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册).doc
5页第 6 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一、基础练习1 . A 2 . B 3 . D 4 . A 5 . D二、拓展练习6 . ( l )多山,缺少大河平原;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有优良港湾 2 )发展海外贸易理由:多山,缺少大河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但有可供交换的商品(经济作物有葡萄、橄榄,还有大理石、陶土和各种矿物,手工业方面有陶器制作),以及优良的港湾和漫长的海岸线 3 )小国寡民;以独立城市为中心,周围有若干乡村;经济主要是手工业和商业;人口数量不多,从数万到数十万;城邦居民成分复杂 4 )多山,大海阻隔;缺少大河平原;产粮不足,无法供养更多人生存 5 ) D7 . ( l )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内部问题) 2 )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 3 )部分社会成员(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容易形成集体专制第 7 课希腊古典文化一、基础练习1 . B 2 . C 3 . A 4 . A 5 . C 6 . C 7 . D二、拓展练习8 .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建议教师从重视口传史料对研究人类早期文明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历史必须坚持重证据、重视原始资料的科学态度等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本题实际上涉及研究历史过程中对史料的鉴别与筛选问题史料的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考古遗迹、遗物)、文字的(如铭刻、文书和著述)和口传的(如民间诗歌、传说)等各类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需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甄别《 荷马史诗))属口传史料 《 荷马史诗 》 所叙述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以及史诗中穿插的许多希腊神话和传说的内容,反映出公元前 n 世纪至公元前 9 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这种口传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外,谢里曼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9 . ( 1 ) A ( 2 ) C ( 3 ) D ( 4 )参考思路: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城邦,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与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一、基础练习 1. .D 2. C 3. C 4. A二、拓展练习 5.(1)B(2)人身自由,但不属于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3)A(4)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5)B(6)成果:打破贵族的特权,百人队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打破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以地域部落代替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局限:按照财产多少决定百人队的数字,以及在百人队会议进行表决时,每个百人队只有一票的规定使第一级的富有者还可操纵绝对多数7)C(8)土地少,加上连年出征,负债严重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9)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护官”,以保护平民利益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6.内因:统治者腐朽;奴隶制度的腐朽性使奴隶和奴隶主都失去了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军队和官僚机构过度的开支,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上的分散伴随以政治上的分权,随着贸易的衰落和国家岁入的减少,帝国大厦开始崩溃。
外因:蛮族大规模入侵第9课 罗马法体系一、基础练习1. A 2. A 3. D 4. A 5. D二、拓展练习6.(1)C (2)“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制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利,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的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部法只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3)《民法大全》说明古罗马人已有制定法律来约束人民行为,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罗马人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第三单元单元练习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1.选举法:选举城邦重要公职人员;立法权和行政权:修改法律、解决财政收支、决定宣战和媾和、缔结和解除盟约、评定军功等;司法审判权;监察权2.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唯才是举3.奴隶、外邦人、妇女、未成年的男子,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
4.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部分的公民,仅占总人口的9%左右);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二、真正的法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保留了许多原始习惯法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2.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3. A4.法官极有可能会判定罗莫洛斯的家人胜诉理由:当时(公元前510年)古罗马还尚未形成成文法典,量刑定罪依据习惯,贵族掌握着对习惯法的解释权,可以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护自己的特权此外,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也会与贵族展开不懈的斗争,也有可能胜诉)5.可能性一: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斯一般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站死士兵的家人可能性二:罗莫洛斯的财产被其家人继承,因为他有继承人,再者“十二铜表法”作为早期的成文法,仍然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6.法官不会判克丽奥佩特拉母子加入罗马籍因为,罗马的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如果从恺撒的强权角度考虑,他们也可能会获得罗马国籍)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一、基础练习1. D 2. B 2. C 4. A二、拓展练习5.(1)A(2)经济:商贸繁荣;宗教:半岛的宗教祭祀中心,有天降神物的黑色陨石和克尔拨古寺,多神自然崇拜盛行。
3)周边外族争夺霸权的战争,凯觎半岛商路控制权的战争,致使经济严重衰退;生存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信仰危机,外来宗教观念传入4)B(5)A(6)C(7)610年在麦加传教,遭到迫害,被迫于622年出走麦地那;不久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7世纪30年代初,阿拉伯统一国家初具形态6.661年,穆阿维亚建立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750年,阿拔斯利用下层民众起义,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阿巴斯王朝,迁都巴格尔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此后转向衰落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第11课 奥斯曼帝国一、基础练习1. A 2. D 3. C 4.改变了其统治下的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如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迫使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二、拓展练习5.政教合一,以伊斯兰教为立国的基础,《古兰经》是一切权力和法律的最终根据;开始使用苏丹的称号,苏丹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下设分管具体事务的官员。
第四单元单元练习一、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1.在两河流域实测子午线,并据此推算地球体积和圆周;建立巴格达天文台,发明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和星盘仪等;编制《天文表》,是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文学作品《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伊斯兰装饰艺术中没有人和动物圆形,但是精致的几何图形、绚丽的色彩组合等使这些艺术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典型的清真寺样式圆顶、尖塔等也反映了伊斯兰文明中独特的建筑风格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人类文明多元论断的正确性二、在火星上观察地球,印象最深刻的地方1.奥斯曼帝国2.伊斯坦布尔3.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4.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改变了其统治下的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对有些地区的影响尤为深刻如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第12课 封建制度一、基础练习1.(从左至右依次为)日耳曼因素、隶农制、4. 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11世纪:西欧封农奴2.(1)C(2)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3.庄园 国王 教会贵族建制度基本确立;14世纪:14世纪之后庄园衰败二、拓展练习5. B E D C A6.在采邑改革后,封建主层层分封,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各级制度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国王位于最上层,但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这种情况在法兰西最为典型国王只能控制自己的直属领地,收入有限,加上生活奢侈,入不敷出,又无处搜刮,出现王朝拦路抢劫的现象并非偶然第13课 城市的复兴一、基础练习1. 11 意大利北部 法兰西南部 2. 英国议会 法国三级会议3.(1)封建等级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8世纪上半期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在封建主层层分封的过程中形成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确立以后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2)封建等级制是国王与各级贵族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侯、伯、子、男爵,骑士位于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有限。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3)封建等级制的统治基础是各级封建贵族等级君主制中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4)封建等级制中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等级君主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 C二、拓展练习5.Burgher为“公民,人民”,bourgeoisie为“资产阶级”从词源角度分析,市民、资产阶级都与城市密切相关,可以理解为从中世纪城市市民中产生早期的资产阶级6.(1)东方由富强转向落后,西方由落后转向先进2)西欧封建制确立后,生产力水平提高,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在与封建领主斗争中,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意大利北部地区城市兴起早,发展快12世纪以后,英、法王权呈加强之势,先后召开等级代表会议,实行等级君主制,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拜占庭帝国日薄西山,统治阶级内部派别斗争激烈,到了灭亡的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