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学课件 影像-眼耳鼻喉影像诊断.ppt
58页三)眼耳鼻喉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应用,眼眶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视神经肿瘤(胶质瘤和神经鞘脑膜瘤) 耳部肿瘤 -听神经瘤 -中耳癌 鼻部肿瘤 -上颌窦癌 咽部肿瘤 -鼻咽癌 喉部肿瘤 -喉癌,眼眶的正常表现,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病理: 最常见的眼眶肿瘤; 成人(3035岁)最常见; 临床表现:渐进性突眼; 病理:由充满血液的窦状间隙组成,有包膜、纤维间隔;与体循环相对隔离,血流缓慢;栓塞、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晚期纤维化、钙化 可多发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球后类圆形实质性肿块,边界大多清楚而光滑 肿块大多位于肌锥内,致眼球突出和视神经受压移位 平扫时肿块密度较高和均质,少数见钙化 增强后病灶大多呈均匀性明显强化,有时可见瘤内斑点状血窦染色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CT平扫,钙化,CT增强,肿瘤强化,CT增强,血管样强化,眼眶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球后;类圆形;T1WI等信号(与眼肌相比)、T2WI高信号; 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延迟呈明显“渐进性”强化(具有特征性) 不强化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 可见钙化/静脉石及眶尖区三角形眶质体残留影(具有相对特征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2WI,T1WI,增强,高信号,低信号,渐进性强化,视神经、眼肌受压移位,肿瘤,肿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延迟后充填,增强后,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视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 10岁以下(46岁最多见)儿童; 早期视力障碍,眼球轴性突出。
起源于神经胶质,星形细胞型(儿童);胶质细胞型(成人),具有浸润性视神经胶质瘤CT、MRI表现,视神经增粗,多呈纺锤状;也可呈结节状,并与视神经相连; 等低密度; T1WI等低信号影;T2WI高信号 境界清 密度/信号尚均匀 轻中度强化 部分侵犯视交叉呈颅眶沟通瘤表现(相对特征),部分视神经边缘(AX、SAG)/周围(COR)脑脊液信号影环绕(特征性表现)视神经胶质瘤MRI表现,T1WI,T2WI,低信号,高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1)视神经呈梭形、管状或球状增粗,边缘清楚; (2)增强后增粗的视神经轻度至明显强化; (3)CT显示肿瘤与脑实质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未见钙化; (4)MRI显示肿瘤与脑实质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 (5)常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眶内、视神经管和视交叉均有胶质瘤时,显示“哑铃状”视神经胶质瘤诊断要点,视神经鞘脑膜瘤,临床病理:中年女性多见,先有眼球突出,后有视力障碍起源)蛛网膜纤维母细胞/硬脑膜内皮细胞早期视神经增粗,晚期视神经萎缩 组织学分类:砂粒型、纤维细胞型、上皮型、脉管型和肉瘤型 继发型起源于眶骨膜、异位蛛网膜颗粒细胞;也可由发生于嗅沟、蝶骨嵴、视交叉的脑膜瘤入侵形成。
CT、MRI表现,视神经管状增粗,扭曲,典型者呈纺锤形; 等高密度(CT); T1WI等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明显强化; 典型表现呈“双轨征”沿视神经长轴层面上可见脑膜瘤组织呈等高密度/明显强化的高密度影紧邻等低密度(未受侵,无强化)的视神经两旁犹如轨道样故名:“双轨征” 眶尖骨质可破坏,但视交叉不受累视神经鞘脑膜瘤双轨征,肿瘤,视神经,肿瘤,肿瘤,肿瘤,视神经,视神经,视神经,袖管症,视 神 经 脑 膜 瘤,压迫内直肌,轨道征,视神经鞘脑膜瘤,T1WI,T2WI,MR增强,CT,CT示:左侧眶腔扩大,眼眶上象限类圆形占位,眼肌受压移位,眶上壁骨质受压,等信号,高信号内弧形等信号,弧形强化,等密度,MRI示:病变内部弧形强化(),为排列紧密的Antoni A细胞区,其余部分未见强化,为疏松排列的Antoni B细胞区,肿瘤,视神经呈管形或梭形增粗; CT显示视神经肿瘤内圆形、线形或斑片状钙化; 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肿瘤中央视神经不强化,显示“双轨征”视神经鞘膜瘤诊断要点,眼耳鼻喉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应用,眼眶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视神经肿瘤(胶质瘤和神经鞘脑膜瘤) 耳部肿瘤 -听神经瘤 -中耳癌 鼻部肿瘤 -上颌窦癌 咽部肿瘤 -鼻咽癌 喉部肿瘤 -喉癌,是成人最常见的后颅凹肿瘤; 为良性脑外肿瘤; 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 常位于桥小脑角。
听神经瘤,桥小脑角与听神经的解剖,MRI-T2WI,CT头窗,CT骨窗,听面神经,桥脑,小脑,桥小脑角,内听道,(1)较大肿瘤可在桥小脑角区出现类圆形低密度病灶 (2)病灶中心多位于内听道平面 (3)四脑室受压变形,甚至闭塞导致脑积水 (4)增强以后明显强化,可均一强化或环形强化 (5)可有内听道扩大听神经瘤CT表现,听神经瘤,CT平扫(A),骨窗(B),左侧内听道扩大,右侧内听道正常,内听道骨质破坏和扩大,并见一蒂伸入内听道,左侧桥小脑角区较大混合密度病变,听神经瘤MRI表现,MRI是诊断听神经瘤最敏感而可靠的检查方法 (1)肿瘤T1WI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2)增强后明显强化,可清楚显示内耳道内的肿瘤、肿瘤与听神经的关系; (3)增强扫描对于微小病灶的显示尤为重要听神经瘤,CT平扫,T1WI,T2WI,增强,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听神经增粗,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高低混杂密度,听神经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肿瘤与听神经相连,右侧桥脑小脑角区,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听神经瘤,左侧桥小脑角区见一类圆形位占位, T1WI(A)呈低信号,T2WI(B)呈高信号,增强扫描(C、D)明显强化,肿瘤与听神经(D,)相连,听神经瘤诊断要点,听神经瘤,1、桥小脑角区占位伴听神经增粗; 2、CT示内听道扩大; 3、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4、增强后明显强化。
