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上下册).pdf

14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7125864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12MB
  • / 1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案上册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安排:1 课 时教学内容:第 2——5 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过程:㈠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信——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熊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㈡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

      了解数数情况:用挂图出示书中第2——3 页的画面问: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㈢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挂图出示一年级教材第2——3 页的图画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第 6―――13 页(比一比)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1 和高矮是比出来的2、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 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4、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单元重、难点|1、 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 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单元课时安排:约 2 课时1、比多少………………………………1 课时2、比长短、比高矮………………………………1 课时NO:1教学内容:比多少(第 6―――8 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教学过程:一、 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2、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 6 面的图画: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3、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板书:3<5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4、 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5、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三、巩固 1、 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 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2、 猜一猜 A:老师从1―――10 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3、填一填:A:7○34○93○35○810○1B:2>□6>□6=□□=8□<9(学生抢答)4、试一试模拟活动:把42 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 4 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5、学生完成第 11 页的 1――――4 题NO:2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第 9――-10 页,完成第 12 页的第 5 题―――第 9 题)教学目标: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一、情境导入(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第 12 页的第 5 题―――第 9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1、自我评价2、学生互评3、全班进行评价3 第三单元NO:1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及书写(第 14 面――――第 16 面)完成第 21 页的第 1 题――――第 4 题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 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 5 张以内,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 1―――5 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 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 表示的?(3)请你拿出 1 根小棒 2、认识 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 表示的?(3)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 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 4 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 3 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 5 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 1――5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 21 页的第 1――――4 题,学生做在书上4 NO:2教学内容:比大小(第 17 页的内容)完成第 21 页的第 5、6 题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 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 个,桃的图片 3 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 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学情预测与反思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 等于 33 大于 23 小于 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 17 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 第 21 页的第 5 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5 NO:3教学内容:第几(第 18 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 22 页的第 7、9、10 题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 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学情预测与反思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 2 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 和第 5 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 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 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 只小鸟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 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 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书第 8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生可能说出:我是看出的,她前面还有一个人,所以她排第2;我是数出来的,因为 1 的后面是 2,所以阿姨排在第 2 为小朋友乔在第 3,而阿姨排在小朋友前一个,所以阿姨排第 26 NO:4教学内容:几和几(第 19 页和 20 页的教学内容:5 以内数的组成)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 页的第 8 题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 和 5 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 4 和 5 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 和 3 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二、学习新知:(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 4 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2、你能把这 4 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4、读的组成(1)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1 和 3 组成 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 1 和几,再分成 2 和几,再分成 3 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 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 5 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 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 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 5 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读一读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 4 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6、第 19 页的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 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7、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三、练一练:第 21 页的第 5 题:集体评价第 22 页的第 6 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第8、10 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有这种说法:5 的组成有 4 个;它是按顺序来分的组;5 的组成可以只需要记住 2 个就可以了。

      7 NO:5教学内容:加法(第 23 页-第 24 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 P27 页的第 1――4 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 以内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生:小棒或学具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1、 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问:4+1 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2、全班交流算法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 5)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 和 1 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1、“做一做”第 1 题(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做一做”第 2 题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1、游戏一:贴苹果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 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2、红花配绿叶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五、托管时间完成第 27 页的第 1————4 题 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说:我是一只一只数出来的;也有可能说:2、4 只预测:8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数数法,也就是看着画面一只一只的数2)接数法,也就是先有 4 只鸟,接着往下数就是5(3)用小手指或小棒一个一个地数(4)运用数的组成来数NO:6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 页的第 5————6 题。

      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生:5 个圆片、5 根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 3 ( ) 5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2+2 4+1 3+1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桌子上放着3 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师:像这样,从 3 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2、学习减法算式问:3 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问:3-1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 表示的事物来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电脑演示第 25 页的第 2 幅图和第 26 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 25 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 幅图(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2)再用虚线圈 2 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4)去掉的 2 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 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 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 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3、学生独立完成第 26 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9 四、巩固反馈 1、P27 页的第 5 题(1)4 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 每个小朋友拿出 5 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测与反思目的:在这里设计一个这样的发散联想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想法,这种想法越多越好NO:7教学内容:练习课(第 28 页的第 7————11 题)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 5 以内的加减法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 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按数的顺序填数1()34()5()()21()()3()()(学生口答)数的组成二、指导练习 1、P28 页的第 8 题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1)4 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 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出示铁锹图教学方法同上 2、P28 页第 9 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3、请你用 5-3 和 2+3 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 28 页的第 10 题全班进行评价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 分1+34-25-14-32-11+12+13-23-12+23+1410 -11+42+35-25-35-4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NO:8教学内容:P29 页:0 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 P30 页 1、2 题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2、规范 0 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教具准备:1、三只小猴图片,2 只桃子、1 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学具准备:1―――5 的数字卡片和 1 张空白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出示 2 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 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 1 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 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 的认识板书 0 并领读“0”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 2 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 0 的物体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 0,直尺上也有 0,看看 0 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 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 0 就表示起点要用 0 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 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0 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 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 起点学生活11 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 0 表示起点?四、教学书写 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 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3、学生写 0在书中第 29 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第 30 页的第 1 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要求: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 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3)鼓励不同的排法六、调查:0 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说:第1 只猴子在微笑,第二只猴子在咧嘴笑,第三只猴子不好意思地笑;有可能会说:第一只猴子吃饱了,第二只猴子没有吃饱不太高兴,第三只猴子没吃上,在馋嘴巴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比赛跳远学生立即会兴趣大增,面且会主动当起“小裁判”,从0 起点起跳的规则也会深入人心。

