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章 代议制度.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115825
  • 上传时间:2018-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5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七章第七章 代议制度代议制度代议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所以西方民主制度又称为代议民主制或议会民 主制从历史的角度看,议会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战利品,同时也是民主制发展的 客观要求自从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代议制就成为现代民主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形式 议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但是, 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社会经济职能的扩大、行政权力的膨胀,议会因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而面临着权力衰落的挑战 “议会至上”的年代已经过去,今日西方议会正在步履艰难的改 革中向前发展代议制度源于英国,并首先在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和发展起来,当西方资产 阶级革命完成后,代议制度也成了资产阶级实施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因而流露其消极的一 面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代议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 判,主张在扬弃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代议机关和代议制度,以巴黎公社制度为雏形并在此 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民代表制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代议制第一节第一节 代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代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代议制度的萌芽一、代议制度的萌芽议会(Parliament),又称国会,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构。

      西方国家宪法对议会的法 律地位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明文规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出现和代 议制度的确立是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政治文明肇始的主要标志议会最早来源于英国的封建等级会议13 世纪以前,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 君主的集权统治是通过御前会议进行的御前会议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以男爵为主体的 世俗大贵族集团;由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长构成的教会贵族集团;以及王室总管、宫廷 内侍等王室官员集团御前会议分为“大会议”和“小会议”两种形式,在职能上并无原 则区别,都是国王用以履行司法审判,处理贵族与国王之间或贵族与贵族之间利益关系, 并兼有咨询、行政、立法等功能的综合性机构但大会议人员较多,比较规范,召开的时 间、地点相对固定,很多重大的政治活动,如任命主教、册封贵族、分封土地、接受封臣 效忠宣誓等均在大会议上进行,于是大会议逐渐成为国王政府的中枢机构通过大会议, 国王可以调整封建贵族内部的矛盾,维护正常封建秩序,并借此将势力强大的大贵族笼络 在自己的周围,减少封建叛乱和分裂虽然大会议的成员是凭国王直属封臣的资格参加会 议的,就是说,大会议还是一个按照“封君——封臣”的封建关系组成的封建机构,但是, 由于贵族力量越来越大,贵族参政意识越来越强,大会议也越来越成为贵族反对王权斗争 的合法舞台,逐渐取得贵族会议的性质。

      到亨利二世(1154—1189 年在位)时,大会议的职 能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大会议被亨利二世作为推行君主集权改革的工具,它的政治职 能日益强化在每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前或讨论重大政治问题时,国王总要召集大会议,与 教俗大贵族协商后作出决定英国历史学者 R.布特在考察了亨利二世改革期间的历次大 会议后指出,这时的大会议已经显示出未来议会的三大特征:第一,大会议“可以自由讨 论国王提交它的任何重大政治问题” ;第二, “使用大会议确定和颁布有关教士特权的习惯, 预示了将来议会可以通过成文法规修改普通法” ;第三, “在审判时,大会议充当了国家最 高法庭,而这一点也是议会的属性之一 ”到 13 世纪,随着大会议越来越多地讨论、协商、 处理重大政治事务,如确认贵族的利益、决定王位继承、改组政府、决定对外政策等等,2大会议首先在职能上完成了从封建机构向全国性政治机构——早期议会的转变在这一转 变过程中,贵族与王权的对抗及其产物《大宪章》的产生是最重要的动力和契机在欧洲中世纪,贵族是王权的天敌因为王权蕴含的巨大潜能迟早会把君主制推向极 致,建立统一专权的君主政体,从而破坏贵族赖以生存的封建权利义务体系,这就必然会 引起贵族的抵抗乃至叛乱。

      1215 年的《大宪章》就是贵族联合武装反抗王权的最重要的成 果从议会产生的角度看, 《大宪章》的意义在于:第一,它宣告国王无权擅自征税,除传 统的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须“经王国一致的同意” “王国一致的同意”即指大 会议的同意,随着大会议后来向议会的演变,这项规定成为议会征税权的法律依据第二, 它宣告国民有被协商的权利,在有关征税、立法等条款中都规定与国民普遍协商,征得全 国普遍同意,为此,国王应在规定的日期、地点,召集教俗贵族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咨询, 并大致规定了未来议会的召集方法第三,它宣告王权应受制约以及人民有权合法驱除暴 君,首次把判断国王行为是否正当的裁决权交给王权之外的 25 人贵族委员会25 人委员 会是创建独立的国王监督机构的重要尝试,预示了未来议会对行政机关的权力制衡第四, 它宣告国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规定国王对自由民不得非法拘留、监禁、没收财产、剥 夺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查、逮捕等这些规定奠定了未来公民权能法律基 础正如丘吉尔所说, 《大宪章》 “从头到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个法律,它居于国 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为争取实现《大宪章》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大贵族除必要时 诉诸武力外,主要是利用大会议与王权作合法斗争,在这一斗争中,大会议的政治价值日 趋重要。

      从 13 世纪中叶起,大会议的构成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平民代表即农村骑士和城市市 民代表先后走入大会议平民走入大会议一方面是英国工商业发展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贵族在与王权对抗中亟须第三种力量的支持以扩大自己统治基 础的直接产物在 1258 年 6 月召开的牛津会议中,大贵族逼迫国王通过了激进的政府改革 文件《牛津条例》 ,决定把国家权力交由大贵族占主导地位的 15 人委员会管理,并规定每 年定期召开三次会议,会议有权决定所有国家重大事宜条例还规定每郡选出 4 名骑士, 负责监督地方政府工作,表明了大贵族认识到骑士的重要性,打算利用他们控制地方政权 在贵族的压力下, 《牛津条例》实行了四年但王权是不甘让步的,1262 年,亨利三世(1216—1272 年在位)下令取消该条例,由此又引发了贵族的叛乱1264 年,以西门·孟福 尔伯爵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击败国王孟福尔效法牛津会议,胁迫亨利三世于是年 6 月召开 伦敦会议,组成选举团,负责任命一个 9 人委员会,国王根据 9 人委员会的建议管理国家 选举团有权随时更换 9 人委员会成员,而教俗大贵族集团则有权更换选举团成员。

