年马蒂斯接受了肠癌手术使他坐上了轮椅,不方便像以前一样去画画,所以开始尝试用剪纸来进行创作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同他的绘画一样,造型稚拙简练,色彩极具感染力他在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剪纸拼贴作品,比方《蓝色的裸体》系列,以及依据爵士乐所创作的《爵士》系列剪贴作品等在幼儿园儿童美术教育中,剪纸课程可以培育幼儿的观看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和审美情趣具有主动的影响剪纸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美术课程的必修科目,这样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剪纸的表现技法,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还可以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借鉴野兽派的色彩及线条表达形式,让作品突破既定的框架〔图1〕为学生参考马蒂斯的作品所作的剪纸拼贴作品莫罗曾经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洁,你的感觉越明显〞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儿童美术教育,不必一味地追求冗杂的技法,简洁地去观看对象,并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描绘出来,让画面变得好玩。
〔三〕超现实主义与学前儿童绘画教育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能代表法国文化的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者们的艺术理念主要是受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描述了艺术家在童年时期与其后生活中所得到的印象和成年时期有意识的记忆不同,童年的记忆在特定的时刻会被引发出来,这种被引发出来的记忆事实上已经经过主观无意识的加工和假装,用来服务于以后的需要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1904-1989〕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早年拜读了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这些理论对达利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弗洛依德所提到的记忆中经过无意识加工过的符号,在达利的作品中就表达出了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在达利的代表作《记忆的永久》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元素,如软表、红色的怀表、蚂蚁、镜子等,在达利的印象中,“蚂蚁〞象征着他潜意识里“焦虑、担心〞的心情这一切源自达利的童年时期的记忆,他宠爱的一只小蝙蝠身上爬满疯狂的蚂蚁,他没能救得回那只小蝙蝠,因童年印象产生的特定元素儿童的绘画本质是不具备意味的形式,儿童绘画中的想象是来自于客观现实基础上的创造,在小伴侣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象征性元素,如〔图2〕幼儿园小伴侣的作品《春游》,里面的人物同达利作品里的荒诞梦境一样,将腿无限拉长。
在小伴侣的眼里,腿长代表跑得快,这样处理画面,表现了小伴侣对于春游这件事的雀跃的心情 二、结语 现代艺术代表着全新的艺术语言,现代艺术中的形式化、观念化等要素与儿童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都从儿童绘画中去查找艺术价值,强调像孩子一样去画画,追求绘画的纯粹性本文以现代艺术的三个代表艺术家为切入点,来论述现代艺术中的画面构成形式在儿童绘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儿童绘画作品中的真实与执着给予现代艺术大师们原始的绘画冲动,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从大师们的作品构成形式和观念中重新汲取对儿童绘画的认知不是教儿童单纯地崇拜大师的画作,而是要老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感,保持绘画艺术的单纯静穆,查找正确引导儿童去进行创造活动的新思路从心理学角度去解读儿童的童心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如何去自觉维护儿童的童心,将天真稚拙的心灵感受作为艺术精神取向 参考文献: [1]殷铄.艺术教育:转变世界的力量.中国美术报,(129):2-7. [2]亨利·马蒂斯[法]著.画家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萨尔瓦多·达利著,欧阳英译.达利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4]皮埃尔·代克斯[法]著,王莹译.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5]Spurling,Hilary:TheUnknownMatisse:ALifeofHenriMatisse.TheEarlyYears,1869–1908,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01. 王云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