      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秤盘上的0,温度计上的 0预测:可能会出现为几种摆法:1)1、2、3、4、5、把 0 放一边;2)0、1、2、3、4、5;3)5、4、3、2、1、0 NO:9教学内容:第 20 页有关 0 减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 页的 3――――第 31 页的第 9 题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2、会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3、渗透空集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 0 的含义和 0 的加减法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 的加法、减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 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 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 3 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12 比,看谁说的最好)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 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4+0=4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三、巩固练习:1、老师左手拿 5 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2、完成第 29 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3、第 30 页的第 3、4 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四、综合练习:1、P31 页的第 6 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2、第 39 页的第 5 题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3、托管时间完成:第30 页的第 7、8、9 题和思考题第四单元NO:1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 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 页的第 2 题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带音乐的机器人)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4)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13 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 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c:比较①电脑出示第 33 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d: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三、活动 1、数一数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各小组汇报: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P36 页的第 2 题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这样分: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预测:学生有可能说:我知道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都叫长方体;我知道易拉罐、笔筒、铅笔叫圆柱体;我知道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叫球体NO:2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 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 页的第 1、3、4、5 题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教学准备: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2、学生每 5 人一组,每人备有 3 支水彩笔、1 把尺子、1 块钉子板等14 教学过程: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第五单元 NO:1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 第 38 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 40 页的第 1------3 题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具袋(6 份不同的物品)教学过程:15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2、明确分类 (1)出示:商场物品图(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演示猜测老师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完成“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3、完成练习六的第 1-------3 题(1)第 1 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 2 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 辆车是同一类的3)第 3 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三、全课总结(略)NO:2教学内容:分类(不同的标准)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学具准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玩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每 6---7 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学生齐读课题)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16 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 6 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师问:(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第六单元NO: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2 页有关 6、7 的数数和认数教学目的:1、认识 6、7,能正确地书写 6、72、能用 6、7 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区别 6、7 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 42 页认识 6 和 7 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先数已经放好的 6 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 1 把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 1、2、3、4、5、6、7 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 1 个就是 6 个,接着 6 再数 1 个就是 7,7 比 6 多 1,6 比 5 多 1二、新授1、认识 6 和 7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 6 和 7,板书课题:6 和 7 的认识2、你能拿出表示 6 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你知道 6 是怎么来的吗?5 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 拨上 1 是 66 的后面再加 1 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 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17 欢的图形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 6 和 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5 和 6 比谁多谁少?6 和 7 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 比 7 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4、基序数意义(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 吗?从 7 开始从大到小数到 1 呢?(2)观察 43 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分组活动)(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 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7 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5、教学 6、7 的写法观察字形特点,6 像什么?6 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 像什么?三、练习 48 页 2、3四、课后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 或 7 来表示的。

      NO:2教学内容:44 页――45 页 6 和 7 的组成教学目的:1、认识 6 和 7 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6、7 的组成一、引入昨天我们学习了 6 和 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 或 7 来表示的二、新授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老师这有 6 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2、总结分法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 种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3、7 的组成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 个,7 个苹果怎样分给 2 个小朋友的?请拿出 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三、游戏巩固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 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2、一生出 3 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 和 7四、作业18 48 页第 1 题NO:3教学内容:6 和 7 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 以内加减法,进行 10 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6、7 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一、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出示 5 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二、新授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 6 个)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老师这里有 7 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2、分组活动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3、课后练习 45 页看图写出算式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三、练习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2、46 页做一做,49 页 5、6、7四、语言练习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19 NO:4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会用 10 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熟练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挂图一、引入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二、新授1、加法[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出示左边 5 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 只,现在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 4 人 2、右边 2 人 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分组说图意,有 4 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 2 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三、课中操四、减法图式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 颗,再出示大括号和 7 个最后出示问号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五、练习P51:131415 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20 8 和 9 的认识教学目的:1、熟练数出 8 和 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 8 和 9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一、引入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图上有哪些东西是 8 个?有哪些东西可以用 9 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8 和 9板书课题:8 和 9 的认识二、新授1、动手操作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 8你能拿出表示 8 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 是怎样来的吗?那 8 个再拨上 1 个是几?师出示计数器演示 7 加 1 等于 8请你拿出表示 9 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师出示点子图 92、出示尺子图8 在谁的后面?7 的前面是几?9 的前面是几?7 的后面是几?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比较大小4、基序数把左边的 8 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 只蝴蝶涂上红色三、练习P591 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 车厢是谁?四、8 和 9 的写法写 8 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 像什么?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21 8 和 9 的组成教学内容:8 和 9 的组成 P55P60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 8、9 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 8 和 9 的组成一、引入提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二、新授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 8 可以分成 7 和 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 9 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演示 9 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 8、9 的分组成3、做游戏1、猜数2、拍巴掌3、小猴跳三、练习1、P55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2、P60345634小黑板出示6 完成找朋友的游戏8 和 9 的加减法教学内容:P56P57 页8 和 9 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 10 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22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 的加减法A 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挂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 只猴,树下有 2 只,一共有几只?B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C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 的加减法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 个桃子,一棵树上有 2 个桃子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三、练习1、小男孩踢足球,踢进2 个,网外 7 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 9 的两个数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用数学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2、熟练地进行计算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二、合作探究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出示猴子图左图有 5 只猴,右图有 2 只猴,分步出示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23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出示鸭子图生说图意全班交流独立列式计算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三、课中操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梅花鹿图和蘑菇图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编题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P621314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10 的认识教学内容:64—65 页及练习九第 1—3 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 10 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 的数感2、学会 10 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 的写法,对 10 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 10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 10 的组成教具准备:尺子一、引入新课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0 和 6 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伸出 5 指)它添上 2 是谁?7 的相邻数是谁?8 再添上 1 是几?2、9 再添上 1 是几?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0 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10 的含义及 10 以内数的顺序1)生活中和 10 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9 人)想让第一排有 10 个人,谁有办法?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24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 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 个人?怎样数?(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 在 8 的后面,10 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9 再添上 1 就是 10,10 在 9 的后面,10 比 0—9 都大。

      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 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 的谜语吗?先在 4 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2、比大小(1)10 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2)9○□,谁来说说3)完成书本第 65 页比大小的填空3、10 的写法1)10 的写法和 0-9 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2)谁能说说 10 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3)在书本第 65 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 10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4、10 的组成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 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 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 10 瓶饮料呢?(1)请你拿出 10 根小棒代替 10 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4)汇报板书 10 的组成(5)讨论 10 的组成的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 可以分成 9 和 1,就想到 1 和 9 组成 10。

      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6)独立完成第 65 页 10 的组成的填空三、游戏(10 的组成练习)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2、生生互动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四、课堂作业1、练习九第 1 题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2、练习九第 2 题(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3、独立完成第 3 题五、课堂小结1、学生结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25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10 的加减法教学内容:P48 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2、正确计算 10 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二、复习铺垫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 的组成的接力赛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三、自主探究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 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8 页,试着填一填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 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 的加减法的 3 组题10 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 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1)独立操作,写算式抛 10 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师逐步得到 10 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 的加减法题。

