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学派的社会学贡献.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73727823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2.55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第五章 综合学派的社会学贡献综合学派的社会学贡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综合学派的贡献和局限综合学派的贡献和局限154 第一节第一节 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n综合学派把社会看着一个整体,认为社综合学派把社会看着一个整体,认为社会现象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会现象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n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影响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到整个社会的发展n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254 n西方社会学的传统取向也是注重社会整西方社会学的传统取向也是注重社会整体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孔德、斯体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宾塞、迪尔凯姆等n中国早期社会学中注重综合研究的代表中国早期社会学中注重综合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孙本文、朱亦松、柯象峰、吴人物有:孙本文、朱亦松、柯象峰、吴文藻文藻、、简贯三简贯三等354 一、朱亦松的社会学研究一、朱亦松的社会学研究n朱亦松(朱亦松(1894—1974),江苏南京人江苏南京人1918年年毕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

      后留学美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西部大学并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归国国西部大学并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曾先后任大同大学、暨南大学、政治后曾先后任大同大学、暨南大学、政治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平师范、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以后,在大年以后,在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任同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任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一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一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454 n他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他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认为““社会现社会现象,自其根本上言之,实为群之势力之象,自其根本上言之,实为群之势力之现象也此所以社会学以群之现象,为现象也此所以社会学以群之现象,为其研究之对象也其研究之对象也554 n认为一切社会现象和活动都是受因果律认为一切社会现象和活动都是受因果律的支配,的支配,““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则为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则为了解社会演化之过程,以及社会制裁之标解社会演化之过程,以及社会制裁之标准、手段、与其组织换言之,即治社准、手段、与其组织换言之,即治社会学者,不可不明白诸般社会现象的因会学者,不可不明白诸般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之谓。

      果关系之谓 ” 654 n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朱亦松的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朱亦松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该书根据海逸史、《社会学原理》一书,该书根据海逸史、恺莱、劳史的观点,并参考多种书籍写恺莱、劳史的观点,并参考多种书籍写成,在书中对社会学者的任务,社会与成,在书中对社会学者的任务,社会与社会学的区别,社会与社群的区别给予社会学的区别,社会与社群的区别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和区分,他认为:了明确的说明和区分,他认为: 754 n“社会学者盖研究基于人们结合,所产社会学者盖研究基于人们结合,所产生一切社会的现象之科学也生一切社会的现象之科学也n“所谓社会二字,自社会学言之,凡人所谓社会二字,自社会学言之,凡人们结合,组成一种团体,其团员彼此有们结合,组成一种团体,其团员彼此有若干相互持久的关系者,皆得为一社会若干相互持久的关系者,皆得为一社会854 n在书中他还论述了组成社会的四个条件:在书中他还论述了组成社会的四个条件:历史、地理、心理、技术历史、地理、心理、技术n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表现在: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表现在:n第一,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第一,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其他学科则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作详细其他学科则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作详细研究;研究;n第二,社会学所注重的是一般社会幸福,第二,社会学所注重的是一般社会幸福,或社会主体的幸福;或社会主体的幸福;n第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要从多方面第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要从多方面的研究,方能有比较满意地解释。

      的研究,方能有比较满意地解释 954 n朱亦松的著作除朱亦松的著作除《《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一书外,一书外,还著有:还著有:《《现代社会主要问题现代社会主要问题》》译著有:有:《《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社社会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会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等1054 n1.纵横综合研究纵横综合研究n在在《《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一书中,认为,从纵一书中,认为,从纵的方面,叙述社会的起源和进化;从横的方面,叙述社会的起源和进化;从横的方面,叙述社会现象的关系的方面,叙述社会现象的关系n二、简贯三的综合研究二、简贯三的综合研究1154 n2.对社会学理论的态度对社会学理论的态度n综合的眼光综合的眼光 重视经济重视经济n尊重历史尊重历史 避免片面性避免片面性n根据科学的精神,尊重事实,依据学理根据科学的精神,尊重事实,依据学理1254 第二节第二节 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n一、孙本文简介一、孙本文简介n孙本文(孙本文(1891——1979)中国社会学家、教)中国社会学家、教育家。

