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接触网硬点.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3024895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接触网硬点的定义一、接触网硬点的定义电力机车在运行中,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接触力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通 常我们称引起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硬点,统称 硬点,接触网上引起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网硬点二、产生硬点主要原因二、产生硬点主要原因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主要有:1、设计原因:由于绝缘锚段关节处和分相绝缘锚段关节采用的特型定位器, 定位器重量较重且集中,引起定位处的弹性降低;元件式分相、分段接头处, 电连接线夹处,隔离开关、避雷器及上网的电连接重量较重且集中,从而引起 受电弓的接触力突变,造成较大冲击硬点2、材质原因:采用合金接触导线晶粒不均匀,导线内部存在应力,在张力 作用下形成波浪弯,接触导线在制造或缠盘过程中形成硬点3、施工原因:接触导线在放线过程中没有采用恒张力放线、没有按照施工 工艺放线形成硬点;在接触网安装调整中人员登踩接触导线、作业车升降平台 直接顶抬接触导线产生硬点4、供电原因:接触网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接头线夹、中心 锚结线夹偏斜;定位坡度偏大(偏小)处所,定位器止钉间隙不标准,弹性较 差(无法正常抬高);局部导线坡度变化大(跨线桥、隧道口等处所接触导线 高度变化剧烈引起接触线坡度较大),定位点间、吊弦点间高差超标,吊弦受 力不均匀或某一吊弦受力较大,形成硬点。

      5、其他原因:工务线路路基(特别是桥头处、隧道口处、路堑和路堤连接 处、钢轨接头处、道床翻浆处、三角坑处)以及抬拨道引起接触网参数变化, 线路晃车造成检测出硬点三、接触网硬点的查找三、接触网硬点的查找1、依据检测车检测出的硬点数据进行复查查找:动车组检测硬点大于 45g,高差大于 150mm,机车安装的弓网动态检测装置 检测超限缺陷数据,接触网参数综合检测车检测的三级缺陷数据2、检修中发现的明显硬弯、障碍点四、接触网硬点排查的方法与步骤四、接触网硬点排查的方法与步骤1、各工区根据检测车提供的硬点数据,现场确定硬点所在的位置范围,即 按照检测车测出硬点的公里标前后查找2、采用步行巡视的方法,观看重点区段(硬点)接触网与电力机车的弓网 动态配合情况,最少观察三趟电力机车通过,发现拉弧处所做好记录,与检测 数据进行对比性和重合性分析,进一步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3、静态测量:利用接触网激光参数测量仪测量第 2 步确定的硬点的相对准 确位置一跨内各吊弦点、定位点、线夹集中载荷处(含锚段关节、线岔过渡点) 接触线的导高;如步行巡视未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则需按第 1 步规定的 范围进行测量4、数据分析:测量中需按附表 1 格式记录各被测量点的接触线导高数据, 计算出相邻定位点、吊弦点的接触线高差。

      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找出硬点的 准确位置,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5、网上观察:利用天窗时间,在作业车平台上观察硬点范围内接触线是否 有明显硬弯或障碍点,导线是否扭面;利用检测工具(游标卡尺、水平仪)测 量定位器限位间隙、导线的磨耗、导线平直度等五、接触网硬点检修(整治)技术标准五、接触网硬点检修(整治)技术标准(一)基本技术标准:1、接触线高差变化:对于跨距内高差大于 150mm 跨距,应严格按照标准进 行顺坡(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第 60 条第 7 点:标准值:120km/h 及以下区段 ≤3‰;120-160km/h 区段≤2‰;200km/h 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 1‰;200-250km/h 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 1‰),且弛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不允许出现负弛度,跨中接触线的预留驰度严格按照 0.5‰*L(L 为跨距长 度)调整2、导线高度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导高调整(恒定值)3、接触线高度变化率:一跨内各吊弦点高度不应出现波浪形变化,相邻吊 弦高差≤10mm4、定位器坡度:按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中标准值调整,160km/h 及以下区 段为 1/10~1/5;160km/h 以上区段为设计值。