      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26 四、轻松一刻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五、巩固深化1、10 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2)同桌互做2、10 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 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六、提高题一座小木屋前有 2 个男孩,1 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 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练习课教学目的:1、熟练计算 10 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教学重难点:熟练计算 10 以内加减法算式一、创设情景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二、合作练习1、出示松鼠看,松鼠妈妈有 6 颗松子,小松鼠有 4 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那你能算出来吗?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小松鼠手上的数用 10 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出示 P68 孔雀图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出示 P688独立看图并填空5、P687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三、练习第.68 面的第 9、10 题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 来表示27 填括号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探索和实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 以内加法和减法2、熟练根据数的组成填出未知加数3、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准确填出未知加数一、基础训练1、课件出示10□□1098□73645□5□2、猜数老师手里拿了 5 个☆,左手要拿几个才能组成10 个?二、合作探究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我们就到商场去看看吧1、P70 出示盒子,看这个盒子里有几个格子?售货员阿姨要往盒子里放钢笔,你能算出还要放几支才能放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算式7+()=10你是怎么想的?2、看这里要摆小旗已经摆了 6 面,还要摆几面才是 8 面?6+()=8三、练习四、做一做出示 1那这个盒子里还差几个?谁能列出算式?这里墙上需要挂水壶,你能很快地列出算式吗?2 看图片,还要画几个呢?五、作业 P71 练习十 1-3学生做题时,画线时可能会画错,老师在做第一题就引导他们说,想一想,还要画几个?先画○再填空。

      28 连加教学目的: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你小鸡吗?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二、合作探究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看图上画有什么?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 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出示 5 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 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又来了 2 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板书算式:8-2-2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 就把 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2、练习:P73 页的做一做右图独立看图,说出图意三、练习:第 74 页的第 5 至 8 题29 加减混合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摆放P75 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一、激趣引入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二、合作探究1.出示主题图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 3 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演示:又飞走 2 只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湖里有 4 只,飞来 3 只,又飞走 2 只,现在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 只,怎么办?又飞走 2 只又该怎么办?(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 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 4+3-2 的意义?鼓励学生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 只,飞走 2 只,又飞来 3 只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三、练习P76 做一做演示:地上有 7 个球,抱走 3 个,又抱来 4 个2、演示小鸭图3、游戏:把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练习课30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一、基础练习1、口算3+1+46+1+21+3+610-3-77+2-18-3+45+2+33+0+710-2-510-3-68+2-35+1+43+2+28-1-49-3-210-7+24+4+14+1+52+3+210-5-5二、练习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

      出示:公汽图一辆车上坐了 4 人,先上了 3 个人,又上了 2 人,现在有几人?图片出示 P77 右图,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三、巩固应用1、P764练习,小黑板出示6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四、游戏出示纸牌,3 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思考题,P77思考题要拿出 8 角钱,有几种拿法?整理复习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的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31 2、引导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感一、基本练习1、数数2、963二、整理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这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三、练习出示1、★△▲○●□☆从左数,第 5 个是()☆排第()2、94□5□□3、△□△□△□接下去怎么画?4、小猴小兔必须沿 1-10 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5、按规律填空(1)2、()、4、()、()、()、8(2)8、()、6、()、()、()(3)2、4、()、8、()(4)1、3、()、()、96、 10=□+□10=□+□+□10=□+□+□+□10=□+□+□+□+□10=□+□+□+□+□+□10=□+□+□+□+□+□+□10=□+□+□+□+□+□+□+□10=□+□+□+□+□+□+□+□+□10=□+□+□+□+□+□+□+□+□+□10=□+□+□+□+□+□+□+□+□+□+□32 10 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教学目的: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3、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出示10-34+410-62+55+310-58-77-49-09-86-69-28-24+63+69-02+39-50+74+2二、整理知识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2、观察A出示 10 以内加法题这是我们学过的 10 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3、除了加减法式题,我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师出示 P79 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三、练习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2、图画式应用题3、填括号4、口算计时完成5、连续加 23 连续加 3:3、、、1 连续加 2:1、、、33 第七单元:单元计划第七单元:单元计划NONO::1 1教学内容:第 84 页―――85 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完成“做一做”及 87第 1―――3 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 各数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1―――20 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做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 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 各数(板书课题:11―――20 各数的认识)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1、数小棒,感知满十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 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 捆呢?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1)认识 15请小朋友拿出 15 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看你摆好的 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由一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34 板书:15教师领读(2)认识 11 和 20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 和 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反馈汇报,问:11 和 20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同时领读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

      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1、比一比,摆一摆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161720(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2、连一连,猜一猜(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 题的点子图)出示要求:从 1 到 20按顺序把点子连起来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 87 页完成第 2 题3、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NONO::2 2教学内容:第 86 页的内容:11―――20 各数的写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3----5 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 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教学过程:35 一、复习准备:1、拍手数数从 1 数到 20,从 20 数到 1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1)一根一根数(2)先把 10 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 捆4、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 各数,并知道 1 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板书:11―――20 各数的认识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师: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 根小棒来表示这 10 根再在右边放 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问:右边的 4 根表示什么?(我们把 4 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左边的 1 根表示什么?(1 个十)(我们把 1 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那么 14 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2、利用计数器写数出示计数器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让学生写出 14,请一名学生板演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3、练习完成例 4 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摆小棒写数讨论:“20”个位上的 0 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 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三、巩固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1211151716203、给小马虎错误十一写成 101十八写成 81二十写成 24、做练习十四的第 3―――5 题。

      36 NONO::3 3教学内容:10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 页的例 5)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数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以下复习题复习:1)卡片出示:1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15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19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 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1、观察例图:盒内的 10 个和盒外的 5 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2、探究算法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86 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1、出示做一做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2、完成做一做 2。

