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孟子》-亚圣的雄辩之言.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3040190
  • 上传时间:2021-08-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孟子》:亚圣的雄辩之言 初识经典 孟子,名轲,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不但理论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深入品评 《孟子》是一部对话体的散文著作,它既不同于《论语》的简练含蓄,从容不迫,也有别于《墨子》的长于说理而缺乏文采从而,形成了自己突出的特点: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雄肆,喷薄有力。

      长于论辩,辞锋犀利,是《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孟子自己就曾说:“予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好辩”确为孟子的特色,而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那时,政治斗争激烈,各派学说蜂起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就不能不与各类思想和学派交锋《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就典型地体现了孟子长于论辩的特色《孟子》中的这一名篇,充分表现了灵活善辩的特点孟子善于把握论辩对方的心理,采取迂回包围、引人入毅的方法,层层设问,步步紧逼,使对方俯首就范故文章写得跌宕多姿,曲折而有气势,极富雄辩色彩和鼓动力量 《孟子》散文的另一特点是气势性这与孟子的个人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按孟子所说,这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孟子善养其“浩然之气”,故其为人有强烈的自信、坚毅的个性和激越的感情,发而为文,毫无气馁口呐之态,而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笔挟感情,具有一种大气磅礴、不可阻挡之势,有纵横家之风 《孟子》文章还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例如《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作者用熊掌与鱼作比喻,以“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引人入胜。

      《孟子》还常常以事为喻,这些事例,完整生动,成为设想新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寓言例如《公孙丑上》“宋人有阂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章,用“揠苗助长”寓言告诉人们,办任何事情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全篇仅寥寥数十字,通过具体的形象,把要说明的抽象道理讲得清清楚楚 总之,《孟子》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深为后代散文家推崇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询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chn)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名篇选读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①,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②,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比(b):及,至 反:同“返” ②士师:古代的司法官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道:“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 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样办呢?” 王说:“撤掉他!” 孟子说:“假若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该怎样办呢?”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③有之 曰:“臣弑④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⑤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 ①汤放桀:汤,殷商的开国之君据古代传说,夏桀暴虐,汤兴兵讨伐他,把桀流放到南巢(据旧日志书,今安徽巢县东北五里的居巢故城有其遗迹) ②武王伐纣:商纣王无道,周武王捧着文王的木主兴兵讨伐,纣王大败,自焚而死 ③传(zhun):传记 ④弑:杀死后文的“诛”字也有杀死的意思,但这两个词用法不同臣下无理地杀死君主、儿女杀死父母都用“弑”字,合乎正义地讨杀罪犯便用“诛”字 ⑤一夫纣:即“独夫纣”的意思独夫”和“一夫”都是失掉了群众,成为孤立者的意思 【译文】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答道:“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作臣子的杀掉他的君王,这是可以的吗?” 孟子说:“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他作‘独夫’。

      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点评】 这两篇选文都反映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首篇孟子从“王之臣”“士师”到“管理四境的君主”对齐宣王进行层层引诱、步步紧逼,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齐宣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臣弑其君”与当时的礼法大相违背,“汤放桀,武王伐纣”两个典故也都是先前的臣子打败了自己的君主面对齐王的尖锐提问,孟子直接否定了桀纣二人作为君主的合法性,认为这样不仁不义的人只能叫做独夫,而不能称之为君主这两个小短篇诵读起来锐气逼人,酣畅淋漓,正是孟子散文的典型特征 探究空间 1. “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舍生取义”“揠苗助长”等在今天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大家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孟子》吗?让我们翻开《孟子》看看这些成语都是怎么来的 2.《孟子》散文长于论辩,辞锋犀利仔细研读《孟子》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很有帮助,我们可以在其中选择一篇小文章,分析一下孟子都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 可读书目 《孟子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著,中华书局 《孟子》,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孙通海编著,中华书局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