      这样, 政权便控制在以西门为首的大贵族手中但西门的政权并不稳固,法王公开支持亨利三世, 扬言要入侵英国,西门派贵族内部貌合神离,在这种形势下,西门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转而寻求平民支持1265 年,西门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了著名的“西门国会” ,代表除教俗 大贵族外,每郡召集两名骑士代表,同时第一次从各城市分别召集了两名市民代表 “西门 国会”标志着社会地位比骑士阶层更低的市民开始走上上层政治舞台,标志着在《大宪章》 精神的影响下原由清一色大贵族垄断的大会议向“等级代表会议”的转变由于这次会议 有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代表参加,又获得了监督国王财政收支、影响国王制定政策的权 力,因此,等级代表会议实际上已经成为带有立法性质的匡家代表会议形式的权力机关 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雏形早期议会的正式形成为以后英国代议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为其他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萌芽直至成长壮大提供了最好的参照物二、传统议会向现代议会的转型二、传统议会向现代议会的转型1.现代议会的形成.现代议会的形成3(1)英国现代议会在渊源上固然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但是,严格而论, 它并不是等级代表会议的简单继承,而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英国议会产生时只有一个 议院,1343 年分为两院,两院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等级会议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和利害的 分野:代表大封建主阶层利益的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组成一股势力,发展成为上院,即贵 族院;另一股势力由代表中小贵族和上层市民利益的骑士和市民组成,发展成为下院,即 平民院从议会分成两院起,议会与王权的并存和抗衡便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王权的加强不是以压制议会为代价,而是通过借 助议会的支持与合作而实现的因为,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议会这种政治形式已经融 会于英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无论多么强大的君主都不能摆脱它,只能因势利导,加以利 用此外,羽翼未丰的资产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保证资本原始积累的顺利进 行,因而甘愿通过议会支持王权结果,在都铎王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议会的权威不 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有所提高这是一个议会与王权同兴同荣的时代但是,资本主义自 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迟早要与王权的专制主义趋向发生尖锐的对抗, “市民阶级与封建阶级的 蜜月”总是要过去的亨利八世以后,议会特别是下院的独立性逐步增强,抵制、违抗国 王意志的事情屡屡发生。

      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下院与王权的冲突更加频繁显然,都铎 王朝后期议会(下院)与王权的关系与前期已大不相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乡绅已开 始把议会作为捍卫自己利益、反对国王封建统治的公开场所,斗争内容部分地具有了阶级 对抗的性质虽然当时资产阶级还不够强大,下院的斗争还缺乏足够的冲击力,但是它对 都铎专制王权来说毕竟是一种制约力量,它预示着议会下院与王权的公开决裂已经为期不 远了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苏格兰国王詹姆斯·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是为斯图 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1603—1625 年在位)是一个绝对君主专制主义者,他不了解英国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对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绝对王权推崇备至,对碍手碍脚的议会 厌恶至极于是在议会与王权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尖锐的冲突查理一世(1625—1649 年在 位)即位后,由于其全盘继承了詹姆斯一世的专制思想,议会与王权双方的立场更加不可调 和,斗争更加尖锐激烈1629 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在长达 11 年的“无国会”期间, 王权专横跋扈,无所限制1640 年,为了筹措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的经费,财政日益困窘 的国王不得不重开议会但议会开幕伊始就对王权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议会利用剥夺 公权的简易程序,剪除国王专制统治的帮凶;撤销国王镇压异己力量的特权机构如星室法 庭;宣布废除一切未经议会同意的非法税收;通过《三年法案》 ,限制国王召开、解散议会 的随意性。

      1642 年,议会又通过“十九条建议” ,要求所有枢密院大臣和主要法官的任命 必须经议会批准;非经议会同意,贵族不得参加议会选举和担任议员;外交、军队、民兵、 海防要塞均由议会控制;教会应根据议会要求改革总之,议会成为国家政治的中心,政 府日常工作都要纳入议会,国王只能听命于议会这样一个试图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 的政治纲领被查理一世所拒绝,于是内战爆发1648 年,议会获得胜利,国王变为阶下囚, 旋即被送上断头台此后,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又经过 40 年的反复斗争,终于在 1688 年的“光荣革命”中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在 1689 年和 1701 年分别颁布了《权利 法案》和《王位继承法》 ,肯定了议会享有立法权、预算控制权和决定国家其他重大问题的 权力;规定了下院议员由有资产者选民选举产生和议员在议会中言论自由、辩论自由等原 则;确立了国家管理的“法治原则”和“公民权利不可侵犯原则” ,等等从此,王权不可 挽回地衰落下去,议会权势稳步上升发展,到 19 世纪 30 年代,议会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 位2)法国和英国相似,法国的议会制度也有过一段中世纪的封建等级会议的“前史” 法国的第一次等级会议是在 1302 年加佩王朝时召开的。

      参加会议的高级僧侣称第一等级,4世俗贵族称第二等级,城市市民称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各自独立为一院,分别开会, 遇意见不一致时,三院联合投票决定,每院只享有一票权利三级会议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