      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NONO::4 4教学内容:十几减一位数(第 88 页的例 6)完成“做一做”第 89 页的第 1、2 题教学要求:37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 14 个,松鼠宝宝采了 3 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1、指名编故事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1)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 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3)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4)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问:(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你的理由?还有谁能说?(2)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说14+3=?4、再解决第 2--------4 个问题:问:用什么方法计?如何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请你说给大家听?二、巩固深化1、完成第 88 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师指名说算法2、找朋友完成第 89 页的第 1 题3、比较大小让学生先在书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要这样填?4、数学游戏第 90 的数学游戏学生自由的完成38 第八单元:单元计划第八单元:单元计划NONO::1 1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整 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教具准备:每个学生自备闹钟一个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问: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师: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钟表作品,好不好?二、主动探索1、找一找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同学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并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数字:1、2、3、4、5、6、7、8、……11、12针:分针(长)时针(短)2、认识钟表(1)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 时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指 2-----3 人)(2)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3)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指名写,全班齐写)3、每个小组在你们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指名认,指名写简单写法)三、游戏巩固: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2、同桌互拨,互认39 NONO::2 2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95 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自备小闹钟一个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当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二、认识半点出示钟面:7 时半、8 时半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40 3、认一认书中第 93 面的做一做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4、出示 7 时、7 时半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各就各位的游戏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 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出示图片:图 1:小明 9 时半图 2:小军 8 时半图 3:小强 9 时4、快乐的周末第 95 面的第 4 题41 第九单元:单元计划第九单元:单元计划NONO::1 1教学内容:96-98 页(9 加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 99 面的 1、2 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 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 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 18 根教学过程:一、例 11、出示课本第 96—97 页的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 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 加 4 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 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 9 盒饮料,右边摆 4 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 4 盒饮料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 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 10 盒?这个 1 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 4 盒饮料拿走 1 盒后还剩多少盒?10 盒与剩下的 3 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 等于多少?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 个踢踺子的,还有 6 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 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42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二、练习反馈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 题)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 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 加几,计算 9 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四、课堂作业第 99 面的第 1、2 题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NONO::2 2教学内容:9 加几的练习课完成第 99 面的 3 题----------第 100 面的第 7 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 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习题中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学生操作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 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师:谁来说说“9 加几”的加法怎样算二、创设情境小羊图(书上 99 页第 1 题)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教师板书:9+7=16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蚂蚁图(书上 99 页第 3 题)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43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蜜蜂图(书上 100 页第 5 题)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三、用数学(书上 100 页第 4 题)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四、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2、6、7 题NONO::3 3教学内容:用数学“9 加几”小学数学第一册 101 页,102 页的例 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二) 过程性目标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具准备: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9+2 9+5 9+4 9+99+7 9+6 9+8 9+32.拍手游戏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44 教师拍 9 下、1 下、5 下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 3(1)教师:“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2)出示例 3 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几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列式、板书:9+5(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2.完成“做一做”(1)出示“图”(2)小组合作,要求: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三,师生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NONO::4 4教学内容:8、7、6 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 加几、7 加几6 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学会 8 加几、7 加几、6 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刨设情境,揭示课题讲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三关”闯第一关: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 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45 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7+3+2= 8+2+5= 7+3+4= 8+2+6=7+3+9= 8+2+7=讲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 加几、7 加几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 1 (1)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 (2)学生围绕 8 加 7 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3)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学生通过交流,教师的引导,想出把 8 凑满 10.把 7 凑满 10 的凑十法;数数法;想减做加等多样 化的方法) 2.“试一试”(1) 教师出示 8+9=( )(2) 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 )吗?(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3)指名回答交流。

      3.练一练 (1)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练习题与组员交流讨论,并填写空格)(2)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讲述:小朋友真聪明,第二关完成得多出色呀!在第三关里我们还会遇到好多游戏,有吃西瓜,蜜蜂采蜜,采蘑菇,汽车回家,蚂蚁搬家,动物钻洞 (出示游戏材料)学生分组游戏,设置奖励机制(“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NONO::5 5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 3-8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46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口算(抢答)6+5 6+7 8+6 9+3 8+8 9+86+8 7+4 9+4 8+5 8+7 7+92、 练习十九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写得数,教师巡视,并订正二、 创设情境1、 练习十九的第 3 题先出示转盘,让学生弄清题意,转动转盘,知道用中心的数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个数然后让同座相互说,在让四人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组算的又对又快。

      2、 练习十九的第 4 题出示贝壳图让学生讲图意,问:一共有多少个贝壳?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5=12问: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3、练习十九的第 8 题出示螃蟹图,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图的意思?指名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三、用数学(练习十九的第6 题)采用送信的方式,以第 6 题为主,另加一些得数是12、13、14、15 的算式在加几个得数不是 12、13、14、15 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一个“朋友”,有的有几个,有的一个也没有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7 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NONO::6 6教学内容:用数学教科书第107 页例 4,练习二十第 1、2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基本口算练习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2.听算47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二、新课1. 出示例 4。

      出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例 4 图)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数 (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 只)和灰兔的只数(5 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10+5=15(只) 4.小结(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 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 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练习二十的第 1 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 108 页上面第 1 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1)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2)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 只白鸡、9 只花鸡用 9 加 3 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5.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 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四、练习做教科书第 108 页上第 2 题 1.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 一 3算成 10+3 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48 “马虎”2.如果时间允许,以第2 题的式题为主,再适当补充一些,7 十 6 9 十 7 2+8 4+5 10一 6 9+49-4 8+6 10-2 3+7 17-10 12+7由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最后,学生集体订正 NO NO::7 7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108-109 页,练习二十第 3-5 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 看卡片说得数9+3 9+4 9+6 8+5 7+4 8+7 7+99+9 8+4 7+6 8+9 7+5 6+5 6+76+8 7+4 9+9 7+9 8+5 0+9 10+9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 和 6+5 是怎么想的?2、 在()里填“+”或“—”。

      9()6=15 11()1=10 7()5=12 15()3=127()8=15 8()0=8 9()9=0 0()10=10二、指导练习1、 练习二十第 3 题(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2、 练习二十第 4 题(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三、数学游戏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四、作业:练习二十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49 NO NO::8 8教学内容:5、4、3、2 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5 加几、4 加几、3 加几、2 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学会 5、4、3、2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9+5 9+3 8+5 8+3 6+5 8+99+4 9+2 8+4 7+5 7+8 8+6(1)学生抢答(2)以 8+9、7+8 为例,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3)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二、新课1、出示例 1 5+7=? 5+8=?(1)学生看算式后回答: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第二个加数是几?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2)5+7 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4)5+8 得多少?怎样想的?请学生回答,同座相互说2、教学例 2 4+8=? 3+9=?(1)让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2)指导学生看书,小结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 加几)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三、巩固1、做第 110 页做一做中的第 1-3 题(1)第 1 题,左图: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右图:让学生自己思考,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2)让学生从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3)学生独立完成,并问:你发现了什么?2、数学游戏转盘出示 9 加几、8 加几、7 加几的加法学生开火车进行50 NO NO::9 9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 题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 2 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7 10-7 4+8 13-3 5+9 10-92+9 3+8 4+7 4+9 3+9 5+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二、指导练习1、 练习二十一第 1 题(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2)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 练习二十一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三、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NO NO::1010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 题51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初步渗透统计思想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口算10-3 8+4 9-1 9-8 8+2 15+38+7 7+5 5+6 3+9 11-1 9+68+8 6+7 8+6 9+8 2+92、()里应填什么数?(1)比 9 大 2 的数是(),比7 多 4 的数是()2)写出得数是 13 的四道算式?()、 () 、()、 ()(3)练习9+()=13 8+()=15 12-()=2()+7=14()+()=12()+()=19二、指导练习练习二十一第 4 题(1)学生看书,弄清题目的意思问:这题是什么意思?(2)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3)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指导学生看表: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 个皮球、5 个毽子、4 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先说,再计算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同座每人抽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根据这两张数学卡片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看看谁说多,说的对对于说的多和对的同学发红花给予鼓励NONO::1111教学内容:20 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整理和复习)5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 20 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20 以内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9+4 8+4 7+6 5+710-5 12-2 5+3 12+1二、练习指导1、进位加法表(1)出示 20 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D、想: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 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 道题。

