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初中现代散文教学课堂激趣导入法例谈.doc
6页初中现代散文教学课堂激趣导入法例谈石 莉(宿州市泗县中学 邮箱 718013822@) 摘 要:初中散文教学,特别是狭义散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引领与激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课伊始采取适宜的方法导入新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好本节课奠定情感基础本文通过具体课例谈初中现代散文教学课堂激趣导入的几种方法巧选音乐激趣导入法、借助视频激趣导入法、利用图片激趣导入法,开展活动激趣导入法、选择教具激趣导入法关键词:现代散文教学 激趣 导入引 言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狭义散文(通常称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篇幅较多,它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初中生因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和学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因素制约,对解读此类文体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散文教学的课堂激活学生情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使之提升理解和品悟能力、丰富阅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情感引领和课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与文本思想感情相近的情感投入课文学习之中而上课之初学生能否及时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是达成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我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初中现代散文课堂教学时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的问题。
介绍几种有效的激趣导入方法,阐述运用激趣导入法创设情境应注意的事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狭义散文(通常称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较多,它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饱满的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读者通过文字语言来感受作者的情怀和价值取向,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独特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初中生因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和学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因素制约,对解读此类文体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解读障碍主要有:一是缺乏阅读资源,没有可读之书二是阅读环境不好,不读纯文学性的散文三是阅历有限,读不懂纯文学性的散文基于此学生学习散文所存在的困难,散文教学的课堂注重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使之提升理解和品悟能力、丰富阅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1]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学生能否及时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是达成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如何在上课伊始以快速、适宜的方法引领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文本学习,融入文本情境呢?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初中语文课堂现代散文教学激趣导入的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巧选音乐激趣导入法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是最能引起人情感共鸣的艺术,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并陶冶人的情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音乐特别偏受,抓住初中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或轻快、或喜庆、或抒情、或悲伤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相机导入这样把音乐和现代散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较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情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感知文本,其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如有一次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在快上课的时候,我先播放了一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随着歌曲的播放,多媒体展示着歌词,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教室逐渐安静了下来,有不少同学还跟着哼唱了起来,甚至有些情感丰富的女生竟然悄悄抹起了眼泪等到一首歌放完,大家的情绪都还沉浸在歌曲中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我再适时地导入: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这首母子情深的颂歌——《我的母亲》这样的激趣导入,效果很好。
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引起了学生们深深的情感共鸣,能引导初中学生在上课最初的时间里建立积极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接下来再欣赏文本,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其中所包蕴的情感了二、借助视频激趣导入法影视作品有着像、生、光、点等诸多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景情并茂,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充分利用影视资料服务于现代散文课堂教学,往往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唤醒、迁移学生情感,调动、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影视资料导入散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刚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从而在影视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我采取这样的导入激趣: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资料,(大屏幕播放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升起和氢弹试验成功的影视资料,两弹研制成功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以及邓稼先刻苦钻研,带病工作的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和氢弹两弹的成功使我国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让世界重新看待中国,那么,你看了此画面,除了震撼之外,有何感想呢,这一辉煌成就又是如何取得呢画面中的这位刻苦工作的人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我国的两弹事业立下了哪些不朽的功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邓稼先》,去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此影视资料的播放,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缩短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时空差距原子弹爆炸的轰响、蘑菇云腾空的壮观和邓稼先忘我工作的瘦弱身影,这一切无不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能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学习三、利用图片激趣导入法图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其形象性的特点,不仅能够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冲激,而且能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上网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再经过自己的精心选取,总能找出经典图片,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背影》的导入部分可以这样设计: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多媒体显示)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饱经沧桑的父亲、坚韧的父亲等)从哪里读出来的(车辙似的皱纹、凄楚迷茫和恳切的眼神等)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看看能从中读出什么。
屏显课文第二次描写“背影”的段落,生齐读后明确在这个导入设计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由经典美术作品到经典文学作品,由图画中的父亲到文字中的父亲,由欣赏油画到欣赏语言,由“具体”到“抽象”,这种过渡方式很自然,很精巧,而且意味深远这一机智、巧妙的导入既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又能达到引导提示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2]再如:有一次我在教学《春》一课时,学生刚上完体育课后回来,显得比较激动,尽管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了,可是教室内依然有些乱哄哄的这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并配以舒缓的轻音乐,教室内立刻安静了下来学生们在欣赏美景图片的同时心情也逐渐得以平静,并很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试想,如果教师在导入时不新颖,学生肯定没兴趣听课,课堂纪律就很难控制不能顺利的把学生带进课文学习之中,那样课堂教学目标也就很难达成了四、开展活动激趣导入法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依据课文线索,或者课文重要段落,或者课文主旨等设计活动导入,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之中,迁移情感,拉近学生情感与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距离这种激趣导入法比较适合记叙性散文的教学导入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一课之前,我要求学生观察一处花卉或瀑布(也可以观察图画、视频),并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
上课伊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美图用文字表现出来,各具特色,这是图文转换有的同学不仅描写出了美景,还融入了个人的喜爱之情,这就是融情于景的写法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以情感的流动为线索”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紫藤萝,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又是怎样把静态的景物写活的?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先形成情感体验,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体验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学习文本就容易多了同时,通过教师的点评、引导,学生明白了自己作品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想:我写的和作者写的哪个好他是怎样写的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就会有效地引领他们去认真学习文本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作者对一树紫藤萝的描写:“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等让学生感受:这些文字给读者一种流动的动态享受,也流露出作者欢快、喜悦之情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四、 选择教具激趣导入法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这种心理特点为使用直观教具导入提供理论依据,不管是实物,还是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都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
选择教具要注意切合文本的要求和需要如教学《贝壳》一文,上课之初,我拿出了几个颜色不同、形态各异的贝壳展示给学生欣赏,当学生看到贝壳时,立刻热情高涨,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并小声议论着教师拿起一枚贝壳适时发问:由这枚小小的贝壳你们会有什么样的联想呢?学生就会在浓厚的兴趣中很快进入对文本的学习五、讲述故事激趣法导入一则精彩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很快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进入故事内容,从而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一课,教师可以先讲述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事件,引出关于“英雄”定义的探讨,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转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这一种导入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对课文主旨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激趣导入的方法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可以综合起来运用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谈感受导入,在听歌的过程中依序展示32张幻灯片,前16张是东北优美的风景,后16张是日寇入侵后田园荒芜、尸横遍野的惨烈画面,以此画面的对比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这样不仅扣住了教学重点,而且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入情入境,调动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文质兼美的散文,美在形式,美在语言,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但是要使初中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就要贴近文本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散文教学激趣导入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这有待于我们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但不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导入设计要具有目的性目的性就是说激趣导入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例如个别导入设计得很热闹,学生也情趣高涨,但离自己实际上课内容相距甚远激趣的目的性不强,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其次,导入时要控制好时间导语要短小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导入设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年龄、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依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合理的激趣法导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就会很快地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关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进入情境后的热情反过来又丰富了入胜的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就成了“我”愿意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出版,2013年第3期,第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