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火材料使用技术要求.doc
7页耐火材料使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的分类、理化指标、配料要求、运输与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 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回转窑及预热器系统使用的各种耐火材料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的本标准条文,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版本的可能性《工厂工艺管理规程》3. 分类a高荷软砖b硅莫砖c高铝砖d高强耐碱砖e耐碱隔热砖f耐火材料注料g优质硅酸钙板h硅酸铝耐火纤维棉(毡)4. 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附图图1砖衬总体布置图2正确的和错误的砌筑-TH图3窑体(径向)变形部位的砌筑处理图4正确的和错误的锁缝方法耐火材料理化性能指标表(一)高荷软砖硅莫砖抗侵蚀高铝砖抗剥落高铝砖高强耐碱砖牌〒PH-80HMZ-11SCDYRS-70RK-H耐火度(°C)179017601780$1550体积密度(kg/m3)>27502255022600226002200显气孔率(%)W20<22<20冷压强度(MPa)$60N 95>60$50$60抗热震性 (1100°C 水冷)212$20220荷重软化点(To.6°C)>1500>1550(T0.2)M1500$1470>1350热膨胀率(%)0.7导热系数(w/m.k)1.2线变化率化学成分SiO265-70Fe2O3W2AI2O3275$60$7525-30备注耐莫系数29.2CC耐火材料理化性能指标表(二)耐碱隔热砖刚玉质钢纤浇注料刚玉质高强低水泥 浇注料半自流高铝低水泥 浇注料牌号RK-GGF-17G-18SG-16P耐火度(°C)>16501700(使用)1700(使用)1650(使用)体积密度 (kg/m3)1650300030002700显气孔率(%)>30冷压强度(MPa)M15100(110°C 烘)100(110°C 烘)80(110°C 烘)抗热震性(1100°C 水冷)荷重软化点(To.6°C)^1310热膨胀率(%)0.6导热系数(w/m.k)线变化率化学成分SiO260-67Fe?03W2ai2o325-30备注耐火材料理化性能指标表(三)高铝质浇注料碳化硅抗结 皮浇注料高强耐碱 浇注料优质硅酸钙板硅酸铝纤维棉(毡)牌号G-16GC-13GT-13NLHCS-20GLX- II耐火度(°C)1600(使用)1300(使用)1300(使用)1050(使用)1000(使用)体积密度 (kg/m3)265024002400200200显气孔率(%)冷压强度(MPa)100(110 °C烘)70(110 °C 烘)70(110 °C烘)N0・4(抗折)抗热震性 (1100°C 水冷)荷重软化点(To.6°C)热膨胀率(%)导热系数(w/m.k)0.048+0.00011t0.134(350°C)线变化率0.1-0.5化学成分SiO2Fe2C)3W0.55AI2O3W48>59备注5. 耐火泥的配料要求5.1普通耐火泥:砌筑高铝砖、低铝砖、及磷酸盐砖的底泥使用42.5级硅酸盐水泥和 耐火泥按重量仁1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加水量以能粘结无流动为宜。
5.2磷酸盐胶泥(重量比)干料:磷酸溶液=1: 0.35〜0.37a磷酸溶液工业磷酸(浓度85%):水=2: 1b干料:集料粉:耐火泥=4: 15.3铁镁水泥:干料:水玻璃溶液=仁0.35a水玻璃溶液:水玻璃:水=2: 3: 1b干料:镁砂:镁粉:铁粉=1: 1: 16. 耐火材料的供应6.1生产用耐火材料由使用单位按年度或半年向采购部提出订货计划(包括品种、规格 需量、供货期等要求),并报送工艺技术部,并经工艺技术部审定同意6.2生产部需改变原定质量标准、规格时应与工艺技术部共同研究决定6.3每批耐火材料进厂后采购部应及时通知使用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品 种、数量、理化性能、包装及是否损坏,受潮等6.4所有耐火材料都必须严格防止受潮变质镁质材料必须存入库中,严禁露天堆放 仓库应有水泥地面,保证不漏雨雪材料应不遭水溅与地面间应有粘土砖或木材铺隔 潮垫层仓库亦要通风良好,避免高温潮湿6.5不同品种、规格的砖及不定型耐火材料也要严格分堆,并有明显标记,标明材料的 品种、规格、数量和进货日期,出库时亦应记录日期及使用窑号等6.6镁质砖存放时间不宜过长,雨季中最好不超过三个月,旱季中最好不超过半年。