      就能计算所有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2、练习(1)让学生把和是 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4)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三、作业:练习二十二A、第 2 题,现时 2 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B、思考题:第(1)题要求: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第(2)题要求: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C、第 3 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NO NO::1212教学内容:书第 114-115 页(我们的校园)53 教学目标:1、 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2、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比赛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学生回答:踢毽、跳绳问:想一想,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2、活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设计项目:踢毽、跳绳、跑步、拍球、跳“房子“、跳远、(1)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时间15 分钟。

      2)回教室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帮着补充问:根据跳绳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A、可以说一说参加跳绳的一共多少人?B、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C、谁比谁跳的多几个?请学生列式解答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问: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说,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也可能说有几人跑?其他同样方法解答二、指导练习1、出示准备的大挂图,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填表,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2、示范,根据学生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3、让学生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4、教师提问:(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2)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5、同座相互提问,全班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54 总复习总复习 NO:1 NO:1复习内容 20 以内的数教材第 116 页第 1—2 题,练习二十三的第 1—2 题、4 题、)复习要求:通过复习 20 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复习重点 20 以内数的组成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 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 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 数到 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 数到 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 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二、复习 20 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 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 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 2 名学生回答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 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 118 页的第 2 题5.师生对口令 (11 一 20 各数的组成)如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三、复习序数的含义’1.出示教材第 116 页的第 3 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 14 个珠子涂上颜色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 10 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 9 少 1,我是几? (3)我是 12 和 14 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 19 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 18 少 1,我是几? (6)我是由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 2 个十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55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 1、2 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2. 学生独立完成第 2 题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第 1、2 题 NO:2复习内容 20 以内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教材第 116 页第 3 题第 118-119 页第 3-6 题)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复习重点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数学游戏1、 教师将 1——10 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2、 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二、 指导练习1、 教材第 119 页的第 6 题复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 2+9 5+8 7+4 6+62、课堂练习56 NONO::3 3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2、 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教学过程:一、认识图形1、 出示第 116 页第 4 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成书上第 119-120 页第 7、8 题,集体订正。

      1、 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2、 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2)完成书上第 120 页的第 9 题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3、 数字表示法(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2)看书第 117 页第 6 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57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NO:4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指名口算10-7 5-4 6-2 7-3 8-0 18-1017-7 18-5 2+13 4+10 6+9 27-208+5 0+0 15+4 5-5 5+7 20+92、 填未知数(1)6+()=11 14-()=10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9+()=13 8+()=15 12-()=25-()=4 7-()=1()+7=14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二、创设情景1、 出示书上第 117 页的第 7 题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 6 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2、 书上第 121 页第 11 题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三、用数学1、 书上第 121 页第 12 题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58 2、 思考题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教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上下、前后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 2、3页。

      教学目标: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59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1.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60 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左 、右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 3~4 页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61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3)说一说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62 (6)揭示课题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拍一拍: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找一找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5)全班交流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63 (2)学生展开讨论3)计算机演示结果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验证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2.游戏巩固认识1)师生齐举左手2)师与生演示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3)两生演示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4)全班齐做64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3.师小结,全课结束位 置教学内容:教科书 第 5~9 页教学目标: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65 教学重点: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具准备:座位号、电影票等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一)捉迷藏游戏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生:(齐答)捉迷藏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板贴:位置)(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二、新授: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这是一年级 5 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2.发散思维找朋友66 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l.明确数的方向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从左往右数,请第 1 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 5 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 8 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三、创设情境: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2、中间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四、练习:练习一第 3 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67 第二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 P10 页十几减 9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准备:1、复习十几组成2、拍手组成3、创设情景出示:过年的主题图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探究交流: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2、整理算式15-9=14-9= 12-9=68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 94、探索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2、交流经验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展示学生作品4、出示:-9=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5、学习了十几减 9,你能发现十几减 9 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69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 9教学内容:P12 例 1 和做一做,练习一第 1、2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9 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关于例 1 的投影片,小棒 20 根教学过程:一、复习:1.9+39+7 9+4 9+8 9+59+9 9+6 9+22.填未知数9+( )=11 9+( )=159+( )= 129+( )= 169+( )=13 9+( )=179+( )=14 9+( )=18二、新课:1.教学例 170 ①出示例 1 左图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板书:9+2=11②出示右图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板书:11-9=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④归纳指出:9 加 2 得 11,11 减 9 等于 2,所以计算 11减 9 时,先想 9 加几等于 11因为 9 加 2 得 11,所以 11减 9 等于 2这样,比较快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齐读:9+2=11 11-9=22.教学例 21)让学生摆出 12 个小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把 9 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根据意思列出算式板书:12-9=71 问:要算 12 减 9 得多少,如何想?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教学 14-9=5,方法同上课间活动教学例 3方法同例 24.教学例 4学生试着完成题目5.小结:“想加算减”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的第 1、2 题2.练习一的第 1、2 题十几减 9 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课本 P12——15 页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 9 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72 一、复习:(1)9+( )=139+( )=16 9+( )=1513-( )=916-9=( ) 15-9=( )9+( )=189+( )=149+( )=1718-9=( ) 14-( )=917-( )=9(2)12-9=( ) 11-9=( )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 1 题2、完成第 3 题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 9 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3、第 5 题:(1)从 11-9 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73 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4、学生独立完成 6——8三.小结: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 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课堂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1-9-2= 19-9-5=18-9-7= 17-9-6=14-9-3= 15-9-4=1517—9=1311十几减 8教学内容:课本 P15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 9 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 8 的方法74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 8 的方法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圆片 13 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教学过程:一、基本技能训练: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1)8+3= 8+7= 8+4= 8+6=8+5= 8+8= 8+9= 8+10=(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3、出示:8+( )=128+( )=1412-8=( )14-8=( )8+( )=15 8+( )=1715-8=( )17-8=( )二、探索交流: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这里 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75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 8 的计算方法1.观察主题图: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 8 的?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交流汇报算法三、自主巩固练习:1、可以边摆边算完成 P15 做一做第 1 题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 2 题集体订正四.基本技能训练:1、听算训练2、限时口算 20 题十几减 8 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8 的计算正确率。

