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doc
6页一年级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田景红作业,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对作业形式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形式非常有意义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而我认为,所谓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 我认为,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创新摒弃传统写生字、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等千篇一律的机械抄写作业,选择学生感兴趣,又力所能及的作业,如画作业、表演作业、音乐作业、实验作业、实践作业等因各人对实践的体验各不相同,各人的表达方式也都有区别,一个班级的作业看完以后,给人的感觉再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各有新意1、愉快的创新画作业根据一些课文的特点,设计创新画作业,把有关文意,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
如学完《四季》一课,让同学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画一画美丽的季节画学完《太阳花》后,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太阳花,再进行评比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时,感到新鲜,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2、生动的表演作业有一些课文故事情节性强,富有童趣,选择合适的课文课外学生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如《架桥》、《香甜的杏儿》、《想做好事的孩子》、《松鼠和狼》等都是表演的好素材有时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表演,如《虎大王开会》、《彩色的云》教师可扮演虎王及课文中的老师,与学生的扮演者对话这样的实践作业富有情趣性和吸引力,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3、轻松的音乐作业语文作业与音乐学科相融合,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如学完《妈妈生日快乐》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回家唱一首歌献给亲爱的妈妈学完《国旗》之后,让学生回家练习唱《国旗》这首歌,有一些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课文内容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练习时,不但深入理解课文内涵,还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验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
4、有趣的实验作业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观察、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实验中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培养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如学了《乌鸦喝水》,《巧装蛋糕》引导学生亲自做一做实验学完《瓶子里的鸭梨》后,组织学生做有关植物生长的实验,并长期关注实验结果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但又不是在进行简单的重复,因此最终的试验结论也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这样的作业设计极具趣味性、挑战性,它在语文的课内外学习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课内外相互沟通,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作业设计的由浅入深1、由认知转向解决问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推进一年级学生的作业由以认知性逐步向解决问题过渡如:学习《礼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的友谊后,再布置作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朋友的友情,可以写短信,可以送卡片,可以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饶有兴趣地自主作业这样的学习,使得师生的活动都是简单、轻松、和谐、愉快的2、由模拟转向现实模拟是让学生在简明、安全的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方法,推进能力的发展但模拟毕竟局限于教室的范围,它所提供的场景和条件,与现实世界中的实际相关问题尚有不小的差异,为了全面推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解决一个完整实际问题的全局感和综合把握能力,我们要将学生从模拟推向现实。
如:在学习《想做好事的孩子》时,先把教室布置成家的感觉,由学生和老师扮演奶奶、妈妈、妹妹、小狗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做好事的意义,再布置作业:为家里人做一件开心的事,学会照顾别人 3、校内转向社会校内活动,不论是认知性还是模拟性,对学生能力增长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将学生的活动不失时机地由校内推向社会,既是教育目的的最终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学习《小溪笑了》时,让学生到校外去调查小溪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之后,再让学生从给小溪作“美容”计划发展到为小溪“美容”做事(以小组为单位为小溪清除垃圾,向小溪周围的居民做宣传在这个作业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社会责任感强了,能力增长了三、作业之后反馈及时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因此,作业之后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善于在作业之后动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做作业的动因,坚持鼓励为主,表扬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说出体验活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阅历、知识积累不同,大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都有很多话要说,都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不拘形式、不限主题,自主拟题把自己的体验包括过程表达出来。
2、朗诵作品每次完成作业后,都要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小组内大声朗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较满意的片断在全班诵读、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评点,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3、交流讨论学生既分工,又合作与鼓励,针对活动中的疑问出谋献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甚至可以开开小型记者招待会,让学生充分交流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4、展示作品通过开辟“优秀作业园地”让学生的创新画、实验成果、实践活动作品及时在教室里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共享作业成功的喜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