      江苏吴江人江苏吴江人1918年毕业于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21年到美国留学,年到美国留学,主修社会学兼修经济学和教育学,获伊利诺夫主修社会学兼修经济学和教育学,获伊利诺夫大学硕士学位和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大学硕士学位和纽约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年回国,在复旦大学讲授社会学回国,在复旦大学讲授社会学1929年在南年在南京大学任教讲授社会学兼任社会学系主任达京大学任教讲授社会学兼任社会学系主任达20年之久1354 n1928年与吴泽霖等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年与吴泽霖等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任理事、年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任理事、社长主编社长主编《《社会学刊社会学刊》》n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南京市经济学会理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南京市经济学会理事、副会长事、副会长n一生著述甚多,仅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版了一生著述甚多,仅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版了20多部著作多部著作1454 n韩明谟:韩明谟:n“解放前我国社会学界解放前我国社会学界最有影响、著书最多的最有影响、著书最多的社会学者社会学者。

      杨雅彬:杨雅彬:n“当时社会学界的理论当时社会学界的理论权威郑杭生:郑杭生:n“中国社会学社的核心中国社会学社的核心人物1554 1654 n其早期社会思想深受美国文化学派和心其早期社会思想深受美国文化学派和心理学派的影响,侧重于社会文化因素与理学派的影响,侧重于社会文化因素与心理因素的研究,运用文化与态度二因心理因素的研究,运用文化与态度二因素来剖析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素来剖析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n认为人类心理物质是在文化环境中陶冶认为人类心理物质是在文化环境中陶冶而成的,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而成的,是文化的一种表现1754 n强调无文化即无社会,文化为社会成立强调无文化即无社会,文化为社会成立之要素n他把他把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发端作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发端n认为社会现象只是个人与个人间的交互认为社会现象只是个人与个人间的交互活动现象,也是社会行为活动现象,也是社会行为1854 n他特别强调他特别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四个观点社会学研究的四个观点::n一是要把社会看着一个整体;一是要把社会看着一个整体;n二是要把社会看着人与人的结合;二是要把社会看着人与人的结合;n三是要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着相三是要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着相互关联的关系;互关联的关系; 1954 n四是把社会看着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四是把社会看着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要从历史和动的方面去研究社会现象,要从历史和动的方面去研究社会现象,去探索其未来。

      去探索其未来n强调社会实地考察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强调社会实地考察和统计方法的应用2054 n关于社会学的重要性关于社会学的重要性 n在《社会学丛书序》中,孙本文有详细在《社会学丛书序》中,孙本文有详细的论述n他说他说::n“社会学是晚近发展的一种极重要的学社会学是晚近发展的一种极重要的学科,大概已为世界学者所公认它的重科,大概已为世界学者所公认它的重要性可从三方面来说明:要性可从三方面来说明: 2154 n(一)从科学地位方面说,社会学是一(一)从科学地位方面说,社会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科学;他是研究社会切社会科学的基本科学;他是研究社会科学中共通的原理原则科学中共通的原理原则n所以研究任何社会科学的人,不能不首所以研究任何社会科学的人,不能不首先研究社会学先研究社会学 2254 n(二)从个人生活方面说,社会学是研(二)从个人生活方面说,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科学;它供给人类如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科学;它供给人类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

      何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n因为任何人不能不适应于社会环境,所因为任何人不能不适应于社会环境,所以任何人不能不明白社会学以任何人不能不明白社会学2354 n(三)从社会改造方面说,社会学是研(三)从社会改造方面说,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原理原则;它是告诉究人类共同生活的原理原则;它是告诉人类,如何可以兴利除弊,如何可以增人类,如何可以兴利除弊,如何可以增进幸福n所以谋社会改进的人,不能不首先了解所以谋社会改进的人,不能不首先了解社会学2454 n(一)关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一)关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n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社会生活现象的单位是社会生活现象的单位n社会生活是有种种社会行为复合而成的社会生活是有种种社会行为复合而成的现象,社会行为的综合现象,社会行为的综合n要了解社会生活,必先了解社会行为要了解社会生活,必先了解社会行为二、孙本文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二、孙本文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探索2554 n(二)社会学的定义和范围(二)社会学的定义和范围n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n凡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各种现象、社会行凡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各种现象、社会行为的共同特点、以及社会行为间的互相为的共同特点、以及社会行为间的互相关系、社会行为的规则变迁等,都在社关系、社会行为的规则变迁等,都在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会学的研究范围之内2654 n提出与社会行为相关的五种重要问题:提出与社会行为相关的五种重要问题:n孙本文从社会行为出发,引发了有关社孙本文从社会行为出发,引发了有关社会行为的五种问题,从这五种问题出发,会行为的五种问题,从这五种问题出发,又演绎了又演绎了《《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的全部内容的全部内容n他认为社会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他认为社会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面的:2754 n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地理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地理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n社会过程:社会过程:包括接触与互动、暗示与模包括接触与互动、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冲突、顺应与同化、合作与仿、竞争与冲突、顺应与同化、合作与互助;互助;2854 n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包括行为规范、制度、组织、包括行为规范、制度、组织、社会解组;社会解组;n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包括有计划控制、无计划控包括有计划控制、无计划控制;制;n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包括寻常变迁、非常变迁、包括寻常变迁、非常变迁、变迁阻障、社会进步社会行为的因素变迁阻障、社会进步社会行为的因素问题2954 n前四个问题为静态研究,后一个问题为前四个问题为静态研究,后一个问题为动态研究。