      76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承上启下:先填( )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12-8= 16-8= 13-8= 17-8=14-8= 11-8= 16-8= 17-9=二、练习:1、游戏!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2、找朋友游戏三四组发算式一二组发数字卡片互相找朋友3、完成 16 页第 1,2 题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4、第 3 题开火车完成5、独立完成课本练习77 第 5——8 题三、课堂作业:四、基础训练:1、限时口算2、听算练习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混合练习:1、复习十几减 9,引导学生找规律依次移动 9,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 9 的 得数,并填到方格里。

      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 9 的计算规律78 问:十几减 9 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举例说明3.口算下面各题13-9= 14-9= 16-9= 11-9=15-9= 18-9= 12-9= 17-9=二、复习十几减 8:依次移动 8,让学生填出相减的得数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 8 的规律(同上)3、口算14-8= 12-8= 16-8=17-8= 13-8= 15-8=三、基本技能训练:1、听算练习2、限时口算 50 题四、独立完成:第 22 页 4——7 题十几减 7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6 页例 1,练习三的第 1、2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7 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79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 9 和十几减 8 的制做),12 个黄圆片和虚线圈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题):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7+4 7+67+57+7 7+97+8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 )=11 7+( )=137+( )=127+( )=157+( )=167+( )=14二、新课:1.教学教科书第 11 页例 1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 12 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 个图片)提问:“现在拿走 7 个(同时用虚线用起 7 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 9 和十几减 8 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 12 减 7 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 7加几得 12,因为 7 加 5 得 12,所以 12 减 7 等于 5教80 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 12 减 7 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 1 中的两个空填好出示例 2 左边的题目:11-7=提问:“要算 11 减 7 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 7 加几得 11,因为 7 加 4 得 11,所以 11 减 7 等于4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出示例 2 右边的题目:15-7=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 7 加 8 得 15 或者 8 加 7 得 15 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 2 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3.教学例 3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 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 3 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 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81 三、巩固练习:1.做例 3 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做第 1 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再让学生做第 2 题做的要求同第 1 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课间活动2.小结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 7)板书:十几减 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 12-7 和 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 7 的减法题,要想 7 加几得被减数3.做练习三的第 1、2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2 题订正时,可以再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十几减 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6 页例 2 和“做一做”,第 17 页练习三的第 5~8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82 算十几减 6 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复习用口算卡片,把教科书第 15 页“做一做”中的第 3 题制成一组练习卡片,把练习五的第 2 题制成卡片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6+5=13-7=6+6=9+6=7+6= 8+6=17-8=14-8=6+8=6+9=6+7=15-9=2.准备题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出的数6+( )=126+( )=146+( )=136+( )=11 6+( )=156+( )=10二、新课:1.教学例 1教师将例 1 写在黑板上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十几减 9、十几减 8 和十几减 7 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教师出示“13-6=□83 提问:计算 13-6 怎样想?让学生翻开书,在例 1 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说一遍想的过程2.教学例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教师逐个订正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 6 的题怎样算。

      算十几减 6 的题目,先想 6 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三、练习:1.做“做一做”中的第 l~3 题1)做第 1 题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 6个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可以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2)做第 2 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84 (3)做第 3 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系课间活动2.做练习四的第 1 题教师板书出第 1 题随便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3.做练习四的第 2 题教师将第 2 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 6 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说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说,教师指后,看谁说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4.做练习四的第 3 题、第 4 题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四的第 5 题指定两名学生读题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四、小结:85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 6)板书:十几减 6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 11-6 和 13-6)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总结;做十几减 6 的题,要想什么?(要想 6加几得被减数用 数 学教学内容:P19——18 页用数学教学目标: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 12 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86 带去春游?”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二、观察提问: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指名说一说2、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3、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三、摆一摆: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87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五.知识应用: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六.总结: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用数学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 p20 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88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1、出示口算卡片:13-4=15-6=17-9= 14-7=11-5=11-9=14-6=16-7= 12-3=18-9=2、看图填算式:?个(学生动手摆算式)有 15 个 12-4=8 12-8=415-7=8二、导入:出示 P20 森林动物图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三、新授:89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

      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如:草地上原来有 15 只小鹿,跑了 9 只,还剩几只小鹿?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 15、9 和 6 分别指什么?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四、练习: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 16 个人,第一组有 9 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整理复习教学内容:课本 P23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十几减 8 减 9 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 7 减 6 减 5 的方法90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1、听算练习2、限时口算3、看图列式说算法二、整理发现规律:1、18-9=15-8= 15-7= 15-6=学生计算,请生上台计算然后 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2、己用小棒边摆边算3、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练习(1)完成课本 P22 页第 4——6(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

      三、引导观察:1、出示:20 以内退位减法表问:你们能从这个表中发现什么规律吗?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91 四、课堂练习: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 P27 例 1、例 2 及“做一做”,练习六第 1、2、5、6 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 1(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92 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 2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巩固练习(1)按 P28 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2、5、6 题四、全课总结课后反思:第二课时93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8 例 3 及“做一做”,练习六的第3、4、7 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学生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巩固深化(1)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94 (2)练习六的第 3、4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的第 7 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四、全课小结第四单元100 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具准备:课件、梨子、苹果图片等,同桌每 2 人 1 捆数量为 100 的小棒教学重点:正确数出 100 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95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教学过程: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 20 的数:1.复习 20 以内的数数第 1、2 组(每组 10 人)学生人数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 20 的数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2 个十再添上 1 个一是二十一;二十九由 2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 3 个十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1)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2)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1.课件演示 100 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

      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1)同桌合作数小棒 100 根2)汇报交流,突出方法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 100 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96 A、1 个 1 个数,100 个一是 100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 65,1 个 1 个数到 75,并说出 75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同学从 75 数到83,并说出 83 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 83 数到 100小结时,突出数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B、2 个 2 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C、5 个 5 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 根 5 根数小棒D、10 个 10 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 个十是1003.小结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三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培养能力:1.猜数1)4 个十和 6 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2)58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69 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4)数出 87 后面的 5 个数2.“提问——回答”游戏3.看图填空97 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做一做”4.怎样数比较快?5.倒数数。

