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docx
2页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来提升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习惯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仅会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宗教、历史,也会给社会所形成的价值观烙下不同的印记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态度、信念、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分别形成了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农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小农经济使人们视野狭窄,思维闭塞虽然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但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人们更愿意维持现状,保持和谐,亦缺乏了进取精神以海洋文化为基础的西方社会在经历了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等变革之后,造就了西方人的开拓创新、公平竞争精神中西方的价值观也因受各自的传统文化影响而各有不同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强调以集体主义为中心,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一致以及群体利益的维护。
中国人在交际中看重地缘、血缘、家族等联系,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晋商、徽商等各大商会和宗祠、家谱上,也在今天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唐人街上得到印证然而以海洋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人口流动性大,缺乏共同的生活环境作为交际背景,所以没有稳定的群体关系在这种文化环境下,西方人在交际中更崇尚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与其他个体不同的,强调追求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并十分重视个人奋斗与公平竞争在交际中,他们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也注重自身权利的维护,推崇AA制的生活理念,秉承公事公办的工作原则2中西方思维方式与认知上的差异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1]因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表达也各有不同,普遍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比较直接,在说话做事时总是按其重要性排列后先做重要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则是螺旋形,语言表达含蓄委婉,讲求意会,往往先做一番铺垫之后,再表明自己的意图[2]由此,我们得知汉语侧重意合,注重辩证思维,而英语侧重形合,重视逻辑推理中西方在对事物的认知上也各有不同,比如我国从古至今一直认为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而西方则是以紫色为贵,如习语:tobeborninthepurple(生于帝王之家)并非生于紫色中之意。
再说到龙(dragon)在中国被赋予吉祥美好的寓意,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人中之龙等说法,但在西方龙则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上帝是创世之主,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曾被称为大龙(thegreatdragon)3中西方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呈现最突出的莫过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循环式的、重过程的、过去取向的多向时间观,而西方文化是直线式的、重开头的、未来取向的单项时间观[3]中国人做事情喜欢追根溯源、循规蹈矩并以史为鉴,崇尚尊师敬老、光宗耀祖等思想这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以过去为取向的时间观亦有其消极的方面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西方的时间观则是着眼于未来,认为时不我待,注重做事效率,具有强烈的时间急迫感,不循规蹈矩而注重革新这种时间观上的差异在双方的影视作品中就能体现在中国,历史剧、宫廷剧备受国人青睐,《三国演义》、《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