      动态研究n孙本文还认为,社会学就是普通社会学,孙本文还认为,社会学就是普通社会学,是包含社会各个方面的学问,他欲把社是包含社会各个方面的学问,他欲把社会学建立一个会学建立一个“有机的体系有机的体系”,把社会,把社会学几乎等同于社会科学的总称学几乎等同于社会科学的总称 3054 n他把社会科学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他把社会科学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n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共通现象,共同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共通现象,共同的原理,而其他社会科学则研究社会的特原理,而其他社会科学则研究社会的特殊方面n他在书中写到:他在书中写到:3154 n“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现象的共通原理理此种社会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社会行为的原理行为的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系于各部分的社会生活现象,分,而关系于各部分的社会生活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科学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科学n(三)关于社会学的具体内容(三)关于社会学的具体内容 n(教材(教材122页图表)页图表)3254 n(四)关于社会行为的分类(四)关于社会行为的分类n1.基本的社会行为基本的社会行为n((1)交互行为)交互行为n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团体个人与团体 团体与团团体与团体体 个人与个人及团体间个人与个人及团体间n((2)集体行为)集体行为n个人与个人联合的集体行为个人与个人联合的集体行为n团体与团体联合的集体行为团体与团体联合的集体行为3354 n2.复合的社会行为复合的社会行为n((1)团体行为)团体行为n继续的团体行为继续的团体行为n非继续的团体行为非继续的团体行为3454 n((2)社区行为)社区行为n分立的社区行为分立的社区行为n联带的社区行为联带的社区行为n由此演绎出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由此演绎出社会学的理论框架n(教材(教材124页图表)页图表) 3554 n(一)什么是社会问题?(一)什么是社会问题?n为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之问题为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之问题n(二)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二)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n社会问题常起于社会问题常起于社会态度社会态度的转变n而社会态度的转变,常受外来文化的影而社会态度的转变,常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三、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三、对社会问题的研究3654 n他说他说: :n““从主观方面说,社会问题,起于社会从主观方面说,社会问题,起于社会上人们不满于社会的现状而认为必须整上人们不满于社会的现状而认为必须整顿的时候换言之,社会问题起于顿的时候换言之,社会问题起于社会社会态度态度变迁的时候;变迁的时候;n从客观方面说,社会问题,起于社会制从客观方面说,社会问题,起于社会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时候换言之,度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时候换言之,社会问题起于社会上社会问题起于社会上文化失调文化失调的时候3754 n(三)社会的四大问题(三)社会的四大问题n家族问题家族问题n人口问题人口问题n农村问题农村问题n劳资问题劳资问题3854 n(四)解决问题的原则(八个原则)(四)解决问题的原则(八个原则)n(五)解决社会问题的五个途径:(五)解决社会问题的五个途径:n法律、政治、教育、经济、社会运动法律、政治、教育、经济、社会运动3954 n(一)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n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n(二)区分了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社会(二)区分了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社会学、心理学的不同学、心理学的不同n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行为;社会学研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行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行为究的是社会的行为 四、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四、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研究4054 n出发点不同:出发点不同:n心理学注重的是个人对于社会,及社会心理学注重的是个人对于社会,及社会对个人的关系及影响;对个人的关系及影响;n社会学出发点为社会,所注重的是社会社会学出发点为社会,所注重的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间及团体与团体间的交互中个人与个人间及团体与团体间的交互与共同的行为及其关系与共同的行为及其关系4154 n(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依循的五个基本(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依循的五个基本原则和理论原则和理论n1.1.个人为满足需要调适环境表现的种种个人为满足需要调适环境表现的种种活动;活动;n2.2.个人的需要愿望与一般行为取向,都个人的需要愿望与一般行为取向,都是在特殊社会中养成,而且在特殊社会是在特殊社会中养成,而且在特殊社会中表现;中表现;n3.3.个人在社会重中的行为表现,是受个个人在社会重中的行为表现,是受个人需要愿望的推动与人格特制限制,并人需要愿望的推动与人格特制限制,并为当时社会情景所制约;为当时社会情景所制约;4254 n4.4.社会情景是从心理与文化两个方面影社会情景是从心理与文化两个方面影响人的行为,无论个人人格的形成与行响人的行为,无论个人人格的形成与行为特质临时的表现,不外受社会和文化为特质临时的表现,不外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影响;n5.5.个人行为,尤其是伟人的行为,大可个人行为,尤其是伟人的行为,大可影响当时的社会情景,并领导社会永久影响当时的社会情景,并领导社会永久的变迁与进步。

