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化产车间的工艺流程与参数资料.doc
10页实习报告参考资料 焦化厂化产车间的工艺流程与参数 1.冷鼓工段 从荒煤气管上分离出的焦油、氨水与焦油渣在机械化氨水澄清槽(V81502A.B),澄清后分离 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渣分离的氨水满流至循环氨水槽(V81503A.B), 然后用循环氨水泵(P81501A.B)送至炼焦炉冷却荒煤气,当初冷器、电捕器和终冷器需要 清扫时,从循环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定期清扫,多余的氨水经循环氨水泵(P81501A.B),抽 送至剩余氨水槽(V81504),在剩余氨水槽分离出焦油后,氨水进入气浮除油机,在此浮选 出焦油,然后进入氨水中间槽,再用剩余氨水泵(P81502A.B)送至脱硫及硫回收工段进行 蒸氨,分离出的焦油进入废水槽,由废水泵抽送到机械化澄清槽;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的 焦油至焦油分离器(V81505)进行焦油的进一步脱水、脱渣,分离的氨水进入废液收集槽 (V81511),由液下泵抽送到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的焦油定期用焦油泵(P81503A.B)送 到酸、碱、油品库区的焦油槽进行贮存,分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定期用焦油 泵将循环氨水槽底部聚集的焦油抽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及脱硫工段来的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结水槽(V81510)定期用凝结水 泵(P81506A.B)送往循环水系统或送入脱硫事故槽 经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V81509),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械化 氨水澄清槽(V81502A.B),当沉淀管需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停高压电冲洗半小时,然后间隔 30 分钟再送高压电冲洗液亦进入电捕水封槽中,离心鼓风机(C81501A.B)及其煤气管道 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风机水封槽(V81508A.B),然后与电捕水封槽(V81509)中的电捕液分 别加压后一并送机械化氨水澄清槽(V81502A.B) 为防止各贮槽含氨尾气逸散,来自循环氨水槽及剩余氨水槽顶部的放散气集中后通过自控调 节装置返回荒煤气系统 2.蒸氨工段 由冷鼓来的剩余氨水进入原料氨水过滤器(V82510A.B)进行过滤,除去剩余氨水中的焦油 等杂质,然后进入氨水换热器(E82503)与从蒸氨塔(T82504)塔底来的蒸氨废水换热,剩 余氨水由 75℃左右加热至 98℃,进入蒸氨塔,在蒸氨塔中采用 0.5Mpa 蒸汽直接汽提,塔 内操作压力不超过 0.035MPa,蒸出的氨汽进入氨分缩器(E82502),用 31℃循环水冷却, 冷凝下来的液体直接返回蒸氨塔顶作回流,未冷凝的含 NH3 约 10%的氨汽送入硫铵工段饱 和器,塔底排出的蒸氨废水在氨水换热器(E82503)中与剩余氨水换热后,蒸氨废水由105℃ 降到95℃,进(E82504) 被31℃的循环水冷却至40℃后至生化处理装置。
蒸氨塔(T82504)塔底排出焦油渣进入焦油桶(X82502),人工清理外运从酸碱库区来的 NaOH(32%)溶液送入碱液贮槽(V82512),然后由碱液输送泵(P82506A.B),加压后送入 剩余氨水蒸氨管线,加入的碱量根据检测的PH 值调节 2.1 原料氨水经加热后的温度:85℃-98℃; 2.2 蒸氨塔顶部温度:101℃-103℃; 2.3 蒸氨塔底部温度:101℃-105℃; 2.4 氨分缩器后的温度:95℃-98℃;根据蒸氨效果及硫铵母液消耗情况适时调节,但不能 高于98℃; 2.5 废水冷却后温度:40℃;冬季适时提高温度,保证生化水温 2.6 蒸氨塔底的表压:0.03-0.04Mpa; 2.7 蒸氨塔顶部压力:0.03-0.05Mpa; 2.8 蒸氨废水含氨:≤0.15g/L; 2.9 分缩器后成品氨浓度:≥10%; 2.10 各电机轴承温度≤61℃,温升≤41℃ 3.