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运输事故及预防.doc
14页1机电运输事故及预防机电运输事故及预防一、电气事故及预防一、电气事故及预防(一)井下常见的电气事故电气事故即为用电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亡,或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其他事故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两大类触电伤亡事故包括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以及没有直接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设备事故主要是指由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弧、电火花和危险温度引起的瓦斯或煤尘爆炸、电气火灾等1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人身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和电弧,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时,或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时有电流流过人体,都会造成触电事故按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器官损坏,而导致残废或死亡仅50mA 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电击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表面造成的伤害电伤会在人体上留下明显伤痕,有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在触电死亡事故中,大多数是电击死亡事故因此,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事故1 1)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与电流的种类有关;二是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当人触及到 5mA 的电流时就会有感觉,达到 30mA—50mA 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把 30mA·s 作为安全电流值) ;三是与电流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四是与通过人体的路径有关;五是与人体的特征有关;六是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
人体电阻下降、电流上升,触电危险性越大人体皮肤干燥时电阻值就越大、越湿时电阻值越小,皮肤浸入水中的电阻值更小 )对于触电电流的大小有这样几种电流值: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有感觉的电流值成年男性平均 1.1mA,成年女性约为 0.7mA②摆脱电流值:当超过感知电流时,肌肉收缩增加,人有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值成年男性平均216mA,成年女性约为 10.5mA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值一般认为: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50mA 时,就有生命危险;超过 100mA 时,只要很短时就会使人停止呼吸,失去知觉而死亡煤矿井下取 30mA 为人体触电电流安全极限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安全电流的大小对于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安全电压一般不大于 40V,但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安全电压不应大于 12V2)常见的触电方式)常见的触电方式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可分为三种: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叫单相触电。
地,这种触电现象叫单相触电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和触电环境单相触电是危险的如高压架空线断线,人体触及断落的导线往往会导致触电事故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取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者在高压系统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者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体时而发生的弧光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体时而发生的弧光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进入人体然后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叫两相触电进入人体然后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叫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跨步电压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跨步电压: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2 2.设备事故.设备事故设备事故不仅能直接烧毁电气设备,造成财产损失,更主要的危害是可引发其他事故。
例如,如可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由于电火花引起的瓦斯、3煤尘爆炸事故占有很大比例;此外,还可引发火灾事故,且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危及井下工作人员二)电气事故的预防(二)电气事故的预防1 1.触电事故的预防.触电事故的预防触电事故有低压电网触电、高压电网触电和直流架线触电据 1984~1987 年全国煤矿井下触电事故统计分析,共发生井下触电事故 63 起,其中:低压电网触电 19 起,占 30.2%;高压触电 7 起,占 11.1%;直流架线触电 37 起,占58.7%1)(1)触电事故原因:触电事故原因:低压触电事故原因有:违章带电作业、带电安装、带电检修、带电检查;不执行停、送电制度;设备及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失效高压触电事故原因有:带电清扫、带电检查、带电搬运、带电作业;没有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检查停、送电制度;误操作、误停、送电,误认开关和电缆;没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或失效直流架线触电事故原因有:人员站在矿车上或人员上、下矿车时触及直流架线;在有架线的运输巷行走,触及架线,架线电机车车弓子带电部位过低2)(2) 防止触电的措施防止触电的措施①①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②②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③③操作电气设备的高压主回路时做好绝缘防护措施操作电气设备的高压主回路时做好绝缘防护措施④④电气测量仪表要在瓦斯浓度电气测量仪表要在瓦斯浓度 1%1%以下使用以下使用⑤⑤防止人身触及带电体上下山行走,不能手扶电缆严禁在电气设备与防止人身触及带电体上下山行走,不能手扶电缆严禁在电气设备与电缆上躺坐,以防触电电缆上躺坐,以防触电谨防触及架空线伤人谨防触及架空线伤人按《规程》规定,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自轨面算起不得小于下列规定:在行人的巷道、车场内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位不小于 2m;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 2.2m;在地面或工业广场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 2.2m对导电部分裸露的高压电气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必须围以遮拦,防止人员4靠近同时,在遮拦门上装设开门即停的闭锁开关,以确保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气设备电源断开井下电气设备带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部,即成封闭型,并在操作手柄与盖子之间设有机电闭锁装置,确保不合上盖子,便不能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后,便不能打开盖子。
