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魏菇的特性及栽培管理.doc
3页金锄头农业技术库阿魏菇的特性及栽培管理一、概述?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由于其子实体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称;又因其具有消积、杀虫、治疗肉积、痞块、久疟、疳劳等药效,当地群众誉之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灵芝后来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菇逐年减少 1983 年,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驯化栽培了阿魏菇,1990 年选育出高产菌株,在新疆和福建等省区推广新疆木垒食用蕈菌开发中心几乎在同时也驯化栽培了这种蕈菌,并开发了神菇补酒等产品1996 年,木垒食用蕈菌开发中心的赵柄和北京市的单位合作在北京市通州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产,以白灵菇为商品名进入北京市场和外贸市场阿魏菇的商品价值颇高,以前只有少量干品供应,国际市场价格常高出香菇、金针菇 3~5 倍人工栽培的阿魏菇面世时,正赶上亚洲金融危机,外销不太理想,随着经济的复苏,预计会很快改善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鲜售的市场潜力非常可观,国内市场还待进一步开拓 二、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凸起,后渐平展,中央逐渐下陷呈歪漏斗状,白色,直径 6~13 厘米,个别的更大,盖缘微内卷。
菌肉白色,中间厚,边缘渐薄,在 厘米之间菌摺密集,延生,淡黄白色至奶油色菌柄偏生,粗4~6 厘米,长 3~8 厘米,上粗下细或上下等粗表面光滑,色白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长方椭圆至椭圆形 野生阿魏菇在春末至夏初专性寄生或腐生于药用植物阿魏的根茎上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木垒等地区 阿魏菇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培养基料水比在100∶100~260 都能生长培养基含水量在 60%~65%较合适子实体在空气相对湿度 87%~95%时生育正常由于阿魏菇个头大,菌肉厚,因此抗干旱能力比其他蕈菌强在低温(6~7℃)干燥条件下,菌盖表面常发生龟裂 阿魏菇在自然界主要发生于伞形科大型草本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植株,曾有人认为是寄生菌,不能人工栽培实验证明,阿魏菇是一种腐生菌,有时也兼有寄生的性质经驯化,目前利用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麸皮等为原料都可栽培 阿魏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蕈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为 25~28℃在 25℃下,阿魏菇菌丝 30~65 天达到生理成熟,在 35~36℃菌丝停止生长菇蕾分化温度 0~13℃,子实体发育温度 15~18℃,从出菇到采收 7~12 天。
阿魏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菇蕾分化需要散射光,在 200~600 勒克斯光照条件下子实体发育正常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阿魏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的空气,在不通风的菇房中容易产生畸形,甚至产生羊肚菌状子实体 ? 阿魏菇生长的阿魏根系土壤属微碱性土壤,为 究表明,阿魏菇的菌丝可以在 1 的基质上生长,最适 为 三、栽培技术? (1)主要材料阔叶树(米槠、拷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 (2)辅助材料玉米粒、麸皮、蔗糖、石膏粉或碳酸钙、过磷酸钙、酵母粉(或酵母片) 以冬、春季较为理想第一批在 11 月到第二年 2 月,第二批 12 月到第二年 3月,第三批在 1~4 月,根据当地的气候安排如果在有制冷设备的空调菇房也可以周年栽培,按市场需求安排 与其它平菇类似,可采用袋栽或瓶栽 (1)母种制作 从北京、新疆或福建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引进,或自己进行孢子或组织分离获得 合培养基常规操作,接种后在 25℃下培养 7~10 天 (2)培养料配方? ①杂木屑 78%、麸皮 20%、红糖 1%、碳酸钙 1%,每 50 、过磷酸钙 ;含水量 65%,自然 ②杂木屑 68%、棉籽壳 10%、麸皮 20%、红糖 1%、碳酸钙 1%,每 50 千克干料另加酵母片 ,过磷酸钙 ,含水量 65%,自然。
③棉籽壳 78%、麸皮 20%、糖 1%、石膏粉 1%,另加磷酸二氢钾?,含水量65%,自然 ④棉籽壳 77%、玉米粒 20%、糖 1%、石膏粉 1%、石灰粉 1%,含水量 65%,自然玉米粒要用清水浸泡 10~12 小时,捞起加水煮到没有白心而表皮不烂,灭菌前与其它材料拌匀任选一种配方,按要求称量拌料装瓶(袋)经高压蒸汽灭菌 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 6~10 小时,冷却到 30℃以下接种每支母种可接原种 5~7 瓶,每罐头瓶原种可接栽培种 50~70 瓶接种后在 25℃下培养 30~45 天 (3)栽培瓶或袋的制作 配方与制作方法同栽培种,可直接用培养成熟的栽培种出菇,也可以再扩大培养一次 ①栽培袋可选用较小规格(15 厘米 17 厘米 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 200 克左右因阿魏菇只出一潮菇,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栽培料,生物学效率可达 75%以上也可选用 15 厘米 28 厘米 米塑料袋,每袋装干料 1~然生物学效率低,但菇渣可再用于栽培平菇 ②先将栽培料中的主料建堆发酵,方法与白蘑菇相同,然后添加辅料装袋(瓶)灭菌 (4)出菇管理 当袋(瓶)内料面或侧面出现菇蕾(原基)时,把达到生理成熟的栽培袋(罐)移到经消毒处理、清洁明亮、地面喷过水的菇房或塑料棚。
菌袋一般卧放,码 5~7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层,温度高时少几层,低时多几层,最下面一层用砖头、竹竿或树枝垫高一些,可避免菇体长出时接触泥土菇蕾稍微大些时,把袋(瓶)口棉塞拔掉,把袋口塑料下翻,露出原基和料面,袋侧有菇蕾处可将袋壁剪开,使之暴露在新鲜空气中注意通风,二氧化碳不得大于 菇房湿度保持在 80%~90%,随时喷水于地面保湿,菇房温度控制在 15~20℃开袋(瓶)后 10~12 天,菌盖完全开展时就及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过迟则品质下降一般只采收一次,生物学效率 50%~65% 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