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31页美 术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 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 大多 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其抽象思维、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 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 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 加强学生 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二、教学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 作 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 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教材分析: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 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 19 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 “造型· 表现” 、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 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 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 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 这就 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 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其次本 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 贴近生活、 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 兴趣的培养等特点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 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 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 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 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 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 统文化的关系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措施: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 进行比较 多通过比较、 讨论等方法, 引导学生体验、 思考、 鉴别、 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 讨论、 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 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 开展探究性 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涵养人文精神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 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 进 行自学六.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安排:周次1、2、3、4、5、6、7、8、9、10、11、教学内容1、建筑艺术的美2、图形的魔术组合3、添画人像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5、亲亲密密一家人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7、箱板上的新发现8、参观券的设计9、神秘的礼盒10、故事里的人11、镜头里的花课时2 课时1 课时2 课时2 课时1 课时2 课时2 课时1 课时1 课时2 课时1 课时12、12、神州风采2课时13、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1课时14、14、家乡的小吃》1课时15、15、家乡的艺术1课时16、16、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17、17、家乡的老房子1课时18、18、家乡的历史和发展1课时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 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 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格和爱美情趣课程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尝试各种工具、 材料和制 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 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 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 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 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 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课 题 课 时 课业类型 教学目标1.建筑艺术的美2 课 时欣赏?评述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 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 析建筑的造型、 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 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重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 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导入新课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着名建筑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 的音乐――建筑6.板书课题《建筑的艺术》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回答问题三、讲授新课(一)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A 、 故宫外景: 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 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 云龙大石雕: 雕刻有龙纹、 宝山和云纹, 栩栩如生, 这种纹样被称作 “九龙戏珠”,精美异常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C、 门钉和铺首: 朱门金钉、 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 有辟邪的作用, 寓意吉祥D 、 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 依次为鸱吻、 凤、 狮子、 天马、 海马、 狻猊、 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E、 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 严稳重1.学生欣赏分析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泰姬陵(印度) 、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 欣赏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A.泰姬陵(印度) :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B.科隆大教堂(德国) :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 我”的宗教精神C.凡尔赛宫(法国) :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