硫胺工段 硫铵饱和器岗位的工艺流程: 来自冷鼓工段的粗煤气,经煤气预热器,加热至60-70℃与蒸氨来的95-97℃浓氨气合并 进入硫铵饱和器上段的喷淋室在此煤气分成两股沿饱和器内壁与内除酸器外壁的环行空间 流动,并与喷洒的循环母液逆向接触,煤气与母液充分接触,使其中的氨被母液中的硫酸所 吸收,生成硫酸铵,然后煤气合并成一股,沿原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的除酸器,分离煤气 中夹带的酸雾后被送往洗脱苯工段。
在饱和器下部取结晶室上部的母液,用母液循环泵连续抽至上段喷淋室饱和器母液中不断 有硫铵晶核生成,且沿饱和器内的中心管道进入下段的结晶室,在此,大循环量母液的搅动, 晶核逐渐长大成大颗粒结晶沉积在结晶室底部用结晶泵将其连同一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 在此分离的硫铵结晶及少量母液排放到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滤除母液,并用热水洗涤结 晶,离心分离出的母液与结晶槽溢流出来的母液一同自流回硫铵饱和器从饱和器满流口引 出的母液,经加酸后,由水封槽溢流至满流槽满流槽内母液通过小母液泵,抽送至饱和器 喷淋室,经喷嘴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母液落至喷淋室下部的母液中,经满流口循环使用, 母液贮槽的母液通过小母液泵补入饱和器 从离心机分离出来的硫铵结晶,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沸腾干燥器,经热空气干燥后,进入硫铵 贮斗,然后称量包装进入成品库 沸腾干燥器用的热空气是由送风机从室外吸入,空气经热风器,用低压蒸汽加热后送入,沸 腾干燥器排出的热空气经旋风除尘器捕集夹带的细粒硫铵结晶后,由排风机抽送至湿式除尘 器,进行再除尘,最后排入大气 从罐区来的硫酸进入硫酸高位槽,经控制机构自流入饱和器的满流管,调节饱和器内溶液的 酸度。
硫酸高位槽溢流出的硫酸,进入硫酸贮槽,当硫酸贮槽内的硫酸到一定量时,用硫酸 泵送回硫酸高位槽作补充 硫铵饱和器是周期性的连续操作设备应定期加酸补水,当用水冲洗饱和器时,所形成的大 量母液从饱和器满流口溢出,通过插入液封内的满流管流入满流槽,再经满流槽满流至母液 贮槽,暂时贮存满流槽和母液槽液面上的酸焦油可用人工捞出而在每次大加酸后的正常 生产过程中,又将所贮存的母液用母液泵送回饱和器作补充此外,母液贮槽还可供饱和器 检修、停工时,贮存饱和器内的母液用 2.7 工艺指标: 2.7.1 离心机润滑油液面不低于视镜2/3 2.7.2 离心机推料次数在40 次/分 2.7.3 硫铵游离酸量不大于≤0.03% 2.7.4 离心机油箱油温不大于35℃,每月分析一次油质 2.7.5 离心机油压系统工作油压不大于2Mpa 2.7.6 离心机开车晶比控制在30%,离心机停车晶比10% 2.7.7 离心机最大处理能力:3-5T/h 转速:700-900r/min 2.7.8 离心机加料均匀,操作时连续水洗,未开油泵不能启动,未停车不得停油泵 2.7.9 干燥器入口风温:120--140℃ 2.7.10 干燥后硫铵含水<0.2%。
2.7.11 进料前,后室温度不低于:80℃ 2.7.12 生产过程中,后室温不低于50℃ 2.7.13 沸腾干燥器前室压力为3.2-4.2kpa,沸腾干燥器后室压力为2.5-3.5kpa 2.7.14 风机轴承温度不大于60℃ 2.7.15 各种电机温升不大于45℃ 2.7.16 旋风除尘器阻力:≤1500pa 2.7.17 硫铵的质量标准: 优等品: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氮含量>21%(干基);水份<0.2%; 游离酸含量≤0.03%;金属含量Fe≤0.007%;As≤0.00005%; 重金属<0.005%; 一等品:无可见机械杂质;氮含量>21%;水份<0.3%;H2SO4≤0.05%; 湿式除尘器阻力<2000pa(全压) 4.