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doc
8页论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一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双师型”教师;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 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 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依据“双师型”教师 的内涵、素质以及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双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 职院校的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更必须具有 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 来说,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 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一是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 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有进行专 业理论或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还应该具有本专业在基层生产、建设、服 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具有指导本专业实验、 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能力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有这样几方 面的素质川:(1)应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 技术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验、实训、实习,使学 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
2)应具备 “三动手”一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 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 技能提升之路3 )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 如操作人员的“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维修人员的 “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等4)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 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 革新意识和能力二、“双师型”教师的特征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知识结 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高职教 育的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 技能外,还要熟悉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术、技能, 并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2)素质结构作为从事高等 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必须具有敬业精神3)能力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 具备教学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 “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 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重任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师 资队伍建设1 “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目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 原来主要从事开放本、专科和普通专科"机电一体化专 业”的教学,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研 究生占83%,都具备讲师以上职称,还有教授和副教授,具 有较强的理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院成立之初,已意 识到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的要求,及时选派教师赴国 外进修学习,或到国内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提高经过几 年的努力,部分教师基本具备了 “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但还有不少教师未达到要求,他们所缺乏的主要是实践经 验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 提高的瓶颈,也将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 的影响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尽快地帮助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相关的动手操作能力, 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 除了要具有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设计与制造、 信息技术与控制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 较为丰富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动手 操作能力针对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笔者提出建设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 队伍建议1) 鼓励更多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虽然“双师型”教师要注重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但 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对“机电一体化专业” 的教师尤为重要。
学院应在政策上更加宽松,鼓励并支持 更多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促进教师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师学历结构 更加合理,提升“双师型”的含金量2) 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同类学校进修学习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方向,选派骨干教师 去发达国家或国内示范性同类学校对口专业进修学习,学 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如何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进而 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3) 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素质是必 备的条件之一,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高 等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高校教师必修的四门课程的岗 前培训,以便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更 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 的“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 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建议新招聘来 的应届毕业生,必须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 企业等对口基层实习锻炼一年以上,以积累实践经验和专 业技能,并在两年内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 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4)直接到企业锻炼, 提高实践能力对未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在职青年教师,也要制定出 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安排他们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 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单位进行锻炼。
要求他们 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直接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研制 和老产品的技术改造,在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与培训,提高 实践能力同时,也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 级证5) 利用实习、实训机会,进行传、帮、带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实践性环节较多,教 研室可以安排已达“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帮助未达“双师 型”要求的教师,利用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传、帮、 -4+bTJT o(6) 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线兼职教 师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 社会的合作已成为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合作中 获取企业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实 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 技术、管理等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为用人单 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正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商谈合作 共建实验实训室事宜,这为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双师型” 教师作了积极的准备7) 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具备“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在分配制度上给予 政策倾斜,如增加校内津贴等8) 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目前,学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双师 型”系列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职称仍用“普通本科标准”。
其实,这仅仅适合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对高职教师 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却没有一个令 大家满意的标准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可以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做 出的许多相关指示和规定,从经济发展趋势对高级应用型 人才的要求,组织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可操作的“双师 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9) 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 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 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要求的合格学 生,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能力,掌握最新实 践技能,不断拓宽知识面,保证知识的先进性、前瞻性 而要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 培训的理念,当专业课程发生变化时,才能胜任新任务的 要求10)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肩负着开放 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网络 平台,通过开放教育手段,培养合格人才,已取得成效 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 高等职业教育对我院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学院应该 积极鼓励教师认真研究和实践,使教师成为能利用远程开 放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