      的变迁与进步4354 第三节第三节 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n一、综合学派是中国社会学派的正宗一、综合学派是中国社会学派的正宗n理由:理由:n一是综合学派有关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一是综合学派有关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理论架构直接师承孔德一系的西方点、理论架构直接师承孔德一系的西方社会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加以概社会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加以概括4454 n二是综合学派的社会学家大多为当时中二是综合学派的社会学家大多为当时中国高等学校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和国高等学校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和学术权威,他们的探索活动和成果,是学术权威,他们的探索活动和成果,是正宗社会学的教材和参考书正宗社会学的教材和参考书4554 n三是虽然不同的人所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三是虽然不同的人所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是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持综合的观点,但是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持综合的观点,因此,他们也属于综合学派因此,他们也属于综合学派n这个队伍比较强大,影响面也比较广这个队伍比较强大,影响面也比较广4654 二、综合学派的社会学探索,代表了中国二、综合学派的社会学探索,代表了中国社会学的最高成就,其影响是深远的社会学的最高成就,其影响是深远的n强调从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强调从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n综合研究的理论;综合研究的理论;n理论体系的构建等等。

      理论体系的构建等等n都对以后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都对以后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借鉴料和借鉴4754 三、综合学派在三、综合学派在“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学中国化”问题上的贡献问题上的贡献n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力图力图创立自己的理论;创立自己的理论;n引用自己的资料,解释分析中国社会;引用自己的资料,解释分析中国社会;n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目标;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目标;n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进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进行的具体分析行的具体分析n今后应努力从事的工作:今后应努力从事的工作:n((见见教材教材130页)页)4854 n今后努力从事的今后努力从事的三个重要三个重要工作:工作:n详细研究中国社会问题;详细研究中国社会问题;n探讨中国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探讨中国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n切实研究中国社会建设方案切实研究中国社会建设方案4954 n1.排斥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排斥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n孙本文认为,社会学是一种学科,社会主义是孙本文认为,社会学是一种学科,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而这一种主张,而这两两个领域,不容相混社会个领域,不容相混。

      社会学与唯物史观也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唯物史学与唯物史观也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唯物史观是一种主观的见解;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学观是一种主观的见解;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学问,所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问,所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n观点是观点,科学是科学,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观点是观点,科学是科学,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四、综合学派的缺陷四、综合学派的缺陷5054 n2.在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探索方面,理论基础比在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探索方面,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思想存在片面、肤浅的缺陷较薄弱,思想存在片面、肤浅的缺陷n在解释影响社会行为的要素时,排斥物质生活在解释影响社会行为的要素时,排斥物质生活状况、经济地位的影响;状况、经济地位的影响;n片面夸大伟人对社会文化变迁的个人作用;片面夸大伟人对社会文化变迁的个人作用;n把社会问题视为主观认识的结果,否认社会问把社会问题视为主观认识的结果,否认社会问题的客观性;题的客观性;n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混为一谈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混为一谈5154 n3.忽视对中国社会的实地调查研究忽视对中国社会的实地调查研究n有影响的社会学家,大多在高校和研究有影响的社会学家,大多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很少深入基层进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很少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行调查研究 n他们与乡村建设学派、社区学派和马克他们与乡村建设学派、社区学派和马克思主与学派相比,有很大差别思主与学派相比,有很大差别5254 思考题:思考题:n1.1.简述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简述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n2.2.论述孙本文的社会学理论探索论述孙本文的社会学理论探索n3.3.试论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试论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n4.4.简析综合学派的局限简析综合学派的局限5354 545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