      限位间隙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同时必须满足动态包络线要求:120km/h 及以下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 100mm;120~160km/h 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 120mm;200km/h 区段,(导 线高度为 6m 时)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 160mm,200~250km/h 区段,受电弓动态 抬升量暂按 200mm二)各种接触网设备及技术状态均应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同时满足以 下要求:1、锚段关节:中心柱与转换柱间接触线从工作支向非工作支过渡,接触线 应呈抛物线布置四跨、七跨、八跨式锚段关节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三跨、五跨式锚段关节过渡跨距接 触线应按抛物线法调整2、中心锚结:中心锚结处的接触线高度不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 吊弦点 0~10mm,若中心锚结绳其中一根不受力,应调整至 2 根中心锚结绳受 力均匀3、线岔:交叉点处的接触线高度同四跨、七跨、八跨式锚段关节;始触点 处的侧线或非支抬高符合设计规定4、分相:关节式分相同锚段关节5、电连接:电连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 点 0~10mm对新安装的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必须移位至定位点处第一根吊弦 100mm 处;对其他处所电连接线夹移位至相邻最近吊弦点处 100mm 位置,对不 能进行吊弦位移的应移设电连接或加装受力吊弦。

      6、跨距内吊弦布置应按照设计安装图进行等距布置,满足检修标准和工艺 要求,(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第 61 条第 3 点:160km/h 及以下区段 ≤12m;160km/h 以上区段≤10m7、拉出值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调整到检修标准的要求,直线地段必须保证接 触线呈“之”字形布置,曲线地段接触线应始终处于受拉状态承力索的中心 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半斜链型悬挂,直线区段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 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 连线8、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 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 V 字型六、硬点检修(整治)有关注意事项六、硬点检修(整治)有关注意事项1、在作业前开工预想会上每次学习接触悬挂检修工艺接触网检修人员严 禁直接上网踩踏接触线,严禁使用不当工具和利用作业车升降平台直接顶抬接 触导线2、在处理硬点前,应首先检查张力补偿装置补偿灵活,无卡滞现象,各定 位点处状态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方可进行硬点整治工作3、在处理硬点前,应根据接触网定位器、补偿装置等设备安装曲线的技术 要求,对接触网进行调整确保接触网定位器、吊弦的偏移符合技术要求。

      调 整接触导线高度时,应结合一个锚段或一个区段整体计算导高变化值,按照恒 定值考虑,防止定位点与定位点之间的差值超过标准4、接触线高差处理:对于一跨内高差大于 150mm 的检测值,考虑弓网动态 弹性的影响,静态测量高差不得超过 100mm接触导线坡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规 范的要求,暂按不大于 1‰导线坡度进行顺坡一跨内各吊弦点接触线高度严 禁出现波浪形(V 字型变化)5、接触线硬弯处理,对于孤立硬弯应用五轮导线校直器整弯,对于整锚段 连续硬弯则应换线6、导线扭面处理:对于孤立扭面程度小于 45 度的应用导线扭面整正器调 整(对因为定位器坡度太大造成导线扭面的必须先调整好定位坡度后再进行扭 面整正调整);对于整锚段连续扭面严重的则应换线7、接触线接头、补强处理:要作为关键点精检细调,严格按工艺处理并打 磨,务求平滑过渡;该处接触线的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 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受力吊弦附件:附件:硬点检查记录表填写说明:1、“网工区”一栏填写所在的工区名称,“区间(站)”一栏填写硬点所 在的区间或站场名;2、“检测车测出硬点公里标”一栏填写上级部门提供给我段检测出硬点所 对应的公里标;3、“步行巡视观察情况”一栏填写步行巡视观察电力机车通过检测车测出 有硬点位置的弓网动态配合情况,是否发现拉弧,并在栏后签名确认。

