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笔记整理版158页.doc

159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6233715
  • 上传时间:2018-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KB
  • / 1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P2…………………P2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P41…………………P4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P101…………………P101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法…………………P136…………………P136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停留于经验的描述,而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战国末期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它比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所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还早三百 来年 2.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多是采用与自然现象相类比,或者思辩式的演绎和推理,16231623 年年, 英国学者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16321632 年年捷克著名教育 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7761776 年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 开始讲授教育学是其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1806 年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它的出现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3..20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 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第一,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第二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 于教育研究;第三,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 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基本评价:第一,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 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第一,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 过程;第三,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 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五,第五, 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 ,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基本评价:第一,第一,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 20 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 给人以许多启发;第二,第二,其缺陷和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 作性的定义;忽略了教育受制与政治、经济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 有很大的片面性 ((3 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第一,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 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继续不断的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 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

      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 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紧密相连;第四,第四,从做中 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第五,以学生 为中心;第六,第六,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基本评价基本评价:第一,第一,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 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第二,第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 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3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家里宁、凯洛夫、杨贤江等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第一,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 教育;第二,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第三,教育的 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 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第 六,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基本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 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5 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布厄迪尔等 基本观点:第一,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 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 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 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第三,社会大众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 , 将其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事,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第四,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 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要素敏感起来,即 对他们进行“启蒙” ,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第五,第五,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基本评价:第一,批判教育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 本主义的教育;第三,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 (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补)(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补)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3.教育学领域范式的多样化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4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一、教育的定义 广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狭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 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活动的结构和教育系统的结构)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活动的结构和教育系统的结构) (一)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活动的结构)(一)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活动的结构) 1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一个求知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 育组织形式等,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 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二)教育的功能:(二)教育的功能: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和作用1.1.教育作用对象:教育作用对象:个体发张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2.教育作用方向:教育作用方向: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3.教育作用呈现形式:教育作用呈现形式: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本质三、教育的本质 1 1.上层建筑说.上层建筑说 传统派的观点,教育是社会的意识意识形态;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根本属性 2 2.生产力说.生产力说 现代派的观点,教育看作是社会生产力;生产性和永恒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 3.多质说(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 折中派的观点,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 4 4.特殊范畴说(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特殊范畴说(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其中,前三派主要是围绕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展开的;后一种观点则重在论证教育区别于 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特点。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起源 1 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法国勒图尔偌;英国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主要观点是:(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2)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 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3)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评价:评价: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 向科学解释它没能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 会性;把教育的问题生物学化 2 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主要观点是:主要观点是: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 评价:评价: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 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 3 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5主要观点是:第一,主要观点是: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 会活动;第三,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第四,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 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 评价:评价: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 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教育的发展(二)教育的发展 1 1、原始社会的教育(补)、原始社会的教育(补) 第一,第一,教育水平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