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ppt-高中音乐.ppt
18页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惟有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圣日耳曼昂莱 出生日期:1862年8月22日 逝世日期:1918年3月25日 职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主要成就: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代表作品:钢琴曲《前奏曲》、《练习曲》,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20世纪的音乐舞台,是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开帷幕的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生在巴黎近郊父亲是店员,还参加过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父母都与音乐无缘,他们更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够成为海军军官德彪西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在音乐学院上学时,德彪西虽然刻苦用功,许多功课都不错,还得过奖,但他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1879年,德彪西经由老师介绍,认识了梅克夫人梅克夫人从小喜欢音乐,文化素养很高丈夫死后,留下一大笔积蓄,她深居简出,除了独自坐在包厢中听音乐会外,什么地方也不去。
她虽然非常富有,但却感到寂寞孤独,音乐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寄托她常常邀请一些音乐家来家作客、演奏,并常常帮助贫困的音乐家她与柴科夫斯基的情谊已成为传世美谈1880与1881年间的暑假中,德彪西应梅克夫人邀请在她家的三重奏团中演奏钢琴,同时担任她孩子们的音乐教师旅居俄国使德彪西有机会接触到了一大批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穆索尔斯基的大胆探索尤其令他折服他在俄罗斯作曲家们的心目中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柴科夫斯基在给梅克夫的人信中说:“德彪西的面容和他的手,使人想起少年时代的‘钢琴之王’——安东·鲁宾斯坦愿上帝赐福于他,使他能够像钢琴之王那样,一生幸运1884年,德彪西因合唱《浪子》获得罗马大奖按照规定,获此奖者将由政府派送意大利学习4年第二年,德彪西入学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居此期间,他完成了早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清唱剧《中选的小姐》和管弦乐《春》这两部作品已清晰地显示出德彪西的创新意向,于是引起校方的反感从此,校方拒绝上演他的作品19世纪末的法国,正处于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的时期在巴黎文学艺术界最盛行的是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绘画上的印象主义所谓象征主义是由当时法国诗人马拉美等倡导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主张在创作中直接表达感情,更不屑于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过分重视语言的形式美,把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在语言本身的音韵起伏上,甚至不惜牺牲语言概念上的清晰。
他们的诗作让人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但又往往不知所云印象主义,是当时一个画派 的名称在一批青年画家1874年举行的一次画展中,有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作品,这个流派因以得名印象主义者的画强调物体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印象以及在这一瞬间物体周围的色彩光线变化他们在作品中,用多变的线条和模糊的色调取代了传统绘画中所要求的清晰的轮廓和明确的色彩关系1885年以后,德彪西认识了象征派诗人马拉美马拉美家中常常聚集着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和画家他们每星期二都在一起热烈地探讨艺术问题,思想非常活跃德彪西乐此不疲,每会必到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了亚洲地区的东方民间音乐这些音乐不曾受过西方音乐的影响,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德彪西十分喜爱这些来自远方异国的音乐文化,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在东方音乐的影响下,他渐渐在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个别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 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 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主要作品,(1) 管弦乐曲: 《春》(1886);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 海》(1905); 《意象》(1912).(2) 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鸣曲》(1915); 《长笛、中提琴和 竖琴奏鸣曲》(1915); 《小提琴奏曲》(1916-1917).(3) 钢琴曲: 《贝加莫组曲》(1905); 《钢琴曲》(1901); 《版画》(1903); 《意象 》(1905和1907); 《儿童园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练习 曲》(1915); 《白与黑》,供两架钢琴演奏(1915).(4)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选的小姐》(1888); 《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 (1911).(5) 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亚麻色的少女,1910至1913年间,德彪西连续创作了24首钢琴小品,他自己称之为《前奏曲》。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首整首作品短小、精练,通过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音调,刻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形象主题旋律线条清晰,富于歌唱性,音乐轻柔、飘逸、朦胧,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聆听《大海》,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德彪西从少年时代起就非常喜欢大海,中年时,他每年夏天必赴海滨避暑大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交响素描《大海》由三个乐章组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波涛的嬉戏》和《风与海的对话》1905年首演时,反应平平1908年由德彪西亲自指挥再度上演时,却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印象派音乐在音乐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在音乐创作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音乐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奉献给世人,并对近代的音乐创作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以至其后有许多音乐家都有印象主义的音乐作品,如意大利的雷斯庇基,法国的杜卡,拉威尔,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留斯,德国的雷格,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音乐并不以描述实物为主,但是一些音乐作品却的确是应情应景而写的。
这些音乐被称为标题音乐而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几乎都是标题音乐这意味着这些作品会以风景,诗歌或者是图像为题,例如德彪西的《大海》 一如印象主义绘画,倾向于描绘物体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轮廓,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梦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