      4、“静态测量”栏填写测量硬点前后范围内的定位点、吊弦点导高,要求 按从北往南支柱号及吊弦编号填写所对应杆号、公里标、导高、高差,两定位 点高差按大支柱号定位点导高减小支柱定位点导高,吊弦高差也是按大编号吊 弦位导高减小编号吊弦位导高调整量为按标准值计算后需调整的数值5、表后填写测量人姓名,测量日期,工区工长需签名确认随着主要干线列车速度的提高,铁路弓网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接触网硬点一直是影响 铁路牵引供电弓网受流质量的顽症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 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 车高速行驶的前题,理解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治,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 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及整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 接触网硬点的危害 所谓接触网硬点,就是由于接触悬挂或接触线上的某些部分,如在跨距两端的定位点处弹 性变差或有附加重量时,电力机车在运行中,在机车受电弓高速运行通过的情况下,这些 部分都会出现不正常的升高(或降低) ,甚至出现撞弓、碰弓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本征状态即为硬点接触网硬点是一种有威胁的物理现象,它会破坏弓网间的正常接触和受流, 加快导线和受电弓滑板的异常磨耗和撞击性损害,常在这些部位造成火花或拉弧,从而损 伤接触线和受电弓。

      接触线硬点的发生,也会影响到牵引电机的正常取流,在拉弧的暂态 过程中对牵引电机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还会影响机车的牵引质量 硬点对接触网、受电弓的伤害有两种情况,一是机械伤害,另一个是电弧伤害机械伤害 是指对受电弓、接触导线轻微的碰伤,刮伤等(有明显痕迹的就称之为打弓点了) ,通常我 们说硬点对弓(网)的伤害,主要是硬点引起的弓网离线和离线瞬间产生的高温电弧,它 对接触网、受电弓有很大的危害对受电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弓头的点蚀、汽化对接 触导线的伤害除了对接触导线的点蚀、汽化以外,就是对导线的高温退火 接触硬点是造成机车受电弓离线的重要原因之一,机车受电弓离线对机车牵引电机、电器、 受电弓、接触网、牵引变压器及供电系统都有危害由于导线上硬点的存在,冲击加速度 (目前检测硬点大小的参数)数值较小时造成弓网之间接触不良,冲击加速度数值较大时 就会造成离线,离线产生高温的电弧,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接触网、受电弓产生机械破坏 2 硬点产生的原因 2.1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架设接触线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小张力放线施工方法由于缺乏 必要的张力标准理论数值指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大了接触线架设的张力不均 匀度,特别是在起锚和落锚时,需要重新紧线、松线,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极易使得接 触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硬弯,也会造成硬点。

      2.2 接触线线材问题一是由于生产工艺和材质成分的不同,有的接触线材质较硬,容易 形成不规则硬弯;从接触线磨损程度上看,磨损程度忽大忽小,硬弯呈上下弧形,间距为 100~200mm在接触线上留下宽度为 2~4mm 的磨痕,产生连续硬点和对应的连续火花 二是接触网零部件产生的硬点;在分相、分段、导线定位器、电连接线夹处、补强处等, 由于重量的突然增加,受电弓的接触力突变,形成硬点;或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施工原因 造成的接触线硬弯、接触线扭面、定位器调整不到位、锚段关节调整不到位、坡度超标; 接触线上的零部件安装不规范,撞击受电弓等三是由于线路与桥梁连接处跨距比远高于 1:1.25,跨线桥下接触网结构高度降低,刚性增加,造成接触网弹性差异较大,受电弓运 行轨迹产生突变,并以硬点形式体现或在检调中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存在导线坡度和弹性 变化,在导线坡度较大或导线坡度转换点,就会造成较大冲击硬点 2.3 非接触网原因产生的硬点 列车提速后,线路质量的好坏也间接影响着弓网间的配合,例如线路的变坡点,特别是正 坡直接变成负坡的变坡点,反映在弓网关系上就相当于一个导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