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验收方案.doc
5页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验收指标体系级 指 标级 指 标验 收 标 准自评情况他评情况达 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未得“达标”说明达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办学条 件1① 有独立的校园② 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8m2,初中不低于23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mS初中不低于10.1m2.2① 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耍求,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② 学校内没有宗教活动场所,没有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③ 学校周边环境应冇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没冇与市场、医院太平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 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冇关防护距离的规定④ 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没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⑤ 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尺用隔声设计规范》⑥ 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3① 小学规模不少于6班,初级中学规模不少于12班② 小学班额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班额不超过50人4①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小学初级中学8m2.② 学生宿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4 m2,初级中学4.5 m26③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
有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 算机室代替)、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 及器材储存室、广播室、团(队)室、心理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等31班以上初级中学须増设计算机 室和语言实验室各1间小学设有科学实验室初级中学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包括准备室、仪器室、储存 室,初中19班以下生物实验室可与化学实验室合设)④ 办公用房: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⑤ 生活服务用房:设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金、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 学生宿舍、单身教工宿舍⑥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1.6 m2,初中不低于10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5m2,初中不低于4.3m2o级 指 标级 指 标验 收 标 准自评情况他评情况达 标基木 达标不 达 标未得“达标”说明达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办学 条 件4⑦ 小学18班以下设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学校须设2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 小学和初级中学按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篮球、排球场小心城区小学确无条件的,至少按冇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6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
⑧ 体冇器材按照省中小学体冇器材、设施配备标准配备⑨ 在显著位置设置国说旗杆,旗杆要直立,国旗要合乎规定,无破损、无污迹课室及功能室正面墙上悬挂国旗⑩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设备18个班以上小学和所冇初级中学按照国家一类标 准配备,其它小学按二类标准配备11)计算机室按学校最大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 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冇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⑵生均藏书量小学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毎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冇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5① 按上级核定的编制和任职资格规定配备教职工② 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小学校长有大专学历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初中校长有本科学历或中学一级 教师职称③ 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应分别持有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书》,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9%以上,其中大专学 历以上占5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其小木科学历的占一定比例④ 600人以上的学校配备具冇执业医师或执业护上资格的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获C级以上培训证书专职或兼 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 校 管 理6学校具备法人条件,取得法人资格,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7① 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木,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办学,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章程②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8①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② 按规模内设分管教学、后勤等工作机构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学科组、年级组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山学校 规定级 指 标级 指 标验 收 标 准自评情况他评情况达 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未得“达标”说明达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学 校 管 理9① 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学校匝大事项② 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人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学校章 程的制定和修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大事项等须提交教职工(代农)大会农决通过③ 校长能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和学校某层组织,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能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 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10① 建立并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② 年级组、学科组、图书馆、实验室、档案室等都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责任人11① 按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帅聘任制② 没有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存学校工作的人扌H任工作人员。
③ 建立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裨教职工激励制度,奖励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教师12①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冇、职业道徳教冇,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冇、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② 教职员工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规定参加继续教冇和有关 教育教学活动13① 建立和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财政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② 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学效益14① 建立和健全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②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高15① 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设立保卫机构② 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査,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③ 财务室、档案室、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场所有专人负责管理④ 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安全⑤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⑥ 能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⑦ 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⑧ 建立师生健康档案,组织师生定期或不定期体检。
级 指 标级 指 标验 收 标 准自评情况他评情况达 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未得"达标”说明达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学 校 管 理16① 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实行常态编班,没冇分设重点班和 非重点班② 学籍管理工作规范,配冇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升级、留级、跳级制度和学生异 动情况报告制度③ 能及时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没冇开除学生17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符合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教冇教学18学校应当把徳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19① 教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徳和行为习惯② 教师学重学生的人格,没冇歧视学生,没冇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学严的行为,没冇 侵犯学生合法权益20① 按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校历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课时符合国家规定② 使用经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
③ 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21① 通过徳育课程和专题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 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③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④ 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⑤ 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22① 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法规② 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牛的体质保证学牛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③ 开设音乐、美术课,开展课外艺术活动④ 其他学科应发挥各自的美育功能美育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 健康的审美情趣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②校园环境绿化、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有特色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级 指 标级 指 标验 收 标 准口评情况他评情况达 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未得“达标”说明达标基本 达标不 达 标教育教学23① 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很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杲的思想感悄。
② 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24毎年举办全校性综合文体活动25① 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冇文娱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② 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当地青少年宫、科技馆(站)、文化宫(站)、图书馆(室)等校外教冇 和活动场所,加强对学生校外活动的指导,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③ 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及校外活动能遵照教冇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26① 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② 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家校共同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③ 有与学生家庭、社区联系的制度和措施,共同创设良好的教冇环境27① 每个教学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仟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仔引导工作和组织好班集体活动, 要关注毎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毎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匝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 生综合评价工作,悔助各科任教师共同教书冇人② 组织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③ 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津贴制度和奖励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