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金使用规定(共7页).docx
8页公益资金使用规定 一、主要做法 对于捐赠资金及捐赠票据的管理,上饶市财政局经验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1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确定》第三条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支配运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其范围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打算(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依据《确定》精神,我们对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凭借自身职能取得的各种馈赠、赞助、资助、庆典等收入均视为捐赠收入,运用捐赠票据,并作为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来管理,全额纳入财政专户,年终决算在其他收入中反响 其次阶段:11019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施行对此,我们高度重视,采纳各种方式刚好组织学习如:全市财政系统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会上组织县(市、区)财政干部学习和探讨,市直单位预算外资金年度决算布置会上组织单位财务人员学习。
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 1、承受捐赠的主体(运用捐赠票据的对象):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开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的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探究机构、医疗卫朝气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在发生自然灾难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可以承受捐赠可以将捐赠财物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也可以遵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但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 2、订立协议:捐赠人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 3、捐赠票据:受赠人承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财政捐赠票据 4、专户管理:凡运用了财政捐赠票据取得的捐赠资金必需全额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资金用途:严格遵照《捐赠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开展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6、财政监视:列入年度稽查范围 十年来,上饶各级财政部门根本遵照上述要求管理捐赠资金和捐赠票据。
捐赠票据只供应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即: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医院、学校除此以外的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家机关以及经民政局批准的各类学会、协会,均没有供应财政捐赠票据 由于《捐赠法》的传播不够、解读不一,加之制度的滞后,工作中常遇为难,深感麻烦 二、存在问题 1、概念模糊一是捐赠时时被馈赠、资助、赞助这些行为所混淆捐赠是无偿、自愿献出财物的一种行为;馈赠是一种来往,赠与或回赠对方财物;资助是用财物详细协助某一类人群;赞助那么是一种互益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行为时时混为一谈,难辩真假如:文化体育机构开展的各类演唱会、体育赛事等,通过市场行为获得了资金,是赞助行为,但双方打了摖边球,签订了捐赠协议;二是公益性社团时时被非公益性社团利用由于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界定不为人所知,一些权利机构的协会、学会,利用其职务、职能之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捐赠资金;三是公益性事业时时被曲解本钱协会、学会活动如一些有能耐获得捐赠资金的协会、学会,将资金用于本社团的会员活动 2、法规相悖《捐赠法》第十条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详细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承受捐赠。
而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第一条:政府非税收入范围包括:以政府名义承受的捐赠、 其次条五款以政府名义承受的捐赠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名义承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不包括定向捐赠货币收入、实物捐赠收入以及以不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或者其他民间组织名义承受的捐赠收入财综[2004]53号文件规定的受赠主体与《捐赠法》确定的大相径庭使得我们一线的工作人员无所适从 另,省民政厅、财政厅、省地税局、物价局依据财规[2000]47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我省民间组织票据和发票运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赣民字[2001]334号),赣民字[2001]334号较财规[2000]47号文件增加了民间组织承受捐赠、资助,应当运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江西省社会捐赠收入票据》(其次条)但对捐助资金如何监管没有规定 3、口径混乱一是捐赠资金的属性遵照《捐赠法》第十二条规定:捐赠人有权确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因此,资金全部权归捐赠人,捐赠资金能否作为政府非税收入?是否要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值得探讨;二是捐赠行为的随意。
由于捐赠活动是零门坎儿,无须审批,因此,各路诸侯各行其是、各显神通,随意组织开展捐赠活动,造成捐赠市场混乱、捐赠资金数额不大、监管难度加大 4、管理不一一是由于制度的缺失,造成捐赠资金管理方式不同:一种是只要运用了财政捐赠票据的,其捐赠资金必需全额缴入财政专户;另一种是依据机构性质确定是否其捐赠资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即,除代行政府职能以外的组织,虽然其运用了财政捐赠票据,但捐赠资金不要求上缴;二是对相关文件的理解,造成捐赠票据发放宽严不一:一类是无论机构性质、行为真伪,只要说是捐赠活动,一律赐予供应捐赠票据即使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的今日,还有财政部门为不具备捐赠主体的单位设置了捐赠工程;另一类是只对当地编委会确认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科研福利)供应捐赠票据 5、源头难控由于政策上的盲点、理解上的茫然,使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捐赠票据发放、捐赠资金管理的五花八门,源头失控 三、建议看法 1、加大传播民政、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要采纳多种形式开展《捐赠法》的传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我市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与国际接轨。
2、完善制度依据《捐赠法》,尽快出台相应的票据管理、资金管理、监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同时要制定《捐赠法》的实施细那么,特殊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捐赠行为要有所限制,防止将单位经费捐赠所属社团或者有人情关系、工作关系的非代行政府职能的社团;对企业,要严格限制与企业在经营或者财务方面具有限制关系的单位实行捐赠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3、精确定性对公益事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要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和定义,要便于理解和操作 4、统一口径有关捐赠对象、受赠主体、捐助协议、票据运用、资金运用与管理、捐赠行为与资金的监视等,要全国一盘棋,防止因口径随意造成乱收费乱摊派滋生、偷税漏税扩散 5、标准管理一是凡运用财政捐赠票据收取捐赠资金的,其资金全额纳入财政专户;二是捐赠资金均有专项用途,有运用方向,因此,不能列政府非税收入,只能作为其他应付款进展管理;三是财政与审计部门应加强协作,每年必需对捐赠资金进展审核,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四是严禁将捐赠资金用于受赠主体的开支 内容总结(1)公益资金使用规定 一、主要做法 对于捐赠资金及捐赠票据的管理,上饶市财政局经验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1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确定》第三条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支配运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