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新民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新民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A、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与圆心O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F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在A点时,FN>Mg,摩擦力方向向左B.小滑块在B点时,FN=Mg,摩擦力方向向右C.小滑块在C点时,FN=(M+m)g,M与地面无摩擦D.小滑块在D点时,F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参考答案:B2. (单选)对于真空中电量为Q的静止点电荷而言,当选取离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离点电荷距离为r处电势为(k为静电力常量)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的带正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小球正下方的绝缘底座上固定一半径为R的金属球,金属球接地,两球球心间距离为d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上分布的感应电荷的电量为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电量B.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电量C.绝缘丝线中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D.绝缘丝线中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参考答案:A金属球球心处电势为0,而金属球上的电荷由于q的存在集中在球的上端,则有,得,A正确,B错;绝缘丝线中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CD错。
3. (单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图线p﹣t图如图所示,则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 ) A. 温度升高、体积减小 B. 温度降低、体积增大 C. 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D. 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参考答案: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图象过原点,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得:气体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B错误,D错误,C正确.故选:C4. (单选)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B. C. D.参考答案:B 解析:某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绕其飞行的卫星质量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解得:v1=…①又因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得:=mg…②v2=v1 ③,由①②③解得:v2= 5. (单选)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B速度最大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参考答案:A解:A、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图看出,整体所受的合力先沿正方向减小,后沿负方向增大,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对A而言,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A所受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则知在t=0、2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t0时刻,加速度为零,A、B间的静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C正确.B、两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则t0时刻B速度最大.故B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两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则2t0时刻A、B运动的位移最大.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他们将拉力传感器一端与细绳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用拉力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的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图乙中的纸带上A、B、C为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打点计时器所打的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交流电源①由图乙,AB两点间的距离为S1=3.27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S2= cm,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 m/s,小车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 来测量出 ; ③由于小车受阻力f的作用,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中必要的是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参考答案:① 8.00;0.400; 1.46 ②天平, 小车总质量(或小车质量)③A7. 有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它们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20kgm/s和PB=15kgm/s,碰撞后B球的动量改变了ΔPB= -10kgm/s,则碰撞后A球的动量为PA′=__________ kgm/s,碰撞前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__________。
参考答案:30,8.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0.501.001.502.002.50速度v/(ms-1)0.120.190.230.260.28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参考答案:(1) 之前 ; (2)(绘图略)(3)答: 正确,有v-t 图像知v越大,a越小, 合力越小,风阻力越大9. (选修3-3(含2-2)模块)(5分)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由分子力做功情况决定,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现有两分子相距为r,已知 r0为两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时的距离,当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 ,当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 ,当r 某同学用以上器材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14kΩ,就成功地改装了一个简易的“R1k”的欧姆表,改装成的欧姆表表盘刻线如图乙所示,其中“15”刻线是微安表的电流半偏刻线处 (1)红表笔一定是____(填“A”或“B”) (2)原微安表的内阻Rg=____Ω (3)理论和实验研究均发现,在图甲电路的基础上(不改换微安表.电源和电阻箱的阻值).图乙的刻度及标度也不改变,仅增加一个电阻R′,就能改装成“Rl”的欧姆表,如图丙所示,则电阻R′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2.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波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t=0.15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________方向(选填 “正”或“负”). 参考答案:40 负13. 16.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12-a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 (3)如图12-b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 = 3.20 cm,x2 = 4.52 cm,x5 = 8.42 cm,x6 = 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μ = (3)a =1.3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6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 ①对外做功5J,则其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 J. ②试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压强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答案:①减少,5;②气体体积增大,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内能减少,则温度降低,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则气体的压强减小4分要有四个要点各占1分;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温度降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减小15. (10分)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 (1)物体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2)4S末物体的速度是______,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3)请根据图画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