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_审分览(三)原文.docx
4页吕氏春秋•审分览(3)原文审分览(3) 所以,有办法知道君主狂妄,那就是根据他说的话 恰当;有办法知道君主昏惑,那就是根据他说的话得体所谓君主, 就是以不求恰当为恰当、以不求得体为得体的人啊恰当与得体不属 于君主的范围,而属于臣子的范围所以善于当君主的人不担当任何 官职,其次是不做具体的事情担当官职就会有不能完备的情况,做 具体事情就会有不能周全的情况不完备不周全,这是官吏之所以产 生疑惑,邪僻之所以出现的原因现在制造车子的,要经过许多有关 部门然后才能造成治理国家难道只象造车子吗 ?国家是靠众人的智 慧和才能来维护的,不可以用一件事情一种方法使它安定下来能以不变应万变,没有方法却能做成事情的,只有有道之人才 能这样有个鲁国边鄙地区的人送给宋元王一个连环结, 宋元王在国 内传下号令,让灵巧的人都来解绳结没有人能解开儿说的学生请 求去解绳结,只能解开其中的一个,不能解开另一个,并且说: 不是可以解开而我不能解开,这个绳结本来就不能解开 向鲁国边鄙地区的人询问一下,他说, 是的,这个蝇结本来不能解开,我打的这连环结,因而知道它不能解开现在这人没有打这连环结,却知道 它不能解开,这就是比我巧啊。
所以象儿说的学生这样的八,是用 不 可以解开 的回答解决了绳结的削题郑国的太师文弹瑟弹了一整天, 而后站起来在瑟前拜了两拜说: 我学习你,学习你的音律变化无i穷所以象太师文这样的人,先让自己的心如兽类一样冥然无知, 所以才能掌握弹瑟的规律所以,思虑就会使自己受到损伤,智巧就会使自己遭到灭亡, 自夸逞能就会使自己遭殃,担当职务就会使自己狂妄所以神妙至极 就能逍遥自得,转瞬即逝,但人们却看不到它的形体,圣明至极就能 移风易俗,但人们却不知道是跟随着什么改变的,超群出世,但没有 不和谐的,治理人民,称孤道寡,而不受阻塞壅闭这样,奸邪的实 情就能了解,阴险邪僻,善进谗言,阿谀奉承、机巧虚诈的人就无法 靠近了凡是奸邪险恶的人,一定要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呢 ?就是凭借君主的亲自做事君主喜欢亲自做事,那么担当官职的人就会放弃 自己的职责去曲从君主所做的事了曲从君主所做的事,有了过错, 君主也就无法责备他,这样,君主就会一天天受损害,臣子就会一天 天得志这样就是该运动的却安静,该安静的却运动尊贵的变为卑 下的,卑下的变为尊贵的,这种现象就由此产生了.这就是国家所以 衰弱、敌国所以进犯的原因啊奚仲创造了车子,苍颉创造了文字,后稷发明了种庄稼,皋陶 制定了刑法,昆吾创造了陶器,夏鳏发明了筑城。
这六个人,他们所 创造的东西都是适宜的,然而却不是君主所应做的所以说,创造的 人忙乱,靠别人创造的人平静只有掌握了当君主的原则,才能了解 性命的真情,所以驾驭天下而不感到费力,这样的人就叫做完人任数【原文】三日: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今乱而无责,则乱愈长 矣人主好暴示能,以好唱自奋,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是 君代有司为有司也,是臣得彳爰随以进其业君臣不定,耳虽闻不可以 听,目虽见不可以视,心虽知不可以举,势使之也凡耳之闻也藉於 静,目之见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君臣易操,则上之三官者废 矣亡国之主,其耳非不可以闻也,其目非不可以见也,其心非不可 以知也,君臣扰乱,上下不分别,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 驰骋而因耳矣,此愚者之所不至也不至则不知,不知则不信无骨 者不可令知冰有土之君,能察此言也,则灾无由至矣且夫耳目知 巧固不足恃,惟修其数行其理为可韩昭厘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 小,昭厘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来也,昭厘侯日:是非向者之豕邪? 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者曰: 君王何以知之? 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闻之,曰: 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何以知其盲? 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
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 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则治,三者任则乱 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 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十里之间, 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其以 东至开梧,南抚多 婴页,西服寿靡,北怀檐耳,若之何哉?故君人 者,不可不察此言也治乱安危存亡,其道固无二也故至智弃智, 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 凡应之理,清净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纪,无唱有和,无先有随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 则扰矣,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东哉?故曰君道无知 无为,而贤於有知有为,则得之矣有司请事於齐桓公,桓公曰:以 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父习者曰:一则仲父, 二则仲父,易哉为君! 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彳爰, 曷为其不易也? 桓公得管子,事犹大易,又况於得道术乎?孔子穷 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日: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彳爰馈。
颜回对 日:不可向者煤食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 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