存 放中如已受潮,亦要及时采取去潮措施,并在使用中适当延长低温烘烤时间6.7各种砖在卸、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特别是镁质砖卸、运过程中,采购部应派人负 责监督7〕耐火材料的堆放要求7.1按施工顺序堆放7.2按砖的不同规格和不同砖种堆放7.3砖垛间通道宽度:人行道>600mm,运输道1500〜2000mm,砖垛与墙距离 >500mmo7.4堆放要求整齐,同一砖号堆内,只允许有一个不完整的砖垛8・耐火材料的砌筑8.1耐火材料更换的厚度标准a烧成带镁砖,在砖面整体性厚度小于80mm更换;厚度小于100mm的地方,即 行更换b冷却带、过渡带砖,厚度小于100mm更换c分解带、预热带,厚度小于80mm更换8.2砌筑质量的要求8.2.1砌前:窑内残存物料及拆下耐火砖要全部转空,筒体亦要清扫干净,砌前边上未 拆的砖亦要打好十字窑撑以避免转窑旧砖窜动8.2.2要求:砖缝要直、灰口要匀、孤面要平、接头要紧,严格留好适当的膨胀缝 大头灰缝水泥要饱满,小头可以适当留空8.2.3筒体内壁划线,分段砌筑,避免立缝歪斜8.2.4镁砖砌筑中泥土要分组,技术中心、烧成部(或干法部)及施工单位要派专人指 挥,掌握进度,检查质量,发现不合格,要求及时返工重砌。
8.2.5专人配制间缝水泥8.2.6筒体铺底泥:镁砖打底泥3mm,可用铁镁火泥,磷砖打底泥与低铝、髙铝砖相同, 可用普通火泥厚度为1.5—2mm,筒体变形处可打找平8.2.7砌筑中避免小头砖面“爬坡”8.2.8砖缝要求:镁砖:平缝3—4mm,立缝4—6mm;磷酸盐砖平缝立缝均为2.5mm; 低铝砖、高铝砖干法环砌,或按耐火材料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留足砖缝8.2.9打窑撑:当砌筑砖数超过半圈后,多2-3块,开始打窑撑,镁砖窑撑间距: 0.6—0.75m,磷砖、低铝砖窑撑间距0.9m.镁砖打窑撑时,平垫板要钉牢20mm厚, 粗毛毡压缩到只剩10mm以下即可8.2.10交口:交口前要量好尺寸,适当调整砖逢,尽量少用交口砖,特别是薄的交口砖 最好只用一块,交口位置的平缝打铁板块数为两块(并排)详见8.3.4烧成带镁质砖, 琐缝钢板沿环向均匀布置楔入8.2.11工艺技术部相关人员要做好砌筑记录,记录内容为:砌筑日期、窑部位、砖的类 别、质量情况等以备查,窑内耐火砖砌筑完后,由工艺技术部领导组织生产部相关人员 进行验收,经检验合格方可验收8.3在砌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8.3.1用粉笔辅助线控制在轴向和径向方向都与窑体上的焊缝作平行布置。
见图18.3.2在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消除错误砌法,做到图2所示的正确要求8.3.3在窑体的变形部位,可用火泥(最大厚度为8mm)充填,来确保该处砖衬仍能满 足砖衬与窑体间以及相邻单砖间的完全接触,砖衬与窑体仍可靠地同心,见图38.3.4锁缝带常是砖衬中的最薄弱最先损坏的部位,所以琐缝必须完善加工锁缝砖要 用切砖机,切忌用手工进行锁缝砖不得连用,琐缝钢板(最厚2mm)也不得连用, 且不得与锁缝砖相接触,正确和错误的锁缝方法见图4,最后一块锁缝面从砖衬顶部却 楔入,其步骤为a选好待用的砖b填入火泥c将这块砖砌入就位,并刮除多余的火泥d楔入琐缝钢板来固定这种砖8.4耐热碗的施工8.4.1耐热程的配方为425级硅酸盐水泥:低铝硅渣1#集料:2#集料:3#集料=2: 1: 1: 1 (重量比),水灰比按经验确定8.4.2集料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破碎筛分,并严禁混入杂质a1#集料 20〜30mmb2#集料 5〜10mm c3#集料 1〜5mm8.4.3集料在施工前必须用水泡洗干净8.4.4耐热论必须严格按技术员提供的配比进行施工8.4.5施工前筒体内壁灰尘杂物要清除干净8.4.6锚固定在施工前焊上,浇注料砌筑前锚固件上涮沥青漆至少2 mm厚,作浇注料 的膨胀缝用,锚固件按间距200 mm或250 mm交错排列。
8.4.7施工时必须在窑内拌合,及时调整水灰比,施工分两至三层,撒料、捶紧打实 在扎道处必须专人负责捣鼓,凡出现松软处必须铲除重打,施工完粉5-8mm后砂浆8.4.8养护时,必须用喷水方法,严禁用水管冲洗或泼水,人不得踩保护层养护时间 为六个班9.耐火材料的保护措施9.1点火烘窑9.1.1设备试车正常后方能点火开窑9.1.2烘窑原则是“慢升温、不回头”自点火喷油(煤)开始至生料到烧成带为烘窑时 间,一般需6小时,升温曲线以烧成带换砖作依据,如果换砖小于6米,升温时间延长 3小时,如果换砖超过6米,升温时间延长4—6小时9.1.3窑点火前尾排开启,高温风机不可开,视窑内情况适当开启风门,待投料前在开 启高温风机9.1.4烘窑时要活动煤嘴,间歇转窑,使整个镁砖受热均匀,窑转窑时间:窑尾温度100 —250°C, 1/4rpm/60mim; 250—450°C, 1/4rpm/30mim; 450—650°C, 1/3rpm/20mim; 650—800°C, 1/4rpm/60mim; 800°C以上,连续慢转9.2挂窑皮9.2.1窑尾温度达950°C,进V级预热器温度达800以上时即可投料。
9.2.2合理控制头尾煤比例和系统拉风,使窑内锻烧温度及火焰形状和长度合理9.2.3挂窑皮时控制投料量为80%,同时合理匹配窑速9.24稳定系统热工制度,保证入窑物料分解率在90%以上,严防窜生料情况的发生 9.3胴体的冷却根据胴体温度扫描情况来判断窑衬的好坏根据各点温度情况来开启胴体冷却风 机,若开启冷却风机温度仍然偏髙或达到报警温度,说明该部位窑坯转差,应采取措施, 防止进一步恶化9.4开、停窑处理9.4.1根据停窑性质和目的,决定尾排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