      例,从 61 倒数到 56四、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巩固练习一、教学内容:第二册 31-33 页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2、使学生能进一步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3、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 10 个一是一十,10 个十是一百三、教学重点:1、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 100 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会整十整十地数四、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2、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98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全体从 1 数到 100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从 27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38从 60 起,十个十个地数到 100从 47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60从 35 起,五个五个地数到 70从 89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38从 74 起,一个一个地往前倒数到 523、教师出示幻灯片,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三教师出示 3 捆又 5 根小棒“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一共有 35 根小棒)“35 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 由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那么 3 个十和 5 个一又组成多少呢?”2、巩固:(1)学生同桌 2 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 5 个数,左边同学99 摆小棒,再互换。

      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教师巡堂并指导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②同桌 2 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③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练习:做 33 页,做一做和 37 页练习七第 5 题和第7 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四)布置课堂作业:1、写出 48 后面 7 个数来2、写出个问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3、填空:47、---、49、---、51、---、53、---、55、--- 10、20、30、---、50、---、---、--- 45、50、55、---、65、---、---、---4、49 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60 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87 由()个十和()个一组成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一、教学内容:第二册 34-35 页 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100 数、写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三、教学重点:初步正确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五、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 100 倒数到 1从 35 起,五个五个地数到 80从 10 起,十个十个数到 100从 50 起,二个二个数到 64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3、复习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101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 17?”(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对!因为 17 由 1 个十和 7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拨7,在个位上拨 1并指名回答这样写和读 17 这个数,可指名上来板书)(二)导入:“刚才表示的数都是 20 以内的数,如果是 20 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 21 这样用计数器表示?”(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21 由 2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 2,在个位上拨一,写作:21读作:二十一)“其实 20 以上数的读写和 20 以内数的读写是一样的三)新课:1、教学例四: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 24?(指名回答)想:24 由 2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 2,在个位上拨 4。

      写作:24读作:二十四2、教学例五:(1)教师拨珠子:十位 4 颗,个位 3 颗“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102 板书:写作:43全班齐读“十位是 4,个位是 3,所以读作四十三”读作:四十三(2)另外 2 个图也如上教法3、练习巩固:(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3)同桌 2 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 3 个数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 20 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五)做 34 页: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全班对答案可以请小朋友到黑板板书出来教师注意说明容易错的地方)(六)板书设计: 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写作:1719 15 2124 40103 读作:十七十九十五二十一二十四四十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巩固练习一、教学内容:第二册 34-、35 页 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 100以内的数。

      2、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三、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四、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五、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 1、开火车数数从 15 起,5 个 5 个数到 100,从 48104 起,2 个 2 个数到 78 2、全班齐数数从 100 倒数到 78,从 10 起,10 个 10个数到 1001、小游戏:分组抽签读数1)数出尾数是 0 的数来2)数出尾数是 5 的数来3)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4)数出个位是 9 的数来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数数,可以 2 个 2 个数,5 个 5 个数,10 个 10 个数,还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明小朋友们对 100 以内数的数法掌握得很好,小朋友们真聪明!”2、教师说数,学生写数,要求写出写法和读法二)新授: 1、 教师在计数器个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 10)十由几个一组成?” (板书:10个一是十)“那么 10 个一是十,应该这样表示?”教师在计数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 100)一百由几个十组成?”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10 个十是一百,应该这样表示?”“我们看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105 上只有一颗珠子,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珠子)2、指名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教师板书:百位十位个位)“谁知道这样读写 100?”(注意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所以用 0 占位)指名上黑板板书,要求 100 的读法和写法都写出来。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十位个位写作: 1 0 0读作:一百(三)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 35 页第 2 题,指名上黑板写数,全班对答案2、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再独立完成 36 页第 4 题四)板书设计: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10 个一是一十百位十位 个位10 个十是一百写作:100106 读作:一百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课一一、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2、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 10 个一是一十,10 个十是一百三、教学过程:(一)数数:1、全班从 100 倒数到 12、抽签数数二)数的组成:3、学生看小棒,说数的组成4、学生看计数器,说数的组成5、学生看数字卡片,说数的组成三)读数、写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学生说“24,读作二十四”(四)课中小休,教师讲童话故事《团结力量大》107 (五)书面练习:1、想一想,在填数:29、---、31、---、33、---、35、---、3764、66、68、---、72、---、---、---、---60、65、70、---、80、---、---、---、---2、45 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教学反思: 90 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64 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76 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29 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3、30 读作:八十六写作:45 读作:九十七写作: 79 读作:六十写作: 55 读作:一百写作: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课二一、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

      108 2、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 10 个一是一十,10 个十是一百3、培养学生数感三、教学过程:(一)数数:1、全班从 38 数到 612、全班 10 个 10 个数,从 10 数到 1003、全班 20 个 20 个数,从 20 数到 1004、指名数数,注意过九的数如:59 下一个数是多少?或前一个数是多少?5、教师摆小棒,问:“19 加一根是多少?29 加一根是多少?39 呢?……”一直让学生数下去二)相同的数在不同数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师拿出计数器问:“24 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因为 24 里有 2个十和 4 个一)“那 42 又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因为 42 里有4 个十和 2 个一)“那么 24 里的 2 和 42 里的 2 有什么不同?”(24 里的 2表示 2 个十,而 42 里的 2 表示 2 个一)“对!同样的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 2 在百位上呢?(就表示 2 个百)109 “恩!在个位上表示有几个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几个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几个百三)会概数,培养学生数感:体会 100 粒大米有多少,100 根小棒有多少,那么 50 大概又有多少。

      你可以烁烁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吗?(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如:100 粒大米有多少?100 颗黄豆呢?自己体会 100 张纸大概有多厚?50 呢?100 个人大概有多少?估计年龄等等四)小结:身边的数有很多,只要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发现,就会知道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教学内容:第二册 38-40 页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110 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三、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四、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五、教具准备: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 100 倒数到 50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数出末尾是 0 的数2、看计数器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注:如果学生一下不能说出来,则可放到后面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再提出来二)新授:1、教学例七:111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 5 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 5 个数都是单数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 除外),十位上的数从 1 开始逐渐增大到 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 9 开始逐渐递减到 1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 4 行第 8 个数是多少?”(48)同桌 2 人模仿提问题,每个小朋友都哟啊提问题要求每人提 2 个以上的问题3、按要求 38 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 1 题、第 7 题师生一起对答案112 (四)板书设计:数的顺序观察、找特点:横看竖看斜看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复习巩固一、教学内容:第二册 38-40 页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三、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2、进一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四、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五、教具准备: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113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说出十位是 5 的数开火车答:说出 27 后面的 5 个数说出各位是 0 的数2、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9〇6(二)新授:教学例八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 3 个,右边有 1 个,所以 28 大于 262)根据数的顺序比,28 在 26 的后面,所以 28 大于263)根据数的组成比,28 由 2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26 由2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所以 28 大于 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39 和 45 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114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右图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三)练习:1、39 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全体对答案2)师生一起完成思考题:比较 5 个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拿中间的三个数来比较;或直接将 5 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2、42 页练习八第 2 题(可以让学生回家或课间和同学们讨论)用同上的方法做这道题115 (四)板书设计:比较大小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课本第 46-49 页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116 二、认识人民币: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 5 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 10 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 10 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 5 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5、请看到书上的 47 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四、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通过活动,看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117 践中去1、老师手中的 1 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 2 角钱?2、这个玩具 1 元 1 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五、小结: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 50 页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118 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挂图,物品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1 元=()角1 角=()分一张 2 角可以换()个 1 角讲授新课1、老师拿了 14 个 1 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可以用 10 个一角去换 1 张 1 元,2 个 1 角换一张 2 角。

