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2217023
  • 上传时间:2023-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4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项目负责人主审总工项目主管项目名称: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 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 文本目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 规划区城乡统筹与空间管制 10第五章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2第六章 用地布局规划 12第七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4第八章 绿地系统及河流水系规划 16第九章 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特色塑造 17第十章 中心城区旅游发展规划 18第十一章 旧城改造规划 19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9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规划 21第十四章 综合防灾规划 22第十五章 建设控制 23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与远景展望 24第十七章 规划的修改与应变 24第十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25第十九章 附则 25附表1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26附表2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 26附表3 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统计表 27附表4 浠水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规划一览表 27附表5 浠水县主要森林公园名单 27附件1:《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评审意见 28附件2:对《〈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评审意见》的落实情况说明 29附件3:对《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公告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公众意见)》的答复 31附件4:浠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决定 35附件5:对《浠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决定》的修改建议的落实情况说明 35附件6:村庄及村民抽样调查表汇总 36附件7:总体规划对农村调查问卷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43- 2 -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文本  浠水县人民政府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促进浠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编制《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第二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3) 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4)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规[2002]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规[2003]119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5号);(5)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规划纲要》(编号:056),湖北省人民政府空间规划编制组,2008年7月;(6)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7) 《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8) 《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9) 《浠水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7-2010)、(2003-2010);(10) 《浠水县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11)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核定浠水县城区规模的批复,鄂建函[2009]355号;(12) 国家、省、市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第三条 空间层次界定本规划所称县域是指浠水县行政区范围,面积1949.3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包括清泉镇(城关镇)、丁司当镇、兰溪镇、散花镇,总面积约637.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本规划中心城区范围东至胡家坪、河东街,南至姑嫂山,西至京九线(含货场),北至月山村11组,面积约42平方公里第四条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浠水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第五条 规划重点(1)确立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战略;(2)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3)调整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结构;(4)健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5)规划各类产业用地发展空间;(6)规划合理、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7)突出城市特色第六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09-2020年,远景展望2020年以后,其中: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七条 强制性内容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八条 城乡总体发展战略(1)沿江集聚战略:北部与黄州对接形成“黄团巴一体化地区”,南部与黄石、蕲春共同构建“散花(黄浠蕲)集聚发展区”,引导县域人口和产业重点向散花、巴河地带集聚,并积极接纳外来产业和人口集聚2)双核带动战略:规划形成散花-清泉双核带动结构,既能够辐射广大县域,又能够对接区域发展前沿。

      3)农村转型战略:推进土地整理,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村数量和农村人口,传统农村归并复垦或转型为农业作业点,环境条件较好或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村向休闲养老型、旅游渡假型村庄转型4)休闲旅游战略:以县域山水旅游资源为依托,修建旅游公路及服务设施,整合旅游渡假型村庄,构建休闲旅游体系,迎接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第九条 城市发展目标空间结构目标:对接城市圈、打造核心区到2015年,清-巴-兰-散发展框架基本建成,县域基层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沿江城镇带形成,县域基层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农村完成转型经济发展目标:近期促进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的1-3-2排序(38:28:34)向2-3-1结构转型,到2020年调整三次产业比重为20:45:35第十条 经济发展战略(1)努力培育支柱产业簇群,积极接受外来产业转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结构2)依托县域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与产业第十一条 社会发展战略(1)积极应对老龄化、新一轮婚育高峰等人口结构性变化,规划相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居住生活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村村庄总量减少、人口减少、布点体系优化。

      3)大力建设文化、旅游设施,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全面繁荣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十二条 环境发展战略(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重要生态环境资源的空间管制2)坚持环境优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发展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十三条 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在武汉城市圈层面,努力培育核心职能,加强与黄冈、黄石、蕲春及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协作,打造武汉城市圈东部“核心集聚区”以及黄冈市域的“核心发展区”,建设湖北省沿江经济带在黄冈市域层面,实施大尺度集聚战略以黄州-团风-浠水一体化结构为基础,培育“黄冈市域核心发展区”在浠水县域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转型依托县域各类自然与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各类旅游区,并带动周边及沿线村庄向休闲旅游渡假型村庄转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自然村逐步过渡为农业作业点或复垦为耕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移动并定居,引导农村总量及人口总量减少,大力促进城市化发展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乡统筹基本原则第十四条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以核心发展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为依托,发展城乡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体系;以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为依托,合理布局新的农村居民点。

      减少农村数量,扩大城镇规模,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第十五条 统筹城乡人口及土地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农村人口的减少相挂钩,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相挂钩降低农村居民点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第十六条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与发展非农产业相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业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人口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撑通过人口在城市的集聚激活内需、培育市场、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最终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第十七条 引导农村迁并、转型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各乡域、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乡村规划应符合乡、镇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引导人口向镇区、城区集中居住具有转型条件的农村可保留一定的兼业人口减少村庄的数量,散户、散村逐步迁并,按照村镇布点规划建立成规模的村镇与居民点在引导人口集聚、村庄达到合理规模的基础上,整治村容镇貌,完善文、教、体、卫、商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布点和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和初级非农生产为依托,具备田园化生活特征的新型人居社区转型地区的村庄按规划配套建设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和农业生产辅助设施。

      第二节 人口与城镇化第十八条 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规划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132万人,城镇化水平55%,城镇人口73万人积极落实湖北省关于促进沿江经济带发展及省委关于黄石浠水跨江联合发展决定,大力推进城市化第十九条 城镇化“系统推进”策略(1)改变传统的低水平的城镇体系结构,集中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以非农产业的集聚为基础,促进优势区位发展2)现代农业与非农产业联动发展,引导产业系统形成良性循环3)改革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政策,为城市化提供政策支撑第三节 产业发展规划第二十条 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招商引资,接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展城市圈协作,接纳武汉、黄石等产业转移;积极开展国际产业分工协作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劳动力第二产业:稳定现有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化、汽配、建材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建筑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旅游休闲、养老休闲等产品制造业第三产业:建设物流及市场体系,配套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贸会展等商务功能,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结合城市圈建设及旅游业发展,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商业、文教体卫、养老、社会福利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二十一条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1、都市农业发展区在散花城区东南部规划都市农业集中发展区2、非农产业集聚区核心发展区是全县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积极发展农林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材、汽配、造船、商贸、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3、旅游业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拓展,以各类旅游景点为龙头,整合周边村庄、水系、农田、及各类自然要素等,打造各类综合旅游区第四节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二十二条 县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引导县域城镇体系形成“集聚发展区+分散发展区”的分类发展结构集聚发展区:整合巴河、兰溪、散花、清泉等镇,打造“浠水核心发展区”,促进“黄州-团风-巴河”地带和“散花-蕲春”沿江地带的一体化发展分散发展区:以大致均匀布点为原则,利用现有镇区和规模较大的聚居点,规划20个县域基层服务中心,依托基层服务中心,引导新农村集中建设,形成集中建设区现有中心村及村庄不再发展,有条件的应拆除复垦,具备转型条件的可以引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