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教学音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
4页附件2:杭州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小课题申报表编号:课 题名 称小学音乐教学音准能力培养的研究研 究类 别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 √ )管理( )其他( )负责人 李 云职称职务小学一级成员(限1人)所 在单 位临安市於潜镇堰口小学联 系电 话15957198528邮 编 311300课 单题 位负 意责 见人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初审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市评审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附件3:编号:杭州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小学音乐教学音准能力培养的研究负责人:李云研究起始时间:2012年3月—2013年4月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音准是演唱歌曲的首要条件,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音准能力才能完整的歌唱。
但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的实际性问题就是学生完全或是极少有音准概念,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中非常困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歌唱时音准的问题使听者不堪入耳,而唱者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自信和兴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音准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本人想通过一些生活中捕捉到的声音和一些特定的教学用具来加深学生对音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准本人担任小学低中段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唱歌时音准都有问题低段的孩子大多数没有音准的概念,只有个别是有旋律感的中段的孩子稍微好点,能在中音区把音唱准,但一到了低音和高音部分,要不就是音下不来,要不就是高音喊唱,一首歌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唱下来,感觉有点唱读的味道我一直以为跑调了多带着他们唱,每首歌都唱准了,他们的音准就好了但我发现这样他们更会有依赖性对此我查找了一些关于怎样训练学生音准的文章,并对此想做个粗浅的研究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音准:即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音准问题是歌唱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唱好歌曲的关键在演唱时,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音准问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就要从小学生歌唱时音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两方面来阐述,通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采集能力、科学的唱歌方法培养和多种实践体验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研究指向:中低段小学生研究内容:音准能力的培养研究 对小学生歌唱时音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两方面来阐述,通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采集能力、科学的唱歌方法培养和多种实践体验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研究过程:(一) 音乐课堂教学中音准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对小学段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音准问题的剖析及反思: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花样层出不穷,课堂氛围非常热闹,然而热闹背后留下的遗憾也是引起我们每位音乐教师的反思:为什么教学活动纷呈,学生参与热情洋溢,但离开钢琴歌唱却“五音不全”二) 运用多种教学法的选择与实践1. 科学的发声方法:气息的正确运用;基础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音阶训练,加强音准能力;听赏音乐作品,强化学生听觉和音准能力2. 采集生活中的声音,加强音乐的感知:艺术起源于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身边生活中熟悉的音响里就能感受到节奏、旋律等诸多音乐要素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努力捕捉丰富多彩的声音如拨打,接通或接不通都会有一个"嘟"音出现,那个就是标准音LA可以通过模仿来采集音高3. 器乐教学的辅助器乐教学对音准的训练有较强的辅助强化作用,它是培养学生音准的有效手段,只要学生演奏正确,乐器就能发出准确的音高,就可以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音乐课上进行器乐的学习,而且三年级大部分学生都能吹奏简单乐曲在音准教学中,器乐教学和视唱教学相结合,采用听、唱、练、吹的方法,即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器乐的辅助作用也就很容易找到音高,这就对音准能力的培养和自学,起到极好的帮助4. 提高学生对音高敏感度 色彩音符教学法本是田中女士用于幼儿的钢琴教学,将其引入大班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后,产生了多种教学优势;情景式的和弦听辨,培养学生立体声的耳朵创造条件;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赢在自己的起跑线上; 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的同步介入,使得合唱教学绽放异彩注:本方案使用宋体5号字, 1.5倍行距,A4纸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