      原来 12 角=1 元 2 角请学生填空:3 元 8 角=()角 26 角=()元()角你是怎么想的?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元 (问这元是多少呢?)对了,我们看到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元就是 1 元 5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119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本子元5 角墨水元35 元书包元 7 元 8 角尺子元3 元彩色笔元 1 元 2 角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如果我用 10 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板书)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 56-57 页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0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这里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园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 10 盆,黄花有 20 盆,紫花有 30 盆等整十数加整十数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全班交流1、数的方法:10、20、30121 2、计算的方法:因为 1+2=3,所以 10+20=303、数的组成:10 和 20 组成 304、想加算减:因为 30-10=20,所以 10+20=305、用十作单位:10 里面有 1 个 10,20 里面有 2 个 10,加想来一共是 3 个 10,也就是 30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 ,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事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摆小棒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三、整十数减整十数: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 10 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多少盆紫花?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你是怎么知道 30-10 等于 10 的?同桌两人说一说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四、巩固练习口算:3+2 = 4+5 = 6-4 =30+20 = 40+50 = 60-40 =游戏:帮小狗找回家的路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22 教学反思: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 58-59 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3+2 = 4+5 = 8-4 = 1+2 =3+5= 6-2 =30+20 = 40+50 = 60-40 = 10+20=30+50 = 60-20 =二、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想到他家里为小熊过生日,可是小熊家太小了,不能接待太多的小123 朋友,于是呀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他家的挂上算术题,谁先做对了就可以到家里去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呀?(出示第 59 页的第 7 题)请每一位小朋友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开门让他进去三、出示课本第 59 页的第 6 题的挂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小题,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四、完成课本第 59 页的第 8 题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 61 页教学目标: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124 十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40 + 2040+250 + 3050+3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二、新授: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板书:35+330+835+308+3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35+335+30 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用小棒摆:先摆 5 根加上 3 根得到 8 根小棒,再和 3 捆小棒合起来是 38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125 不用小棒直接算计算 35+30用小棒帮助解答先用 3 捆加 3 捆是 60,再和 5 根小棒合起来是 65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 35,45,55,65先计算个位上的 30+30=60,再计算 60+54、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40+17= 2+36=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完成课本第 61 页的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 62 页例 2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挂图126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20+40 32+10 40+48 56+3042+75+234+648+5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课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 33 人,每人一瓶够吗?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 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24+9(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 24 揍成 30,再算 30+3 得 33先算 4+9 得 13,再算 13+20 得 33127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三、练习1、练习十一第 5 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2、练习十一第 6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第 67 页例 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128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出示例 1 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1、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货架上有几种不同的玩具,每种玩具上都有价格)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 35 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可以用减法算一算)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 35-20=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35-2=33,35-20=15左边是从 3 捆 5 根小棒中拿去 2根,表示减去 2,右边是从 3 捆 5 根中拿去 2 捆,表示减去 20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129 二、练习:1、做一做第 1 题2、练习十二第 1、2、4 题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 68 页例 2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130 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 13-7= 15-8=17-9=78-8= 45-30= 97-7=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 15-8 和你 17-9 是怎样算的二、引入新课:我们已经会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1)出示 67 页例 1 中的挂图在例 1 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帝的玩具单价解决“有 35 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和“有20 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131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四、巩固练习:完成第 68 页的做一做(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教学反思: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 72-73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132 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1、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老师拍了几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 6 下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你知道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 2 下,因为 6 比 4 多 2,列式:6-4=2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小朋友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2、摆一摆:请小朋友第一行摆 5 个圆,第二行摆 5 个三角形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圆和三角形同样多3、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 5 个圆,第二行摆 7 个三角形,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4、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133 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74 第 4 题三、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 78 页教学目标:1、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会分类总结,归纳整理和方法134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分类整理:出示一组口算卡片25+839+4036+759+250+16 21+642+347+30小朋友们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加法)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1、25+8 21+6 36+7 59+242+3 50+1639+4037+402、21+642+3 25+836+7 59+2 50+16 39+40 47+30告诉小朋友你为什么会这么分呀?(板书:两位数加一位135 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二、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算出来吗?比一比谁算得快?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突出进位加法请学生说算法)三、练习:这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样的题?(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小组活动)四、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评(重点讲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第 81 页内容136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 1 时=60 分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 1 时=60 分教具、学具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设计: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 7:20 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二、自主探究学习:1、认识钟面: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137 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有 12 个数。

      2、认识几分: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 1 时?分针走多少是 1 分吗?时针走一个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 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 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3、认识 1 时=60 分: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 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 时)这说明 1 时和 60 分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 时=60 分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 12 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138 4、学习读时间:现在你知道小红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5、介绍方法:我们方法是:时针指着 12 就是 12 时,分针指着 2 就是 10分,所以就是 12 时 10 分,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6、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教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三、练习: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四、巩固练习: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1、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3、拨表练习4、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139 拨出这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 7 时 45 分上第一节课,11 时 5 分下班下午 2 时 40 分上课,5 时 30 分下班5、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五、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教学反思:第八单元找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8~89 页“找规律”教学目标: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140 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具准备: 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播放歌曲“新年好”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一)课件出示彩旗图 ,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三)出示彩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141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一)涂一涂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 1(课本第 89 页“涂一涂”)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 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二)摆一摆,猜一猜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2.猜一猜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五、全课结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教学反思:142 第九单元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8~89 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 1 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 √ 告诉老师143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 2 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

      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三、练习应用:144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小组活动)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四、总结: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14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