各变(配)电所的人口处或门口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子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⑥⑥人身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低电压的办法人身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低电压的办法《规程》规定,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36V⑦⑦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高、低压系统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高、低压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⑧⑧不准擅自停送电,不准擅自停送电,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种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种制度⑨⑨遵守电缆敷设有关规定电缆接头应避免出现遵守电缆敷设有关规定电缆接头应避免出现““鸡爪子鸡爪子”” 、、 ““羊尾巴羊尾巴”” 、明接头在水平巷道或倾角 30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在倾角 300及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电缆悬挂高度应保证有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上3 3)对触电者的急救)对触电者的急救①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都脱离电源。
②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腻味胸外心脏挤压③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④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 ,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2 2.电网保护.电网保护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统称为煤矿井下的三大保护5(1)防电网过流电气设备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即为过流过流会使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烧毁设备,电缆着火,引发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过流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三种短路是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是经过导线直接短接形成回路过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实际流过的电流不仅超过了额定电流,而且还超过了电气设备所允许的过负荷时间断相是指三相电动机一相断线,也即电动机单相运行防过流的主要措施是:电气设备正确选型,电气设备做定期的预防性的检查、维修,设置过流保护装置,正确操作电气设备2)防电网漏电当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一相、两相或三相对地的总绝缘电阻下降到危险值以下时,若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漏电电流会很大,有可能出现漏电事故电网漏电可直接造成人身触电,引发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漏电的原因有:电气设备绝缘受潮、进水、老化造成绝缘能力下降而漏电;电缆受到挤压、砍砸,过度弯曲、铁器划伤或针刺而出现裂隙;电缆接头不牢固或出现“鸡爪子” 、 “羊尾巴”或明接头;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或长期过负荷使绝缘老化;电气操作时,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人身触电而发生漏电;电气设备操作时.将金属材料或工具遗留在设备内部,造成一相接触金属外壳;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导致漏电。
防电网漏电的主要措施有: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机械伤害;电缆接头要牢固;不随意在电气设备内部增加额外部件;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不将金属物件遗留在电气设备中;设置保护接地装置、漏电保护装置二、运输提升事故及防治二、运输提升事故及防治(一)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预防(一)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预防1.1.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原因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原因矿井平巷运输时,常发生掉道、追尾、撞车或是由于司机工、把钩工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同时也常发生车辆与行人碰撞挤轧或行人违章扒登跳车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矿井斜巷运输时,常发生跑车撞人事故、斜巷蹬车及乘坐矿车时的人身伤亡事6故发生矿井平、斜巷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行人违章侧如,列车运行时人扒、蹬、跳,列车运行时人在道中间行走等2)司机、蹬钩工违章作业例如,未经调度擅自开车,违章顶车,司机将头探出车外等3)运输管理不严格例如,调度员违章调度,巷道中杂物多,巷道变形未及时修复,缺少必要的阻车器、信号灯等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常见的事故有输送机伤人、胶带发火、断带等带式输送机事故主要是由于胶带打滑或腔带跑偏引起的胶带打滑主要是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矸埋压引起阻力过大或胶带使用时间过长、塑性变形大而引起的;胶带跑偏的主要原因巷道变形过大、滚筒不平行、装载位置不正等。
2.2.矿井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矿井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1)遵守乘车规定列车行驶中或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厢之间搭乘人员;严禁扒车、跳车、坐重车;用架线电机车牵引矿车运送人员时,临近电机车的两辆矿车内严禁乘人;人身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2)遵守人力推车规定人力推车时,人员必须注意前方,开始推车、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发出信号;严禁放飞车;同方向推车时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 5‰,两车间距不得小于 lOm3)严格运输管理电机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非电机车司机不得擅自开动机车;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机车及矿车应定期检修,机车的闸、灯、警铃(喇叭) 、连接器以及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时,都不得使用;矿井轨道按标准铺设,加强维护4)除按规定允许乘人的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以外,其他带式输送机严禁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