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登记代理人资格考试-地籍调查模拟试题31.doc
5页地籍调查模拟试题18-(1)31一、单项选择题丄、他项权利分为( )和担保物权A. 抵押权 B.用益物权 C.留置权 D.地上权2、 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 八制作宗地图和面积量算等A. 绘制宗地草图 B•测绘地籍图 C.界址点编号 D.建立地籍控制网3、 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 1:1000或1:2000 B. 1:500或丄:1000C. 1:1500或1:2500 D. 1:1000或1:20054、 一般采用( )来计算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宗地的面积A. 解析法 B.图解坐标 C.求积仪 D.方格网5、 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 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A. 0.4 B. 0.6C. 0.8 D・ 1.06、 ( )不属于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时应注意的基本点A. 与实地相符的原则B. 图上面积量算要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C. 图上面积量算应遵循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逐级汇总的原则D. 图上两次独立进行的面积量算较差限差:△W0.0003MA/P7、 屈于H常土地登记,对己经进行初始土地登记的任一宗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及相关内容发生变化而进行的相应登记的是 。
A.变更土地登记 B.初始土地登记C. 土地注销登记 D.房改房土地登记8、 关于地籍平而控制测量作业的步骤,不正确的是( )oA・制图 B•埋设标后 C.实地选点 D.野外观测9、 下列关于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叙述错误的是 oA.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B. 处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也只能由政府处理C.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定只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D.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可以由人民法院来解决10、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土地( )调查和地籍( )A・归属;记录在案 B.权属;测量 C・归属;实际利用率 D.权属;划分11> ( )不属于变更权属调查的特点A. 调查范围大 B.任务急 C.针对性强 D.发生频繁12、对双方有争议的权属界线,要填写一式三份的缘由书,其内容不包括( )oA・标清各方自认界线拐点及界线的附图B. 说明拐点及权屈界线的真实位置、争议理由及提供凭证的文字说明C・填写土地权属争执的协议书、仲裁书D. 双方代表及调查人的签字盖章13、 土地使用权登记不包括( )oA.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B.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C.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D.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14、 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显著的( )特征,丰富的属性描述以及强烈的吋态性。
A.现势 B.应势 C.见证 D.空间15、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吋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 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A.农产品 B.经济作物C.环境质量 D.市场环境16、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以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不包括( )A. 坐标系统的选择,控制点标志埋设深度与方法,测量经验与建议B. 权属调查方案C. 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验校情况、实施情况、平差方法及精度评定等D. 界址点测定方法、制作地籍图的方法、内容的取舍标准、图的分幅与编号等17、 对地籍调查成果加工后应用,需要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 和空间分析,并制作各种表册和图形后加以运用A.时态性分析 B.数理统计分析C. 可靠性分析 D.现势性分析18、 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具有的优势不包括( )A・灵活、安全 B.费用省 C.精度高 D.控制点勿需通视19、 城镇地籍调查时土地权属性质调查分三种: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及( )oA. 个人土地使用权 B.个人土地所有权 C.国有土地所有权 D.集体土地使用权20、 下列对地籍图件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oA・釆用模拟法测绘地籍图的变更,地籍铅笔原图作为永久性保存资料,适当可以改动B. 二底图复制件上,一宗地变更三次或全国变更数量超过1/2时,应重新绘制二底图C・地籍二底图应随宗地变更而随I]寸更改,发生变更时,在二底图复制件上用红色铅笔标明变更 情况,存档查备D. 地籍二底图应随宗地变更而随时更改,发生变更时,在二底图复制件上用黑色铅笔标明变更 情况,存档查备21>初始地籍的内容不包括( )oA. 土地权属调查 B.初始权属调查 C.初始地籍测量 D.综合管理调查22、县级调查成果在经过自检、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预检和验收、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遥感 影像库与数据库一致性全面核查,当符合调查规程要求时,调查成果将被确认。
该调查成果将作为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基础A・国家级 B.省级C. 市级 D.县级23、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A. ±10 B. ±5 C. ±7.5 D. ±1524、 地籍调查成果的( )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为自己所用A.初期运用 B.中期运用 C•间接应用 D.直接应用25、 下列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资料内容的是( )A.覆盖评价区域的分幅地籍图 B.宗地草图C. 道路交通网图 D.乡镇及农村居民点地籍图26、 界址点密度要兼顾能够控制权属界线的位置和走向及图面淸晰易读,界址点间距一般以大于图上 mm为宜°A. 1 B・ 2C・5 D・1027、 采用 进行调查的地区,依据调查底图,参照原有土地利用数据库或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影像进行解译A・图解调绘法 B.综合调绘法C.解析调绘法 D.全野外调绘法28、 宗地变更应随时更改( )A.地籍铅笔原图 B.地籍二底图 C・铅笔原图蓝晒图 D.铅笔原图复印图29、 ( )不属于提保物权。
A.独立物权 B.抵押权 C.质权 D.留置权30、 当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不能覆盖整个评价区域吋,应收集 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资料作为补充A.地籍数据库 B.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地籍调查宗地档案资料 D.初始地籍调查文字报告二、多项选择题31、 土地勘测定界的特点是( )A.综合性 B.专业性C.精确性 D.及吋性E.法律性32、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包括( )A.界址点点位检测 B.控制点精度检测C・地籍图图面精度检测 D・界址点间距检测E.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检测33、 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oA.面积统计结果 B.基本情况地理位置C.领导机构的职责 D.调查成果质量的评定E•调查工作的流程34、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包括 等A.《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D.《土地登记办法》E.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35、 若发现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有不符合 和调查区的技术设计书及有关规定时,要根据其性质和对成果影响的程度,分别提出书面处理意见,交被检人及被检单位改正或返工A.《城市测量规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E. 《土地登记规则》36、 宗地草图的内容包括 。
A.指北线 B.丈量者C.界址边边长 D.宗地面积E. 本宗地界址点37、 一般來说,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资料是用解析法测量的( )oA.经地籍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 B.只变更地籍的属性信息C.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D.继续沿用原有几何数据E.进行变更地籍测量38、 地籍调查的作用主耍有( )A.绘制地图 B.建立地籍管理信息库C.为土地管理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 D.完善了国有土地间的土地权属界限E.奠定了地籍管理的基础39、 对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oA. 对界址点坐标册中己废奔的界址点坐标及界址点点号用红色笔划掉,在相应位置加盖''变更〃 字样印章B. 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的界址点,将原界址点坐标用红色笔划掉,并在其上方标注新测数据C. 新增加的界址点坐标及界址点号不应加在坐标册中D. 当界址点坐标册发生变化较大时,应重新编制界址点坐标册E. 界址点坐标册不得更改,应重新编制40、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地籍编号分为,四级,其中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 示的为( )oA・区(县) B・街道(乡、镇)C.街坊(村) D.地(市)E・宗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2、B3、B4、A5^ C6、 A 7> A8、A9.D10、B11> A12、C13、B14、D15、A16、B17、B18、A19. D20、C21、A22、A23、D 24、D 25、D 26、D 27、B 28、B 29、A 30、B二、多项选择题31> ACDE32、ACDE[解析]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耍求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必须依一定比例进行内、外业的检查,针对 每一项内容,可有不同的检查力法和要求。
主要包括:①解析界址点点位误差;②检查宗地草图的精 度,其中包括界址点间距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③检查地籍图的图面精度,其中 包括界址点间距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地物点点位误差33、BCDE 34、ABCE 35、CE 36> ABCE 37、ABCD 38、BCE 39、CE 40、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