中耳癌,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较外耳癌多见 绝大多数中耳癌病例有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患者多为中老年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小房四个部分中耳癌CT表现,薄层高分辨率横断面及冠状面增强CT扫描 (1)可显示肿瘤及骨质破坏范围 (2)鼓室内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强化显著 (3)CT骨窗可清楚显示中耳癌向不同方向发展,浸润破坏骨质结构 MRI因不能显示骨质破坏细节,在中耳癌中应用较少中耳癌,CT薄层:右侧中耳乳突区软组织肿块影(),骨窗:中耳、乳突骨质破坏,中耳癌,CT薄层扫描(A、B)示右侧外耳道、中耳区软组织肿块影(),骨窗(E、F)示外耳道、中耳、乳突骨质破坏增强扫描(C、D)呈中等度强化(),向前侵犯右侧颞鳞部、颞下窝,向外侵犯右腮腺,向内、后侵犯岩骨、乳突;,眼眶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视神经肿瘤(胶质瘤和神经鞘脑膜瘤) 耳部肿瘤 -听神经瘤 -中耳癌 鼻部肿瘤 -上颌窦癌 咽部肿瘤 -鼻咽癌 喉部肿瘤 -喉癌,眼耳鼻喉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应用,鼻腔和鼻旁窦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常见部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占耳鼻喉科肿瘤的20% 上颌窦为鼻旁窦恶性肿瘤发生最常见的部位,大多为上皮癌,且为原发。
鼻部肿瘤,上颌窦的正常解剖,CT,MR-T1WI,MR-T2WI,上颌窦类似三角形,内含气体,为低密度或低信号,早期骨质破坏表现为窦壁连续性中断; 窦腔内软组织块影,并可沿窦壁向外浸润,尤以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 90%以上上颌窦恶性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窦腔无明显增大,为支持诊断的重要征象上颌窦癌的CT表现,上颌窦癌,上颌窦壁破坏中断,窦腔无明显增大左上颌窦软组织肿块,境界不清,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向前侵犯颊部,向左后侵犯颞下窝,向内侵犯鼻腔CT增强,CT骨窗,上颌窦癌的MRI表现,MRI对肿瘤及外侵范围显示好,但对骨质破坏显示不及CT清楚; MRI能较好地区别肿瘤和伴存的炎症,有利于明确肿瘤的边界范围上颌窦癌的MRI表现,咽部肿瘤-鼻咽癌,鼻咽癌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患者可出现鼻阻、头痛、耳鸣等症状,但以回缩性涕血最具特征 鼻咽癌最常发于鼻咽部咽隐窝及顶后壁鼻咽正常解剖,1.咽鼓管咽口,2.翼内肌,3.咽鼓管圆枕,4.咽隐窝,5.头长肌,6.翼内板 7.翼外板,8.咽旁间隙,9.鼻咽腔,鼻咽癌CT表现,鼻咽壁增厚或伴局部软组织肿块,多数边界欠清,常侵犯邻近骨和咽旁组织。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当肿瘤中心坏死时,坏死部分不强化鼻咽癌MRI表现,鼻咽壁增厚,或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后明显强化CT、MR在显示鼻咽部肿块的同时,还清楚地显示肿块的范围,周围结构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利于肿瘤分期,为放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放疗后患者,MRI可帮助区分放疗后纤维化和肿瘤复发 MRI对肿瘤的显示和分期,较CT更为准确鼻咽癌,鼻咽癌,CT:中等度强化,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 明显强化,部位:鼻咽右侧壁及顶后壁增厚,伴肿块形成,鼻咽癌:咽旁、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喉部肿瘤-喉癌,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按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声门型、声门上型、声门下型和全喉型正常喉部及下咽部CT表现,CT表现,(1)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范围及邻近组织的浸润,了解有无颈部淋巴结的转移,从而对肿瘤进行分期 (2)平扫喉癌表现为声带局限性增厚或局部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局部骨质破坏 (3)增强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同时可清楚显示喉深部结构以及周围血管和淋巴结等颈部软组织情况右侧声带增厚,喉癌-声门型,喉壁明显增厚、强化,甲状软骨、环状软骨骨质破坏,喉癌声门型,CT平扫,右侧假声带明显增厚形成肿块),喉腔受压变窄,肿瘤通过喉前庭侵犯对侧。
强化明显,增强,喉癌-声门上型,左侧声门上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声带无增厚,MRI表现,(1)MRI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提供信息多,而且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清楚显示喉癌的部位、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有利于肿瘤的分期 (2)一般认为MRI对局限于粘膜的T1期肿瘤不敏感,常可漏诊,但对T2期肿瘤诊断正确率达80%,T3、T4期肿瘤均能清楚显示 (3)MRI的缺陷在于难以显示骨质结构小的轻微浸润性破坏喉癌MRI表现,T1WI,T2WI,增强,高信号,声带增厚,等信号,明显强化,重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听神经瘤的CT、MRI表现及诊断要点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喉癌的分型及CT、MRI表现,多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