洗脱苯工段 3.1 洗苯工艺流程: 来自硫铵工段的粗煤气,经终冷塔(T42201)上段的循环水和下段的制冷水冷却后,将煤气 由 45-55℃降到 25-27℃,后由洗苯塔(T42202)底入塔自下而上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洗油 逆流接触,煤气中的苯族烃被循环洗油吸收,经过塔的捕雾段除去雾滴后,离开洗苯塔,送 到脱硫工段 3.2 脱苯工艺流程 洗苯塔底富油由贫富油泵加压后送至轻苯冷凝冷却器(E42201)与脱苯塔(T42203)顶出来 的轻苯蒸汽换热,将富油加热到 60℃左右,然后至油油换热器(E42203A-D),与脱苯塔 (T42203)底出来的热贫油换热,由60℃升到110℃,最后进入管式炉(F42201)被加热至180℃ 左右,进入脱苯塔(T42203),从脱苯塔塔(T42203)顶蒸出的轻苯、水蒸汽混合物进入轻 苯冷凝器冷却器,先与冷富油换热后,被16℃制冷水冷却至30℃左右,然后进入轻苯油水 分离器,进行轻苯与水的分离。
轻苯入回流槽,部分轻苯经轻苯回流泵(P42203A.B)送至 脱苯塔(T42203)塔顶作回流,其余部分流入轻苯贮槽(V42202A、B),轻苯由轻苯输送泵 (P42202A.B.C)送往罐区;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入控制分离器,在此分离出的洗油至地下放空 槽,并由地下放空槽液下泵送入贫油槽,分离出的水去冷凝液贮槽 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T42203)底流出,自流入油油换热器(E42203A-D)与富油换热,使温 度降至 120℃左右,入贫油槽并由贫富油泵加(P42201)压送至一段贫油冷却器(T42202A、B), 和二段贫油冷却器(E42205A.B),分别被30℃循环水和16℃制冷水冷却至约27℃,送洗苯塔 喷淋洗涤煤气 来自油品库区的新洗油进入贫油槽(V42201),作为循环洗油的补充约 0.5MPa(表)蒸汽 被管式加热炉(F42201)加热至400℃左右,部分作为洗油再生器(E42202)的热源,另一部分直 接进脱苯塔(T42203)底作为其热源,管式加热炉(F42201)所需燃料由洗苯后的煤气经煤气过 滤(X42201)过滤后供给在洗苯、脱苯的操作过程中,循环洗油的质量逐渐恶化,为保 证洗油质量,由洗油再生器(E42202)将部分贫油再生,用过热蒸汽加热,蒸出的油气进入脱 苯塔(T42203),残渣排入残油池定期送往煤场。
由终冷塔(T42201)冷凝所得的冷凝液由冷凝液输送泵(P42204A.B)送至冷鼓工段机械化 澄清槽 3.3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3.3.1 洗苯岗位工艺指标: 3.3.1.1 新洗油质量特性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密度ρ (kg/cm3) 1.04-1.07g/ml 230℃前馏出量(容积%) ≤3 300℃前馏出量(容积%) ≥90 含酚(%) ≤0.5 含萘(%) ≤13 含水(容积%) ≤1.0 粘度E50 ≤1.5 15℃结晶物 无 3.3.1.2 循环洗油质量特性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密度ρ ≤1.07g/m3 粘度E50 ≤1.5о E 230℃前馏出量 ≤10 270℃前馏出量 ≥60% 300℃前馏出量 ≥85 水份% ≧0.5 含萘% ≧1 含酚% ≧0.5 3.3.1.3 终冷塔出口煤气温度保持在25-27℃ 3.3.1.4 终冷塔阻力:≤1kpa 3.3.1.5 洗苯塔阻力:<1.0kpa 3.3.1.6 进终冷塔上段的循环水温度:32℃ 3.3.1.7 进终冷塔下段的制冷水的温度:16℃ 出口:23℃ 3.3.1.8 洗苯塔后煤气含苯≤3-5g/m3 3.3.1.9 入洗苯塔贫油温度:(冬季)比煤气温度稍高4-7℃(夏季)比煤气温度稍高2-4℃ 3.3.1.10 贫油含苯量:≤0.3% 3.3.1.11 洗苯塔底富油含苯:1.3-2.5% 3.3.1.12 各泵轴承温度:≤65℃ 3.3.1.13 各电机温升不超过45℃ 3.3.2 脱苯工艺指标: 3.3.2.1 出轻苯冷却器富油温度:50-60℃ 3.3.2.2 出油油换热器的富油温度:~110℃ 3.3.2.3 管式炉的富油温度:180℃-190℃ 3.3.2.4 贫富油一段换热器后富油温度:110℃左右 3.3.2.5 贫富油二段换热器后富油温度:90℃ 3.3.2.6 脱苯塔顶部温度:79-80℃ 3.3.2.7 富油含水:<1% 3.3.2.8 脱苯塔底部油温度:≥175℃ 3.3.2.9 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